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西瓜吧 关注:245贴子:31,117
  • 14回复贴,共1

【资料】美国宪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宪兵作为许多国家军队的常设兵种,主要职责却不同于一般部队的作战功能,担负着维护军法军纪、社会治安、护送军运、监督交通和警卫重要军事目标及要人安全等任务,必要时参与作战、追捕罪犯和负责组织军事法庭。
在很多国家,地方警方无权管辖军人违法犯罪的事务,处理这些事务就是宪兵的重要职责。
美国宪兵从传统勤务的执行到历经911事件后,宪兵勤务执行的重点与方向稍作调整,为能有效达成任务,除了原先所负责的任务之外,在勤务上着重在事件的预防上,从消极防守被动的作为,转而采取积极主动的勤务作为,以情报的收集与分析为勤务主轴,整合指挥、管制、通信与情报系统资源的运用,重视攻击事件发生前的预防及反制,将整个防守的范围尽可能向外延伸,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势,以确保军事力量的完整与国家社会的稳定,保护性武力正是美国宪兵勤务的重点,而保护性武力概念正是确保军事安全最佳的预防模式,美国宪兵在此一事件后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尤其为了因应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型战争模式,美国宪兵现阶段更加强调事件发生及灾害来临之前的各项防范措施,美国宪兵各项因应措施值得我们参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宪兵发源于陆军,逐渐的因军种分隶而由不同单位指挥,但在执行军事警察任务的职掌上一直未改变,目前美国宪兵分为陆军宪兵、海军陆战队宪兵、空军安全部队等,空军安全部队名称虽未称为宪兵,但从历史发展与执行之职务,均为军事警察的范围。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在体系上与陆军宪兵均同属陆军,早期为宪兵一员,在职责上以刑事调查为主,美国宪兵编制体制如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11 13:47回复
    一、陆军宪兵
    1.宪兵参谋官办公室
    在美国的宪兵历史上,是先有”宪兵参谋官”这个职务来负责军队中执法、维护军纪与部队安全的任务,然后再创立宪兵部队来协助其从事诸般宪兵勤务。因此在美军历史上各时期普遍设有宪兵参谋官一职,并拥有一个小型的幕僚机构即”宪兵参谋官办公室”。此宪兵参谋官并非所有宪兵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而仅是负责指挥某特定区域内的宪兵部队而已,通常指派陆军部中的一位上校或准将级之军官指挥,负责统整全世界各战区中所有美军宪兵部队的勤务与战斗指挥工作,然而此编制通常随着宪兵部队的战后解编而一起裁撤,直至下一次战争发生才再次编成。
    宪兵参谋官为美军部队中担任宪兵任务方面业务性与技术性的监督工作,直接对战区长官负责,督导战区中辖属的宪兵部队执行”执法、人身安全、反恐怖、执行禁闭、使用宪兵部队的兵力物力、执行宪兵战斗、战斗支持与勤务支持”等各类型的任务。
    美国宪兵部队隶属各级美军指挥官(战区指挥官、军团指挥官及师、旅长)的指挥及作战管制,宪兵参谋官作为整个大型司令部中的一名高级参谋,在宪兵事务上向指挥官提供建议,并依照各指挥官之决心协助调遣所属宪兵部队执行任务。因此关于宪兵建军政策及执勤技术统一事宜,除依据上级颁布各类教准则及宪兵学校教育为统一之标准外,其余事项皆端赖各级陆军指挥官与宪兵参谋官之协调联系,有时也造成美军宪兵在执行勤务时不免产生标准不一之憾。
    因此今日在美军国内各大型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的各大战区指挥部中,都设有宪兵参谋官办公室,统整区域内宪兵单位的任务、勤务执行相关事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11 13:47
    回复
      2.陆军宪兵部队
      美国陆军宪兵,在1942年9月26日陆军部才正式确立宪兵兵科,在1968年10月14日正式将宪兵定位为战斗勤务支持部队,其于战区之军(团)级单位编配有宪兵旅,师级单位编配宪兵连,独立旅单位编配有宪兵排。陆军宪兵为一种按照轻装步兵标准建立的部队,其主要任务不在于战场的对敌作战,而在于维持陆军军纪、维护战场秩序、建立区域安全措施、收容与管理战俘、保护战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权利之保障等。
      目前美国陆军现役中共有六个宪兵旅、刑事调查组、要塞卫戍部队等。宪兵旅分驻于美国本土及欧、亚等海外各战区,以支持友军遂行各项任务。然而这些宪兵旅、营、连级单位之驻地与运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陆军部会依照实际需要将实兵宪兵旅编为后备基干旅而暂停运作,也可以将基干宪兵旅编入实兵而重新恢复运作。
      美军宪兵旅、营、连等各级单位皆按照规定的编装来编配人员与装备,”宪兵旅”:为规模最大的宪兵单位,人数约在一千二百人至三千人间,由支持旅部的旅部连与两个以上的宪兵营组成,通常旅长为上校军衔,营长为中校,连长为上尉,排长为中尉与少尉。”宪兵营”:依任务性质大小不一,人数约在三百至七百人间,由营部连与两个以上的宪兵连或用以支持的分遣队组成。”宪兵连”:理论上在宪兵营之下有数个宪兵连,每个宪兵连由一百至二百人所组成,每个连包含支持连部的连部排与两个以上的宪兵排,所有的排再细分为十人左右的”班”。”宪兵连”为基层战术单位,其中有内部管理,勤务、通信、维修、后勤及膳食等勤务班,因此构成一个可独立派遣的基本单位,也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宪兵部队都是以连级单位为主,派驻到军事上需要的地方。
