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教育吧 关注:2贴子:95
  • 3回复贴,共1

父母十大“恶行”排行榜你占了几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体罚。痛打、重击、打耳光以及其他各种肢体攻击,既没有任何教育效果,还引起孩子气愤,心理上产生怨恨和敌意。
2.恐吓。这跟体罚息息相关。施暴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撒谎和鬼鬼祟祟等表现,实际恰恰是其心不甘情不愿又必须顺从时的自然反应。
3.吼叫。一般情况下,父母一吼,孩子会显得紧张、不安。但如果他们知道,这是父母无计可施时的办法,便会懒得再理会你。


1楼2018-12-03 19:15回复
    4.令出即行。这与吼叫常常相相成,但背就范的孩子不多。当一个人被使唤的团团转或唯命是从时,他往往丧失了自尊自重的能力。成年人痛恨别人对其颐指使气,孩子亦然。
    5.唠叨。父母通常是由于想不出别的办法,或运用不了更有效的方法而为之,其结果往往以吼叫和动粗收场。
    6.空洞说教。多数孩子听到你那些老调重弹、空洞无物的说教,根本无动于衷。孩子明知自己犯了错,但宁可自己领会犯错的滋味,而不要旁人频频指出。


    2楼2018-12-03 19:16
    回复
      7.迁怒。当孩子令父母失望,或父母在生活中、工作上或其他什么地方遇到困难、受到压力时,孩子随便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都会惹得父母发火。父母迁怒于孩子,在气头上说的一些话,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这种伤害,甚至可能会刻画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终其一生。
      8.羞辱和嘲笑。“你的表现就像三岁小孩”之类,拿孩子的自尊开玩笑,冷嘲热讽,其后果,只能是徒然让孩子对父母、对自己产生怀疑而已。
      9.圈套。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明知故问,等孩子为脱困而撒谎后,当面被穿,严加指责,施以惩罚。这必然造成严重的沟通问题,使来子关系进一步恶化。
      10.加重罪恶感。有些父母喜欢用“我为你做牛做马,可你之类…的怨言,令孩子感到不安,甚至产生罪恶感。有罪恶感不见得是坏事,但过度施加罪恶感,会令孩子过分不安、紧张、自责、产生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无法建立开阔独立的人格。


      3楼2018-12-03 19:18
      回复
        以上“恶行”,你占了几条?


        4楼2018-12-03 19: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