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娣|苏晚晚|清夏主堂|勾玉126.5|今四总一百二十四|宠爱23%|常贵2%】
(永兴十四年五月 对唱戏)
.
今夕是何夕,晚风过花庭。
微风夹杂着丝丝细雨,时光染香,流年葱茏,这时节不应当下雪,满宫的楼台殿阁却都仿佛漫着白色,媵婢们瞧不清楚面目,垂着首匆匆地过,素白的裙逶迤在地上,一如主儿们鬓上素银的簪,寂静无言地笼罩着宫城,微雨洒过庭院,风尘淼淼,烟雨朦胧,云霭轻盈飘渺,落英蘸满泪珠,沉甸坠躺在枝下,等待着化作春泥的宿命。雨雾在林端晕染,象在做一场断肠的惜别,房内的人都不说话,仅有纱纸笼罩着烛火明灭摇曳,她忽然想出去走走,许是生怕这样沉默的空气闷在房内令人窒息,她执着竹骨伞,只带了引柳。
满池的莲叶叶随风飘摇,满池的莲苞暗香盈袖,它们尚未盛开,桃花的粉瓣已伴着清泉随波逐流,深处隐现着驳蚀的拱桥,她顺着往前走,却不知道要去哪里,正如她不知几日后的自己将如何自处,枕边人成了君王,她合该为他欢喜,只他终究是成了孤家寡人了,高处寒风凛冽,而她也惶恐,惶恐古木太高,菟丝花也攀不上去。
算算日子,约莫也有六七年的时光,她想,然而她似乎已然忘了当初自己的模样。
因她从来都只有他喜欢的模样,他喜欢这样柔弱依人的女子,因而给了她安身立命的基本,她也似乎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喜好,只是在这样的时节,似乎格外容易触景生情些,那些花木纵深间,仿佛有个独立着的小亭子,她拨开那些草木过去,行过曲折小径,在那亭中轻轻坐下,看着外头的景色。
“你可知?”她突兀自嘲地笑了,带着些薄凉,不知是不是自言自语,
“我这一生从没做过想做的,只是顺应大势所趋的虚伪,活着。”
.
【良娣|苏晚晚|清夏主堂|勾玉126.5|今一总一百二十五|宠爱23%|常贵2%】
(永兴十四年五月 对唱戏)
.
涧石落差兀卧着,如叠铺开来的一面面扇子,水小心翼翼流经扇面,下跌,再跳跃成一串串珠帘或者帷幔,四处溅开,展示着雪白的肌理,草木伫立成排,苍翠欲滴,艳莺归家巢,桃李畅想盛春,戏流萤于稀星西洒,歌惊燕于繁华正茂,她静静地立着,宛如忘却了时辰,这样美的景她不是不曾见过,然而甚少这样安静而清幽地赏,让她恍惚间有了几分往日的怀念,囿于清夏的时候,她在黑暗中数着滴漏声声,是永恒不变的清寂,那时她只有想,想往先的年岁,那些稚嫩青涩的时光和玉指下琵琶弦声。
是引柳轻轻地唤她,她才恍然回过俏颜,看着常氏,这几月的时光过得很快,她的容色却已经让她觉得陌生了些,是呵,她应已是很得爷的垂青了,连容貌都被养得艳而润泽,故而举手投足都带着些跋扈气,言语间也早就带了娇娇作态与居高临下的模样,是堆砌出来的耀目,只那些话还是一样的刻薄。
府中的一切都还恍若昨日般,彼时她尚可恃宠而行,而常氏亦不过是赫舍里氏的淑兰中寂寂无闻的婢,然而即便是满身堆着荣华,她也同拜都氏是不同的,这许是她同柳氏皆可以谓可怜的地方,困于出身而卑微粗陋,既无闺秀的雍容贵气,亦无自己那样迫着入骨的风流,但她又同柳氏不同,她不曾拥多年情分,却负上了背主的骂名,柳氏骤然失宠,是她不曾想到的,然而常氏的得势,却总教人忆起往日的赫舍里。
常氏,这样一个没有心肝的女子,也会为旧主哭么?她想不出,但无论如何,常氏总能为自己的出身招致数不清的冷眼,又张扬得似乎不畏惧任何风雨——尽管谁都知道那只是浮萍似的艳丽。
她轻轻垂眸,似乎哂笑了一下,在亭中这样望着对面的人,似乎仍然带着旧日的弱柳态,却又仿佛有什么不同了,暖风吹拂的柳絮,漫天飞舞,远处几声杜鹃悲嗟,预报着暮春中芳菲已尽:
“常妹妹,春光总要尽的,冬去春来,是天之定数。”
她感慨那些,许也是带了三分惆怅的,然而她却不见悔意,虚伪并不是如何值得指摘的事,许是因为她也早早地忘却了真实,她活在虚伪里,也将这活成了自己,因她只有那一个凭借可以牢牢抓住,她的骨血皮囊,全数只是为了一个人的欢心。
(永兴十四年五月 对唱戏)
.
