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7,797贴子:1,358,541
  • 2回复贴,共1

要想富先修路,中国的经济问题在哪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所说要想富,先修路。是中国农村刚改革时提出的口号,也是基础建设发展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进程,这条经验似乎有些奇怪的味道参杂在了其中。
首先的是在一些人眼里基础建设并非为了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而是成为了热钱的目的地。在基建过程中落马了无数官员便是这一印象的证据。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即便是这样依然是利大于弊。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国内逐渐完善了工程建设的标准以及核算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堆土建工程方面的技术人才。只是同时这段时期的通胀问题也因为人民收入提高和生活的改善被忽略掉。
在这一时期的末端迎来了中国黄金发展的机遇。由于基础建设的提高和中国对外资的引入,原本在日本,东南亚等地方的生产链逐渐搬迁进入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完善使得在中国生产成本与人力资源都非常廉价。中国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初几年里电视里还有着成人大学教育的电视课堂,还有着不同国家的外语教学节目。各个行业的人们都在接触世界追赶世界的道路上狂奔着。这个时期的模范们会真正的出现在各个行业。当然开始有穷人有富人只是贫富分化还没有到后来的情况。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9-18 17:50回复
    黄金时期的中期,迎来了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在上一个时期人民的创造力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无数企业家与实业家都是在那个时期产生的。然而黄金时期也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国企被吞并与倒闭造成了恐慌。与现在的企业倒闭潮不同,国企人员天生的优越感在于他们的政治背景,国企的倒闭在当时来说意味着下岗工人们失去了犹如皇族血统一般的背景,成为了平民。而政府用各种方法使得这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这一时期的政府成功的将中国带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9-18 18:12
    回复
      然而无论如何,这一时期总会走到尽头。这一时期的尽头是各行业的逐渐固化。后来者发现创业不再那么容易,然而互联网给世界开了一扇大门。比尔盖茨这个来自西方的偶像使得中国的年青人们投身进入了这个行业。与上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创业门槛明显不再适用于所有人,而适用于对互联网和电子技术有所了解的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年青人们还是紧紧的抓住了这一波发展。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9-18 1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