      美国陆军宪兵最大的单位为宪兵旅,目前美国陆军现役中共有六个宪兵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11 13:48
      回复
        三、陆军宪兵学校
        宪兵学校本身由第十四宪兵旅编成担任教育训练任务,下辖三个训练营与其它训练单位,指挥官为军衔上校。宪兵学校培育了所有美军宪兵部队的军、士官,可以说是所有宪兵官兵的家,宪兵学校的校长也向来被视为是美国宪兵部队的最高领导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11 13:48
        回复
          四、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
          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为美国陆军部下的一级单位,职司与陆军人员、财产相关的一切犯罪案件的调查。从人员死亡到诈欺罪,从军营内到军营外,USACIDC的宪兵刑事调查组CID成员处理与美军相关的刑事案件调查,并在需要的时候与其它执法机关合作侦办各类型的犯罪案件。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最高指挥官为少将级军衔。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主要任务为军中犯罪案件调查、犯罪预防侦查,于必要时得任命非军人担任犯罪调查员、宪兵与CID共同组成犯罪调查小组,执行职务。
          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负责与军人相关之重罪(死刑或一年以上有期徒刑),通常各调查组中分别设置有个人犯罪、侵犯财产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组织犯罪、犯罪情报等小组,处理下列各种犯罪事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11 13:49
          回复
            二、海军陆战队宪兵(Marine Corps Military Police)
            在1775年11月10日于美国费城所举行的大陆会议中,与会者决议通过成立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开始,此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诞生,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锐部队,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在于两栖作战能力,目前拥有总数大约171300万兵力,主要分为3个陆战师与3个空中联队,海军陆战队参与了美国的每一场重要战役,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无数"警察"行动和武装调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陆战队迅速发展,人数达48.5万人,在登陆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数众多,相对的军队的违法事件亦随之增多,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早期并没有正式专业的执法单位来处理违法事件,而由各单位轮流来执行军事警察的工作。在执法越趋专业化的要求下,专业执法人员的不足使任务执行问题更加严重,遂于1945年正式成立执法单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Marine Corps Military Police),主要任务在承平时期负责协助指挥官维持部队秩序与纪律,在战争时则负责处理战俘有关的任务。
            在越战期间,海军陆战队成立第一个宪兵营,除被赋予传统维持军法纪的任务外,宪兵的角色比以往更加扩充,还有几项任务:有配置警犭执勤,负责执行巡逻的任务;在重要的交通管制点上部署卫哨;护送车队;对交通意外实施调查;防守重要之装备与设施;调查与黑市交易有关之严重犯罪事件;毒品防治与查禁与战犯处理。因此,综合归纳海军陆战队宪兵在战场上负有四项主要任务:
            (一)战场流通管制:对战场内的通道进行路线勘查与搜索,并进行交通管制,使人员与装备得以顺利进出。
            (二)法律执行任务:军法纪之维持与犯罪调查。
            (三)战俘之处理:集中、运送与管理被我军俘获之敌方人员,以及四散之平民与难民。
            (四)后方地区警备:重要场库与设施安全的维护,例如彈藥库与指挥管制中心。
            从1970年代开始,海军陆战队宪兵在法律执行的部分已经越来越专业化。陆战师部的宪兵参谋官(Provost Marshal Office ,简称PMO)负责行政管理及勤务监督,海军陆战队到目前为止约有3200名宪兵与210名犯罪调查员,分布在全球海军陆战队的驻地中执行维持军法纪的任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11 13:51
            回复
