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镇,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源自文化人类学的理论,重点是文化与所处的不同环境的联系和研究。根据文化生态研究先驱斯图尔德的研究,“文化生态”是指人类文化与其共生共存的整个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交互最用,这使得人类文化产生、发展和变异。国内较早研究文化生态的学者司马云杰在斯图尔德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系统,是指影响文化生产、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其包括自然生态在内的文化与上述各种变量的共存关系。
在国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大方向、大规划的背景下,在传统村镇保护性开发中建设好文化生态是十分必要。这便要求我们从宏观的文化生态视角,以系统性思维,建立基于核心价值的传统村镇保护体系;坚持以人文本,使传统村镇的开发与保护走向动态、积极、多元、包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摸清家底,系统调研
传统村镇之所以进行保护性开发,就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价值;就在于其具有区别于他地的独特性。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目标开发的传统村镇进行系统的文化生态调研。
以徽州地区的传统村镇的文化生态调研为例:徽州地区以徽商为经济基础,以宗族为社会基础,以理学为价值观基础。该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而且非遗的密集度高,类型十分丰富;当地的非遗产生、流传于民间,但是具有很高的文人审美意趣;精粹性高,甚至可以代表国家级技艺;与日常生活紧密,至今在居民的生活中都起到着实用功能。多重文化因素相联系,构成了徽州地区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
对目标传统村镇的文化生态要进行家底的核查,具体可以划分为民俗文化类、民间习俗类、村民信仰类、农耕习俗类、传统音乐类、传统竞技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在调研的基础上,需要整理出目标传统村镇的文化遗产名录,理清目标传统村镇的文化发展、传承和传播脉络。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特殊价值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分为文化创造力价值,文化影响力价值,文化代表性价值,地域特色价值,技能水平价值,历史传承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等七个方面。构建出包括空间格局完整性,传统风貌真实性,文化生态丰富性和功能活力持久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认识当地的文化生态系统构成。
二、实事求是,科学规划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建立传统村镇保护性开发的科学规划,主要包括规划的定位、预期危害的预判和建设路径三个层面。
(一)规划的定位
1. 本真性定位
文化生态一定要是本真的,是原著民身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所固有的,是要在乡民在经过开发后依然能够找寻的到乡愁的。如果偏离了本真性,这个就谈不上对传统村镇的保护了。
2. 典型性定位
传统村镇保护性开发中的文化生态建设,一定要具有时代特征和人文基因的典型性。首先,是时代的典型性。是明清时代的古村古镇,还是民国时期的古村古镇,一定要体现出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肌理。其次是空间典型性。传统村镇在开发保护前一定会因时代的变迁,受到外来“物种”、“新事物”的侵占,而空间典型性就是要保留该有的,去除不合时宜的“洋化的”和“城市化的”等不该保留的东西。
3. 整体性定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融合,都要统筹考虑进去。这个整体性融合就是传承传统村镇的文化生态,保留全貌。
4. 生产性定位
传统村镇的保护性开发要尊重当地的活态性,这是文化生态留存的基础。要实现活态性需要通过生产性保护来实现。这便要求保留一定的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文化遗产能够在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照常使用。
(二)规划的危害情况预判
旅游活动的进行,会在特定时间内骤然给当地的生态承载力造成压力,甚至破坏原有文化生态系统。传统村镇的开发主要是指将其作为旅游地吸引游客参观的开发方式。因此在规划阶段就要未雨绸缪。以下从四个维度来进行说明。
1. 物质维度
物质维度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与物质相关的对于当地文化生态造成的压力。例如游客涌进,携带的电子科技产品、现代衣着服饰对当地造成的冲击;例如公共厕所、排水系统的建设;例如民房客居、交通设施的建设,例如餐余垃圾的处理等。
2. 精神维度
原本封闭的传统村镇在开发前尚有传承下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突然涌进的游客势必会带来多元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确保传统村镇精神维度的独特性,使之能够不受不良世界观的冲击,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 行为维度
作为景点开发的传统村镇,最大的变化就是商业的兴起。而根据目前已开发的传统村镇的经验表明,舍弃传统村落最为珍贵的民俗传统而过分的迎合旅游者的兴趣,造成了商业的泛化,对当地的民风民俗造成了破坏。
4. 制度维度
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开发后,其要兼容生产生活以外的更多社会功能,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道德行为的放纵会造成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村规民约的挑战。
