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27,449贴子:993,660,329

销售回忆录,从快消业务员到项目运营总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8年,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
中国的经济迎来了快速的发展,资本也开始迅速的进入与成长。
就跟当初的80年代敢拼的下海经商,90年代敢尝试的炒股票,我也以为幸运女神在“罩”着我,所以一腔热血的奔入了销售行业。
这就是刚毕业的我的真实想法,稚嫩的我以为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只要肯苦干就能成功。


1楼2017-12-02 11:29回复

    满怀希望的我通过网络+线下的应聘,高不成低不就的我。
    保险这类型务虚的行业又不是我喜欢的,我更喜欢实体行业。
    得,谁叫我是工科学生,妥妥的技术男。


    2楼2017-12-02 11:30
    回复
      最后就进去了快消品行业,最后兜兜转转,期间所发生之间不说也罢!
      快消品业务员被别人戏称“快消行业的农民工!”


      3楼2017-12-02 11:30
      回复
        不过在现在看来,我还是很感谢这一段经历的。
        快消品蕴含的营销方面的知识太多了,上到“品牌运营”,下到“产品谈判”,还有“市场运营”,“团队管理”!


        4楼2017-12-02 11:30
        回复
          想想,一家快消公司从内到外至少上下几千号的业务员,能管理好的肯定是运营的高手!


          5楼2017-12-02 11:31
          回复

            做快消,一个人永远出不了太多的业绩,只有靠团队,所以,职业走向应该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团队的的管理。


            6楼2017-12-02 11:31
            回复

              当我们处于一个陌生的行业的时候,一个新行业的时候,要习惯性地去学习专业术语。
              咱们在做销售的时候,一定不能只靠口才,需要一点真材实料,所以我当时刚进入就加紧学习快消的东西。


              7楼2017-12-02 11:32
              回复
                所以我三个月不到就在这个业务所崭露头角,因为业绩突出,主管破例的把核心区域交给了我这个“新手”。
                我是怎么做的呢?


                8楼2017-12-02 11:34
                回复

                  除了自己经常跟主管请教问题,在领导面前打造出自己“上进”“专业”“做实事”的形象。
                  让领导感觉到我比公司的老业务潜力大,更有能力。
                  在领导面前表忠心也是免不了的,毕竟领导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


                  9楼2017-12-02 11:35
                  回复
                    说句不好听的,在大家都拿着“刀刀叉叉”上市场上火拼的费用的时候,领导对你特殊关照点儿,给你一把“费用的小手枪”你在市场上不就更有优势了吗?看哪个竞品不爽不就可以用费用压死他了吗?


                    10楼2017-12-02 11:49
                    回复
                      难道不是这样吗?针对客户来说,如何赚更多的钱才是实在的!除非你的个人价值能弥补这份差价。
                      老板们开店肯定是为了赚钱,商超主管肯定也有业绩考核。


                      11楼2017-12-02 11:49
                      回复
                        快消品早就进入了一个拼资本的时代,在这个资本市场中,啤酒是最典型!动不动就是一年多少费用扣店专卖,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都不新鲜,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12楼2017-12-02 12:15
                        回复
                          难道不是这样吗?针对客户来说,如何赚更多的钱才是实在的!除非你的个人价值能弥补这份差价。
                          老板们开店肯定是为了赚钱,商超主管肯定也有业绩考核。


                          13楼2017-12-02 12:16
                          回复
                            快消品早就进入了一个拼资本的时代,在这个资本市场中,啤酒是最典型!动不动就是一年多少费用扣店专卖,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都不新鲜,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14楼2017-12-02 12:17
                            回复
                              首先我们来看看销量,你买啤酒的时候是怎么买的啊?是不是一件一件买为主呢?几个哥们要是聚在一起,一件够吗?几个人餐馆里面喝酒,是不是满地的啤酒瓶啊?到了夜场,是不是一件又一件啊?啤酒的市场容量太大了。


                              15楼2017-12-02 1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