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年画吧 关注:241贴子:750
  • 2回复贴,共1

年画人谈年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年画人
                              谈年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元日》是一首欢庆春节的诗。此诗通过对春节到来时一些美好景象的描写,呈现了一幅春风送暖、喜气洋洋、万物更新的迎春图,其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春联和年画,年画贴在墙上不揭下,第二年贴上新年画,以示除旧迎新,民间有“不贴年画过不了年”的说法。 
    年画在历史上有过很多谓称,如“纸画”、“花纸”、“卫抹子”、“年方”等,先秦《礼记·丧服大记》中,有“君释菜、扎门神”的记载,唐代已见木板雕刻的作品,到了宋代,年画已基本成熟,并定为手工雕版、套色水印、辅以手绘的制作工艺技术,现在河南开封年画中的“大吉(鸡)”门画,便源于1500年前的南朝风俗。 
    元明之后,形成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桃花坞三大年画产地。清末“秦西石印”技术传入中国,特别是后来胶印年画的迅速崛起,我国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中国年画看起来比较夸张,色彩鲜明,线条明快,色调反差很大,服从于中国的最高美术思想。它的内容是现实的,但又是超越现实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从早期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以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 
    年画就是大家图个喜气,期待一种丰收,期待过上好日子,这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从东方美学史和世界美术史看,是日本人最早将中国的木版年画传递到欧洲去的,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欧洲当代的艺术家们说,苦苦追求的美学思想竟然同中国最高的美学思想完全相同。 
    中国画的境界是需要“悟”的,好的年画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正面的鼓舞,以特有的美好形象浓缩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像和追求。世界上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美的画面,它们胜过人的口头语言,所以说,越是地方性的,越有特色性的,越是世界性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年画事业的发展,把开展新年画工作作为春节文教宣传的重要任务,明确了年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创作方向,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年画两次高潮的涌起,透射出人民群众在新时期对节庆文化的精神渴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只要没有天大的事,除夕这一天都要和家人同桌品尝丰盛的年夜饭,在一起祈福来年的美满吉祥…… 
    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国新一代人对传统的节日表现出异常的淡漠,只喜欢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固有的年节缺少热情和认识,而如今传统的年节却又增加了许多现代的因素:一方面,手机拜年、网络过年等新兴的过年方式正逐渐兴起。另一方面,一些酒吧、咖啡屋、歌厅、西餐店等在春节期间推出优惠酬宾活动,吸引了人们春节的休闲和消费。 
    这种现象在中国各个城市已经屡见不鲜,这种新兴的过年方式使春节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春节的“年味”已逐渐淡化。那些过去属于享受过程的乐趣如今也所剩无几,以往须亲力亲为的扫尘送灶、置办年货,现已被浓缩到超市几个小时的集中采购,花钱雇个钟点工代劳了;年夜饭的喜庆、热闹、忙碌,也变成了到饭店酒楼去订餐了。 



1楼2009-05-28 21:19回复

        过去过年穿新衣、书贴春联、张贴年画、除夕守岁、祭拜祖宗、走亲访友的传统过年习俗,如今又有多少家庭还在遵循?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常回忆往昔过年的“五彩缤纷”:绚丽的年画,大红春联、福字和剪纸、窗花、彩灯等年节装饰。 
        一过腊月八,随着年画的摊点在街头出现,“年味”也随之而来。满墙花花绿绿吉祥如意充满幻想的图画,把人们带入一个理想的世界,多彩的民俗艺术给人们带来了万象更新的欢乐情绪,有人说,那才叫过年!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唱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这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了,工作压力重了,人们顾及亲情、友情的时间少了,无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淡化遗忘了,更多的人愿意追求经济效益和物质享受,很难有一份平和的心境去关注我们传统的年节、去品味它的精髓、去领悟它的美好了。 
        所以我们要通过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来联结、维系和增进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故土情、民族情。使节日成为传统,就是让这种情感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地永远传承和不断增进,不要把这种经历几千年才凝聚起来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也一笔勾销了。 
        难怪现在有人说:年都没有了,还要画做什么?任何一种民俗都是和生活方式相连的,这些年来西方文化一拥而入,快餐式、消费式的商业文化像沙尘暴一样弥漫了中国人的精神空间。 
        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注定了很多民俗文化的消亡,那曾经与人们的风俗习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年画,已渐渐随着社会风习的变更而衰落。但是,年节必须要有与它相配的应用性的装饰物来烘托才能显出节气的气氛,春节如没有春联、福字、剪纸、窗花和年画等年节装饰物,“年味”也随之消失了;元宵如果没有了花灯、猜谜活动那就不像元宵了;端午节没有了赛龙舟那还叫端午吗? 
        所以说,我们丧失的不仅是物质本身,同时连无形的精神记忆也一起消失了。也许消失的还不仅仅是年画,当我们在不经意时,几乎所有的民俗艺术都在迅速消失,其速度可以比拟我们物质生活改变的速度。是当代生活不再需要年节艺术?还是这些传统的年节艺术需要吐纳更新?与其让外国人在中国制造“圣诞节文化”,还不如加大力度培养我们的自己的“年节文化”。 
        年画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怎样来继承、发扬和光大这份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2楼2009-05-28 21:19
    回复
      欢迎来访并发表看法!


      3楼2009-05-28 2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