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9,472贴子:73,702,498

回复:大唐天子!天可汗!贞观大帝!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血统有些含糊,影响评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7楼2017-08-21 21:41
回复
    馬越版貞觀皇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8楼2017-08-22 07:11
    回复
      唐国强版太宗大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9楼2017-08-22 07:3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0楼2017-08-22 07:32
        收起回复
          毛主席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著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民自己是清楚的。李恪善骑射,有文才武略。“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欢文武双全、“英果类我”的李恪,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教导,封为远地藩王,让其历练成长。李世民经常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可见对他的期望之高。李治则为人软弱,缺乏主见,少雄主才略,恐难以重任。这一点,唐太宗看得清楚,于是打算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但因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为其外甥争位,只得放弃了改立计划,仍以李治为太子。殊不知留下后患。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封武则天为皇后。李治不理朝政,致使武则天专权,宫中并称“二圣”。李治死后,武则天又连废中宗、睿宗两个皇帝,自称“圣神皇帝”还改唐国号为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1楼2017-08-23 17:10
          回复
            武则天在争夺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则被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被杀戮殆尽;另有“海内名士”36家,也因谋反的罪名而被族诛。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本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刑逼供,奖励告密,滥杀无辜。造成这种局面的祸根,当在“朽物”李治。假使当初立李恪为太子,就不会出现李治称帝、则天乱唐的局面。所以,毛主席认为当初唐太宗李世民明明知道李治不及李恪,而没下决心改立太子,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深为这一英主的失误而惋惜。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2楼2017-08-23 17:1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3楼2017-08-23 17:11
              回复
                大唐万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4楼2017-08-23 20:38
                回复
                  漢家美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6楼2017-08-26 16:04
                  回复
                    漢服美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7楼2017-08-26 19:32
                    回复
                      漢服美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8楼2017-08-26 19:36
                      回复
                        轉香港歷史教科書對滿清統治及剃發易服的論述!
                        听父辈人说,中国大陆在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是有对清初剃发易服,跑马圈地,迁禁近海等暴行的描述的,但到了80年代后,就越来越和谐了,以至于把上面的内容删除了,这居然也成为某些人否认清初暴行的借口。但香港是民龘主社会,不同于大陆的“河龘蟹社会”,他们才不会管那么多,下面发一些香港历史教科书对于清初统治及剃发易服的论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9楼2017-08-26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