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吴安国;字:无畏;号:过天星
年龄:27
民族:汉族
功名:武秀才
官爵:殿右三十四检点
军队:忠悫都卫军殿后军(10000人,军械D-,战力D+)
简介:广西武鸣客家人,虽然为武秀才但是因不满满清统治而加入天国,是追随太平天国的老战士,因为武勇过人,成为军帅,现在天京附近作战,性情豁达开朗。
【温和可敬的北王韦昌辉和骁勇善战的国宗韦志俊突然发难,攻破东王府、杀死东王杨秀清,制造了空前惨烈的天京事变,这让吴安国以下的东线诸将深受震撼和冲击,因此军心扰乱、士气低落,金坛亦为清军所攻占,溧水、句容、丹阳都遭到了大规模的进攻,形势异常严峻。
本来韦志俊离开东线潜入天京制造事变前,将东线指挥大权全部交给了吴安国,可吴安国毕竟无力在人心散乱的情况下抵抗清军进攻,加上事变失败以后,在天京的北殿故吏几乎都被匡天侯黄维江和助天侯刘绍廷所屠杀殆尽,又听说东殿国宗杨辅清将带兵取代吴安国督师东线,诸将当然就都人人自危了,降叛之事不断。但吴安国自信自己同杨辅清的心腹重臣陈忠济有过命的交情,因此反而利用北殿余部人人自危、皆与清军暗中通信往来的情况,投书于张国梁请降,暗中于丁角镇设置伏兵,趁机发难,袭破清军二千多人,毙杀把总谢用贵。只是吴安国的个人努力并未能改变东线诸将的低沉心理状态,东线大局因此不断败坏,小茅山守军叛变,更使得溧水被围,大局为之败坏。
而杨辅清督军抵达丹阳后,虽然收拾了韦志俊的遗骨,竭力同北殿诸将进行和解,然而此前北殿诸将暗中秘密准备拥护幼北王韦承业继承北殿的行动还是让杨辅清深为忌惮。因此杨辅清在丹阳安葬韦志俊遗骨,收取东线将士人心、安定局势后,便以鸿门宴突然诱捕了北殿首官罗苾芬,并将其锁拿回京,东殿二侯亦在天王的推波助澜下软禁了幼北王。不久天王发出新的诏书,改变了此前杨辅清东王遗教中尽力弥合各方的态度,废黜北殿,将北王改称北孽,言辞中甚至还有部分指责翼王坐视以至于东殿被屠戮的意思,使得事变后天朝勉力维系起来的团结局面,又趋于崩坏了,在天京的东殿故吏因此仇视于翼殿,二侯又异想天开,欲在天王支持下改东王府为军师府继承杨秀清过去的滔天权力,大乱才平便又新乱再起。吴安国内受北殿余部的不满,外受东殿余部的仇恨,在杨辅清的猜忌下,他主动请缨率部解溧水之围,继续为杨辅清收服东线将士们做努力,因此得授检点,率部万人(其中多为军心涣散、人人自危的北殿军民)解溧水之围。】
年龄:27
民族:汉族
功名:武秀才
官爵:殿右三十四检点
军队:忠悫都卫军殿后军(10000人,军械D-,战力D+)
简介:广西武鸣客家人,虽然为武秀才但是因不满满清统治而加入天国,是追随太平天国的老战士,因为武勇过人,成为军帅,现在天京附近作战,性情豁达开朗。
【温和可敬的北王韦昌辉和骁勇善战的国宗韦志俊突然发难,攻破东王府、杀死东王杨秀清,制造了空前惨烈的天京事变,这让吴安国以下的东线诸将深受震撼和冲击,因此军心扰乱、士气低落,金坛亦为清军所攻占,溧水、句容、丹阳都遭到了大规模的进攻,形势异常严峻。
本来韦志俊离开东线潜入天京制造事变前,将东线指挥大权全部交给了吴安国,可吴安国毕竟无力在人心散乱的情况下抵抗清军进攻,加上事变失败以后,在天京的北殿故吏几乎都被匡天侯黄维江和助天侯刘绍廷所屠杀殆尽,又听说东殿国宗杨辅清将带兵取代吴安国督师东线,诸将当然就都人人自危了,降叛之事不断。但吴安国自信自己同杨辅清的心腹重臣陈忠济有过命的交情,因此反而利用北殿余部人人自危、皆与清军暗中通信往来的情况,投书于张国梁请降,暗中于丁角镇设置伏兵,趁机发难,袭破清军二千多人,毙杀把总谢用贵。只是吴安国的个人努力并未能改变东线诸将的低沉心理状态,东线大局因此不断败坏,小茅山守军叛变,更使得溧水被围,大局为之败坏。
而杨辅清督军抵达丹阳后,虽然收拾了韦志俊的遗骨,竭力同北殿诸将进行和解,然而此前北殿诸将暗中秘密准备拥护幼北王韦承业继承北殿的行动还是让杨辅清深为忌惮。因此杨辅清在丹阳安葬韦志俊遗骨,收取东线将士人心、安定局势后,便以鸿门宴突然诱捕了北殿首官罗苾芬,并将其锁拿回京,东殿二侯亦在天王的推波助澜下软禁了幼北王。不久天王发出新的诏书,改变了此前杨辅清东王遗教中尽力弥合各方的态度,废黜北殿,将北王改称北孽,言辞中甚至还有部分指责翼王坐视以至于东殿被屠戮的意思,使得事变后天朝勉力维系起来的团结局面,又趋于崩坏了,在天京的东殿故吏因此仇视于翼殿,二侯又异想天开,欲在天王支持下改东王府为军师府继承杨秀清过去的滔天权力,大乱才平便又新乱再起。吴安国内受北殿余部的不满,外受东殿余部的仇恨,在杨辅清的猜忌下,他主动请缨率部解溧水之围,继续为杨辅清收服东线将士们做努力,因此得授检点,率部万人(其中多为军心涣散、人人自危的北殿军民)解溧水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