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修行吧 关注:1,794贴子:10,189

回复:为什么有些人事事不顺,处处碰壁?有些人风生水起,大富大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过去有意或无意中造下的一切罪业,若生起后悔之心,一边念金刚萨卅心咒“嗡班匝萨埵吽”,一边想着金刚萨埵佛尊降下甘露,洗尽自己的罪业,诸罪可逐渐灭尽无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1-09 17:37
回复
    未完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1-09 17:39
    回复
      2025-05-10 09:21:12
      广告
      不定时更新,敬请期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1-09 17:40
      回复
        布施是我们修行的基本下手处,是修行的好抓手。应该着力做好。我们要知道,六度是有次第的。布 施是六度之首,没有布施,就无法做好持戒,没有持戒,就无法做好忍辱,以至后面的所有阶段都无法做得到位和真实。可见先修好“布施”是多么重要。另外,布 施是直接对治三毒之首“贪”的良药,直接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毒,至少还能保持我们自己的心灵健康,是以善止恶的强有力武器。世尊在佛经中也强调过布施这个法 门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善男子。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穷困厄众生。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是 故我于处处经中说。六波罗蜜皆从布施以为初首。善男子。譬如有人双足俱折。意欲远步不能得去。比丘亦尔。虽行五波罗蜜经恒沙劫。若不布施不能得到涅槃彼 岸。善男子。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悲心。无慈悲者则不能忍。无忍辱故则无精进。无精进故则无禅定。无禅定故则无智慧。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 之所得便。善男子。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摄法中财摄最胜。——《佛说像法决疑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1-10 19:59
        回复
          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若人轻于少物、恶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若人共施财物,福田、施心俱等,是二得果,无有差别。——《优婆塞戒经》
          这段世尊的开示,很明显的能让我们明白共修布施的殊胜,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钱财有限,贫富程度不同,有的人因为觉得自己钱财少,不好意思一个人去帮助别人, 认为自己帮不了别人。但是如果发起共修布施共修救助的方式,那么就能够给予一切有心布施的人,不论其贫还是富,都有一个平等布施的机会,所以共修布施的方式能够成就很多人一起发起布施,这就是共修布施、供养特别殊胜的地方,当然未来的果报也更加的殊胜。比如一位出家人生病了,需要很多钱治病,如果有个人他单独能够供 养这位出家人让他看病医疗,然后康复,这个福德果报当然也非常大,但是前提是需要这个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行,但是如果通过发起大众一起捐助的方式,那么 有的人也许出一元钱、乃至一分钱,都能够在端正发心的摄持下,得到比前一个人单独进行帮助这位出家人治病的福德大得多的福德,所以我劝勉同修们,如果有缘 看到这种共修布施救命助人的事情,都应该随缘随力的参与,钱多钱少都没关系,只要发心端正,就能成就整个救助的功德利益,非常不可思议,这不是我们凡夫短 浅执着的眼光能够看到的事实真相,唯深信佛言,真实不虚,但信受奉行即可。
          善男子。若复有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众多人众。不同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假使不施。念念之中施功常生无有穷尽。独行布施其福甚少。——《佛说像法决疑经》
          这段世尊的开示,亦是说同样的道理,我大概翻译一下:
          善男子,如果有个人,有很多的财物,从生到死一辈子都坚持一个人行持布施,但是这个人他并不如有很多人,或者贫穷或者富有或者高贵或者低贱或者在家或者出 家,这些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一起出钱,即便每个人出很少的钱,然后把这些钱聚集在一起,用这个汇集一起的钱随缘的进行布施、救济贫困孤寡老病苦厄之人,这样 做那么这每个人得到的福都比先前独行布施的人福利更大,即便假使一个人没有钱财无法布施,但是能够劝别人或多或少出钱来共修布施,那么这个人的念念的相续 中常常会升起布施的功德,永远都没有穷尽,但是独自一人行持布施,相比共修布施,得到的福利少得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深信佛语,不能小看这种共修布施共修救助的因果,更不能轻视一分一元的钱财,我们应该多多的宣传、劝勉他人进行共修布施,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是大众的力量就是无穷尽的,当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才能成就这一滴水的伟大,布施的道理亦复如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1-10 20:02
          回复
            世尊金口玉言,每个人出少钱共修布施,这每个人得到的福都比从生到死一辈子独行布施的人福利更大。这是以小善感大果啊!这是多么方便的事情呢!这是多么值得去做的事情呢!
