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42,335贴子:73,128,792

回复:大唐天子!天可汗!贞观大帝!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楊貴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2楼2017-08-18 13:42
收起回复
    大唐美人苗乙乙版魏國夫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3楼2017-08-18 13:43
    收起回复
      去世原因
      李世民在他人生的前期,对道教的方术迷信是不屑一顾的,并且还对秦皇汉武的求仙活动持批判的态度。但是李世民晚年,随着功业的隆盛与年岁的增高,也与历史上许多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一样,开始服食丹药。对仙道丹药之事,唐太宗突然来了个大转弯,其直接原因与其情绪的消沉和健康状况的恶化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4楼2017-08-18 13:44
      回复
        从史籍上可知,唐太宗在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以前多次外出围猎,精神焕发,骑射娴熟,说明他这时还有充沛的精力与健康的体魄。可是,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开始,直至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临终的6年当中,外出围猎仅有一次。这从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即他的健康状况趋向下降。究其原因,太子承乾被废,魏王泰被黔,对他的思想刺激很深,甚至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精神上的郁郁寡欢,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以前很少服药的李世民,这时开始服食药石了。据《贞观政要》载,当时有太子右庶子高季辅上疏陈述政事得失,唐太宗认为他说的有益子国,“特赐锺乳一剂,谓日:‘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元戈直作注说:锺乳,产于石,食之使人通气生胃。”此药是唐太宗当时常服的。由此可知,他在这时已患了消化不良症,不得不接触“药石”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5楼2017-08-18 13:44
        回复
          从外国引进丹药,大概是李世民的首创。大臣们为了迎合唐太宗的这种心理,向他推荐了天竺国(今印度)的一名方士。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王玄策借兵吐蕃、泥婆罗,大败中天竺帝那伏帝国,俘虏了其国王阿罗那顺与方士那罗迩婆婆寐。同年五月,王玄策将这个方士进献给李世民。从西方来的“洋方士”那罗迩娑婆寐“自言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宣称能配制金石秘剂。这个谎言打动了唐太宗期望康复、幻想长寿的急切心理。
          经过近一年的炼制,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春,丹药终于出炉,崔敦礼等赶紧捧送入宫,正在病中的唐太宗见到盼望已久的古印度方士炼出的仙丹,如获至宝,按照那罗迩娑婆寐的嘱咐,依法服食。然而,唐太宗万万没有想到,长生药竟成了催命药,他在三月吃下丹药,身体顿觉不适,病情大为加剧,竟导致“暴疾”,没过两个月就死去了,享年52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17-08-18 13:44
          收起回复
            对于李世民服丹中毒以致暴亡之事,唐朝的大臣及后代史学家都多次提到。
            据《旧唐书·郝处俊传》载,唐高宗时,有东台侍郎郝处俊谏阻李治不要服食胡僧炼成的“长年药”,说:“昔贞观末年,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迩娑婆依其本国旧方,合长生药,胡人有异效,大渐之阮,名医莫知所为。”
            《旧唐书·宪宗本纪》也载,唐宪宗时的朝中重臣李藩也曾说:“文皇帝(即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所说“暴疾”,即指丹药中毒;“不救”,指无法抢救。从中可知中毒之深、药性之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8楼2017-08-18 13:4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17-08-18 13:45
              收起回复
                向海嵐版楊貴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0楼2017-08-18 13:46
                回复
                  后世纪念
                  唐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开始营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是为埋葬临终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坟墓的长孙皇后而开凿。陵墓依山而建,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依山为陵的先例。陵前的陪葬墓群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诸王、公主的墓葬,以及魏徵、李靖、李世勣、房玄龄、尉迟恭等功臣陪葬墓。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原置于陵园北面祭坛司马门内东西两庑,现有四骏陈列于西安碑林,另外二骏流落美国。1979年昭陵博物馆建成。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17-08-18 13:46
                  回复
                    千古一帝:李世民如何将中国变成世界中心!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取得的业绩和其他皇帝对比一点也不逊色,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千古一帝”这个词也会用在秦始皇、汉武帝身上。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中国的时候,大概有三个成果是至今我们仍会感到自豪的。因为那是在封建帝制时代,在那个技术条件下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后人继承、学习的典范。值得我们回忆、研究、认真学习的大概有三个方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17-08-18 17:38