              三、空军宪兵-安全部队
              美国空军的编制以联队是基本战术作战单位,拥有比较健全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战斗与后勤支持系统。典型的航空联队通常编有作战大队、支持大队和后勤大队各1个。支持大队下辖安全中队、任务支持中队、土木工程中队、通信中队等单位,安全中队目前约有41个中队,每个中队约140人,美国空军安全部队总人数约为6000人,分驻在全世界共有102个基地,在空军部直属的8个一级司令部下设安全指挥中心,指挥管制安全部队执行职务,通常负责各个基地军纪与法纪的维持,与其它的空军单位、联邦单位、政F机关与地方警察机关协同行动。
              安全部队的基本任务包括提供保护性武力以协助完成任务前之准备,以及保护战争资源,藉由车巡、步巡以及基地和地区管制点的控制达成任务。安全部队主要负责交通管制、犯罪防治以及各项调查工作,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机密与敏感性数据,以防止数据内容被未经授权的单位或个人知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11 13:51
              回复
                第三部分:美国宪兵的功能
                宪兵协助指挥官应付战场上所会遭遇到的各种挑战,宪兵功能在提供军队广泛的支持,并随时准备以其有限但具有弹性的组织来遂行其支持任务。宪兵的主要功能包括三项:
                (一)处理后方地区威胁
                这项角色随时都可能变成实际的战斗行动,宪兵有责任搜索、接近并摧毁在后方地区出现的第一级(Level I)与第二级(Level II)敌方零星与骚扰性武力威胁,宪兵以战斗部队进行作战时,尽一切力量消灭敌军威胁,并使敌军不致干扰到指挥官之军事行动。第三级(Level III)的敌军是规模大到宪兵无法消灭时,宪兵可以辨认、回报并在可能情况下迟滞敌军,直到指挥官派遣主力部队来消灭敌军为止。
                (二)支持战斗任务
                加速战斗资源的流通,疏散、收容并迁移后送敌军战俘。宪兵负责侦察通往战场与战场中的道路,寻找各种替代道路网以确保后援部队、油料、粮食与彈藥通能往战场。宪兵也加速各单位与重要补给的迅速运动,标示并封锁遭污染与受损害的地区,找寻围绕封锁区域的替代道路以恢复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宪兵确保指挥官不会受到诸如难民迁移与敌军战俘在管理上的困扰,宪兵会很快地从各战斗单位将战俘集中,并快速地将他们由战斗区域中移出以符合国际法规定。宪兵情报行动则帮助提供指挥官犯罪调查与军事情报。警察性的情报任务包括了道路侦察与监视、情报搜集与回报、讯息散布、区域侦察与监视、核生化侦测与回报与犯罪情报任务等。
                (三)支持战斗勤务任务
                提供指挥官与官兵法律与军纪的维持,宪兵可提供指挥官与其辖下官兵们各类型的警察性服务,诸如防止军事资源流失、调查犯罪活动并处理军人犯罪。宪兵在战场上凭借其运动、射击与通信之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指挥官的战斗力量,而不需要再增加兵力或挪用其它重要行动的资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11 13:52
                回复
                  第四部分:美国宪兵的战场任务
                  在战场上,宪兵之任务包括五大方向:机动支持、保护性武力、战俘拘留与安置、执法与维持军纪以及警察性情报工作(如图五宪兵之战场任务图)。这五大方向所包含之任务,被独立而且同时执行。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在战场上宪兵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现在将此五大方向之任务内容叙述如下:
                  (一)机动支持
                  协助指挥官在正确的时机,将适当的人员与装备运送到最需要的地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宪兵部队必须执行三个基本的任务:1. 道路的侦查与监控;2. 流量管制与主要补给路线交通管制与安全;3. 平民、散兵及难民之管制。任务的内容分述如下:
                  1. 道路的侦查与监控:设法取得主要路线以及其周围地形地物之详细信息。
                  提供敌军活动的信息。对于受污染与损害的地区、附近的交通情况、障碍物与桥梁等各项状况提出报告。
                  2. 流量管制与主要补给路线交通管制与安全:保持主要补给路线的畅通并执行指挥官下达的交通管制规定。促进重要物资的流通。提供替代路线与暂时性的道路指示。
                  3. 平民、散兵及难民之管制:管制散兵以保持主要补给路线之净空。如有必要,戒护并指挥散兵回到其原先之单位或部队。若有需要,提供并(或)指挥医疗支持。建立散兵管制据点、机动巡逻、岗哨以及交通管制哨,以便协助散兵与平民的控制。协助、指挥、控制难民的移动以及提供替代性路线给难民。净空主要补给路线以利战斗部队与支持单位之通行。
                  (二)保护性武力
                  保护性武力为宪兵的战场之主要部分,宪兵所提供的保护性武力得以协助指挥官维持各个部队之安全。在地区警备这项任务上,宪兵的功能比在调遣与机动支持上更加重要。任务的内容分述如下:
