在我国,据说住宅小区的保安每逢遇到访客,总会提出两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而如果把“你”换成“钱”,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让金融界挠头:金融机构的钱到底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7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浙商银行发布《钱去哪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报告,详细阐述了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之来龙去脉。
报告开篇申明,用信用总量来研究“钱”的流量。报告认为,广义货币M2早已不能反映中国“钱”的全部规模了。2009年信用总量只有M2的88%,到2016年,信用总量已相当于M2的1.2倍,即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畴内。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也指出,现在一些传统的金融工具,如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总量以及一些研究机构设定的研究指标,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中国的金融状况。非银行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信用创造开始脱离商业银行独立存在,并且规模迅速扩大,但这种活动并不能体现在各国央行统计的货币总量指标中,却切实影响着各国实体经济发展。对于金融调控的重点应当从以货币供给为核心的负债面转移到以各类信用为主题的资产面。
7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浙商银行发布《钱去哪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报告,详细阐述了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之来龙去脉。
报告开篇申明,用信用总量来研究“钱”的流量。报告认为,广义货币M2早已不能反映中国“钱”的全部规模了。2009年信用总量只有M2的88%,到2016年,信用总量已相当于M2的1.2倍,即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畴内。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也指出,现在一些传统的金融工具,如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总量以及一些研究机构设定的研究指标,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中国的金融状况。非银行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信用创造开始脱离商业银行独立存在,并且规模迅速扩大,但这种活动并不能体现在各国央行统计的货币总量指标中,却切实影响着各国实体经济发展。对于金融调控的重点应当从以货币供给为核心的负债面转移到以各类信用为主题的资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