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求苦闷,因为苦闷的东西更有价值,其存在更有合理性。
刷到广告,总有阳光的转折,以及直撞心扉的暗示,置身其中,人渐入窘境。
更奇怪的是,总发现广告还有另一个作用,摒弃苦闷的生活,只为在其中喘息——只能够在其中喘息的人——竟然总以为他们在广告背后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常常听到的,都是先入为主的设定,而不是经过思考的选择。他们说,今天眼前的光明大道,是因为昨日有人在泥泞中负重前行。但是更早的时候,谁为他们指明了路,又是谁为他们点明了心智,谁为他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还有谁……我们的上一辈人没有现今的网络资源,前一辈人更因此常常直撞“保字号”黑幕,而从那一辈人看过来,耳濡目染,前一辈人的身体力行,就是我们上一辈人努力的动力。
选择很重要,但有的时候“可选项”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信息化越深,越是如此。毕竟哲学什么的,是成年人的读物,而非少年时候的饭后茶歇……即使是,也不见得有超出百万分之一激发出又一个博学者的概率来。要知道,人只有那么几顿饭是可以不慌不忙吃下去,而话题又不向着柴米油盐去讨论下一顿的呢……
刷到广告,总有阳光的转折,以及直撞心扉的暗示,置身其中,人渐入窘境。
更奇怪的是,总发现广告还有另一个作用,摒弃苦闷的生活,只为在其中喘息——只能够在其中喘息的人——竟然总以为他们在广告背后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常常听到的,都是先入为主的设定,而不是经过思考的选择。他们说,今天眼前的光明大道,是因为昨日有人在泥泞中负重前行。但是更早的时候,谁为他们指明了路,又是谁为他们点明了心智,谁为他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还有谁……我们的上一辈人没有现今的网络资源,前一辈人更因此常常直撞“保字号”黑幕,而从那一辈人看过来,耳濡目染,前一辈人的身体力行,就是我们上一辈人努力的动力。
选择很重要,但有的时候“可选项”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信息化越深,越是如此。毕竟哲学什么的,是成年人的读物,而非少年时候的饭后茶歇……即使是,也不见得有超出百万分之一激发出又一个博学者的概率来。要知道,人只有那么几顿饭是可以不慌不忙吃下去,而话题又不向着柴米油盐去讨论下一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