                  1. 地区的侦查与监控:监视可能接近我方部队之道路以及空投区和空降区,以利提早发出警告。搜集与附近的城镇、桥梁、道路、港口、据点与地形特征有关之特殊情报。
                  2. 维护重要资产的安全:在重要设施、管线、铁路、桥梁、隧道与军火库进行警备。为车队及重要人士提供机动戒护。
                  3. 后方地区机动武力:提供机动武力以消灭位于我军后方地区之敌军。歼灭被归类为第二级之敌军部队,对于第三级之敌军部队则设法迟滞其活动速度以待支持。
                  4. 基地的地面防护:于基地外围建立防守阵地,藉以防止地面攻击。
                  5. 反恐怖Z義行动:担任袭击与救援任务。担任情报搜集任务。
                  6. 区域损害控制:重新制定部队移动的路线。回报并且封锁我军后方受到损害之地区。
                  7. 核生化侦查与回报:对核生物武器的使用以及相关位置提出早期预警。
                  对敌人核生物武器之使用进行侦查、标定并回报。
                  (三)战俘拘留与安置
                  为减轻指挥官之负担,使其不必派出部分的正规部队来执行这项任务。在任何一个有牵涉到美军的战争冲突中,用安全且符合人道的待遇来对待战俘与罪犯,而且于法有据的。宪兵的任务即是在这样的原则之下,将战俘从战区内集中并且撤离。宪兵之协助使得指挥官能够集中心力于战斗任务上。任务内容分述如下:
                  1. 战俘之集中:建立集中据点。隔离战俘并维持其安全,保护战俘不会受到友军之报复。
                  2. 战俘之后撤。
                  (四)执法与维持军纪
                  宪兵执行本项任务是为了减低部队违纪之可能性并且约束军中罪犯。唯有接到指挥官之命令或者当战场上的状况允许的时候,宪兵才执行这项任务,而指挥官是否需要这项任务的执行要视当时战术情势而定。本项任务又可细分为以下四小部份:
                  1. 法律执行。
                  2. 犯罪调查。
                  3. 暂时性的美军罪犯禁闭。
                  4. 反恐怖Z義行动。
                  (五)警察性情报工作
                  其中包含宪兵、刑事调查指挥部与军事情报局等情报系统必须统合所有的情报数据,以利负责部署的指挥官有一个完整之情报蓝图。警察性情报工作可分为两大部分:
                  1. 犯罪情报:掌握个人的或是组织的犯罪活动讯息。
                  2. 任务情报:必须兼顾安全、控制与其它宪兵活动之数据与讯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9-11 13:59
                  回复
                    第五部分:美国宪兵的变革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军事战略的目标由应付原苏联的现实威胁转向应付地区冲突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三军相继制定了新的军种战略,重新界定各自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美国三军的编制体制也随之进入了改革调整期,冷战后近10年间,美军编制体制的发展呈现出小型化、一体化和多能化的特点(如图六 美军发展变革趋势),宪兵部队为军种成员之一,亦随军种战略的调整,在任务上亦有明显的变化。预计在未来数年内,这仍将是美军编装发展变革的主要趋势:
                    (一)小型化
                    军队编成小型化是指军队编成的总体规模日益趋小,军队各级建制单位所属的下级单位的数量和建制单位的名额逐步减少。现代高科技技术大量运用于武器装备,大幅提高了现代兵器的作战效能,军队编成有利于向小型化发展。军队编成小型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军队总体规模缩小、部队建制单位减少、建制单位缩编。以美国陆军21世纪重型师的新编制为例,新重型师与现编重型师作比较,基本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全师员额减少了大约13%。
                    (二)一体化
                    一体化就是以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建立一支合成度更高、内部结构更趋合理、协同配合能力更强、综合作战能力更大的一体化联合部队。美军编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诸军种一体化、诸兵种一体化、后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化。因此美陆军21世纪的新编制新型师的直属分队中,宪兵连(包括后备役6 人)将后备役人员纳入现役编装中,后备役人员担任后方地区各种行动的计划和协调职责。
                    (三)多能化