(三)文化生态的建设路径
1. 激活文化资源的条件
文化生态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行为,因此要激活文化资源再生运用的人才、机构和场域。通过建立文化生态发展轴、文化遗产密集区、文化遗产保护区、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等文化场域,使文化资源有安栖之所。
此外,还要为从事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生产的盈利或非盈利性机构、作坊提供发展空间,例如非遗产品展示销售区、非遗技艺传承地、非遗宣传大会等。通过公益性的公共文化场域和盈利性的市场系统场域的共同打造,为文化生态的传承提供合适的场所,另外,注重对包括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创意性人才在内的文化引导者的培养,通过文化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最后,要跟随时代发展大潮,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建立虚拟的文化场域,拓展传统村镇的展示、宣传渠道,促进传播和发展。
2. 文化参与的趋势和形态的预判
传统村镇的保护与开发,不仅要使得原住民生活的更好,留得住文化的根。而且要通过其本身的文化魅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将附近游客、城市游客、国内游客乃至国际游客吸引至此。从研究文化参与的趋势和形态入手,从消费、闲暇时间和文化参与方式等三个角度进行考虑。传统村镇的开发与保护工程不仅仅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是惠及原住民和普惠游客的活态化的历史传承场所。要坚持吸引游客但不无底线迎合游客,拥抱现代但不迷失自我,打造喜闻乐见但不哗众取宠的文化参与方式。
3. 文化支撑体制扶持
传统村镇保护与开发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与规划,离不开文化支撑体制的扶持,离不开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要通过财政拨款起到引导作用,改善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机制,促进规划建设的科学化。同时要研究民间资源的利用情况,引导公益性基金,民间资本参与进来。
4.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传统村镇的价值所在,是构建均衡的文化生态的必要条件。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的保护,具体可以分为资料性保护、传习性保护、馆藏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展示性保护和体验性保护等。通过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文化的多样性。
三、总结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也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早已经过度到从顶层设计出发统筹发展的阶段。因此,针对传统村镇的保护与开发要能守得住最核心的“精气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生。
在国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大方向、大规划的背景下,在传统村镇保护性开发中建设好文化生态是十分必要。这便要求我们从宏观的文化生态视角,以系统性思维,建立基于核心价值的传统村镇保护体系;坚持以人文本,使传统村镇的开发与保护走向动态、积极、多元、包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摸清家底,系统调研
传统村镇之所以进行保护性开发,就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价值;就在于其具有区别于他地的独特性。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目标开发的传统村镇进行系统的文化生态调研。
以徽州地区的传统村镇的文化生态调研为例:徽州地区以徽商为经济基础,以宗族为社会基础,以理学为价值观基础。该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而且非遗的密集度高,类型十分丰富;当地的非遗产生、流传于民间,但是具有很高的文人审美意趣;精粹性高,甚至可以代表国家级技艺;与日常生活紧密,至今在居民的生活中都起到着实用功能。多重文化因素相联系,构成了徽州地区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
对目标传统村镇的文化生态要进行家底的核查,具体可以划分为民俗文化类、民间习俗类、村民信仰类、农耕习俗类、传统音乐类、传统竞技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在调研的基础上,需要整理出目标传统村镇的文化遗产名录,理清目标传统村镇的文化发展、传承和传播脉络。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特殊价值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分为文化创造力价值,文化影响力价值,文化代表性价值,地域特色价值,技能水平价值,历史传承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等七个方面。构建出包括空间格局完整性,传统风貌真实性,文化生态丰富性和功能活力持久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认识当地的文化生态系统构成。
二、实事求是,科学规划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建立传统村镇保护性开发的科学规划,主要包括规划的定位、预期危害的预判和建设路径三个层面。
(一)规划的定位
1. 本真性定位
文化生态一定要是本真的,是原著民身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所固有的,是要在乡民在经过开发后依然能够找寻的到乡愁的。如果偏离了本真性,这个就谈不上对传统村镇的保护了。
