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千虫吧 关注:27贴子:676
  • 5回复贴,共1

被胳肢为什么会笑?科学家“请教”了大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1-10 13:48回复
    这些大鼠似乎很享受这个被胳肢的过程——在被研究人员“偷袭”几次之后,它们会主动寻找研究人员的手来“求挠挠”,还会开心地蹦来蹦去。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体格小了点,热爱被挠肚子的特性倒是它们那些毛茸茸的猫家死敌们没什么区别。


    2楼2019-01-10 13:49
    回复
      布莱希特和石山晋平还发现,大鼠通过追逐研究人员的手来玩耍时,也同样会发出“笑声”——即便研究人员没有对它进行触碰。这样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提示,胳肢、玩耍行为和大鼠的快乐情绪之间可能有着某种联系。


      3楼2019-01-10 13:51
      回复
        被胳肢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被胳肢发笑的神经基础是什么?在探寻过程中,研究者把目光锁定在了大脑中一个叫做体感皮层(somatosensory cortex)的区域上。体感皮层是全身触觉的感知中枢,身体各部分接受的触觉信号会在这里统一处理。对人类的研究提示这一区域可能与搔痒反应有关。因此,布莱希特和石山晋平猜测,“挠痒痒”可能会导致体感皮层的神经兴奋。
        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在与研究人员玩耍和被轻触背部时,对应躯干部位的体感皮层神经轻微兴奋,而在被抓挠背部和腹部时,这一区域的神经元兴奋显著增强,对深层神经元的影响尤为强烈。而更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光是以电极刺激这些深层的神经元,也足以促使大鼠发出超声波“笑声”。这些结果提示,在对应躯干部分的体感皮层中,深层神经元的活动可能与大鼠被胳肢发笑的行为相关。


        4楼2019-01-10 13:52
        回复
          但是,胳肢并不必然带来欢笑。研究者将大鼠置于强光照射的高台之上,使得它们产生焦虑的情绪。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大鼠施加相同的刺激。他们发现,处于焦虑状态中的大鼠笑的少了,发出的超声波少了,也不怎么喜欢和研究人员的手掌“玩耍”了。而与之对应,体感皮层的活动水平也下降了。而这一切的现象都在说着同一件事:鼠宝宝不再开心了。达尔文认为被胳肢的人需要处在愉悦状态下才能发笑,看起来,大鼠的身体也和人类有着一样的要求。
          胳肢大鼠,是为了理解人
          布莱希特和石山晋平的实验结果指向了掩藏在胳肢发笑现象背后的逻辑链:大鼠的积极情绪,玩耍行为,被“挠痒痒”的表现,似乎都能够和体感皮层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为最终解释为什么人被胳肢的时候会忍不住发笑提供了一丝线索。
          但同时,这些发现也引申出了更多有趣的问题。挠痒痒这一社交行为与“快乐“之间的相关性将会促使人们思考这样的行为具有怎样的生理意义——为啥这种偷袭脆弱部位的古怪行为,能够让人们和大鼠感到很高兴?而同时,体感皮层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让人好奇,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回答为什么我们被胳肢时会有“谜之快乐”的感觉,这一脑部区域与情绪处理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后续研究会继续抽丝剥茧。


          5楼2019-01-10 13:52
          回复
            奇葩 撸猫 撸狗 现在竟然撸老鼠


            IP属地:湖南6楼2019-01-11 1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