            再次,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为什么“共修布施能够以小善感大果”呢?当然,我们最好是应该深信佛言不虚,其中的道理非我们凡夫所能理解。但是,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感受和浅陋的眼光,略析一二,也许能让大家加深一点理解和信服。
            那我们就来分析了:第一,福德、功德的多少,与心态(即发心)才是最密切的关联。大乘菩萨道,一切看发心。福德的多少以发心的深浅为准绳,而非以财物的多少为准绳。这样看来,施予的数量并不会对福德的多少构成重要影响,反而是心态构成决定性的影响。
            第二,参加共修布施是成就大众布施功德的善行。打个比方,按照世尊开示的意思,独行布施1万,肯定远远比不上共修布施1万,以后者的方式所获福德要多得多,而且在第二种方式下,自己个人施舍出去的财物反而要少得 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的理解是,独行布施1万,只是成就了自己一个人的布施功德,自己一个人会获得这个布施的善果;而共修布施1万,则是成就了很多人 的布施功德,甚至是劝化了很多人来修行布施,这样让大家在出小力的情况下能够圆满善行、让大家都能获得布施的善果,这就是造福于所有参加共修的大众了。由此看来,参加共修布施不仅是在帮助受施的人,同时也等于是在造福于参加共修布施的所有的人,这当然就不是独行布施所能比拟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1-10 20:06
            回复
              改变命运重要因素:串力
              串习就是反复不间断地去做。一件小善,只要长期不断串习,就可以积成大善,而且我个人的理解,这个过程可能还有一定的累加放大效应,用个数学式表达一下:比如假定其他条件一样的前提下,偶尔做一次某善事得到的功德为X,而每天坚持做这个善事,连续1000天得到的总善业为Y>1000*X。当然反过来说,一件再小的恶业,只要不断串习,也会日积月累而成为大恶。
              据我的观察,很多同修抱怨自己努力求福多年却毫无改善,多半是在这几个大原则上出了问题,不是发心不具就是不肯持戒,要么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串习的力量(恶业倒是串习得很精进哦,简直每日不断,呵呵)。行善积德一个月两个月很多人都愿意去做,但做一段自己感觉似乎没有什么感应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就放弃了,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花了很多钱和精力去挖煤,坚持了一段还没挖掘到煤,就放弃了,工人工资也发不出,他就跟工人说,你们自己去挖,挖到算补你们工钱,说完这句话第三天,那些工人就挖出煤了,友人后悔不已,后悔没能坚持,我们学佛也是这样,快要挖到煤了,快要有效果了,很多人就放弃了,不去反省自己反而责怪佛法不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01-10 20:17
              回复
                很多人追求所谓的他心目中的感应,什么叫所谓的他心目中的感应呢,就是指符合他心意的,让他目标达到的就是感应,如果和他期许的事情条件不符,那就不叫感 应,他就会生起嗔恨甚至诽谤,这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我执,凡夫之人不通过修行,事事起心动念必然受业力的牵引,没有智慧,不能分辨事情对他是好还是坏,打 个比方:以前很多人都碰到过,在谈恋爱的时候,一定要跟谁谁谁在一起,死活都要在一起,哪怕付出一切代价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她觉得这样她才能活下 去,不能跟心仪的人在一起死的心都有,但是真正在一起了怎么样了呢,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这时候才觉得如果当初不选择他该多好,哪怕单身一个人都比这强 很多呀,这就是我们凡夫的心,颠倒反复,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智慧去分别好与坏,佛菩萨苦口婆心告诉我们轮回多苦多苦,可是偏偏很多人说我不想去极乐世界,因 为那里没有爱情,让人哭笑不得呀,其实真正的感应是在经咒 的加持下,你自己有力量加持自己了(原来受业力的牵引我们明知道不能做的事还要去做,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的习气,现在通过抄经、修法、供灯、放生,业障消除、福报提升后自然有力量能消除恶习,不想抽烟、喝酒、吃肉了,不想打麻将了,不想看黄色片了,这就是加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9-01-10 20:24
                回复
                  2025-05-10 09:15:12
                  广告
                  有 时候切记佛菩萨不达成你的心愿反而是你的福报,反而是对你最好的安排,就像小孩子不懂事一定要要什么东西,作为父母明知道这对他有害,自然不会满足他的愿 望,但是小孩会因此大哭大闹,这个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9-01-10 20:26
                  回复
                    《太上感应篇》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日行一善,则每天有一吉神随身,一年则有365位吉神随身,所以该书说:“三年天必降之福”。若能坚持三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肯定会“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是不需要问人,自己就推想一下就能肯定的事。“人说阴德如何种,举念先存为众心。”
                    每天培养这个习惯的好处有:
                    佛经里说的布施的功德这都会有
                    天天有念及三宝或念师父或念众生而培养悲心
                    天天有象征式地报恩
                    培养把修行看得比其他事重要
                    恒常不忘地做,培养纪律性
                    培养会理想愿意付出代价的决心
                    培养从错误中学习的习惯
                    更好地满足戒律(皈依有学处、密戒也有些戒条,要求我们每天供养)
                    关键是每天,风雨不改。多少不重要。“每天”才是重要的关键。别小看这个修行,不是打坐想空才算修行的。如果高的所谓修行办不到,小的又不屑做,哪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修行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9-01-10 20:31
                    回复
                      ,快速改变命运常被人忽略的生活细节:谨慎口业!
