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吧 关注:39,392贴子:1,091,517

【补充】关于苏联援华部分装备数据说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之前的《关于国民党军队中的“苏械师” 以及部分苏制装备》为基础再次发送一些新内容
题图:新疆伊宁教导总队的I-16战斗机


IP属地:浙江1楼2017-10-13 14:44回复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当时的外交宣传便是,把中国东北变成对苏战争的桥头堡。
    在意识形态领域与苏联对立的美国,对日军侵占中国东北表现出中立立场,“为了不引起日本的恼火,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并“呼吁”中日不要扩大冲突。英国也希望日本的扩张仅限于东北。
    对于中国来说,这意味着在外部找不到任何依靠。而另一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感到孤独的国家,是被世界各国孤立的苏联。
    因此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初,苏联在《真理报》上公开谴责“日本武装占领满洲,践踏中国主权”,并表示“同情中国人民”,立场与英美对比明显。这一表态虽在情理之中,但多少也有点在意料之外。因为三年前,中苏两国刚因“中东路事件”断交。
    1932年,国民政府同苏联在日内瓦举行了恢复邦交并签订相应条约的秘密谈判。在谈判之初,国民政府提出两个底线:第一,联苏并非“容共”;第二,必须先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然后讨论复交问题。
    日本获悉此事后,派出代表颂冈洋右途径莫斯科与苏联方面会谈,表示愿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国民政府知悉之后当即改变立场,电令颜惠庆“从速办妥复交手续”,于12月12日由中方代表颜惠庆和苏方代表李维诺夫向各国宣布:自即日起,中苏恢复正常的外交与领事关系。以此来避免被日本人捷足先登。
    自此之后,国民政府开始制定“联苏外交”,以苏联遏制日本的侵略。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说:“余对于中俄两国重复正规之外交与商务关系极为满意……,深信定能于实现远东和平大有助力。”


    IP属地:浙江3楼2017-10-13 14:51
    收起回复
      关于贷款
      从当年10月底开始,苏联给与中国5000万美元的贷款,年息3%,用于向苏联购买军火等物资。同时中国用茶、皮革、棉花、丝绸、桐油、兽毛以及各种金属矿产等分5年偿还贷款。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不缺农产品和金属矿产,也不存在强买强卖的问题,与其强买强卖,还不如抢来得快。
      第二笔贷款同样以5000万美元为贷款额,还款方式之类的和第一笔一样。
      1939年6月13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第三次贷款协定,额为1.5亿美元。贷款的使用,年息与前两笔贷款相同,自1939年7月1日起计算利息,偿还年限为10年(自1942年7月1日起)。这笔贷款由于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必须全力对付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因此中国只动用一半便中断了。
      但是在抗战前期,英美均以高息提供贷款,并且美国还在援助日本的情况下,比如:1939年中国只从英国借款三百万英傍,美国只给中国信用贷款两千五百万美元,但美国却在1938年给日本却一亿了两千五百万美元的贷款,以及机床、军事装备和武器。同期,苏联以低于英美3倍左右利率的贷款和大量物资人员对华支援。
      处于对国民政府的难处考量,中国方面可以以茶叶、桐油、矿物金属等原材料作偿债用,据资料称利息5%,每年以实物偿还价值1000万美金的贷款,但中国最后实际偿还了多少,本人未找到资料。


      IP属地:浙江4楼2017-10-13 15:04
      回复

        关于所谓陈旧的115mm榴弹炮
        “115毫米重榴弹炮80门。这批炮式样陈旧,构造笨重,炮身上刻着的制造年份是1890年,距我们接收时已将40年,还是第一次欧战以前帝俄时代的东西。全炮重量特大,射程又近(只 5000多米),原来是用6匹马挽拽,但是中国马体小力弱,随炮来的挽具尺寸太大,和中国马体不相配合,用8匹马拉都很吃力。当时中国北方产马地区都已沦陷,马匹来源困难,很成问题。这种炮发给部队以后,据说炮兵指挥官都不敢把它们拉到前线去,因为过于笨重,运动性能太差,射程又近,容易丢失,负不起责任,不敢使用。”
        这段话来自《我所接触过的炮兵兵器--一个国民党炮兵业务人员的回忆录》
        所谓的115mm榴弹炮真的如此不堪么?


