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愚人不说话;见君子说真话;见真人说天机
http://xymz-mp3.net/media/w012-3.mp3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二回(3)
西游记小说,写什么都传神。却说那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也怪不得她找不到有德行的人,你看她和徒弟变作疥癞僧人在长安城转悠,整天所言所行都是跟世间人的观念相反的。眼见得江流儿和尚玄奘法师开坛作法,这菩萨又上街了。他们带着袈裟、锡杖上街做起流动摊贩来,沿街叫卖。
这菩萨没遇见城管一个,倒是颇遇到一些擅长做买卖的有钱和尚。话说甄选高僧,不少和尚就想着带上钱钞、来京城活动活动,就能选上高僧了。但是很遗憾,他们带来买头衔的钱没用上,正不知道如何花差呢,遇上了这破破烂烂的疥癞僧两个,这俩僧人潦倒,但是手头上的袈裟锡杖看上去倒是名贵货。
别看这有钱僧修行不咋地,砍价可是真精明。一看对方俩人的潦倒模样,就寻思着这俩人肯定缺钱花。你看他如何张口:“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他张口就喊人家癞和尚,你知道有多轻蔑么?你我都是佛弟子,怎么说也是同修,见面应先合十、应平等相待的嘛。他可好,这先声夺人,跟对方拉开距离,从气势上打击压倒别人,让人家没底气喊高价。
然后菩萨张口就是天价。这愚僧一听,马上想这遇到大骗子了这今天,居然给我这么高的报价来砍,看来这价钱必定要往死里砍。但是看这癞和尚肯定不是做买卖的料,于是遮掩不住的笑起来,且看我如何以抄底价来搞掂。
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你看他,首先贬低对方智商、再贬低货品质量、再贬低货品实用价值,让你再也没有能抬价的着力点。然后再来个欲擒故纵,不买了,让对方心里感觉自己手头的货品马上一文不值。
你看看,这有钱僧做买卖实在是精明透了,深得市井交易的精髓。换做一个普通做小买卖的,这三两句就把对方给糊弄住了。而且为了贬低袈裟的实用价值,这僧人甚至从对方也是一个和尚的角度来了一句釜底抽薪的话,那就是“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对于和尚来说,最高追求是什么?不就是长生不老、得正果成佛吗?切!少来,就算是达到最高追求目标,也不值得花这么多钱。
哈哈,你就看吧,果然如我所说,他以为这果位是可以用钱来买的。估计他师父就是这样糊弄凡俗信众,不断的让人家捐钱捐物,以换取什么进天国、得佛果的承诺的。这简直跟现在寺庙中那些法师大师什么的一模一样的水平嘛。
他以为这句话是给对方釜底抽薪,其实是抽了自家釜底的薪。他这一番自言自语、自以为得计的砍价高论,菩萨听都没听完就直接走人了。遇到这种愚昧的人精,花一粒唾沫都是白白浪费。
菩萨走着走着,就撞见了下班回家路上的丞相萧瑀。这邋遢窝囊和尚遇见大官,也不回避,大大咧咧的。但是你看那萧瑀,跟前面那愚僧的地位悬殊、高那么多,但是遇到这邋遢和尚却跟那愚僧是完全两极的相反的反应。
首先,萧瑀看见袈裟就自知是不凡之物,并不对和尚的外貌做任何偏见。和尚又开出了“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的天价。你看人家萧瑀丞相怎样对待。人家可是有涵养,看对方开出天价,就了解人家开高价的原因,给别人肯定自己价值的机会。菩萨闻言,就知道对方心意了。但是菩萨仍然不急于说好处,却说“有好处,有不好处。”哎,你见过这样卖东西的姿态么?并且菩萨居然还说“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为何菩萨如此说?这是买个破绽。把萧丞相领到了三岔路口。然后菩萨细述了好和不好,要钱和不要钱的理由。
萧瑀一听,知道这人不是脑子进水,而是遇到高人了。这萧瑀也不考虑自己丞相的身份,也不看对方的穷样儿,下马便施礼。口称“大法长老,恕我萧瑀之罪。”就是说萧瑀为自己开始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跟他说话而道歉!
