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人
谈年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元日》是一首欢庆春节的诗。此诗通过对春节到来时一些美好景象的描写,呈现了一幅春风送暖、喜气洋洋、万物更新的迎春图,其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春联和年画,年画贴在墙上不揭下,第二年贴上新年画,以示除旧迎新,民间有“不贴年画过不了年”的说法。
年画在历史上有过很多谓称,如“纸画”、“花纸”、“卫抹子”、“年方”等,先秦《礼记·丧服大记》中,有“君释菜、扎门神”的记载,唐代已见木板雕刻的作品,到了宋代,年画已基本成熟,并定为手工雕版、套色水印、辅以手绘的制作工艺技术,现在河南开封年画中的“大吉(鸡)”门画,便源于1500年前的南朝风俗。
元明之后,形成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桃花坞三大年画产地。清末“秦西石印”技术传入中国,特别是后来胶印年画的迅速崛起,我国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中国年画看起来比较夸张,色彩鲜明,线条明快,色调反差很大,服从于中国的最高美术思想。它的内容是现实的,但又是超越现实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从早期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以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
年画就是大家图个喜气,期待一种丰收,期待过上好日子,这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从东方美学史和世界美术史看,是日本人最早将中国的木版年画传递到欧洲去的,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欧洲当代的艺术家们说,苦苦追求的美学思想竟然同中国最高的美学思想完全相同。
中国画的境界是需要“悟”的,好的年画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正面的鼓舞,以特有的美好形象浓缩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像和追求。世界上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美的画面,它们胜过人的口头语言,所以说,越是地方性的,越有特色性的,越是世界性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年画事业的发展,把开展新年画工作作为春节文教宣传的重要任务,明确了年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创作方向,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年画两次高潮的涌起,透射出人民群众在新时期对节庆文化的精神渴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只要没有天大的事,除夕这一天都要和家人同桌品尝丰盛的年夜饭,在一起祈福来年的美满吉祥……
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国新一代人对传统的节日表现出异常的淡漠,只喜欢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固有的年节缺少热情和认识,而如今传统的年节却又增加了许多现代的因素:一方面,手机拜年、网络过年等新兴的过年方式正逐渐兴起。另一方面,一些酒吧、咖啡屋、歌厅、西餐店等在春节期间推出优惠酬宾活动,吸引了人们春节的休闲和消费。
这种现象在中国各个城市已经屡见不鲜,这种新兴的过年方式使春节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春节的“年味”已逐渐淡化。那些过去属于享受过程的乐趣如今也所剩无几,以往须亲力亲为的扫尘送灶、置办年货,现已被浓缩到超市几个小时的集中采购,花钱雇个钟点工代劳了;年夜饭的喜庆、热闹、忙碌,也变成了到饭店酒楼去订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