2. 典型性定位
传统村镇保护性开发中的文化生态建设,一定要具有时代特征和人文基因的典型性。首先,是时代的典型性。是明清时代的古村古镇,还是民国时期的古村古镇,一定要体现出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肌理。其次是空间典型性。传统村镇在开发保护前一定会因时代的变迁,受到外来“物种”、“新事物”的侵占,而空间典型性就是要保留该有的,去除不合时宜的“洋化的”和“城市化的”等不该保留的东西。
3. 整体性定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融合,都要统筹考虑进去。这个整体性融合就是传承传统村镇的文化生态,保留全貌。
4. 生产性定位
传统村镇的保护性开发要尊重当地的活态性,这是文化生态留存的基础。要实现活态性需要通过生产性保护来实现。这便要求保留一定的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文化遗产能够在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照常使用。
(二)规划的危害情况预判
旅游活动的进行,会在特定时间内骤然给当地的生态承载力造成压力,甚至破坏原有文化生态系统。传统村镇的开发主要是指将其作为旅游地吸引游客参观的开发方式。因此在规划阶段就要未雨绸缪。以下从四个维度来进行说明。
1. 物质维度
物质维度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与物质相关的对于当地文化生态造成的压力。例如游客涌进,携带的电子科技产品、现代衣着服饰对当地造成的冲击;例如公共厕所、排水系统的建设;例如民房客居、交通设施的建设,例如餐余垃圾的处理等。
2. 精神维度
原本封闭的传统村镇在开发前尚有传承下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突然涌进的游客势必会带来多元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确保传统村镇精神维度的独特性,使之能够不受不良世界观的冲击,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 行为维度
作为景点开发的传统村镇,最大的变化就是商业的兴起。而根据目前已开发的传统村镇的经验表明,舍弃传统村落最为珍贵的民俗传统而过分的迎合旅游者的兴趣,造成了商业的泛化,对当地的民风民俗造成了破坏。
4. 制度维度
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开发后,其要兼容生产生活以外的更多社会功能,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道德行为的放纵会造成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村规民约的挑战。
(三)文化生态的建设路径
1. 激活文化资源的条件
文化生态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行为,因此要激活文化资源再生运用的人才、机构和场域。通过建立文化生态发展轴、文化遗产密集区、文化遗产保护区、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等文化场域,使文化资源有安栖之所。
此外,还要为从事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生产的盈利或非盈利性机构、作坊提供发展空间,例如非遗产品展示销售区、非遗技艺传承地、非遗宣传大会等。通过公益性的公共文化场域和盈利性的市场系统场域的共同打造,为文化生态的传承提供合适的场所,另外,注重对包括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创意性人才在内的文化引导者的培养,通过文化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最后,要跟随时代发展大潮,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建立虚拟的文化场域,拓展传统村镇的展示、宣传渠道,促进传播和发展。
2. 文化参与的趋势和形态的预判
传统村镇的保护与开发,不仅要使得原住民生活的更好,留得住文化的根。而且要通过其本身的文化魅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将附近游客、城市游客、国内游客乃至国际游客吸引至此。从研究文化参与的趋势和形态入手,从消费、闲暇时间和文化参与方式等三个角度进行考虑。传统村镇的开发与保护工程不仅仅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是惠及原住民和普惠游客的活态化的历史传承场所。要坚持吸引游客但不无底线迎合游客,拥抱现代但不迷失自我,打造喜闻乐见但不哗众取宠的文化参与方式。
3. 文化支撑体制扶持
传统村镇保护与开发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与规划,离不开文化支撑体制的扶持,离不开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要通过财政拨款起到引导作用,改善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机制,促进规划建设的科学化。同时要研究民间资源的利用情况,引导公益性基金,民间资本参与进来。
4.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传统村镇的价值所在,是构建均衡的文化生态的必要条件。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的保护,具体可以分为资料性保护、传习性保护、馆藏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展示性保护和体验性保护等。通过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文化的多样性。
三、总结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也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早已经过度到从顶层设计出发统筹发展的阶段。因此,针对传统村镇的保护与开发要能守得住最核心的“精气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