并且萧瑀就直接说想这袈裟给做水陆大会的玄奘法师用。然后就直接带着这潦倒贫僧去见皇帝!你就想想吧,这皇帝可是谁想见就能见的么?但是萧瑀为什么当即就决定这么做了?因为萧瑀看人不是看外在,而是看对方的道德层面。他听闻对方的话,就知道对方是个有资格直接跟皇帝说话的贵人!萧瑀如此器量,菩萨心中也很愉快。
太宗见萧瑀引着两个疥癞僧人,立于阶下,唐王问曰:“萧瑀来奏何事?”萧瑀就说明原因。太宗很高兴,就问那袈裟价格。菩萨依然报出最高价。太宗就跟萧瑀一样,询问袈裟与锡杖为何这么值钱。菩萨就更加详细的道出了这袈裟、锡杖的真实来历。你看这唐王与菩萨,一个坚决不要钱,一个坚决要给钱。跟那愚人全然相反。其实呀,就算这袈裟可以售卖,那愚人就算富可敌国也不会卖给他,世上的多少钱财也无法跟这佛国圣物相比。
你看这菩萨,见愚人,不说话;见君子,说真话;见真人,说天机。
http://xymz-mp3.net/media/w012-3.mp3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二回(3)
西游记小说,写什么都传神。却说那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也怪不得她找不到有德行的人,你看她和徒弟变作疥癞僧人在长安城转悠,整天所言所行都是跟世间人的观念相反的。眼见得江流儿和尚玄奘法师开坛作法,这菩萨又上街了。他们带着袈裟、锡杖上街做起流动摊贩来,沿街叫卖。
这菩萨没遇见城管一个,倒是颇遇到一些擅长做买卖的有钱和尚。话说甄选高僧,不少和尚就想着带上钱钞、来京城活动活动,就能选上高僧了。但是很遗憾,他们带来买头衔的钱没用上,正不知道如何花差呢,遇上了这破破烂烂的疥癞僧两个,这俩僧人潦倒,但是手头上的袈裟锡杖看上去倒是名贵货。
别看这有钱僧修行不咋地,砍价可是真精明。一看对方俩人的潦倒模样,就寻思着这俩人肯定缺钱花。你看他如何张口:“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他张口就喊人家癞和尚,你知道有多轻蔑么?你我都是佛弟子,怎么说也是同修,见面应先合十、应平等相待的嘛。他可好,这先声夺人,跟对方拉开距离,从气势上打击压倒别人,让人家没底气喊高价。
然后菩萨张口就是天价。这愚僧一听,马上想这遇到大骗子了这今天,居然给我这么高的报价来砍,看来这价钱必定要往死里砍。但是看这癞和尚肯定不是做买卖的料,于是遮掩不住的笑起来,且看我如何以抄底价来搞掂。
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你看他,首先贬低对方智商、再贬低货品质量、再贬低货品实用价值,让你再也没有能抬价的着力点。然后再来个欲擒故纵,不买了,让对方心里感觉自己手头的货品马上一文不值。
你看看,这有钱僧做买卖实在是精明透了,深得市井交易的精髓。换做一个普通做小买卖的,这三两句就把对方给糊弄住了。而且为了贬低袈裟的实用价值,这僧人甚至从对方也是一个和尚的角度来了一句釜底抽薪的话,那就是“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对于和尚来说,最高追求是什么?不就是长生不老、得正果成佛吗?切!少来,就算是达到最高追求目标,也不值得花这么多钱。
哈哈,你就看吧,果然如我所说,他以为这果位是可以用钱来买的。估计他师父就是这样糊弄凡俗信众,不断的让人家捐钱捐物,以换取什么进天国、得佛果的承诺的。这简直跟现在寺庙中那些法师大师什么的一模一样的水平嘛。
他以为这句话是给对方釜底抽薪,其实是抽了自家釜底的薪。他这一番自言自语、自以为得计的砍价高论,菩萨听都没听完就直接走人了。遇到这种愚昧的人精,花一粒唾沫都是白白浪费。
菩萨走着走着,就撞见了下班回家路上的丞相萧瑀。这邋遢窝囊和尚遇见大官,也不回避,大大咧咧的。但是你看那萧瑀,跟前面那愚僧的地位悬殊、高那么多,但是遇到这邋遢和尚却跟那愚僧是完全两极的相反的反应。
首先,萧瑀看见袈裟就自知是不凡之物,并不对和尚的外貌做任何偏见。和尚又开出了“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的天价。你看人家萧瑀丞相怎样对待。人家可是有涵养,看对方开出天价,就了解人家开高价的原因,给别人肯定自己价值的机会。菩萨闻言,就知道对方心意了。但是菩萨仍然不急于说好处,却说“有好处,有不好处。”哎,你见过这样卖东西的姿态么?并且菩萨居然还说“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为何菩萨如此说?这是买个破绽。把萧丞相领到了三岔路口。然后菩萨细述了好和不好,要钱和不要钱的理由。
萧瑀一听,知道这人不是脑子进水,而是遇到高人了。这萧瑀也不考虑自己丞相的身份,也不看对方的穷样儿,下马便施礼。口称“大法长老,恕我萧瑀之罪。”就是说萧瑀为自己开始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跟他说话而道歉!
并且萧瑀就直接说想这袈裟给做水陆大会的玄奘法师用。然后就直接带着这潦倒贫僧去见皇帝!你就想想吧,这皇帝可是谁想见就能见的么?但是萧瑀为什么当即就决定这么做了?因为萧瑀看人不是看外在,而是看对方的道德层面。他听闻对方的话,就知道对方是个有资格直接跟皇帝说话的贵人!萧瑀如此器量,菩萨心中也很愉快。
太宗见萧瑀引着两个疥癞僧人,立于阶下,唐王问曰:“萧瑀来奏何事?”萧瑀就说明原因。太宗很高兴,就问那袈裟价格。菩萨依然报出最高价。太宗就跟萧瑀一样,询问袈裟与锡杖为何这么值钱。菩萨就更加详细的道出了这袈裟、锡杖的真实来历。你看这唐王与菩萨,一个坚决不要钱,一个坚决要给钱。跟那愚人全然相反。其实呀,就算这袈裟可以售卖,那愚人就算富可敌国也不会卖给他,世上的多少钱财也无法跟这佛国圣物相比。
你看这菩萨,见愚人,不说话;见君子,说真话;见真人,说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