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耕,1922年生,出生地已经不可考证。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1919年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这个交易所是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交易所。1920年5月20日,召开了华商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在创立会上,范季美、张慰如、尹韵笙等7人当选理事。 至今仍可在汉口路(原名为三马路)一栋8层建筑脚下看到一块原址纪念石碑。很有意思的是,石碑上还刻着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的名字,他当时做的是理事,排在他名字前面的常务理事尹韵笙正是林乐耕的舅舅。尹韵笙的身份给林乐耕进入证券业创造了条件。
林乐耕借着舅舅给的机会16岁就到交易所实习,就做了红马甲,成年之后的林乐耕成了华商证券交易所的017号经纪人。20岁时就开了自己的证券号一九零号,做期货对敲。当年,林乐耕这些庄都在一个证券行里开户,租十几个写字间,装很多电话,光雇的人就有100多个。一个价格买进,一个价格卖出,做对敲,想把股票提高到什么价位就什么价位,兴风作浪呼风唤雨,每天可进账10根大条。有时候,“红马甲”还要“抬轿子”。诸如一个老板想把一只股票从5元抬到6元,但一个人抬不起来,就给“红马甲”一点好处-一般就是将股票的现价先折算给“红马甲”一部分,让他们能先赚一点钱,以便一起拉抬。当年的林乐耕就是这样的老板。
林乐耕还亲历过民国政府的金圆券泄密大案,是涉案人之一而被逮捕。1948年蒋介石为继续发动内战,决定在全国进行币制改革,明令实行金圆券币制。 1948年国民政府通胀严重,国民政府军节节败退,连年的征战使得国民政府军费开支入不敷出。法币的发行量达到了六百四十万亿元,是1937年6月流通量的四十五万倍。当时的新币改政策是这样的,发行新的金圆券,金圆券一元折合法币三百万元,禁止黄金、白银、外汇的流通。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当时的政策要全国的银行、证券公司、银号、钱庄等统统停业三天,杜纬屏得知此消息之后在场外市场事先卖出了自己手中的一千六百万股,而多头就是林乐耕,当时林乐耕26岁,在这件事上还是看得出当时胆大却没有心细。
没想到国民党政府后院起火,上海《大公报》一篇《币制改革的事前迹象》的文章称早就有人提前获悉国家币制改革的核心机密。蒋介石长子蒋经国受命亲临督阵,以上海237家金融股市交易所为突破口,兵分八路前往检查,俗称“打老虎”。 当时是190号经纪人的林乐耕就因查出有场外交易行为浮出水面。纪录显示,他在8月11日和12日两天,买进237号经纪人杜维屏的永纱股票 1 600万股。 警察迅速拘捕了林乐耕。此时,林乐耕一直是市场上的做多老手,正为政府公布币改方案后股票大跳水而不爽,由于政府公布币改方案,引发了股市连续下跌,林乐耕眼见自己股票大幅下跌,本就一肚子怨气,于是“竹筒倒豆子”,便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被捕之后交代了他听到的一条市场传闻:有从南京来沪的某要员将证券交易所要停业的消息告诉了杜维屏、盛开颐、潘序伦三人,于是杜维屏等人纷纷抛空。而这个杜维屏正是蒋介石起家时的旧友、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的二公子。
林乐耕这次被抓,和杜维屏、上海纸头大王魏沛霖,还有荣毅仁堂哥荣洪源关了59天,当时号称“四只老虎”。1948年9月15日,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公审此案,因涉及内幕的人员太多,所以仅对几名核心当事人处以公法,当时还是章士钊大律师特来辩护的,一场轰动全国的财政部币改泄密大案就这样结束了。林乐耕因为做多聚奎,所以幸运地被无罪释放。
之后上海解放,陈毅部下宋时轮在1949年6月10日指挥解放军包围了上海证券大楼,抓了238人,封掉了证券交易所。林乐耕正好不在所里,侥幸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