                    多能化就是使军队具有独立遂行或与其它部队联合进行各种战争行动、非战争行动等能力。冷战后,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令美军对军队编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能遂行作战任务,又能遂行非战争任务;首先是遂行战争行动的能力,即须具备多种作战能力;其次是遂行非战争行动的能力,非战争行动是指和平或战争时期不涉及战斗的军事行动、紧急行动及救灾行动等。美国宪兵在任务执行上具备了多种作战能力,在战场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任务,符合多能化要求。
                    美国陆军在1996年11月颁布了《2010年陆军构想》作未来陆军发展规划,明确未来陆军担负的七类任务:即保卫或JF领土、实施"惩罚性入侵"、遏制冲突、保持技术优势、履行对外承诺、保卫核心安全和人道Z義行动等。美国宪兵部队为适应任务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多能的一体化部队已成为其基本发展方向,能结合军种建军发展趋势,宪兵部队具有装备轻、武器精、行动快、机动灵活、执法与协助维持军纪、对紧急情况作出迅速反应等特点。从最近几年宪兵部队奉派执行维和任务,处理大规模的难民及移民潮,这种属非战争行动,宪兵部队具有的特性自然是遂行非战争行动最理想的单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9-11 14:00
                    回复
                      一、新世纪恐怖主义威胁
                      “美国国家安全调查委员会”(U.S. Commission on National Security)曾于一九九九年九月的一份报告当中指出,在未来面对敌对国家或美国国内激进份子的攻击时,美国的本土安全将会更形脆弱,不但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丧生于美国本土,而且被攻击后的伤亡规模也很有可能越来越大。在这份报告发表后约两年左右,于二OO一年九月十一日发生了”911事件”,来自中东的恐怖份子劫持三架美国国内线飞机,以自殺攻击的方式撞击纽约双子星大楼以及美国五角大厦,此事件也使得该份报告中的大胆预测变成举世震惊的攻击事件,堪称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恐怖攻击行动。
                      大部分的美國M众总是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认为恐怖主义与恐怖攻击事件只会发生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其它国家或是地区,但是回顾过去十年的历史不难发现,美国本土并不能自外于恐怖攻击行动,由发生在一九九三年的世界贸易中心炸彈案、一九九五年由美国国内激进份子主导的俄克拉荷马市 (Oklahoma City)爆炸案以及最近的”911事件”上可以看出,这些攻击行动在经济上造成三千八佰亿美元的损失,直接造成的伤亡民众人数甚至不亚于在海外各战区中阵亡的美国部队。
                      由“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迅速成立美国国土防卫部的作为来观察,很明显的,美国政府已经警觉到恐怖份子之攻击手段与目标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战争模式,不论是政府机关、军方设施、平民百姓或者是重要建筑,只要可以造成美国重大损失与伤亡,都被列入了攻击的目标。因此,美国宪兵在勤务的受到”911事件”的影响,勤务的执行上出现了转变,逐渐跳脱传统安全的思维模式,以新世纪带来的威胁为衡量基准,相对的在保护性武力的运作上更趋灵活,在未来国家安全上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9-11 14:00
                      回复
                        二、传统思维与新威胁之宪兵勤务
                        在面临新型战争模式与恐怖攻击的威胁下,与以往所负责的勤务内容相比较,”911事件”之后的美国宪兵勤务不论是在质或量上,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就”911事件”之前后,美国宪兵所负责的主要任务也有明显的不同。
                        (一)”911事件”前之宪兵勤务
                        从四○年代至九○年代,在大层面国家安全议题上大众所关心是眼前的问题,在军事上则主张吓阻与战斗,因此在此一思维下,美国宪兵勤务对安全的概念亦随之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以军事安全为其保护目标,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国家安全并非单纯的限于军事安全而已,对于安全的范围与从国家的基础向外延伸,使美国宪兵担任一些非战斗性任务,已经变的日益重要,因此将其防护的目标大略可以分为以下六点:
                        1、维护国内工业设施、军方场库、重要据点以及政府
                        机关的安全;
                        2、保持可随时调动的机动性安全武力;
                        3、Z压暴动以及控制劳工罢工;
                        4、在发生紧急事件或是重大灾难时,负责监管控制一般平民百姓的后送与撤退;
                        5、维持军队营区或是驻扎地之军纪与法纪;
                        6、监视白宫周边地区并戒护总统安全。
