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笑起道:“都是铁马兵戈的故事,血腥气重得很哪!下官乃区区文吏,不懂这些。但下官之前也看了不二解元的诗章,端的是好才情,因而敢问解元效何经典。”不二抬眼看时,乃是宗政常玉。听他言语间并无冒犯之意,不二稍稍松一口气,笑道:“学生自幼粗识百家之言,广纳万千道理。学生向来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之事,世态反复无常,并无一种道理可以全盘贯通。因而所谓‘经典’,即乃有用之典,世间所有有用之言语,哪怕市井俚俗、乡野民歌、小说家言,均为不二所效之经典。”常宗政略微疑惑道:“这么说来,不二解元你并不奉儒老经典么?”不二笑道:“儒老乃国之经典,万民准则,不二自是奉行。但是儒老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若外敌入侵,国之将灭,难道我们也以礼服人、敬之如宾?如若恶商霸市,经贸不行,难道我们也修身养性、无为无求?治民确需用儒老,但治刁则需用法,治思则需用教,顺时而变,如是而已。”
一席话说得常宗政面露钦羡之色,举杯敬向不二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方信真有此事。此杯薄酒,不足以表敬意万一。”仰首倾杯,登时一滴不剩。
突然从厅堂侧首传来大笑数声,一人白发紫髯,仙风鹤骨,巍然起身,正是当朝太傅水渊先生。他心中暗恨不二挫他弟子,使他身为堂堂太傅却颜面无存,因此早是有备而来,要给不二一个下马威。只听他大声道:“诸位堂堂当朝官吏,国之重臣,听一个孩子读了几本杂家书籍后说了些你们没见着的道理,就惶恐难言如此,哪还有点大家风范!”一边看向不二道:“可惜瞒不过老夫!且听问话。”不二心道若不压住他,恐怕之后没完没了,于是笑道:“太傅请讲。”
“解元以为‘忠’应何解?”水渊拿眼斜睨他,一双如同松树皮般满是老斑的手得意地抚上长髯。这题目虽然看似简单,却最容易设计,一旦答错分毫,便很容易冠上莫须有的欺君之罪。不二一时语塞,心中怒起,想不作答,可那样便坠入这老家伙圈套之中。左思右想,突然记起之前选择考场时的拆字之法,暗笑难道就你们会么,我也来个依样画葫芦。便张口答道:“心中持正中之见,不偏不倚,便为‘忠’。”
水渊皱眉道:“那‘忠君’如何?”
不二应答如流:“心中以君为正中,不偏不倚,则为‘忠君’。”
水渊见不上当,又问:“何谓‘忠孝不能两全’?”
不二道:“忠者,已己身准则为本,不可偏颇。孝者,以父母为天地,则有偏爱,不能守中。忠,忠于己;孝,孝于父母。根源不同,自然不能两全。”
水渊冷笑道:“你的‘忠’是止忠于你自己的吗?君与父,你倒是还放在次位?”
一席话说得常宗政面露钦羡之色,举杯敬向不二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方信真有此事。此杯薄酒,不足以表敬意万一。”仰首倾杯,登时一滴不剩。
突然从厅堂侧首传来大笑数声,一人白发紫髯,仙风鹤骨,巍然起身,正是当朝太傅水渊先生。他心中暗恨不二挫他弟子,使他身为堂堂太傅却颜面无存,因此早是有备而来,要给不二一个下马威。只听他大声道:“诸位堂堂当朝官吏,国之重臣,听一个孩子读了几本杂家书籍后说了些你们没见着的道理,就惶恐难言如此,哪还有点大家风范!”一边看向不二道:“可惜瞒不过老夫!且听问话。”不二心道若不压住他,恐怕之后没完没了,于是笑道:“太傅请讲。”
“解元以为‘忠’应何解?”水渊拿眼斜睨他,一双如同松树皮般满是老斑的手得意地抚上长髯。这题目虽然看似简单,却最容易设计,一旦答错分毫,便很容易冠上莫须有的欺君之罪。不二一时语塞,心中怒起,想不作答,可那样便坠入这老家伙圈套之中。左思右想,突然记起之前选择考场时的拆字之法,暗笑难道就你们会么,我也来个依样画葫芦。便张口答道:“心中持正中之见,不偏不倚,便为‘忠’。”
水渊皱眉道:“那‘忠君’如何?”
不二应答如流:“心中以君为正中,不偏不倚,则为‘忠君’。”
水渊见不上当,又问:“何谓‘忠孝不能两全’?”
不二道:“忠者,已己身准则为本,不可偏颇。孝者,以父母为天地,则有偏爱,不能守中。忠,忠于己;孝,孝于父母。根源不同,自然不能两全。”
水渊冷笑道:“你的‘忠’是止忠于你自己的吗?君与父,你倒是还放在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