        IP属地:浙江5楼2017-10-13 15:14
        回复

          Britain supplied 24 howitzers to Finland for use in the Winter War of 1939-1940. Finland obtained 30 more from Spain in July 1940 and all guns were used in the Continuation War of 1941-1944. It was designated 114 H/18 in Finnish service. Some of the guns were used in the BT-42 self-propelled artillery piece.[17] Irish service The 4.5 inch howitzer entered Irish service in 1925 to equip the newly formed 3rd Field Battery. Additional equipment received by the Irish army in 1941 included four 4.5 inch howitzers. In 1943/44, 20 additional 4.5 inch howitzers were received. 38 4.5 inch howitzers used by the reserve FCA.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QF 4.5 survived in use with the Irish Army until the 1960s. They were fired by the FCA (An Fórsa Cosanta Áitiúil - Local Defence Force) on the Glen of Imaal firing range, County Wicklow circa 1976. Some retired examples exist today, such as those preserved at Collins Barracks, Cork and two in Aiken Barracks, Dundalk. 4.5 inch Howitzers equipped some batteries of the British Expeditionary Force in France in 1940. 96 were lost, leaving 403 in world-wide service (only 82 outside UK) with the British Army, plus those held by Australia, Canada, New Zealand and South Africa. The British holdings were expected to increase to 561 by August 1940 due to completion of reconditioning and repairs. 4.5 inch howitzers equipped British and Australian batteries in the Western Desert in 1940 and 1941 and Australian unit in Syria.[13] The batteries with the 4th and 5th Indian Divisions went with them to East Africa and South African batteries with 4.5 inch howitzers also fought in this very successful campaign.[14] In the Far East in 1941 4.5 inch howitzers equipped some British and Australian batteries in Malaya and a troop in each mountain battery in Hong Kong. The 4.5s of 155th (Lanarkshire Yeomanry) Field Regiment were instrumental in holding back Japanese attacks at the Battle of Kampar in late December 1941. The last operational use of 4.5 by the British Army was in early 1942 in Malaya.[15] The last operational use of 4.5 by the British Army was probably in late 1941 or early 1942 in Malaya. They were withdrawn from field formations in 1943 and declared obsolete in 1944 when ammunition stocks ran out.[16]


          IP属地:浙江6楼2017-10-13 15:19
          回复

            事实已经证明是以讹传讹。
            1908年,英国研制的QF 4.5英寸榴弹炮,口径114.3mm(4.5英寸)。这种炮应用非常广泛,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有应用。这种炮1910年进入英国陆军服役,在英军中一直使用到1942年才被25磅野战炮所取代。放在30年代后期虽不先进,不过至少也不能算很差。 1938年苏联提供的是114毫米 QF4.5磅炮。是一战时期的火炮(MK1是1909定型,MK2是1918年定型)。
            诺门罕战役期间,苏军参战部队使用的火炮不见得比这个炮更先进。放在缺油少弹的中国,与摩托化牵引的德式重炮相比,这批榴弹炮还是很实用的。
            某人回忆录曾提到,他看到苏联火炮架上的出厂年份心凉了半截,没想到实战表现很出色,才知道人家已经把旧火炮改造过了,射程增加了,还配了穿甲弹,长江上的日本小军舰根本不敢靠近。所以所谓的1890年字样,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是有其他的含义,比如公司或工厂成立的年份。
            同样的火炮,同时期芬兰人也在用,英国,英联邦国家用到1942年,法国,波兰在投降前也在用。德国人缴获后一直当海岸炮用。爱尔兰是用这种炮直到60年代,而这炮在芬兰服役到1984年才从军校退役。