                        (二)”911事件”后之宪兵勤务
                        在”911事件”后,除了原先所负责的任务之外,美国宪兵单位则是更加强调事件发生或是灾害来临之前的各项防范措施,认为国家的安全并非单纯的军事安全,发现美国目前所处的威胁并非仅限于武力攻击,而更多来自其它的威胁,另外因技术革命已使人类的生活受到莫大的冲击,使许多旧有的观念都无法适应,因而在任务执行上亦随之修正,以因应新世纪变动情势,在”911事件”后美国宪兵勤务可以分为以下六点:
                        1、情报搜集工作的重视与加强;
                        2、更明确地厘清指挥、管制与通讯的勤务内容,并对负责相关勤务的人员及其角色做更清楚地划分,并对其任务专业进行再训练;
                        3、加强紧急应变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之间的协同一致;
                        4、重要人员的安全戒护;
                        5、机场安全防卫任务的支持;
                        6、支持陆军单位,加强化学药剂或是化学战剂储存地点之安全防务。
                        “911事件”前后宪兵勤务比较
                        “911事件”前:
                        1、维护场库机关的安全
                        2、保持可随时调动的机动性安全武力
                        3、Z压暴动
                        4、紧急事件或重大灾难负责监管控制
                        5、维持军队军纪与法纪
                        6、总统及官邸安全
                        “911事件”后:
                        1、情报搜集
                        2、指挥、管制与通信
                        3、快速反应部队紧急应变能力
                        4、重要人员的安全戒护
                        5、机场安全防卫
                        6、加强化学战剂安全防卫
                        所以藉由比较”911事件”前后的宪兵勤务内容发现,”911事件”之前是基于传统安全思维,着重的勤务内容是实际的、可看见的与可触及之设施保护,是一种较为消极防守而被动的作为。而”911事件”之后则转变为以情报的搜集与分析为勤务主轴,整合指挥、管制、通信与情报系统资源的运用(如表一 911事件前后宪兵勤务比较),更加重视攻击事件发生前的预防及反制,将整个防守的范围尽可能向外延伸,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9-11 14:02
                        回复
                          三、因应”911事件”后宪兵勤务变革
                          美国宪兵所肩负的任务以及所实施的训练之所以出现方向上的改变,归结最初的原因,为”911事件”的发生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战略以及国家安全思维。以往美国的政治与军事决策者之战略思考,不外乎是从全球各个区域当中寻找可靠坚定的盟友,藉之来平衡各该区域中敌视美国的国家,并借着签订军事协议将大规模美军部队驻扎于海外,以求在传统攻击性武器上拉大战略纵深,并将战区维持于美国本土之外。简单来说,就是拉大防守范围以增加反应时间,藉之维持美国本土之和平稳定。但是”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本土不可能受到战争攻击这样的想法,使得美国决策者了解到敌人的攻击越来越有可能来自国家的内部,而防御来自国家内部的攻击困难度更高。
                          因此,由上述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使美国宪兵勤务强化许多预防措施,综合归纳美国宪兵勤务在911事件前后之变化,很明显的,在911事件前美国宪兵勤务比较着重传统警卫安全、以执行部队军纪法纪与灾害事件发生后的协处为主,安全维护的概念是被动、以传统勤务方式因应,思维模式固定(如图七 911事件前后美国宪兵勤务变化图)。而在911事件后,震惊全球、颠覆传统的恐怖攻击,彻底改变勤务思考模式,美国宪兵在勤务执行上,重新思考勤务重点,因此,在911事件后美国宪兵勤务则以事前主动防处、强调机关间合作、向外延伸触角、扩大任务层面、严密人员安全等面向,建构安全防护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9-11 14:03
                          回复
                            四、事件后”保护性武力”再受重视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军方比以往更加强调所谓的”保护性武力”(Force Protection),而”保护性武力”这个概念与其内涵的发挥,正是美国宪兵之所以设立的理由,也是美国宪兵勤务的主要内容。基于美国宪兵乃是执行” 保护性武力”之主要角色,因而实有必要先对”保护性武力”此一概念作初步的定义及了解,俾使吾人可以明确了解”保护性武力”与美国宪兵勤务内容间之关系。
