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翔迷吧 关注:293贴子:76,894
  • 10回复贴,共1

【转贴】我国成品油价格高于美国遭质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虽已实行,但国内石油企业的成本依然缺乏透明度,这就使得国内市场油价高于国际水平成了常态。
据新华社电 从6月1日到30日,国际原油期价从每桶68.06美元涨至69.89美元,上涨2.7%;在此期间,北京汽油价格却从每升5.89元上调至6.37元,涨幅8.1%。与美国汽油零售价格相比,中国的汽油价格大约高出1.8元。一些消费者很困惑:国内成品油价比美国还高合不合理?如此油价形成机制还算是“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吗?
“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中国成品油价格偏高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他指出,按照目前每升6.37元的油价,剔除政【百度审核】府税收后石油公司真正拿到的销售收入约4.08元。以美国新泽西州为例,折算后每升油价约4.56元,剔除税收后石油公司拿到3.64元;英国国内油价在12.2元时,剔除税收后石油公司拿到3.294元;日本国内油价在7.5元时,税后石油公司实际拿到3.4元。



1楼2009-07-04 09:28回复
    从剔除税费后的成品油“裸价”可以看出,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确实比美国高。另外,从石油公司拿到的销售收入来看,中国的石油公司拿到的钱是最多的,甚至高于部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国【百度审核】务【百度审核】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邓郁松认为,美国油价不是政【百度审核】府定价,而是企业自主来定价。我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性不强,所以还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定价。简言之,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一项关于成品油价格的权威调查显示,93%的受访者表示对一个月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感到“不适应”。有关专家解释说,这种“不适应”感的产生除了连续涨价带来的消费压力,更多的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者焦虑。


    4楼2009-07-04 09:32
    回复
      2025-05-29 21:01:33
      广告
      按5月8日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确定”。如今成品油价格形成依据的国际原油价格基准应该是多少?“这个没有人告诉你。”韩晓平说,2008年6月20日国际原油价格为130美圆时对应的国内油价是每升6.20圆;到2008年12月19日国际油价降至40美圆时,我国将成品油价下调到每升5.44圆。其间,国际油价每升下跌2.75圆,国内油价只下调了0.76圆,即使加上0.8圆的燃油税,仍给石油公司预留了1圆以上的利润空间。“这也是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之一,即当初定价时给石油公司预留的利润空间太多了。”韩晓平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王炜瀚说,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实施后,国内石油企业的成本依然缺乏透明度,这就使得国内市场油价高于国际水平成了常态。


      5楼2009-07-04 09:33
      回复
        8~14楼因审核重复请删除。


        16楼2009-07-04 13:27
        回复
          记得去年就看过一网友写的帖子,大意是:中 油的售价与美国使用汽油之比较。
          其主要观点如下:
          1.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买含硫高的低价油。


          17楼2009-07-04 13:35
          回复
            2.中国国道(当时)、高速均收费,美国不收费。
            3.中国国产油按什么价格算?中国的石油工人、加油站职工拿的什么样的工资?
            小结:
            1.低质廉价原油+国产廉价油+廉价工资≠高价油
            2.收费的公路+高价油+低收入=超过美国的油价


            18楼2009-07-04 21:11
            回复
              国内燃油附加费可能复征 800公里以下每人20元
              从6月30日起,国内航空公司常用的3号喷气燃料出厂价每吨由4020元调高至5050元,涨幅高达25.6%。业内人士透露,民航业全年将因此增加70亿元成本。而三大航空公司占据半壁以上的航线江山,“亏不起”是大家喊出复征的重要因素。
              记者从航空公司了解到,此次申请燃油附加费复征价格为800公里以下每人20元,800公里(含)以上为每人40元。
              http://news.qq.com/a/20090705/000169.htm
              ---------------------------
              连锁反应开始了,最终受害的都是老百姓。


              19楼2009-07-05 10:19
              回复
                麻烦长清了,以后若审核多等会再发。


                21楼2009-07-06 12:34
                回复
                  2025-05-29 20:55:33
                  广告
                  富了中石油,穷了老百姓,谁是最终消费者,谁掏的最多


                  29楼2009-11-10 21:05
                  回复
                    2元/车次?太多了吧?武汉上次仅加0.5元


                    38楼2009-11-23 20:18
                    回复
                      中石油否认逼涨天然气价 称已超负荷供气
                      面对目前武汉、重庆等地的天然气供应依然紧张,中石油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目前中石油塔里木、长庆、青海、西南四大油气田已满负荷生产,所有天然气井均超负荷生产。对于目前关于社会上“逼宫涨价”的说法,他表示,中石油集团与政府各个层面一直保持渠道顺畅的沟通,作为央企中石油会千方百计保证供应,完全没有必要通过绕道南方逼宫涨价。
                      对于民众质疑中石油因天然气价格低不愿增产,这位负责人表示中石油一直在增加天然气产量,生产得越多卖得越多,中石油不会因为气价低而不增加生产。
                      “目前用气紧张的本质问题仍然是气源不足。”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内多个地区气温下降,天然气需求增加,中石油及时增加了天然气产量,由月初的1.69亿方/日提高到目前的1.89亿方/日,提高了2000万方/日的供气。
                      “但是目前的问题依然是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增加,且冬季用气会因天气变化急剧增加,目前北京用气已达夏季5.3倍。”他表示,目前华北地下储气库也提前严重超采,预计11月超采气量达1.7亿方,给冬季天然气保供带来巨大风险。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法,即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合理的利润,虽然天然气价格相比于其他同等热值的资源产品价格偏低,但目前企业生产天然气并不亏损。
                      中石油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其天然气产量约占全国产量80%。这位人士表示近年来中石油一直在加大天然气上游开发,并将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新的利润增加点。目前中石油正在推进包括西气东输二线、涩宁兰复线、陕京二线增输工程、大连和江苏LNG等重点项目。
                      数据显示,中石油前三季度净利润下降了14.1%,但天然气业务却保持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天然气产量为4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
                      ■ 专家看法
                      观点1天然气价格偏低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生产商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是“气荒”不可回避的原因,其更深刻的原因是目前国内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
                      “政府目前对于天然气的重视仍然不够,天然气的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价格杠杆没有发挥调控供需平衡的作用。”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表示,中国的天然气亟须形成一个定价机制。
                      “政府对气价的控制不仅影响了天然气企业获利,也助长了天然气消费增长。”林伯强表示,由于天然气价格过低且本身是清洁能源,带动了天然气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缺口在2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中石油集团公司在昨日发给记者的新闻稿中也表示希望,“建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加强需求侧管理。天然气作为高效清洁能源,应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现它的价值,引导天然气的消费流向。”
                      观点2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形成天然气合理的定价机制应该有多个主体参与制定,不能仅仅靠几个石油公司和政府部门推动。
                      他认为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并未形成充分竞争,中石油就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政府可以考虑适当放开上游市场,让市场主体充分产业化,与下游用户自主商定价格。韩晓平表示,“很多国家天然气市场是多元的竞争,所以现在的气价并不比我们高。在很多的国家实际上是能够赚钱的,如果说中石油、中石化因此而不能赚钱,那么和他们的经营机制是不是有关系?”
                      “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才能保证天然气的供应。”韩晓平认为。(记者钟晶晶 《新京报》)


                      39楼2009-11-23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