            IP属地:浙江7楼2017-10-13 15:24
            收起回复

              抗战初期日本的主战武器三八年式75mm山炮(1905年)四一式山炮(1910年)大正四年式150mm榴弹炮(1915年) 也是一战水平的武器。就连美国也在二战中大量使用了改进了的1918年式155毫米榴弹炮(法国Schneide modele 1917翻版)。瓜岛上的陆战队用的就是这个。国军有什么资格嫌弃人家给的QF4.5磅炮?
              国军部队指挥员对火炮的运用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发挥武器的威力,却把责任都推到武器上。一定要说笨重无用的重炮的话,干脆把克虏伯的150榴也一起算进去。因为这些对国军而言,确实都没起什么大作用,“”全他X的扔江里了,一帮眼高手低的败家子。"
              日本人用这些一战货色打国军的时候,国军赢了吗?


              IP属地:浙江8楼2017-10-13 15:36
              收起回复
                附录《我所接触过的炮兵兵器--一个国民党炮兵业务人员的回忆录》
                我于1933年进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兵工署,直到1949年重庆解放,—共持续工作了16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炮兵兵器业务。现将我自己亲身接触过的有关炮兵兵器的几件值得记载的事叙述出来,这些事也可以说是解放前16年中我国炮兵兵器史的一部分。
                一、中国的第一批机械化重炮
                在旧中国的炮兵部队中所配备的火炮,绝大多数是75毫米口径的野炮或山炮。这些炮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式样,射程近,火力小,用马挽曳或驼载,运动性能极差,远远落后于30年代的战争要求。1934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向德国订购了一批机械化重炮,口径为150毫米,炮管身长32倍(口径),所以全称是“32倍15公分重榴弹炮”,简称“32倍15榴”。最大射程是15公里,配备有榴弹和穿甲弹两种炮弹,弹重42公斤。榴弹作为杀伤和破坏地面目标之用,穿甲弹可以击穿军舰的装甲,并能作为移动的要塞炮用。当时是以日本作为假想敌人而计划的。全炮重量约6吨多,用汽车牵引,炮手都坐在牵引车上,指挥官以及其余随炮人员都分别乘坐不同种类的专用汽车,构成了一支全部机械化的部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机械化重炮。这种炮当时在国际上也是属于第—流水平的武器。—共订购了24门炮和附属装备,特地建立了一个重炮团,番号是炮兵第十团。第—任团长是彭孟缉。团下有3个营,每营有两个连,每连配备重炮4门。
                订购该批重炮时,国外有几个军火制造厂的来报价,有捷克的司科达公司,德国的克鲁伯公司和莱茵炮厂。克鲁伯的大炮早已驰名中外,他是德国陆军的军火供应者,曾为德国陆军制造了—种15公分重榴弹炮,炮管身长为30倍,射程为13公里,达不到我方要求的15公里距离,而莱茵炮厂可以按照我方条件设计,所以最后把这批定货交由莱茵炮厂承制。该厂在中国的代理商行是禅臣洋行。签订合同时中国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派人到德国去驻厂监造并验收。实际上是想借此机会派一批技术人员亲自参加该炮的制造工作,以便从中学习造炮技术。


