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吧 关注:2,480贴子:35,307
  • 0回复贴,共1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年轻人心中的岭南非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月22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网信办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之“家国同庆人月圆——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系列活动”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正式启动。据悉,活动将持续至9月28日。
今年7月,广东首家省级平台型非遗工作站“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在289艺术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挂牌成立。这是广东在全国创新非遗保护模式的又一创举。本次系列活动则由该工作站具体执行,活动包括“岭南薪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人月两圆——中秋悦缘创意灯会”“林帝浣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展”和“2017 我是非遗小记者 成果展”等。“岭南薪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五年来广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此外,聚焦近年广东年轻人自觉传承非遗、活化非遗的案例的“活起来·火起来——年轻人的非遗故事”系列报道也在活动现场正式启动。
“以传统为底,笔墨当随时代”
在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两名“非遗小记者”还在现场采访了广州著名漫画家、“炭烧老广”系列漫画作者胡庆麟,中山大学教师、中国二十四节气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遗资料画作者林帝浣,“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敏欣,分享了“年轻人心中的岭南非遗”。
去年,林帝浣创作“二十四节气”国画被中国政府代表团挑选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宣传画册的插图和封面。林帝浣说,他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做什么事、吃什么东西非常有感触。在画画上,林帝浣有一半时间是用来读书的,30%是用来练习书法,剩下的20%才是用来画画的。他说,唯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作品才能打动人。而对于非遗如何才能打动年轻人,林帝浣认为,应当把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内容融入国画。笔墨、模式是水墨、写意的,但内核是年轻人所关注的东西。这两者要有机融合,以传统为底,笔墨当随时代,才能让当下年轻人喜欢。
“非遗传承,需要这些故事”
“炭烧老广”是胡庆麟深受很多人喜爱的漫画作品。他将传统的广州文化进行创新,用漫画的形式把广州新旧城市交替的历史画下来了,把“非遗”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在为广府庙会创作形象代言时,他选择了“鳌鱼”,胡庆麟解释说,广州很少年轻人知道鳌鱼形象,但广州的许多传统建筑上并不缺“鳌鱼”,鳌鱼舞作为旧广州流行的舞蹈现在依然存在。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人知道这些传统的文化,让大家把失落的文化传承下来。“非遗的传承,需要这些形象、这些故事,才能一代代的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非遗传承,不脱离传统的改变
作为“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敏欣,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广州的宫灯历史。宫灯,原是宫廷御用的照明灯,故以得名。至清朝,广州艺人制作的红木宫灯不仅进贡到京城皇宫中,还大量出口。千百年来,宫灯成为我国一种独有的民族文化形式,从宫廷走入民间,深植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土壤中。过去,每逢中秋或元宵,不少讲究的“老广”都会选择在家中挂一、两盏红木宫灯做装饰。如今,广式红木宫灯的收藏价值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民俗节日的时尚礼品。
对于“广式红木宫灯”的传承与创作,罗敏欣说她会做出一些改变。比如,传统的宫灯是宫廷的标志,在宫灯上会有关于龙的雕刻,但社会普罗大众对此存在忌讳心理。于是她用寓意着美好的如意、灵芝代替龙作为雕刻的主题,既有别于传统,顺应市场需求,但又始终不脱离传统文化的符号。
编辑:alan


IP属地:湖南1楼2017-09-23 16: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