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费加罗》二月刊 李宇春:时尚天真者的破坏力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5554865a3014c08193b28ad3a7a025b/3c250eb30f2442a795423869db43ad4bd0130226.jpg)
导语:我问李宇春,什么是A型血的不自由?她说,就是认为任何事都只有一个答案,标准答案。“我以前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我比过去开阔了。”
关于李宇春的所有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关于工作的。就拿刚刚过去的2013年来说,她出演了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如梦之梦》,当了《快乐男声》的评委,以欧莱雅代言人的身份走了戛纳电影节的红毯,WhyMe演唱会开了两场,为Chanel的《Little Black Jacket》摄影展当模特拍照,拿了MTV EMA全球最佳艺人大奖……全都是工作。
但仔细地一条条新闻看过去,就又会发现其中暗藏着不少花样:演唱会的门票在开票69秒后变抢购一空; Riccardo Tisci为她设计了演唱会的造型;在当评委期间妙语连珠金句频频;在拿下了全球最佳艺人大奖的第二天, RCFA(Red Carpet Fashion Awards)就对她拿奖时所穿的Versace黑色镶金边闪亮西装搭配Lanvin 2013秋冬豹纹搭配花朵装饰外套给予了极高评价——如果有人可以驾驭这套表现力超强的造型,估计就只有李宇春了……
毫不夸张地说,2013年,歌手、艺人、时装偶像……无论是哪个身份,李宇春都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单。可是,当我们见到她、问到她关于这一切的时候,她的语气仍然是淡淡的。你说她是喜怒不形于色吧?也不是。你说她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当然也不是。她的“淡”,如果非要描述,(我只能试试)更像是认为这些事本来就很正常,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去激动、去兴奋的必要。或者,你们干脆就把这种“淡淡的”理解为她性格中的冷静吧。
有时候,真希望她能别这么冷静。比如这一次,我问她“你当《快乐男声》评委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可能对于不那么分分钟去关注你的人来说,这次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你的机会。观众们发现了你以前并不被所有人了解的特点,比如聪明、幽默,而且超强的应变能力。你还有什么别人不太了解的优点吗”,请注意!这是一个114个字的问题。然后,李宇春回答了四个字:我不知道。
在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唰唰唰”地闪过我与她曾经有过的另外对话。
记得第一次采访她的时候,我曾被这种“惜字如金”搞到抓狂,对她说“你能不能多说一点?否则没法写稿子”。然后,她就真的开始去尽量地多说一些话。
时隔好几年,我第二次采访她。我说,你比过去健谈了。她说,嗯,因为我慢慢了解到你们的工作很不容易,如果我说的太少,你们回去之后会很难写。
然后,现在,她又在一个114个字的问题后面回答了4个字。
但我不会再跟她说“你多说一点”这种话了。因为我了解,她在她愿意聊、有东西可聊有东西想聊的问题上,会滔滔不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在用一种本能去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品质,我不想去破坏。
拍摄的时候,你穿了一件造型非常特别的黑色外套,我印象当中应该是你第一次尝试这种类型的服装吧?
是的,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皮草”造型感觉的服装,我自己觉得还蛮特别的。
这次去荷兰觉得有意思吗?你自己心里是高兴多还是紧张多还是其它什么感觉?
挺开心的,我觉得在现场看这个演出就整个感觉挺开心的。它的规格挺高的,制作各个方面,演出本身,都挺棒的。即使没有拿奖,仅仅是欣赏这样一个演唱会我觉得也是很值得的事情。当然在要宣布我的那个奖项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点紧张,因为在那样的一个氛围当中会被带入进去。
去之前想过自己能得吗?
不知道,真不知道。就是觉得竞争其实比较激烈,真不知道是谁得。呃.......就是不知道。我之前得到的奖项都是国内的,最多也就是亚洲的。这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另外就是说我去的时候应该是黑头发的人不多,所以你在那个里面你会觉得有点孤单。别的方面……竞争比较激烈,就是这样。
这次去荷兰跟上次去戛纳心情上应该是很不一样的吧?