                IP属地:浙江11楼2017-10-13 16:21
                回复
                  这批验收人员由兵工署组织选派。最初兵工署指定出技术司炮兵科科长庄权带队,以后改由设计处处长江杓带队。一共选派了10个人,连带队者共11人,组成了一个重炮验收团。其组成人员如下:
                  十五榴重炮验收团人员名单  姓名    当时职务          学历及专长       外语程度 江 杓  技术司设计处处长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毕业机械制造   德语流利
                  陆君和  技术司炮兵科技正         同上          同上
                  熊梦莘 金陵兵工厂药厂厂长     日本帝大造兵系毕业    日、英、德(初学)
                  王 铨 金陵兵工厂药厂技术员  兵工专门学校毕业,火药制造   英、德(初学)
                  沈莘耕  技术司炮兵科技士     同济大学毕业,机械系     德语熟练
                  张家骥  技术司炮兵科技佐     同济大学技工学校毕业     德语一般
                  王国章  技术司设计处技佐     同济大学毕业,机械系     德语熟练
                  李式白 巩县兵工厂炮弹厂主任    同济大学毕业,机械系     德语熟练
                  周佑庭 巩县兵工厂引信厂主任    同济大学毕业,机械系     德语熟练
                  段士珍  技术司设计处技佐    兵工专门学校毕业,造兵系   德语(初学)
                  施正楷  技术司设计处技佐    兵工专门学校毕业,造兵系   德语(初学)
                    从验收团人员的组成情况来看,都是学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熟练德语,实力颇为雄厚。人员组织就绪后,一切手续准备完毕,于1935年4月初由上海乘意大利邮轮"康特罗梭"号启程。船行23天到达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当天晚上转乘国际列车直赴德国柏林。到柏林后先向中国驻德大使馆的商务专员办公处 (简称商专处)报到。当时的商务专员谭伯羽,他是国民党大政客谭延闿的儿子,德国柏林大学毕业。
                    莱茵炮厂接到订货合同之后急于开工制造,但是由于中方的验收人员未到,不能投料,因为验收工作第一步先要检验毛坯材料是否合格,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加工。为了不延误厂方制造,已由商专处临时派了一名中国留德学习机械的大学毕业生汪源博士,先到厂去暂时执行验收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前往莱茵炮厂展开工作,所以在柏林只停留了四五天办理一些必要的手续,就去莱茵炮厂了。菜茵炮厂位于莱茵河畔的杜赛尔多夫城,是一个综合性的机械加工厂,自己有炼钢和锻造能力,专门制造炮管和其他高强度的合金件。这批重炮定货除大炮本身外,还包括炮弹,光学观测器材,各种机动车辆等附属装备,火炮本身由莱茵炮厂全部制造,其他项目则分别由各专业工厂承造。这些专业工厂分布在德国各地,有的还在荷兰,对于每种产品都必须派人去监造验收。因此要对人员进行-次分工。初次分工情况见下:
                  姓名  驻在地 工厂名称  分工情况
                  江 杓  杜城  莱茵炮厂 掌握全团工作
                  陆君和  杜城  莱茵炮厂  火炮验收
                  熊梦莘  杜城  火药厂  炮弹火药验收
                  王 铨  杜城  火药厂  炮弹火药验收
                  沈莘耕  杜城  莱茵炮厂  炮架验收
                  张家骥 索梅达城 引信厂   引信验收
                  王国章  杜城  莱茵炮厂  炮管验收
                  李式白 玛格得堡       炮弹验收
                  周佑庭 索梅达城 引信厂   引信验收
                  段士珍  杜城  莱茵炮厂  炮管验收
                  施正楷  杜城  莱茵炮厂  炮架验收


