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谁的胜利?是脚踏实地,认真做事,模仿美国电影工业的标准,体系,并且结合中国实际诞生出来的产品。
在这里,美国电影工业标准没有任何的意识形态色彩,就是一个客观的生产体系。就好比造民航飞机,那就必须遵循欧洲EASA与美国FAA划定的各项飞行标准进行试飞,进行飞行试验,完成这两个机构的检验,能不能拿到人家的适航证,那就不单是技术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了,不多谈。仅仅就技术层面,民航机的大部分标准验证,是前面这两大机构制定的。
同理,要中国电影工业化,市场化,甚至全球化,能参照的,就是美国电影生产体系,《流浪地球》剧组提供给大家的花絮,就是我首段已经明示的。
《流浪地球》首先打击的是中国电影行业内部,那些靠五毛特效(五毛特效?估计连五毛钱都没有完全投进去)。靠水军流量,靠哗众取宠来骗投资人的集团,这种集团的作品什么成色,这几年大家有目共睹,今后,外部的投资人要投钱的时候,人家就会无形的把《流浪地球》作为一个门槛,人家5000万美金制作出来的是什么成色,你5000万美金制作是什么成色?投资人不是傻子,人家会对比的。这就是良币驱逐劣币,资本是逐利的,但资本不是瞎子。
《流浪地球》再次打击的是各种PTSD患者,工业化的产品,对小农经济,狗吠火车般的谩骂,那就是降维打击,话语权完全不在谩骂者手里。恰恰是这些PTSD患者所推崇的体系,产生了《流浪地球》,而不是相反。这就是PTSD患者最悲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