                      身边的一二个同事,每次与男女同事聊天开玩笑都喜欢占人便宜,我多次劝导,皆视口业为儿戏,我观世间之人,十中有九,皆轻视口业,故感概之,作小文以期能劝无知顽愚。
                      如我身边有二三同事,每次与同事说话,几乎都先骂别人**,但可能不知,每骂一次别人**,他就要堕一次**道。如果他不巧,他骂到了有德行的善人,那他的罪要加深十倍,如果他骂到了阿罗汉,那他的罪就要加深千百倍,如果他骂到了佛菩萨,那他的罪更要加深千万亿倍。
                      又有一同事,每次和女同事聊天都喜欢说黄色笑话占人便宜。他可能不知,他这叫恶口,还带黄色,恶加一等,这种罪不但很重,还会当世折寿,如此一来,日常月久累积恶口之罪何其多,加上平日更无半点善行,试问寿命能剩几何?
                      又有一同事,几乎每次有新同事来,都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她虽无恶意,但一样造了重罪,虽无以上二位罪重,但我观她也是晚景凄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9-01-10 20:35
                      回复
                        恶口之害巨大,你不明恶性循环之理,我给你把个比方:
                        你一大早就把你老公骂了一顿,你老公心情因此很不好,于是你老公又骂你的儿子一顿。你儿子因为被老爸骂一顿,于是又跟爷爷顶嘴。
                        你老公是单位的领导,因为早上被老婆骂因此心情不好,于是在开晨会的时候把全单位的人都骂了一顿。于是全单位的人又去找别人出气,各自回家夫妻吵架。
                        ……
                        你想想看,你造的罪有多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9-01-10 20:39
                        回复
                          反过来赞美别人的福德功德有多?我又给你们打个比方:
                          今天秋高气爽,你一大早就赞美你老公一顿,说他如何棒,说他很有责任心,很辛苦的为家庭付出,说他很帅,再怎么老,还是自己的老公最帅。你老公被你左一句赞美,右一句赞美后,心花怒放,于是把儿子又赞美了一翻。你儿子被老爸赞美了一翻,于是又赞美姑姑漂亮,又赞美爷爷很多学问,又赞美老师今天讲的课太棒了。
                          于是,姑姑被侄子赞美了,认为童言无忌,认为自己真的很漂亮,于是在上班的时候满面春风,对领导与同事及客户都很自信的微笑问好,于是姑姑的领导与同事及客户都认为她很棒,于是老总升她为部门经理。
                          然后儿子的老师被学生赞美了一翻后,于是心情很好的讲了一天的课,还赞美了全班的同学。全班的同学被老师赞美后,放学后又各自回家赞美自己的父母。
                          爷爷是个退休教授,多时不著书立说,被孙子赞美一翻后,觉得老当益壮,于是又拿起笔写作,教育广大读者,要孝敬师长,助人为乐,做有益社会的人。
                          你老公是公司的领导,一大早被老婆赞美一翻后,心花怒放,于是在公司开晨会时赞美了全公司的职员。全公司的职员一一被老总赞美后,都心情很好的接待了公司的每一个客户,于是公司的业绩就比平时翻了一翻。公司每个几百客户都满意的离开公司后,都觉得这个公司的服务是他见过服务最好的公司,于是都成了这个公司的老客户。这些客户心满意足的离公司后,都开心的回到家里,开心的面对每一位家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9-01-10 20:41
                          回复
                            很多人都想行善,但总觉得身边无善可行。其实,你每天都有很机会行善,只是你不认为那是善行而已。比如说,你每天坚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并赞美他。每当有人烦恼,想发火时,你就当他的倾听者,并安慰他,开导他。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做,不出三年,算命先生就算不准你的命了。为什么算不准了?因为命运从心而生,当你的心态改变了,行为也就改变了。当你的行为改变了,命运也就改变了。帮助他人财力物力,福德所大,但大不过帮助他人从烦恼中解脱。所以莫小看一个微笑,一句赞美;更莫小看当一回倾听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9-01-10 20:43
                            回复
                              2025-05-10 09:09:12
                              广告
                              这个世界,不只是单纯的人类的世界,在另外的时空,有管理福禄、命格的天上、地府的官员,有影响人精气神的运势的冤亲债主。中国古人有,“阳未动,阴先动”的说法。
                              心中心二祖仁知阿阇梨在《千偈瑜珈焰口》中说:经云:天下未乱,鬼神先乱。安鬼神,即所以安家宅、定人心。年来社会不安景象,如疯狂走失自杀,虽业由自作,亦鬼神隐为之祟。故荐度安灵,实可减劫消灾、去病延寿、启发孝心、增长善念,功德不可思议。兹以浅显文字,演说佛理,共千二百五十偈,中有瑜珈施食等仪,参用密宗施饿鬼法,名曰“千偈瑜珈焰口”。
                              观察了不少师兄做准提火供的经验,可知,这之间似乎存在着福报资料的转化,火供是个入口。通过咒语、缘起福物的焚烧来供养本尊、护法、鬼神,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福报功德。这比只是念诵咒语要来得快,力量更为广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9-01-13 2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