                  IP属地:浙江12楼2017-10-13 16:24
                  回复
                    分工既定,有关人员分赴各地进行工作。至予炮兵团的光学观测器器材和军用机动车辆等,则为专业工厂的标准产品,无须驻厂监造,只在交货时临时派人去厂进行验收即可,故不必指定专人,此外这批重榴弹炮是莱茵炮厂根据我方要求新设计的,对于炮弹的弹道诸元必须根据计算结果通过实际射击加以校核,这也有必要派人参加试验工作,而验收团中没有配备学习弹道学的专业人员,乃从中国留德学生中选了一位这门人员补充到验收团中负责弹道校核和射击表的制定工作。此人名叫熊鸾翥,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生,考取了庚子赔款奖学金派到德国留学的。
                    验收标准都是根据德国陆军现行的有关炮兵兵器条例及德国工业法规进行。从锻造、铸造毛坯开始,先作材料试验,每个验收员都有一个专用小钢印,对于合格的毛坯加盖钢印后才许发到加工工段进行加工,最后加工完成的部件必须有验收员原来盖的钢印者才能提请成品验收,验收合格后再加盖一个钢印才算正式成品。只有符合上述手续的正式成品才允许进行组装,手续极为严格,对于确保质量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天按照厂方工作时间上下班,除了参加各种材料试验及成品验收工作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厂内学习加工工艺,同时也起到了监造作用。自1934年5月制造开始到同年9月中已有第--批火炮4门组装完成,可以进行射击试验,莱茵炮厂自己有一个射击场,在德国北部哈诺威城附近的一片荒草原上,地点名叫“温特吕斯”,射击场内有各种试验设备和一个装药厂。由于附近没有村庄,到这里参加试炮的人员都住在一个招待所内,这个招待所名叫“和平森林”,多么美丽的名字!听起来好象手执橄榄枝的天使,实际上却掩盖着战神的凶残面目。每门炮都要进行强装药射击和精度射击,这是考验炮身的强度和精度,此外还要进行施行试验。特选定一段坎坷不平的公路,用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拖着炮运行120公里,这是对炮架的考验,看看经过强烈震动后炮身各部结构是否发生变形。两种试验作完之后,将炮运回莱茵炮厂。折卸开来对各部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有些部件出现了变形,当即向厂方提出异议,拒绝验收。后由厂方修改了设计,把有问题的部件更换新件,再作试验,没有发现新的问题,才算最后定型,开始大批生产。
                    在这一段时间内验收团的一部分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变动很大。有的调离他去,只新补充了一位在德国学习机械制造的留学生名叫陆振国的,参加验收团,驻在杜城莱茵炮厂担任炮架验收工作。自1935年开始在杜城莱菌厂常驻人员除团长江杓外,团员只有施政楷,陆振国、熊鸾翥和王国章。这时光学器材和军用车辆都已陆续交货,要求派人到厂验收,这些工作都指派由我兼办,因此我除了负担试炮验收工作以外,还要到各有关工厂去进行对各类器材的验收工作。去的地方很多,流动性较大。


                    IP属地:浙江13楼2017-10-13 16:24
                    回复
                      到1935年5月份,24门炮全部验收完毕,并随同炮弹及炮用器材,车辆等陆续运回国内。验收团的任务至此结束。我于1935年8月随团长江杓回国,带回来炮的全部制造图纸和不少有关造炮方面的技术资料以及验收规程。
                      这批炮运到国内即交给了炮兵第十团。我回国之后曾到该团讲解这批新炮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我就和这批重炮没有联系了。但是由于我曾亲自参加这批重炮的制造工作,对它特有一种不同的留恋感情,因而不时留意这批重炮的下落。直接接触和间接传闻都能触动旧日感怀,兹逐条记述如下:
                      1、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据说炮十团有一部分驻在上海附近的真茹镇,当时上海日军司令部设在虹口,在十五榴射程以内,据说曾向日军司令部射击过。
                      2、1937年冬季炮兵第十团有一部分驻在江阴加强江防,防止日本军舰溯江上犯。但在年末又调离开江阴。大约在1937年11月20日前后,我随兵工署长俞大维去江阴试射新安装的要塞炮时,从南京出发,半夜在京杭公路上和炮十团的炮队相遇,牵引车拖着重炮,车灯射出耀眼的光柱,车队浩浩荡荡,络绎不绝,往南京方向驶去,场面极为壮观,这在平时不易见到。
                      3、以后听说在台儿庄战役时这批炮曾发挥过威力,给日军一定打击。
                      4、1938年夏季,我带着一批技工在湖南衡阳接收国外运来的火炮,当时炮十团有一部分驻在耒阳,曾派人邀请我们去给十五榴进行检修。这是我在解放以前和这批炮最后的一次接触。
                      5、解放后1961年,我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曾见到一门十五榴重炮陈列在兵器馆的大厅里,炮上还有我的验收印章,炮上铜牌的仿宋字也是我当时在德国所写,由莱茵厂刻的。重睹故物倍增回忆。


