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自交
二,最优资源分配假说
一旦通过果实生产实现的雌性适合度已经接近饱和,继续再雌性功能上投入就意味着一种浪费,因为产生只具有雄性功能的花将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繁殖策略。
也就是说,雄全同株植物产生的雄花和两性花的比率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资源分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植物通过雄性途径(两性花和雄花总共的花粉产量)和雌性途径(两性花的果实产量)获得的总适合度将达到最大。
生产雄花导致适合度增加的原因包括:①更大的花序可以吸引更多的传粉者,既可以提高结实率又可以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②雄花作为花粉供体可以提高个体的雄性适合度;③生产雄花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比生产两性花要少,能够节约资源投入。
一般认为,雄全同株植物的雄花可以执行两个功能:①雄花的存在形成了一个更大的花部展示,增大了对传粉者的吸引力,使得到达两性花的同种植物的花粉数量和质量增加,从增加了两性花的雌性繁殖成功(吸引假说);②雄花作为花粉供体而存在,雄花提供的花粉可以由传粉者转运到其他植株,从而增加了雄性繁殖成功(供体假说)。
三,吸引假说
只是从花序大小与传粉者的访花频率的关系讨论了雄花的功能。是独立于资源分配理论框架之外的一种假说。
从性别干扰的角度看,雄全同株策略实际上降低了雌雄性别功能的干扰。
四,繁殖保障假说
“为什么会形成两性花,而不是雌花”
雄全同株性系统中两性花的雄蕊主要是通过提供繁殖保障效应而受到选择的。(Huang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