戛纳比较轻松,很轻松。主要是代言人的身份,就是去展示下自己就好了,也没有什么作品的压力。而且,在戛纳,中国的媒体挺多的,大家都认识,就不会觉得孤单。
给我的感觉,你今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
确实挺忙的,但是这种不是规划好的。到年底回过头去看,怎么就这样了呢?因为话剧跟评委的这个工作都不是我能想到的,或者是我规划好的要去做这么一个事情。比如说发唱片,演唱会,这些可能是有规划的,但是话剧和评委是比较意外的,比较突发。
那你觉得惊喜多呢还是惊吓多呢?
对于我来讲,我会觉得感恩更多一些,因为我做一些事情我就会觉得说它有一个时机或者缘分的东西在里面,就是既然去做了,总会有很多的收获。一些看到的听到的带给我的很多的回忆都是我的一个小财富。
它们是在正确的时候到来的一个正确的事情吗?
我不这么思考问题,我不知道如何用一条标准线来判断对与错。但是我觉得它既然来了就好好的面对它吧。不会用对与错来思考。
对这次演话剧,你的自我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吧?
其实我当时准备要接演话剧的时候,是经过一段时间去思考的。最后我跟赖声川老师见完面聊完天以后,决定要去出演这个话剧,我心里想着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我虽然拍了几部电影,但是总是觉得表演这个事情还是没有人指导过我,我没有时间找一个表演老师学一下或者怎么样。所以我其实特别希望有一个机会,就是可以上上课啦,充充电什么的。然后我跟赖老师见完面之后他说这个戏要排几个月,而且他说要从下午两点钟排到晚上十点不间断,所以我就想,哎?这个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而且有那么多的话剧演员在,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机会。如果我自己去找老师的话,公司可能也会给我拍别的工作。就它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笑)地旷工去干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个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然后在演话剧的过程中,除了这方面,我还收获到很多别的,包括这个剧本身它的故事里面讲的一些东西,包括赖老师他身上的一些东西。我比较喜欢观察别人,我在跟他工作的这一年我总是在观察他的很多很多东西。我觉得我收获的蛮多的。
那从表演上学到东西多吗?
有啊。除了排戏本身,去揣摩我的自己角色和饰演我自己的角色本身。其实我觉得做音乐,做演员,做表演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本身不是只有一个答案。但是我以前就会觉得只有一个答案,比如说,做一个演唱会的标准或者演一个角色的标准。我认为它不可能有多种诠释方式。但是我在跟赖老师排戏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不会先讲戏,他会让演员自己先去演,可能有的人演出来并不是他心里想的那个样子。但是他是觉得可以接受,就会保留。我跟他探讨过这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导演他要的不是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如何通过演员自己的能力去诠释他自己的这个角色。我是A型血,所以性格上并不是太自由。反而我跟赖老师的这个合作,在这方面开阔了许多。
你所谓的不自由是指?
不自由就是它总是寻求标准答案,就是一个答案。这个从舞台的这个角走到那个角是20步,它绝对不会走出来21步。但是其实你可以走18步,也可以走22步。以前的我不会想到这些,会固执地坚持20步。
歌迷们很关心你的新专辑。
在录音呢。我觉得这次最大的期待就是我和张亚东的再一次合作,中间隔了这么多年,然后彼此的变化肯定是跟8年前不一样的。我跟他的工作方式可能8年前就是工作吧,也不怎么聊天。可能也不是真正彼此了解。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我们常常坐在一起聊天、分享喜欢的音乐,甚至把以前的歌词或者是我们喜欢的歌词拿出来研究、聊一聊,或者去看个演唱会,前两天我们刚去看。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然后这张专辑本来是今年的专辑,但是因为就想再一次合作把它磨得特别的漂亮。所以,今年不发也没关系,并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工作来做了。
你并不是那种愿意给自己特别大压力的人?可以这么理解吗?
我给自己压力,因为如果不是给自己压力就不会那么较劲,比如歌词来了你就录就行了呗。可是大部分其实都废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不满意,总觉得太水或者是觉得还有上升的空间。这个我觉得也是给自己压力吧。
2013年那么忙,有没有想过给自己放个大假?
我每年都这样想,每一年基本上到年底的时候就想这件事情了。但是因为我太敬业了,所以放假的计划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你觉得工作的乐趣大于休假的乐趣?
我也有休假,会出去旅行啊会出去摄影啦。或者演唱会结束以后想要休个短假,但没有说很长时间的。
你前几天去看了李宗盛的演唱会是吧?记得你说你觉得长大的标志就是去听李宗盛的歌?