                      IP属地:浙江14楼2017-10-13 16:26
                      回复
                        二 调查山西兵工厂重炮厂
                        山西省军阀阎锡山为了加强自己的割据势力,搞独立王国,曾搜刮山西人民的财富办了一个太原兵工厂,下设重炮厂、炮弹厂、火药厂、枪厂、枪弹厂等若干部门,另外还搞了一钢铁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日军势力逐渐威胁华北,阎锡山觉得山西早晚必将不保,乃向蒋介石的中央政府表示,想把太原兵工厂交给中央政府,迁离山西。当时由军政部兵工署派制造司司长杨继曾去太原洽谈这件事。杨继曾组织了有关各专业方面的几名技术人员一同前去进行调查。其中由过静宜调查枪厂、枪弹厂,我调查炮厂和炮弹厂,熊梦莘调查火药厂。调查内容主要侧重于有关生产设备的能力和精度等方面的技术性能问题,大约在1936年9月去到太原,分头展开调查工作,杨继曾则和阎锡山及他的代表邰参谋长进行磋商接交事宜。经过一周左右的调查,我们将调查结果和意见向杨继曾提出。在太原大约住了10天,完成了调查任务,回到南京。以后听说,阎锡山并不是真心诚意想把太原兵工厂无条件交给南京政府,而是想由南京收买,索价8千万元,借此敲笔竹杠,大捞一把,该厂的设备极为落后,使用价值不高,南京政府也不愿出这笔巨款给阎锡山,因而没有成交。
                        日军侵入山西之后,太原兵工厂往西迁移,除了一部分小型机器迁走外,大型设备全部丢失。


                        IP属地:浙江15楼2017-10-13 16:27
                        回复
                          接收德造火炮
                          兵工署下没有一个军械司,负责军械的购买(包括向国内各兵工厂及向国外军火商购买),贮存(管辖全国各地的军械库)以及向部队分发军械等任务。大约在 1936年,蒋介石委派徐培根任兵工署军械司司长,徐是蒋的亲信,曾任航空署署长,现在出任军械司司长,大家都认为是大材小用,其中必有缘故。据说徐到军械司来是为了和德国进行--批军火交易,价值4亿法币,是用以货易货方式进行。中国用钨矿砂、大豆等原料换取德国的一批军火和其他物资。德国方面为了办理这批交易专门成立了一个进出口公司,名叫“合步楼”公司。在我们进口的军火部分中,我曾经手一批炮兵兵器,计有:
                          ①三七平射炮 120门 附炮弹12万发。   ②十五公分远射程要塞炮 附炮弹若干发   ③八八高射平射炮 附炮弹若干发   ④30倍十五公分重榴弹炮 附炮弹若干发
                          此外未经我手但我知道的还有:
                          ①二公分高射机关炮 100门   ②三七高射机关炮 若干门   ③鱼雷快艇 若干艘   ④军用车辆
                           