                            所谓的”保护性武力”,就狭义上而言,乃是为了防止军队的人员、场库、武器以及财产受到外来力量的或是敌方人员之接近,进而使不论是武器、彈藥、装备零件或是军事设施,不至于受到窃取、破坏与间谍渗透的危害。而就广义上而言,实施保护任务的单位不仅限于宪兵,实际上乃是要落实于全民,亦即任何的单位或是武装团体,只要可以遵从指挥官的命令而达到保护本国人民之生命、财产与自由,乃至于军事力量之完整者,都可以被称为”保护性武力”。此外,电子网络设施或是电子安全系统也可以被列入”保护性武力”的一环,唯有结合军队的力量、一般民众的力量与其它有形的设施,才能将”保护性武力”的功能发挥至最大效果。简言之,消极的能确保军事力量的完整,积极的促进国家社会稳定的措施均为保护性武力的范畴。
                            保护性武力以往只重视传统的保护标的、对象,勤务模式较消极被动,受”911事件”的影响,勤务性质深受大众关心,为使勤务能因应恐怖Z義的威胁,在勤务思维上,扬弃以往传统的消极被动的做法,将预防的触角尽可能向外延伸,已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9-11 16:25
                            回复
                              五、”保护性武力”的呈现与实施
                              美国宪兵在勤务上着重在预防事件的发生,而保护性武力概念正是确保军事安全最佳的预防模式,藉由”保护性武力”概念的呈现,将”保护性武力”完整个别运作之流程很清楚地呈现出来。在流程图中以”事件的发生”(Incident)为主轴,将整个”保护性武力”的运作流程分为两大部分(如图九 保护性武力预防流程图),左方称为”前置阶段”(Proactive Phase),右方称为”反应阶段”(Reactive Phase),分述如下。
                              (一)前置阶段 (Proactive Phase):
                              也就是在灾害、事件、意外甚至于战争发生之前的准备阶段,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几点来说明:
                              1、威胁分析 (Threat Analysis):也就是辨识任务中所隐藏的危险,评估我方之设施是否可能遭受敌视我国之国家、组织或是个人的攻击,被攻击的可能性有多高,在何种状况下可能遭遇攻击以及被何种方式攻击。
                              2、灾害及脆弱性评估 (Criticality &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评估我方设施和部署可能之弱点,并假想预设在遭受敌方攻击之后所可能付出的代价。
                              3、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指的就是一套可以找出可能的问题或是意外根源的工具,这套工具除了可以帮助指挥者分辨何种意外即将发生,或是在意外发生后将损失减至最小,甚至进而防止意外的发生。
                              4、保护措施 (Prevention):就是针对各个不同设施以及单位的需求,做出一套适合各单位的安全守则或是预防措施,内容包括”作业安全”(OPSEC, Operation Security)、”设施安全”(Physical Security)、”人员安全”(Personal Security)、”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反恐怖Z義训练”(Antiterrorism Awareness/Training)以及一整套完整的”危机处理计划”(Crisis Management Plan)。
                              (二)反应阶段 (Reactive Phase):
                              反应阶段分为”事件反应”(Terrorist Incident Response)与”善后处理”(Terrorist Consequence Management)两个部分,即是根据事先已拟定的保护措施以及安全守则,对发生的事件做出适当反应,并进行善后处理的工作。
                              (三)回馈与策进:
                              在概念图下方的箭头则是表示回馈至原预防措施上,对预防计划防处予以检讨与改进,在事件发生之后,针对事前所拟定的安全措施作整体评估报告,检讨其得失,据以拟定更新、更有效、更符合实际状况的保护性措施。
                              美国宪兵运用保护性武力概念在未来勤务执行规划上,从最基本的威胁分析到可能发生的灾害评估,进行风险管理,在此一管理程序中,提出预防措施,将所有可降低风险减少威胁的预防措施予以整合,以避免恐怖Z義意外事件的发生,在前置阶段尽可能做好预防准备;如预防措施已执行仍不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反应阶段的处理就变的非常重要,事件发生后各单位依既定的计划执行,使损害降低,能尽速回复事件前原状;最后事件检讨与再策进预防措施,强化预防漏洞,使保护性武力保护的防护网更臻完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9-11 1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