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房镜吧 关注:568贴子:5,107
  • 8回复贴,共1

宝宝,你太关注了-选自:干眼茶馆公众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医生,我家宝宝拍照时候怎么两只眼睛总是靠在一起?”,“医生,邻居老说我家小孩看东西时候两眼斗在一起……”,作为一名斜视与小儿眼科医生,在临床上工作中经常会听到家长产生这样的疑问。儿童“斗鸡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有哪些危害?该如何去治疗?请听我慢慢说来。


IP属地:上海1楼2018-02-12 09:08回复
    斗鸡眼就是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人为的都朝中间靠拢,看起来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所以称为斗鸡眼,也叫做对眼。医学上将一眼注视某一物体时另一眼向内侧斜视不能注视同一物体,称为内斜视,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斗鸡眼”。内斜视是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尤其是在儿童中常见,约占儿童斜视的50%以上,屈光调节性因素是其最常见的病因。


    IP属地:上海2楼2018-02-12 09:08
    回复
      部分儿童由于肥胖、鼻梁过宽、明显的内眦赘皮或者瞳距过窄而给人一种外观上的错觉,这时双眼内侧眼白暴露较少,好似两眼像鼻子靠拢,尤其是像一侧注视时更明显,即外观上看起来像“斗鸡眼”,但实际眼球位置是正的,医学上我们称这样为假性内斜视。


      IP属地:上海3楼2018-02-12 09:09
      回复
        对于假性内斜视,由于双眼的眼位是对称的,两眼能够同时注视同一目标,除了外观有所影响以外,视功能不会因为“斗眼”而受到破坏。而对于真性内斜视,首先是影响外观,其次最重要的是影响患儿的视功能。12岁以前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单眼内斜视会影响视力、立体视觉等的发育,导致单眼弱视和立体视觉的缺失,即使双眼交替性内斜视患儿的视力一般受影响不大,但立体视等高级视功能也同样受到破坏,且内斜视发生越早,破坏越大,治疗越晚,恢复越困难。


        IP属地:上海4楼2018-02-12 09:09
        回复
          假性内斜视的儿童如果没有屈光不正,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内眦赘皮太过明显影响外观者,可以考虑行内眦赘皮整形手术。真性内斜视的儿童,常伴有远视性屈光不正,一但确诊,应先充分睫状肌**下给予散瞳验光,充分暴露隐性远视部分,同时检查患儿的眼底视网膜和视神经、晶状体、玻璃体等情况。排除由于眼部其它器质性病变而导致的内斜视,远视眼应在散瞳验光后通过戴镜充分矫正远视,从而达到放松调节和减少调节性集合的目的,同时戴镜也可以矫正屈光不正,对于部分患儿的视力提高也有帮助。


          IP属地:上海5楼2018-02-12 09:09
          回复
            部分患儿在通过戴远视眼镜治疗后内斜视可以得到完全矫正,但摘掉眼镜后内斜视仍然存在,这样的患儿只需要通过戴镜治疗,定期(每隔6-12个月)扩瞳验光、检查眼位。


            IP属地:上海6楼2018-02-12 09:09
            回复
              另外一些患儿戴镜治疗后内斜视没有明显或者部分改善,在通过远视眼全矫戴镜治疗半年后,如果双眼最佳矫正视力正常,残留部分内斜视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手术矫正是通过加强或者减弱支配眼球运动眼外肌来纠正眼球位置,伴有中高度远视的患儿术后戴镜时眼球位置正位,但摘掉眼镜后仍然残留内斜视,因为这部分斜视是只能通过戴镜治疗,而不能完全靠手术矫正。总之,内斜视主要通过戴镜放松调节和/或手术矫正,评价内斜视治疗效果如何时,应当以去除远视性调节(戴镜治疗)后的眼球位置情况为准。


              IP属地:上海7楼2018-02-12 09:09
              回复
                小结:儿童“斗鸡眼”在儿童斜视中发病率较高,正确区分真性和假性内斜视是首要步骤,遇到“斗眼”情况时,应找专科医生进一步明确判断,以免耽误诊治。对于真性内斜视,由于内斜视破坏视功能强,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是关键。戴镜和/或手术是治疗真性内斜视的主要办法,手术只能矫正戴镜治疗后而无法矫正的部分。


                IP属地:上海9楼2018-02-12 09:10
                回复
                  干眼茶馆初心:
                  医患矛盾是双方交流不畅导致。医生每天几十遍、上百遍地回答患者的医学问题,很累很焦躁;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更痛苦更焦躁。有一点火星,二者势同水火。干眼茶馆的心愿--让患者在见到医生前就了解病痛的浅显知识,减少医患误会,让社会更和谐!


                  IP属地:上海10楼2018-02-12 0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