特别小的时候我会觉得,他又不帅,小孩子都是这么想的对吧?然后他的词也是……就是小孩听不懂。他的经典的句子和那些让你会心一笑的东西都不是我年轻的时候能听懂的。现在就会觉得,哇!太厉害了。
那你小时候喜欢听的是什么?
我中学的时候听的就是张信哲啦什么的,那时候听歌,感觉是不一样的,就是觉得大家都在听,那我也听听,然后就觉得,嗯,还挺好听的。就是这样。你不会说这个词写得太好了,或者有什么更深入的感觉。比如说我早些年听莫文蔚唱《阴天》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个歌。去KTV大家都会唱,听腻了。我从来没有去仔细揣摩它里面的那个东西,直到有一天我去看李宗盛的那个《感性与理性》的DVD,他唱《阴天》的时候我完全就惊了,有那种突然被击中的感觉。
听说你很喜欢摄影,有没有想过让大家看看你的作品?
暂时没有。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人总得有一些爱好吧,不是所有东西一定要分享才行。摄影只是我的一个爱好。别的爱好?就没有什么爱好了,所以要培养自己的爱好。我觉得我没什么爱好,后来想培养一个爱好。再后来我想了一下,觉得摄影还是可以培养的,因为我首先很喜欢摄影。
每次见面都要感叹你的好皮肤。有什么保养建议给大家吗?
睡眠。像我这样的工作强度,我也会保证8小时睡眠,就算当天晚上熬夜,我第二天会补够。还有就是我每天都会喝新鲜的果汁,汤也一直没有断过。
北京的冬天非常干燥,你的护肤步骤是怎样的?
因为我是四川人,到了北京之后,冬天脸总是干得难受,加上有时候工作很紧又要经常飞行,皮肤也会很不舒服。我自己是很喜欢用砂锅煲汤喝,因为食补很重要。干燥的时候,也会随时涂抹一些肌底的保湿霜。
昨天我们在微博上做一个关于“你想问李宇春什么问题”的征集,虽然转发量特别大评论页特别多,但是基本上歌迷们只跟你说了一句话就是你想干嘛都行,只要你开心就行。不管你什么时候出新专辑也好,什么时候开演唱会也好只要你能开心就行。
啊?太好了,哈哈。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5554865a3014c08193b28ad3a7a025b/3c250eb30f2442a795423869db43ad4bd0130226.jpg)
导语:我问李宇春,什么是A型血的不自由?她说,就是认为任何事都只有一个答案,标准答案。“我以前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我比过去开阔了。”
关于李宇春的所有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关于工作的。就拿刚刚过去的2013年来说,她出演了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如梦之梦》,当了《快乐男声》的评委,以欧莱雅代言人的身份走了戛纳电影节的红毯,WhyMe演唱会开了两场,为Chanel的《Little Black Jacket》摄影展当模特拍照,拿了MTV EMA全球最佳艺人大奖……全都是工作。
但仔细地一条条新闻看过去,就又会发现其中暗藏着不少花样:演唱会的门票在开票69秒后变抢购一空; Riccardo Tisci为她设计了演唱会的造型;在当评委期间妙语连珠金句频频;在拿下了全球最佳艺人大奖的第二天, RCFA(Red Carpet Fashion Awards)就对她拿奖时所穿的Versace黑色镶金边闪亮西装搭配Lanvin 2013秋冬豹纹搭配花朵装饰外套给予了极高评价——如果有人可以驾驭这套表现力超强的造型,估计就只有李宇春了……
毫不夸张地说,2013年,歌手、艺人、时装偶像……无论是哪个身份,李宇春都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单。可是,当我们见到她、问到她关于这一切的时候,她的语气仍然是淡淡的。你说她是喜怒不形于色吧?也不是。你说她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当然也不是。她的“淡”,如果非要描述,(我只能试试)更像是认为这些事本来就很正常,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去激动、去兴奋的必要。或者,你们干脆就把这种“淡淡的”理解为她性格中的冷静吧。
有时候,真希望她能别这么冷静。比如这一次,我问她“你当《快乐男声》评委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可能对于不那么分分钟去关注你的人来说,这次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你的机会。观众们发现了你以前并不被所有人了解的特点,比如聪明、幽默,而且超强的应变能力。你还有什么别人不太了解的优点吗”,请注意!这是一个114个字的问题。然后,李宇春回答了四个字:我不知道。
在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唰唰唰”地闪过我与她曾经有过的另外对话。
记得第一次采访她的时候,我曾被这种“惜字如金”搞到抓狂,对她说“你能不能多说一点?否则没法写稿子”。然后,她就真的开始去尽量地多说一些话。
时隔好几年,我第二次采访她。我说,你比过去健谈了。她说,嗯,因为我慢慢了解到你们的工作很不容易,如果我说的太少,你们回去之后会很难写。
然后,现在,她又在一个114个字的问题后面回答了4个字。
但我不会再跟她说“你多说一点”这种话了。因为我了解,她在她愿意聊、有东西可聊有东西想聊的问题上,会滔滔不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在用一种本能去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品质,我不想去破坏。
拍摄的时候,你穿了一件造型非常特别的黑色外套,我印象当中应该是你第一次尝试这种类型的服装吧?