                    回复
                       第一,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君臣关系特别好。
                        唐太宗和魏徵等著名大臣的关系非常好,唐太宗有一个叫“纳谏”的习惯,也可以说是制度规定或经常性的行为,使他和大臣之间保持非常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的君臣关系在以前和以后的历史时代很少能够看到。因为我们通过读物、正规的史料记载或者电视电影更多看到的是君臣、大臣之间经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上面是勾心斗角,下面是尔虞我诈,为一己之私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我们习惯用这种观点看整个历史和所有政治,认为中国历史从来就是一片黑暗。唐太宗时代不是这样,君臣关系良好,彼此之间如同亲人,1300年之后,我们重新看这段历史仍会受到感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17-08-18 17:39
                      回复
                          第二,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关系很和谐。
                          我们经常讲的社会关系其实就是阶级关系,即统治集团如何对待社会的弱势群体、劳苦大众。社会关系是否健康,是否美好,主要的表现方面,是看那些最普通的劳苦大众的生活怎样、在国家的地位怎样以及统治集团在制定政策时是否注意到劳苦大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17-08-18 17: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17-08-18 17:42
                          收起回复
                            我们不能不动容的是,唐太宗时期,最高的统治集团从唐太宗本人开始,很注意老百姓的生活,很注意他的政策是否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在碰到问题时主要从自身寻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归到百姓身上。比如事情做错了,不会把责任归于百姓,而是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唐太宗曾和大臣讨论一个问题:现在社会治安很差、犯罪的人很多,如何控制犯罪呢?这是朝廷要考虑的问题,有人提出大乱之后人心不古,应当施行严刑峻法,用残酷的法律实施最残酷的打击,老百姓不敢犯罪,就完成了“去贼”的任务。唐太宗不同意,他说:“应当分析为什么百姓会犯罪。凡是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所有的人都有廉耻之心,为什么他们不要廉耻去犯罪?一定是生活无着,被生活所迫。老百姓的生活为何会成为这样?一定是政府工作做不好,国家要求的太多,盘剥太多。严刑峻法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要从朝廷找原因,应当减轻对百姓的要求,减轻百姓的负担。如果所有的百姓都安居乐业,就不会有人去犯罪。应当从我开始做,我的要求就要降低减少,国家也要降低减少要求,轻徭薄赋。”想一想,到今天我们对待犯罪这样的社会问题,是不是都这么看待的?1300年之后,我们是否达到唐太宗的水准?唐太宗知道国家是个系统,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如果考虑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政策在那样的生产力状况下,在那样的技术条件下,也能达到比较完美的状态。贞观四年的时候,全国人口不到300万户,也就只有200多万户,全国犯死刑的不过几十人,史书评价说那时候刑法快用不到了,因为犯罪率很低。在贞观时代即使是犯罪的人,信守诺言的素质也是很高的。贞观六年时有300多死囚,皇帝和大臣入秋最后一次看望死刑犯,是审判的最后一道程序。前面所有的大臣判完之后,皇帝要亲自过一遍。如果一个死刑犯在皇帝面前喊冤,这个案子必须从头再审,为的是防止法官判案不公。贞观六年的时候唐太宗到大理寺“入秋”,300多死刑犯没有一个人喊冤,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案子法官的审判是公平的,自己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皇帝觉得大理寺的法官很称职,在判案时能够秉公执法,皇帝很欣慰。于是皇帝和300多死刑犯有一个生死之约:给这些死刑犯放一年假,明年秋天再到监狱报到。每个死刑犯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得到了将近一年的假期,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问的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生命还有一年,你将怎么样度过?唐太宗时代是300多死囚来回答的问题。第二年秋收过后,300多死囚全部到监狱报到。所有人都知道案子已经审判完毕就等待执行了,这一年就是生命的延续。如果逃跑有可能获得更长时间的延续,可是这些死刑犯没有用这样屈辱的方式来延长自己的生命。所有的人说话都是算数的,既然在皇帝面前立下保证,即使生命不再延续,也要回到监狱报到,所以300多死刑犯按时回到监狱,唐太宗下令这300多死刑犯全部免予刑事处分,释放回家。有些人不能理解,甚至不想理解,有些人说这一定是在做秀,因为我们今天看到太多做秀的场面,但唐太宗的这个“做秀”其实是很难的,300多死囚分布在全国各地,那时不能用电视跟踪录像,也没有干警跟踪,我们应该相信这300多死囚是生命的最后觉悟,在最后一刻觉悟到生命的价值,知道信守诺言比生命本身更重要。这样的事也只有发生在那个年代,后来可能真的很难发生了。除了考虑到犯罪人员自己的觉悟以外,更主要的应当是皇帝,他一定是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一定是觉得那道题很重要,即生命延长一年怎么做。这些死刑犯在最后一年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以皇帝为首的最高统治阶级让他们体会到生命是什么价值、生命应当如何珍视、这一年应当怎么办。没有最高当局这道题目的布置,300多死囚可能到最后也不能明白生命的价值何在。信守诺言表现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和唐朝统治者一开始在政策理念上就能注意到百姓是有关系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17-08-18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