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莱曼大帝吧 关注:231贴子:1,712

回复:【资料】奥斯曼土耳其细密画艺术概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真正的奥斯曼经典细密画形成于十六世纪下半叶的赛里姆二世与穆拉德二世执政时期(1566-1595)。这一时期的宫廷画院在画坊总监纳喀什·奥斯曼(Nakkaş Osman)和史诗官赛义德·洛库曼(Seyyid Lokman)的合作领导下诞生了大量典型奥斯曼风格的插图版手抄本书籍,如《赛里姆汗纪》(Şehnâme-i Selim Hân)、《沙赫列王纪》(Şehinşâhnâme)、历代苏丹肖像画作品《奥斯曼帝国人物服饰》(Kıyâfetü’l-insâniye fî Şemâ’il ü’l-Osmaniye)和讲述伊斯兰通史的《史集》(Zübdetü’l Tevârih)。因提扎米(İntizamî)是继赛义德·洛库曼之后的下一任史诗官,他主笔完成了记载1582年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三世为诸太子庆祝割礼仪式的《皇家庆典叙事诗》(Sûrnâme-i Hümâyûn)(图16-19)。


IP属地:广西31楼2018-10-25 22:09
回复

    图16/加拉塔宫附近天文台的工作场景,沙赫列王纪,Seyyid Lokman,1581,İÜK,F.1404,y.56b-57a.


    IP属地:广西32楼2018-10-25 22:17
    回复

      图17/奥斯曼帝国人物服饰,1579,TSM H.1563,54b.


      IP属地:广西33楼2018-10-25 22:19
      回复

        图18/诺亚方舟,史集,1583,TİEM 1973,y.18b.


        IP属地:广西34楼2018-10-25 22:21
        回复

          图19/音乐家队列,皇家庆典叙事诗,1587,TSM H.1344,y.18b-19a.


          IP属地:广西35楼2018-10-25 22:22
          回复
            这一时期有一位多次担任大维齐儿职务的锡南帕夏(Sinan Paşa),这位政治家在收集手抄本书籍、为苏丹制作献礼书籍上颇费心力,其曾于1582年为时为太子的穆罕默德三世的割礼庆典制作了一本插图版家谱集“Silsilenâme”。奥斯曼帝国除了男性书籍赞助人,深居宫廷后苑的女眷们也不时出资赞助精美书籍,比如穆拉德三世的女儿法蒂玛和阿伊谢苏丹(Fatma, Ayşe Sultan)赞助了若干部与天文学相关的阿拉伯语插图版书籍。
            除了常规题材的书籍插图,奥斯曼细密画发展到了17世纪后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作品,如以《占卜之书》(Fâlnâme)为代表的神话、冒险、怪谈为题材的细密画,以及在册页这一独立体裁上发展出的一种装饰性和风格性很强的墨画“Saz Yolu”(图20、21)。16世纪初赛里姆一世从大不里士带回的一批艺术家中,巴格达人沙库鲁(Şâhkulu)由于为奥斯曼宫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线条装饰风格的纯绘画而名震画坛。这种风格在随后数十年间风靡所有手工艺领域。从事这种与细密画传统相悖的绘画工作的人在帝国宫廷画院的薪金纪录中被冠以“画家”(ressam)称号,而不是通常所使用的“细密画师”(nakkaş)一词。从17世纪开始,细密画的传统开始逐步从书籍走向册页。


            IP属地:广西36楼2018-10-25 22:23
            回复

              图20/阿丹与夏娃,占卜之书,1616,TSM H.1703,y.7b.


              IP属地:广西37楼2018-10-25 22:30
              回复

                图21/Albüm,1580-90,TSM H.2162,y.8b.


                IP属地:广西38楼2018-10-25 22:32
                回复
                  5. 晚期奥斯曼细密画:复兴与没落
                  18世纪初,既是奥斯曼帝国向西方敞开国门的时代,又是自身改革需求不断增长的时代,因此,也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的“西方化改革时期”。而文化上这个地跨三洲的庞大帝国与欧洲的关系依旧错综复杂,反映到艺术领域:在这一进程的初期,土耳其的艺术也努力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奥斯曼细密画发展到了18世纪似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但是“郁金香时代”(1703年至1730年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和宰相易卜拉欣帕夏统治期间)的到来,奢靡的宫廷生活令强有力的艺术赞助人再次出现,并使各艺术领域重新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由此,一大批新风格的作品和极富创造力的高产艺术家相继出现。以莱夫尼(Levnî)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个性特点反映了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崭新的奥斯曼文化形态,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奥斯曼传统细密画艺术在新的美学趣味的影响下得以复兴(图22)。


                  IP属地:广西39楼2018-10-25 22:33
                  回复

                    图22/金角湾的庆典节目,庆典叙事诗,Vehbî,1727,TSM A.3593,y.92b-93a.


                    IP属地:广西40楼2018-10-25 22:37
                    回复
                      与波斯细密画的风格和传统不同,土耳其细密画强调的是对客观现实的忠实记录,想象中的奇幻事物、自由丰富的色彩与线条则并不多见。脱胎于伊斯兰书籍艺术的土耳其细密画,特别是发展成熟的奥斯曼细密画艺术,更多承载的是现实主义历史题材中宝贵的信息文献价值,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其他文化研究领域最为直观的档案资源,也是当代土耳其传统艺术细密画复兴运动的重要灵感来源。


                      IP属地:广西41楼2018-10-25 22:40
                      回复
                        参考文献:
                        01 Banu Mahir,Osmanlı Minyatür Sanatı,İstanbul:2012,
                        02 Günel İnal,Türk Minyatür Sanatı/Başlangıcından Osmanlılara Kadar,Ankara:1995,
                        03 Filiz Çağman-Zeren Tanındı,Topkapı Sarayı Müzesi İslâm Minyatürleri,İstanbul:1979,
                        04 Serpil Bağcı-Filiz Çağman-Günsel Renda-Zeren Tanındı,Osmanlı Resim Sanatı,Ankara:2006,
                        05 Türk Diyanet Vakıf İslâm Ansiklopedisi,İstanbul.
                        雷传翼,男,1987年出生,北京人,土耳其法蒂赫苏丹穆罕默德大学(Fatih Sultan Mehmet Vakıf Üniversitesi)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伊斯兰美术史研究。
                        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0至2014年供职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曾在北京、伊斯坦布尔、德黑兰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IP属地:广西42楼2018-10-25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