今夕是何夕,晚风过花庭。
微风夹杂着丝丝细雨,时光染香,流年葱茏,这时节不应当下雪,满宫的楼台殿阁却都仿佛漫着白色,媵婢们瞧不清楚面目,垂着首匆匆地过,素白的裙逶迤在地上,一如主儿们鬓上素银的簪,寂静无言地笼罩着宫城,微雨洒过庭院,风尘淼淼,烟雨朦胧,云霭轻盈飘渺,落英蘸满泪珠,沉甸坠躺在枝下,等待着化作春泥的宿命。雨雾在林端晕染,象在做一场断肠的惜别,房内的人都不说话,仅有纱纸笼罩着烛火明灭摇曳,她忽然想出去走走,许是生怕这样沉默的空气闷在房内令人窒息,她执着竹骨伞,只带了引柳。
满池的莲叶叶随风飘摇,满池的莲苞暗香盈袖,它们尚未盛开,桃花的粉瓣已伴着清泉随波逐流,深处隐现着驳蚀的拱桥,她顺着往前走,却不知道要去哪里,正如她不知几日后的自己将如何自处,枕边人成了君王,她合该为他欢喜,只他终究是成了孤家寡人了,高处寒风凛冽,而她也惶恐,惶恐古木太高,菟丝花也攀不上去。
算算日子,约莫也有六七年的时光,她想,然而她似乎已然忘了当初自己的模样。
因她从来都只有他喜欢的模样,他喜欢这样柔弱依人的女子,因而给了她安身立命的基本,她也似乎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喜好,只是在这样的时节,似乎格外容易触景生情些,那些花木纵深间,仿佛有个独立着的小亭子,她拨开那些草木过去,行过曲折小径,在那亭中轻轻坐下,看着外头的景色。
“你可知?”她突兀自嘲地笑了,带着些薄凉,不知是不是自言自语,
“我这一生从没做过想做的,只是顺应大势所趋的虚伪,活着。”
.
【良娣|苏晚晚|清夏主堂|勾玉126.5|今一总一百二十五|宠爱23%|常贵2%】
(永兴十四年五月 对唱戏)
.
涧石落差兀卧着,如叠铺开来的一面面扇子,水小心翼翼流经扇面,下跌,再跳跃成一串串珠帘或者帷幔,四处溅开,展示着雪白的肌理,草木伫立成排,苍翠欲滴,艳莺归家巢,桃李畅想盛春,戏流萤于稀星西洒,歌惊燕于繁华正茂,她静静地立着,宛如忘却了时辰,这样美的景她不是不曾见过,然而甚少这样安静而清幽地赏,让她恍惚间有了几分往日的怀念,囿于清夏的时候,她在黑暗中数着滴漏声声,是永恒不变的清寂,那时她只有想,想往先的年岁,那些稚嫩青涩的时光和玉指下琵琶弦声。
是引柳轻轻地唤她,她才恍然回过俏颜,看着常氏,这几月的时光过得很快,她的容色却已经让她觉得陌生了些,是呵,她应已是很得爷的垂青了,连容貌都被养得艳而润泽,故而举手投足都带着些跋扈气,言语间也早就带了娇娇作态与居高临下的模样,是堆砌出来的耀目,只那些话还是一样的刻薄。
府中的一切都还恍若昨日般,彼时她尚可恃宠而行,而常氏亦不过是赫舍里氏的淑兰中寂寂无闻的婢,然而即便是满身堆着荣华,她也同拜都氏是不同的,这许是她同柳氏皆可以谓可怜的地方,困于出身而卑微粗陋,既无闺秀的雍容贵气,亦无自己那样迫着入骨的风流,但她又同柳氏不同,她不曾拥多年情分,却负上了背主的骂名,柳氏骤然失宠,是她不曾想到的,然而常氏的得势,却总教人忆起往日的赫舍里。
常氏,这样一个没有心肝的女子,也会为旧主哭么?她想不出,但无论如何,常氏总能为自己的出身招致数不清的冷眼,又张扬得似乎不畏惧任何风雨——尽管谁都知道那只是浮萍似的艳丽。
她轻轻垂眸,似乎哂笑了一下,在亭中这样望着对面的人,似乎仍然带着旧日的弱柳态,却又仿佛有什么不同了,暖风吹拂的柳絮,漫天飞舞,远处几声杜鹃悲嗟,预报着暮春中芳菲已尽:
“常妹妹,春光总要尽的,冬去春来,是天之定数。”
她感慨那些,许也是带了三分惆怅的,然而她却不见悔意,虚伪并不是如何值得指摘的事,许是因为她也早早地忘却了真实,她活在虚伪里,也将这活成了自己,因她只有那一个凭借可以牢牢抓住,她的骨血皮囊,全数只是为了一个人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