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构造体系很有特点,以贺兰山~龙门山~乌蒙山为界,西部以东西向为主(西南近弧形),东部以南北向为主(专业点叫北北东至南南西)。这是因为喜山期以来,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共同挤压的结果(我好像说了很多遍了)。各地区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大致是以南伽峰和南伽巴瓦峰为角点(这两个点似乎是印度板块突出部的结合点),以所在地区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中分线方向,辐射状分布,还是有点准的。
贺兰山~龙门山~乌蒙山以西的地区,地震活动度高;以东的地区,除了属于太平洋岛弧的台湾(另包括吉黑两省东部,但活动度不甚高),以及板块内部构造带的华北和郯庐断裂带附近,其他大部分地区,分属于西伯利亚地块(内蒙古高原)、松辽地块(黑吉两省中西部)、鄂尔多斯地台(鄂尔多斯、陕北、晋西北)、扬子~华夏板块(四川盆地、汉中、贵州、两湖、两广、闽浙赣等地),都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