                          IP属地:浙江16楼2017-10-13 16:27
                          回复
                            这批军火在1937年初陆续运到中国。依照惯例,进口军火也要先经过兵工署验收后,才发交部队。兹将我经手验收的4种火炮的情况分述如下:
                            ①三七平射炮(又叫战车防御炮,简称“战防炮”)
                            三七平射炮是德国步兵正规使用的反坦克炮,口径37毫米,性能颇好。这次共来了120门,每门炮备有1000发曳光穿甲弹。当时我们对于国外近口的军械在验收时只是发射几发炮弹,观察炮的各部动作是否正常,一般经验都不曾发现过什么特殊问题,因而对于这批德国火炮更认为不会发生问题。在第一次验收试射时并未采取正规的防护掩蔽措施。不料发射了几发炮弹之后,突然炮弹被炸成两段,险些把我炸伤,这在炮兵术语上叫“膛炸”(即炮弹未出炮膛就先爆炸),乃又换了 --门炮试射,数发之后又发生了同样事故,这样一来事情变得极为严重了。于是立即决定,这批炮不能验收,暂时不能发交部队使用。但当时军情吃紧,来不及向德方提出抗议,而问题又必须立即解决。经过分析研究,首先肯定认为问题出在炮弹上。再经过对于炮弹各部的仔细检查,发现弹底引信和炮弹连接处的密封垫圈选用的材质有问题。这批炮弹所用的密封圈是钢质材料,硬度很高,不易起到密封作用,因而在发射时炮膛内发射药的火焰在高压力下钻入炮弹体内,引起了炮弹在炮膛内爆炸。为了证实这一判断是否正确,经将密封圈换成软质材料后进行多次试射,结果末再发现膛炸问题,证明判断正确。于是把12万发炮弹全部重新改装,才发交部队。
                            这个问题一经说穿道理本来十分简单,但是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竟发生在技术水平极高的德国军火上,开始时很难料想得到,因此费了不少周折最后才找到了这个简单问题。以后在这批德国军火中的其他方面也出现了不少不应有的毛病,综合起来分析,这些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有政治目的的技术破坏。原因是当时德国和日本已在酝酿结成轴心国,德国卖给我们军火为的是赚取战略物资钨矿砂。但他又不愿使他的轴心伙伴吃亏,因此采取这种欺骗手段。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怎么可能希望帝国主义对弱小国家能有真心的援助呢?


