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人吧 关注:23贴子:143
  • 2回复贴,共1

南少林之谜(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序
我生长在武术之乡佛山,说来也巧,我所生活的街区,竟出现过多位享誉世界的武术大师,蔡李佛鸿胜馆创始人张炎在佛山最早创馆的山紫村、咏春祖师梁赞故居所在的高闸门、张炎首徒陈盛的故居和所主持的鸿胜祖馆、叶问故居所在的桑园,离我家最远都只需步行10多分钟。我自少就看到有许多街坊都喜欢习武,但不知道街坊中有很多看来平谈无奇的老人,实际上在中国都说得上是顶尖的武林高手,说处处藏龙卧虎一点都不为过。他们当中有陈盛的高足,有与叶问同辈分的咏春名家,当然,这些情况是我到九十年代才了解清楚的,而到那时,那些高手都已不在了。
文革期间,佛山民间再出现习武高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自然也拜师习武,看到了许多秘传的武林秘藉,也认识了陈盛的女儿等武林名人的后人,更看到了许多令街坊们入迷的武侠小说。当时以介绍南少林反清事迹为题材的小说最为流行,至善禅师、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从师傅们的口述历史,到活灵活现的小说描写,似乎已经可以证实南少林及其一众英雄的存在。1997年,为筹建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和佛山武术博物馆,我还专门去福建考察,去过重修的泉州少林寺和郑成功在福建抗清的营寨遗址,与泉州、厦门的专家学者交流,收集了很多有关南少林的研究文章。当时,南少林已经分别被几个福建的市县公布找到了。看来南少林只是在哪个市县的问题,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
南少林之谜可不是一般的历史之谜,无数人花了毕生精力至今也无法破解。我虽经过近20年的研究,但在能力、时间、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众多专家学者相比。不过,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观点,特别是掌握了一些所有南少林研究者都忽略了的重要佐证,这都可能有利于破解南少林之谜。


1楼2017-09-17 10:59回复
    (三) 广派武侠小说让南少林家喻户晓
    自古以来,各种方志对民间武术的记载都非常少。特别是清以来,武林人士的活动几处于秘密状态,绝大多数的武林事迹,只能通过民间传说流传下来。与此相反,武术千百年来一直是传奇小说的热门题材。《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写了荆柯、朱家、郭解、聂政等游侠刺客。唐代《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等武侠名篇,塑造了一批本领非凡的侠客。元、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武艺高强的赵云、武松可谓深入人心。清代公案小说《彭公案》、《施公案》、《七侠五义》、《小五义》和《三侠剑》等除了破案情节颇具吸引力外,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等一批侠士高强的武功更为人津津乐道。不过,这些作品所载事迹大多史无可考。
    清末至民国年间出现广派武侠小说,生动地描绘了南少林一众英雄的事迹,与武林中的内部传说十分接近,这些作点对研究武术历史有无价值呢?
    所谓「广派」武侠小说是指杂以“广府语”(即粤语方言)行文而言,作者大多为佛山人。这类作品主要介绍福建蒲田少林寺至善、五枚以及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及三德和尚轶闻轶事,还有近代佛山武林的成名人物张炎、梁赞、黄飞鸿等的事迹。
    广派武侠小说最早出现的应是光绪年间的小说《乾隆游江南》(又名《万年青奇才新传》《圣朝鼎盛万年青》和《乾隆巡幸江南记》),该书虽无作者名,但大量采用粤语方言写作,而且前半部褒,后半部贬少林英雄,是一部同样留下很多谜的武侠小说。到民国以后,大量歌颂南少林的作品相继出现,作品包括有邓羽公(笔名佛山人、忠义乡人、邓九公)撰写的《至善三游南越记》、《少林英雄血战记》;许凯如(念佛山人)撰写的《三德和尚》;陈劲(我是山人)《三德和尚三探西禅寺》《洪熙官大闹峨嵋山》、《洪熙官三建少林寺》、《洪熙官血战罗浮山》、《方世玉正传》等。这些作者多为报人,与武林关系密切,有些还拜一些名家为师,陈劲拜咏春名家吴仲素、叶问为师。后来,不少作品被改编拍摄成电影、电视剧集,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广派武侠小说让南少林家喻户晓,哪么,这些与武林传说非常吻合的故事,其真实性又有多少?而且作者又都是佛山人,这有什么玄机吗?


    3楼2017-09-17 11:01
    回复
      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03 2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