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队在下半场开始时连换两人:胡拉汉和麦基迪换下阿尔特和梅勒。阿尔特是三中场当中拖后的那一个,梅勒是右中前卫且比左侧的亨德里克更偏重防守。这一调整把阵型变成4411,亨德里克和布雷迪搭档中路,麦基迪和麦克利恩位于两翼,胡拉汉在墨菲身后。一次赌博式的换人,而一切就在这里结束。亨德里克和布雷迪两人在客场成功地压迫了丹麦的双中场,他们能胜任多个位置,可中可边,活动范围大,任劳任怨,但作为控制型中场保护后防和从深位组织进攻却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新出场的两名选手则显然无法在防守中发挥任何作用。 毫不意外地,下半场丹麦队攻击手获得了他们渴求已久的进攻空间,因为主队已经再也无法按照他们喜欢和擅长的节奏来踢比赛了。第50分钟,经过鲍尔森-约根森-埃里克森的又一次三角配合,埃里克森的挑传送入禁区中央,沃德抢在约根森射门前将球极限解围。仅仅一分钟之后,鲍尔森从中圈附近送出对角线传球找到左路拉尔森,后者做球给西斯托完成了一脚弧线远射,未能越过兰多夫。第57分钟,麦基迪糟糕透顶的传球让丹麦队获得快速反击机会,埃里克森越过放铲失败的达菲获得单刀球机会,但射门打得太正。第63分钟,爱尔兰队的后腰又一次没有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西斯托在前场中路接到德莱尼的直塞球,横传给埃里克森,后者左脚弧线球远射打进球门左侧。 结局已经注定。丹麦队统治了比赛,他们的两名前锋总是能在回收位置争下长传落点,然后前场四人攻击小组流畅地分割爱尔兰几名后卫之间、以及后卫和和中场之间的巨大空当。克里斯蒂曾经在右路连过三人杀入禁区,沃德在球场另一侧的传中也精准地找到麦克利恩,但这些终究无济于事。第72分钟,奥尼尔绝望地用肖恩·朗——一名在俱乐部和国家队已经连续30次出场未进一球的前锋——换下左中卫克拉克。沃德内收客串中卫。电信报即时评论说“This could be ugly”,事实确实如此。仅仅一分钟后,替补科尼柳斯的右路横传被沃德直接捅到埃里克森脚下,成全了丹麦进攻核心的帽子戏法和12场预选赛里的第11个进球。 比赛的尾声对于爱尔兰队来说显得无比漫长。朗接到胡拉汉的直塞球冲入禁区,但在两名丹麦中卫夹防下将球射高。麦克利恩30米外的粗暴尝试同样飞上看台。最后出场的丹麦替补本特纳在短短几分钟内收获了他重返国家队之后的首粒进球,虽然只是个点球,但也是他自己制造了麦克利恩的犯规,一个不错的开始。 客场进球规则摧毁了爱尔兰。他们就如我预想的那样在主场进了一球。和通常一样,只有一球,因此丹麦队的幸运扳平球改变了一切。爱尔兰队没有办法应付这样的局面。奥尼尔在人员调整上进行了极端的尝试,最后毫无悬念地收获了更为悲惨的结局。这支球队的阵地防守是非常坚固的,正如第一回合所表现出的那样,他们只是无法将这种坚固覆盖到更大的球场面积——爱尔兰人的防守结构就像当年的KMT军队那样只能合不能分,一旦各条线空间拉开,则中后场选手很快就会失去位置判断力,并暴露出个人技术能力上的大量缺陷。他们完全无法适应高位防守,也从来不能有效地用少数兵力切断对手的快攻。在失去了所有防守型中场并被迫将前卫线上踢之后,爱尔兰的后卫看上去就像新生婴儿一样虚弱。马丁奥尼尔在很多方面已经挖掘了这支球队的最大潜力,然而受限于匮乏的资源,他们终究无法更进一步。 而他的老队友哈雷德呢?实际上这场大胜中并没有体现出教练精妙的战术或者针对性布置,运气的导向使得球队可以按照惯性解决问题,而埃里克森的好状态更是锦上添花。不过,哈雷德和托马森这对履历并不出彩的搭档还是完成了很多重要的建设工作,包括给埃里克森足够的进攻空间和自由度,设计多个接应点来通过长传实现快速推进,让几名前锋发挥适当的支援作用,以及在训练中完善了队形的整体回收以及中后场中路四个人的相对位置保持,等等。这些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特别高,却都是前任奥尔森的教练组没有做到的。我为DBU解雇奥尔森太晚而感到遗憾,但至少这迟来的正确决定挽救了这个大赛周期。毫无疑问世界杯备战期内教练组还有更多、更艰巨的任务要完成,我们不知道他们能否做好,但让我们把疑问留给将来。上次这样的喜悦已经过去六年。这是属于球迷们的短暂节日。这是庆祝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