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吧 关注:5,138贴子:18,807
  • 5回复贴,共1

科普思想的可喜进步 —论阴阳五行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科普思想的可喜进步
—论“阴阳五行”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孙小淳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49)
一、引 言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发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顿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很多学者,包括一些知名科学家,对《基准》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指出了一些内容的不妥,表述上的不清,科学上的错误等等,这本身就说明了科学精神已经在中国有了很大的提升。各家的批评非常中肯,读了令人很长见识,确实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对《基准》做必要的修改。就是在这样的批评和讨论之中,科学的精神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看了各家评论,感觉似乎大多数都认为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是不合适的,甚至斥之为宣传迷信和伪科学。对于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把中国古代传统对科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这几个重要表述写入《基准》,不仅是合适的,没有违反科学精神,而且恰恰体现了对科学的更深刻的认识,是科普思想和方法上值得鼓励的进步。科学,有必要加上历史和文化的维度,脱离了历史和文化的科学,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科学。


1楼2017-09-10 09:50回复
    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二、“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不等于“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提到“阴阳五行”,人们经常会斥之为迷信或巫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没有理解,或者是带有偏见。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在春秋战国时候有很大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和社会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可以与同时代古希腊的哲学理论相媲美。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神学和巫术,不再用神的情感好恶(宗教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也不再通过讨好神灵、贿赂神灵的办法(巫术)来改造和利用自然,而是用“自然主义”的概念来认识自然世界。例如,解释地震,不再说是乌龟动怒摇身,而是说是“阴阳之气相逼”。四季的更替、事物的消长,人体的节律、社会的变化等等,都试图用阴阳五行的概念来解释,这就是当时的科学,怎么能说是“迷信”或“巫术”或“伪科学”呢?当然,当阴阳五行被认为是成功的理论时,宗教、迷信等就附会上来,但两者还是不能等同的。就像今天有人用“科学”、“电磁感应”、“概率论”搞迷信,我们总不能把它们与这些迷信等同吧。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另一重要的思想,其要点是人和宇宙是和谐的,是一个整体。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如果我们不相信这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的话,那就意味着宇宙对人来完全混乱的,是不可知的,甚至人类在其中是不能生存的。所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质上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古代东方和西方,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到中国汉代的刘歆,从托勒密到开普勒到牛顿,无不认为如此。因为没有这一点思想信念,刘歆就搞不出《三统历》,开普勒就搞不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宇宙生人,人类本来就带有宇宙的印记,人类的音乐、审美、身体节律,都与宇宙密切相关。天人合一,使人们相信宇宙是人可以认知的,这应该算是科学的“第一原理”,怎么就是迷信呢?即便是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如霍金、温伯格等,也相信宇宙的和谐,追求“终极理论之梦(dream of final theory ) ”,讨论“人择原理(anthropicprinciple)”,思索“上帝”的“伟大的设计(grand design)”,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就不能提“天人合一”呢?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是说君子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必先“诚心正意”;而欲“诚心正意”,又先要“格物致知”。“格物”实际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研究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说文解字》说,“格,从木各声”,是“树高长枝为格”的意思,引伸为“木格”。“格”说白了就是木做的格子,好比中药铺里的药盒子,用来对草药进行分类。分类作为研究事物的方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研究事物,首先要会对其进行分类。例如,科学史上的林奈,就是通过分类和命名,建立了植物学的基础。因此“格物致知”讲的就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17世纪以来,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我们还经常用“格致”来译“科学”,如《空际格致》之类。我们让大家知道“格物致知”这样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又有什么不妥呢?


