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甜的糖吧 关注:74贴子:21,981

_  有关   论  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方便自己,方便他人。
哦耶
(原来的字体太小,看不清。)


1楼2009-01-22 17:26回复
    论语中出现的成语总结


    2楼2009-01-22 17:26
    回复
      字斟句酌 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众星环极 〖解释〗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志士仁人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直道而行 比喻办事公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知命之年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知过能改 〖解释〗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造次颠沛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允执其中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悦近来远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怨天尤人 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怨天忧人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欲速则不达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欲速反迟 〖解释〗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欲速不达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欲罢不能 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玉毁椟中 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3楼2009-01-22 17:27
      回复
        有勇知方 有勇气且知道义。 
        有头有尾 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有始有终 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有教无类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有过之无不及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用舍行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勇者不惧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隐居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饮水曲肱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以紫乱朱 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以直报怨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身作则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衣马轻肥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言以蔽之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一息尚存 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仍旧贯 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仰之弥高 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言必有中 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秀而不实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朽木粪土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朽木粪墙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5楼2009-01-22 17:27
        回复
          朽木不雕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行不由径 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兴灭继绝 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兴观群怨 〖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小德出入 〖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小大由之 指用途可大可小。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贤贤易色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先难后获 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下愚不移 〖解释〗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五谷不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无所用心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无所措手足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无所不至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无可无不可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无可非议 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无动于中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温良恭俭让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通力合作 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天理昭昭 〖解释〗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岁寒知松柏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岁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岁不我与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松柏后凋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驷不及舌 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四体不勤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6楼2009-01-22 17:27
          回复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司马牛之叹 〖解释〗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顺理成章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逝者如斯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适可而止 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诗礼之训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生荣死衰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生荣死哀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慎终追远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杀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杀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色仁行违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色厉内荏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三思而行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群起而攻之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犬马之养 供养父母的谦辞。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轻裘肥马 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千方百计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杞宋无征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片言折狱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9楼2009-01-22 17:28
            回复
              披发左衽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匏瓜空悬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年富力强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能近取譬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讷言敏行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鸣鼓而攻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明鼓而攻之 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名正言顺 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11楼2009-01-22 17:29
              回复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陋巷箪瓢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六尺之孤 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临危致命 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临事而惧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了如指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立人达人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理屈词穷 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 
                老而不死是为贼 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来者可追 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空空如也 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克己复礼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侃侃而言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侃侃谔谔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举直措枉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举一反三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举枉措直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鞠躬屏气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居下讪上 〖解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浸润之谮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尽美尽善 〖解释〗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节用爱民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降志辱身 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见义勇为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见危授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简在帝心 〖解释〗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既往不咎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季孟之间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计过自讼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红紫乱朱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好色之徒 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过犹不及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龟玉毁椟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观过知仁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怪力乱神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故旧不弃 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12楼2009-01-22 17:29
                回复
                  ....


                  13楼2009-01-22 17:30
                  回复
                    额 
                    没不理吧、


                    17楼2009-01-22 17:32
                    回复
                      啊哈哈
                      水贴无处不在
                      哦耶


                      19楼2009-01-22 17:35
                      回复
                        .....
                        我在我家、啊哈


                        21楼2009-01-22 18:17
                        回复
                          妈妈的,总算抄完了
                          累死了、诶
                          一会打算抄名言警句去


                          24楼2009-01-22 19:46
                          回复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25楼2009-01-22 19:54
                            回复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楼2009-01-22 1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