是的,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皮草”造型感觉的服装,我自己觉得还蛮特别的。
这次去荷兰觉得有意思吗?你自己心里是高兴多还是紧张多还是其它什么感觉?
挺开心的,我觉得在现场看这个演出就整个感觉挺开心的。它的规格挺高的,制作各个方面,演出本身,都挺棒的。即使没有拿奖,仅仅是欣赏这样一个演唱会我觉得也是很值得的事情。当然在要宣布我的那个奖项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点紧张,因为在那样的一个氛围当中会被带入进去。
去之前想过自己能得吗?
不知道,真不知道。就是觉得竞争其实比较激烈,真不知道是谁得。呃.......就是不知道。我之前得到的奖项都是国内的,最多也就是亚洲的。这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另外就是说我去的时候应该是黑头发的人不多,所以你在那个里面你会觉得有点孤单。别的方面……竞争比较激烈,就是这样。
这次去荷兰跟上次去戛纳心情上应该是很不一样的吧?
戛纳比较轻松,很轻松。主要是代言人的身份,就是去展示下自己就好了,也没有什么作品的压力。而且,在戛纳,中国的媒体挺多的,大家都认识,就不会觉得孤单。
给我的感觉,你今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
确实挺忙的,但是这种不是规划好的。到年底回过头去看,怎么就这样了呢?因为话剧跟评委的这个工作都不是我能想到的,或者是我规划好的要去做这么一个事情。比如说发唱片,演唱会,这些可能是有规划的,但是话剧和评委是比较意外的,比较突发。
那你觉得惊喜多呢还是惊吓多呢?
对于我来讲,我会觉得感恩更多一些,因为我做一些事情我就会觉得说它有一个时机或者缘分的东西在里面,就是既然去做了,总会有很多的收获。一些看到的听到的带给我的很多的回忆都是我的一个小财富。
它们是在正确的时候到来的一个正确的事情吗?
我不这么思考问题,我不知道如何用一条标准线来判断对与错。但是我觉得它既然来了就好好的面对它吧。不会用对与错来思考。
对这次演话剧,你的自我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吧?
其实我当时准备要接演话剧的时候,是经过一段时间去思考的。最后我跟赖声川老师见完面聊完天以后,决定要去出演这个话剧,我心里想着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我虽然拍了几部电影,但是总是觉得表演这个事情还是没有人指导过我,我没有时间找一个表演老师学一下或者怎么样。所以我其实特别希望有一个机会,就是可以上上课啦,充充电什么的。然后我跟赖老师见完面之后他说这个戏要排几个月,而且他说要从下午两点钟排到晚上十点不间断,所以我就想,哎?这个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而且有那么多的话剧演员在,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机会。如果我自己去找老师的话,公司可能也会给我拍别的工作。就它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笑)地旷工去干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个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然后在演话剧的过程中,除了这方面,我还收获到很多别的,包括这个剧本身它的故事里面讲的一些东西,包括赖老师他身上的一些东西。我比较喜欢观察别人,我在跟他工作的这一年我总是在观察他的很多很多东西。我觉得我收获的蛮多的。
那从表演上学到东西多吗?