                            IP属地:浙江17楼2017-10-13 16:28
                            回复
                              ②十五公分远射程要塞炮和卅口径高射平射两用炮(江阴要塞装炮记)
                              (一)起因。南京政府为了加强江防要塞火力,防止日本军舰沿长江上驶威胁南京,在对德国的军火交易中定购了150毫米口径的远射程要塞炮4门,和88毫米口径的高射平射两用炮8门。并决定把4门150公分要塞炮和4门88高射平射炮安装在江阴要塞,另外4门高射平射炮安装在江西九江下游的马当要塞。这批炮运到中国大约已在1937年5、6月间。江阴要塞安装新炮的工作由军事委员会总负责,主持人是该会某厅的一位副厅长,姓袁(名字忘了)。由他组织军政部、海军部、城塞局、兵工署及江阴要塞司令部等单位成立了一个安装新要塞炮的机构。工作进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指定具体负责单位和主管人员。其分工情况为:
                              第一阶段 选择炮位 由军事委员会袁副厅长负责主持。
                              第二阶段 基础工程 由江阴要塞司令部许康司令负责。
                              第三阶段 安装大炮及调整试射,出兵工署技士王国章负责。
                              同时参加上项工作的还有几名德国顾问,一名是德国退役海军上尉(名字记不清了),参加炮位选择工作,一名是城塞局德国顾问齐梅曼,参加基础工程工作,他的翻译名叫高国淦。另外还有随炮来的两名德国技师,负责火炮的操作训练工作。
                              (二)选择炮位。江阴原是一个旧的江防要塞地区,黄山、肖山原有旧要塞炮若干门,都已落后不适合于当时的战争需要。新来的这批炮决定安在黄山区域,这是大的原则,但具体的炮位要从军事观点出发进行选择,所以要由军政部,海军部和江阴要塞司令部从战略战术方面提出意见,定出几个方案,然后组织大家到现场去实地观察,统一意见最后定案报请上级批准。我也参加了实地调查工作,但我的主要目的是审查地形地势,考虑如何把十几吨重的炮件运上山来安置在炮位附近以便安装,以及将来安装时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对于军事方面的要求我则没有责任参加意见,也提不出什么意见。
                              军事委员会主持选择炮位的袁副厅长是一个60多岁的老军人,中将衔,好好先生,毫无主见。他下面一个助手名叫吴国桢(不是当时的上海市长,只是同名同姓),少将衔,比较认真负责,经常替袁出谋划策。海军部参加的代表名叫曾以鼎,是某海军舰队副司令,少将衔,他经常发表意见,但和吴国桢两人意见有分歧,看法不同,发生矛盾。有时互相争持不下,而袁副厅长却两边都不得罪,不表示意见,因而使得曾、吴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那位德国海军退役上尉另有一套意见,并对曾以鼎有瞧不起的态度(同行是冤家),说话不够谦虚,引起了曾以鼎的不满。于是形成了吴国桢和德国海军军事委员会主持选择炮位的袁副厅长是一个60多岁的老军人,中将衔,好好先生,毫无主见。他下面一个助手名叫吴国桢(不是当时的上海市长,只是同名同姓),少将衔,比较认真负责,经常替袁出谋划策。海军部参加的代表名叫曾以鼎,是某海军舰队副司令,少将衔,他经常发表意见,但和吴国桢两人意见有分歧,看法不同,发生矛盾。有时互相争持不下,而袁副厅长却两边都不得罪,不表示意见,因而使得曾、吴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那位德国海军退役上尉另有一套意见,并对曾以鼎有瞧不起的态度(同行是冤家),说话不够谦虚,引起了曾以鼎的不满。于是形成了吴国桢和德国海军上尉都对曾有意见的局面。在一次招待德国顾问的宴会上,曾以鼎即席发言,他说:“俄们海军中非常重视上下级的级别,如果有一位将官在场,则低级别的军官没有说话的余地”等等,这些话是对那位德国海军上尉的讥讽。当时翻译员觉得这话有问题,并没有把这套话原样照译(因为我懂德语,所以听得出来),所以没有引起德国顾问的怀疑,但是吴国桢听了曾的这番话后,当时大为不满,认为曾在这种场合说这样话,是对外籍顾问的不礼貌,他立即起来对曾进行指责,曾也不肯相让,结果两人冲突起来,势欲动武,后经袁副厅长调解,一场风波才告平息,大家不欢而散。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国民党内陆军和海 军之间早已存在互相看不起的情绪了。
                              选择炮位工作经过视察了几个地点之后形成了几个方案,但在确定推荐结论性的方案时,大家谁也不肯发表肯定性的意见,究竟赞成那个或是反对那个,都只是说些各有优缺点模棱两可的话,因而开了几次会,拖了很久仍然定不下来,最后那位德国上尉发表了他的看法,他推荐一个方案,大家对此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拥护,就把这个方案作为推荐的方案定下来了报请上级批准(实际上级也无人审查,只不过是备案而己)。我当时对于这个炮位定得合理或不合理也没法判断,并且这也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但总觉得这样多的中国高级官员,中将、少将好几个都不肯表示肯定性的意见,如此重要问题却只听从一个德国退役海军上尉三言两语就算定了下来,未免把国家大事过于当做儿戏了。这只能说明国民党的军政人员腐败无能,怕负责任。我估计当时大家的心理是唯恐自己提出肯定性的意见照办之后,一旦要塞失守(这在当时已成定局)责任将追到自己头上,为了明哲保身,还是不表示肯定性意见为好。并且既然德国顾问表示了意见,最好遵照执行,即便出了问题也与我无关了。但是事后证明这个炮位定的确有问题。因为这个方案把4门十五公分要塞炮的炮位定在黄山面江的一处山脚下,射出方向只能是对着江面,而当时日本军队都集结在上海、无锡一带,最后也是从陆路上突破无(锡)福(山)防线直出江阴要塞之背,迫使要塞守兵弃炮逃走。如果当初炮位选在较高位置,可以四面射击,未尝不可给陆路进犯的敌兵施以打击,虽然不能说因此而能保住要塞不失守,但也不至于造成一炮未发就放弃要塞逃走的悲惨败局。


                              IP属地:浙江18楼2017-10-13 16: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