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安吧 关注:3,340,255贴子:135,785,638

回复:从100 张中国照片看百年国人的困惑与失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个动荡时代间的一个家族合影,福建。
照片记录的这个瞬间就像张爱玲在遗作《少帅》中所写的:“盛大的日子……荡荡流过,平滑中略有起伏,仿佛一条太阳晒暖的大河……”。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7-09-25 10:27
回复
    上海的街角。(何奈·布里摄)
    这张照片由何奈·布里拍摄,他是玛格南图片社的资深摄影师。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入摄影界以来,奔波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所摄的照片已经成为时代的记录,为世人熟知。例如,古巴革命领袖切.格瓦那,中东六·五战争,以及在六十年代初来中国拍摄的一批照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7-09-25 10:28
    回复
      1965 年 2 月 10 日反美大示威,北京。曹县至今还在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7-09-25 10:29
      回复
        红卫兵在孔庙捣毁“大成门”,曲阜。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7-09-25 10:33
        收起回复
          文革”中,手持毛语录,胸带像章的夫妻。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7-09-25 10:34
          回复
            北京一所中学的毕业生。
            这一年,1966 届、1967 届、1968 届(又被成为“老三届”)初、高中生同年毕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7-09-25 10:35
            收起回复
              文革中期,一家工厂展开如火如荼的思想批判。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7-09-25 10:36
              回复
                1971 “文革”年代的青年时尚,工装工裤,胸带像章,人手一本毛语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7-09-25 10:37
                回复
                  尼克松访华期间,北京迎接仪式上的年轻女孩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7-09-25 10:37
                  回复
                    聚会的红卫兵


                    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7-09-25 10:38
                    收起回复
                      文革”时的工人画家在上海文化宫工作室画画,6 月 15 日,1974 年,新华社。


                      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7-09-25 10:39
                      回复
                        1976 年,星星画展第一回露天展,艺术家马德升在向观众阐述艺术观点,北京。


                        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17-09-25 10:40
                        回复
                          马德升(1952—)北京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获派任绘图工人。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马德升与“星星画会”成员亦在北京展示现代派作品,率先以个人化、表现主义手法创作,开展了中国现代派艺术的进程。他最早期的作品便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木刻版画,刀法斩钉截铁,黑白对比强烈,显示了西方写实主义、表现主义的风格。代表作有《石头记》等。
                          艺术简历
                          1982年
                          1982年,马德升开始创作水墨画,以抽象风景和女体为题材。画中的水墨影像浑圆有力,兼具雕塑、墨拓汉代砖画的特征,并呈现传统中国画的虚实布局。
                          1983年
                          1983年,马德升的水墨作品首次在瑞士洛桑的画廊展出,自此经常参与日本、欧洲、美国的美术馆和画廊展览。
                          石头记——马德升个人作品展
                          1986年
                          1986年,马德升移居巴黎,并成为首位中国水墨画家获法国文化部赞助在法国举行展览。自2002年起,马德升开始用塑料彩创作巨幅石头画,线条粗重的石头布满雪片纹理,彷佛剥落自中国山岳。他以幽默态度把石头迭砌成各种人物姿势动 作,希望观众产生“似石非石”的幻觉。
                          艺术生涯
                          2009 年12月,作为数代移居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中的“后辈”,马德升的经历最富传奇,他的抽象艺术运用了西方表现力极强的油画形式,展现了中国的艺术传统和东方的艺术心性,在抽象派艺术中独树一帜。与徐悲鸿、林风眠、常玉、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前辈大师相同,马德升在巴黎重新发现了中国,开辟了一条中西艺术融合、独具特色的新美学大道。
                          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马德升与艾未未、王克平、黄锐、李爽等二十三位青年组成了“星星画会”,同年在北京举办了现代艺术展览,亦是文革后北京首个前卫美展,率先以个人化、表现主义手法创作,他们的作品暴露了社会的黑暗面,鼓吹艺术自由,反思当时中国社会的实用主义文艺观,展览举行了两天后被官方要求关闭,但展品最终获审查通过,得以正式展出,短短十日内吸引了四万名市民参观,轰动一时。
                          “星星画会”及“星星美展”引起了民众对西方艺术的关注,开展了中国现代派艺术的进程,被艺术史评论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前沿。作为领巾人物,马德升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中的先锋地位已被文献记载及肯定。
                          马德升最早期的百多幅木刻版画便是在这期间创作,黑白对比强烈,显示了西方写实主义、表现主义的风格,其中两件作品已被法国博物馆收藏。1982 年,马德升开始创作水墨画,以抽象风景和女体为题材,一年后,作品首次在瑞士洛桑的画廊展出,自此经常参与日本、欧洲、美国的美术馆和画廊展览。1986 年,马德升移居巴黎,亦成为首位中国水墨画家获法国文化部赞助在法国举行展览。
                          但世事岂如人意,在1992年,自小已患上小儿**症,要用拐杖辅助走路的马德升在美国的一次致命车祸中,失去了妻子及双腿,心灵及肉体受着沉重痛创,他在死亡边缘徘徊了好一段日子。正当世界以为他已经“走”了的时候,他却在默默挣扎,对抗命运,以惊人的意志力克服身心痛楚,恢复自己的活动能力;并且特别订造了一个可作360度转动的画架,在看护及仪器的协助下在轮椅上摆动上身作画,每天早十午四,其他时间则写诗。他追求艺术的决心,比任何人都来得炽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7-09-25 10:42
                          回复
                            1977 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正在排练肖邦的曲子。
                            外国古典音乐在文革時代作为西方资产阶级音乐而被禁止。文革后开始解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17-09-25 10:43
                            回复
                              改革开放初期,在公园约会的青年情侣是新出现的社会场景,北京。
                              这张照片比较为人熟知,它是刘香成的摄影集《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一书的封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17-09-25 10: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