有啊。除了排戏本身,去揣摩我的自己角色和饰演我自己的角色本身。其实我觉得做音乐,做演员,做表演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本身不是只有一个答案。但是我以前就会觉得只有一个答案,比如说,做一个演唱会的标准或者演一个角色的标准。我认为它不可能有多种诠释方式。但是我在跟赖老师排戏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不会先讲戏,他会让演员自己先去演,可能有的人演出来并不是他心里想的那个样子。但是他是觉得可以接受,就会保留。我跟他探讨过这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导演他要的不是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如何通过演员自己的能力去诠释他自己的这个角色。我是A型血,所以性格上并不是太自由。反而我跟赖老师的这个合作,在这方面开阔了许多。
你所谓的不自由是指?
不自由就是它总是寻求标准答案,就是一个答案。这个从舞台的这个角走到那个角是20步,它绝对不会走出来21步。但是其实你可以走18步,也可以走22步。以前的我不会想到这些,会固执地坚持20步。
歌迷们很关心你的新专辑。
在录音呢。我觉得这次最大的期待就是我和张亚东的再一次合作,中间隔了这么多年,然后彼此的变化肯定是跟8年前不一样的。我跟他的工作方式可能8年前就是工作吧,也不怎么聊天。可能也不是真正彼此了解。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我们常常坐在一起聊天、分享喜欢的音乐,甚至把以前的歌词或者是我们喜欢的歌词拿出来研究、聊一聊,或者去看个演唱会,前两天我们刚去看。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然后这张专辑本来是今年的专辑,但是因为就想再一次合作把它磨得特别的漂亮。所以,今年不发也没关系,并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工作来做了。
你并不是那种愿意给自己特别大压力的人?可以这么理解吗?
我给自己压力,因为如果不是给自己压力就不会那么较劲,比如歌词来了你就录就行了呗。可是大部分其实都废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不满意,总觉得太水或者是觉得还有上升的空间。这个我觉得也是给自己压力吧。
2013年那么忙,有没有想过给自己放个大假?
我每年都这样想,每一年基本上到年底的时候就想这件事情了。但是因为我太敬业了,所以放假的计划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你觉得工作的乐趣大于休假的乐趣?
我也有休假,会出去旅行啊会出去摄影啦。或者演唱会结束以后想要休个短假,但没有说很长时间的。
你前几天去看了李宗盛的演唱会是吧?记得你说你觉得长大的标志就是去听李宗盛的歌?
特别小的时候我会觉得,他又不帅,小孩子都是这么想的对吧?然后他的词也是……就是小孩听不懂。他的经典的句子和那些让你会心一笑的东西都不是我年轻的时候能听懂的。现在就会觉得,哇!太厉害了。
那你小时候喜欢听的是什么?
我中学的时候听的就是张信哲啦什么的,那时候听歌,感觉是不一样的,就是觉得大家都在听,那我也听听,然后就觉得,嗯,还挺好听的。就是这样。你不会说这个词写得太好了,或者有什么更深入的感觉。比如说我早些年听莫文蔚唱《阴天》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个歌。去KTV大家都会唱,听腻了。我从来没有去仔细揣摩它里面的那个东西,直到有一天我去看李宗盛的那个《感性与理性》的DVD,他唱《阴天》的时候我完全就惊了,有那种突然被击中的感觉。
听说你很喜欢摄影,有没有想过让大家看看你的作品?
暂时没有。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人总得有一些爱好吧,不是所有东西一定要分享才行。摄影只是我的一个爱好。别的爱好?就没有什么爱好了,所以要培养自己的爱好。我觉得我没什么爱好,后来想培养一个爱好。再后来我想了一下,觉得摄影还是可以培养的,因为我首先很喜欢摄影。
每次见面都要感叹你的好皮肤。有什么保养建议给大家吗?
睡眠。像我这样的工作强度,我也会保证8小时睡眠,就算当天晚上熬夜,我第二天会补够。还有就是我每天都会喝新鲜的果汁,汤也一直没有断过。
北京的冬天非常干燥,你的护肤步骤是怎样的?
因为我是四川人,到了北京之后,冬天脸总是干得难受,加上有时候工作很紧又要经常飞行,皮肤也会很不舒服。我自己是很喜欢用砂锅煲汤喝,因为食补很重要。干燥的时候,也会随时涂抹一些肌底的保湿霜。
昨天我们在微博上做一个关于“你想问李宇春什么问题”的征集,虽然转发量特别大评论页特别多,但是基本上歌迷们只跟你说了一句话就是你想干嘛都行,只要你开心就行。不管你什么时候出新专辑也好,什么时候开演唱会也好只要你能开心就行。
啊?太好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