    2楼2017-09-10 09:51
    回复
      三、了解科学的历史和文化,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即便你讲的这些概念和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与现代科学知识相比,那是大大落后了的东西,不值得一提。把它们写入《基准》,那就是宣传过时了的,没有价值的东西。这种看法在从业的科学家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谈到科学的历史,他们以为最多不过是一些知识的“古董”,是博人一乐的“趣闻轶事”,实在不值得重视。这样的科学观,缺乏对科学的正确认识,以为学会了现代教科书上的公式,掌握了最前沿的科学说法,那就是懂得了科学。这种科学观对科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基本上很少提出创见,跟着西方跑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认为,科学是与历史和文化隔裂的,即便有关系也是历史和文化“阻碍”科学的发展。
      但是我们从科学的历史知道,这样的科学观是大成问题的。过去的知识,不能因为过时就斥之为“迷信”或“神话”,因为它们的产生经历了与产生我们今天的科学知识差不过一样的过程。如果我们斥过去的科学知识为“迷信”,那多少年后,现在的科学知识又过时了,我们的后代是不是也可以斥我们是在搞“迷信”呢?认识科学,不能只看当前,要用历史的眼光看。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所谓的“当前的科学”。我们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历时性的,历史是我们摆脱不了的因素。了解科学史,了解一些概念和理论来龙去脉,了解当时遇到问题和设计的各种解决方案,了解成功的途径乃至失败的途径,了解一些偶然因素的作用,对于培养科学的思维,丰富科学的想象,是十分有益的。科学发现没有一条规定好的道路,也没有一定的成法,可以说是“没有方法,所有方法”。历史给我们启示,寻找各种可能的道路,这才是科学发展的正道。
      话说回来,即便过去的理论被证明是错了,因为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事实上,如果没有阴阳五行概念,那我们甚至现在都没有办法做科普,解释一些基本的现象。例如,没有“阴阳”,我们大概不能说“太阳”,只好说“桑(Sun)”,也没法说“阴极”、“阳极”、“阴极管”之类;没有“五行”,连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太阳系的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星—都不知道如何称呼是好。可见,隔裂历史和文化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科学从来就没有与历史和文化隔裂过,所谓理想的“纯科学”,不过是空中的楼阁。因此在《基准》写进一点科学史的内容,启发大众去了解一点科学的历史和文化,又有什么不妥呢?


      3楼2017-09-10 09:52
      回复
        四、科学文明的建立,可以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明的关系,那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近代以来,西方发生了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兴起,东方的泱泱大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科学救国”、“民主救国”的口号都已喊过,期间还不断有一些“西学中源”的提法,算是给自己打打气,找回一点文化自信。如今,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了,于是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又成为需要探讨的话题。有一批“国学”主义者,认为可以从中国传统中找出现代文明的发展之路,什么“阴阳五行”、《周易》八卦,被说成是科学整体思维、系统思想的代表。这种完全回归传统的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我们近代在科学上落后,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可取之处也没有。中国毕竟在相当长的时期,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不落后于西方的,甚至是领先于西方的。难道中国就是靠“非理性”和“巫术”才取得那些科技上的成就?中国十一世纪的历法,其精度与十六世纪欧洲的水平相当,难道只靠“占星术”的“迷信”?中国制造那么多精美的瓷器,在北宋时是钢铁出口大国,还有那么多的中药成药,难道就没有做过“实验”,炼金术没有在其中做过贡献? 所有这些古代科学的成就,人们都是抱着“天人合一”的信念,本着“格物致知”的方法,用着“阴阳五行”概念和理论,一点点做出来的。 我们从中不是也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吗?
        无疑,我们要全面学习西方科学,但同时也不能忘记自身的文化认同。真正的“融彼方之材质”,需要对自身的充分认识。那些以为学到了一些西方科学的概念公式,就以为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那是非常肤浅的认识,不能培植科学创新的底蕴和动力。事实上,现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也不是欧洲一家文明的成绩,是数千年来融合世界多个文明贡献的结果。没有希腊和阿拉伯文明的科学,没有中国文明的经世济用的经验,没有美洲新大地的发现,很难想象欧洲文明能如此迅速崛起。中国文明始终是与世界文明紧密相联的。我们今天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为建设新的现代世界科学文明服务,这种尝试,难道是没有意义的吗?


        4楼2017-09-10 09:53
        回复
          因此我认为,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表明制定者已经注意到了科学历史的和文化的维度,理解科学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在大众科学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这是我们科普思想上值得欢迎的进步。当然,《基准》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很多科学大腕们已经明确指出来了。就“阴阳五行”古代科学思想这一条,其实根本不必要加上“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这种似是而非的说辞。它们的科学内涵,它们在历史上所起过的作用,它们在中国科学文化中的影响,已经使它们足够有资格走进《基准》的“殿堂”了。


          5楼2017-09-10 09:53
          回复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提到“阴阳五行”,人们常会斥之为迷信或巫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泊。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带有偏见。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和社会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可以与同时代古希腊的哲学理论相媲美。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神学和巫术,而是用“自然主义”的概念来认识自然世界。
            阴阳,指出这个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宇宙是和谐的,是此消彼长的。五行,并不一定指金木水火土,它指的是世界万物,一物克一物,是相辅相成,互相牵制的,这是朴素的唯物论。


            6楼2017-09-10 09: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