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想未来,“立言”为证。
谈及我国的国粹真是数不胜数,皮影戏、瓷器、茶道等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意象遗留在历史中成为沧海遗珠。
戏曲在中华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留下印迹,经久不衰的绝唱,不同地域的曲种文化,造就了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河南省地域特色文化曲种豫剧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戏曲,特别是豫剧节目《梨园春》自1994年首次在河南卫视播出,到如今已经有24个年头。

如今梨园春的收视率下滑明显,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但是我相信10年后《梨园春》依然会持续更新不会间断!
如今社会的主流不再推崇戏曲,才导致了梨园春的受欢迎程度下降。在河南还是有很多家长重视孩子兴趣培养的,音乐、舞蹈、书法等多种兴趣培养成为热门,戏曲培养却是凤毛麟角。
由于小升初压力增大,家长开始寻找其他途径培养孩子的兴趣,进而在小升初考试中能够获得福利帮助孩子。
培养兴趣的同时顺带减轻孩子学习压力,何其乐而不为。一方面是小升初考试的压力,一方面是家长的兴趣爱好,河南省很多小孩子从小对豫剧耳濡目染,有的甚至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这也是梨园春至今依然在坚持的重要原因。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居多,正是这种特色的地域文化才有了梨园春的辉煌发展。
即使如今的收视率一般,但是每年走出去的舞台擂主依然可以凭借精彩的唱腔获得可观的收入。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服务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中国人是最注重礼节的,从红白喜事的流程就可以看出。虽然给人一种不上档次的感觉,但是舞台擂主下村搭建舞台吹唢呐,唱大戏是非常受欢迎的。

生老病死谁都避免不了,为了让老人走的风光邀请擂主助唱,梨园春走出来的舞台擂主一场一夜的出场费高达2500的收入,凭借兴趣糊口依然过得有声有色。
国家的提倡和大力支持,豫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意义重大。
国家向来提倡保留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儿,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我国文化的重要两种形式,豫剧是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保护河南特色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长远来看,《梨园春》虽然面临传统艺术被娱乐化世界冲击的现实,但是有国家的支持和河南本地的文化土壤,《梨园春》依然会被作为传统文化的窗口得以保存下来。
梨园春每周日晚都会持续更新播出,相信10年内都会长此以往,未来某日说不定将重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