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吧吧 关注:31,520贴子:81,153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退失信力时,应多阅读金刚经持验录,以增强信力。
以下为二百五十二篇古人金刚经持验录,皆有可信出处。敬请阅读。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一)
(一)往生净土之证菩萨果位
唐代有位比丘尼名叫净真,住在长安积善寺中,平时靠乞食度日,一生中从不瞋怒,深得忍辱波罗蜜,她诵金刚经达十万遍,又专精念佛。显庆五年七月间,她染上微疾,告诉弟子说:"我在这五个月内曾经十次见到阿弥陀佛,又曾两度见到极乐世界宝莲花上童子游戏,又有位圣僧五度向我授记云你于来世当得作佛。"尼师又说:"我已得西方极乐世界上品往生。"说罢遂跏趺而终。经过一夜尼师又醒来说:"我已得菩萨位,遍历十方供养诸佛。"言讫而终,光明照遍寺中。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六祖坛经亦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金刚经之殊胜由此可见。(金刚经受持灵验传)
(二)往生净土之诵经十万遍。
唐代永微元年,有位明濬和尚忽然暴死,见到两位穿青衣的人引他去见冥王,冥王问他:"你这一生如何修行呢?"和尚说:"诵金刚经。"冥王说:"善哉,若诵十万遍,明年必定往生净土,那时弟子就不能见到师父您了。"随后就放他回阳。明濬从此更加精进。翌年三月坐化,旁边的人都闻到异香扑鼻。(金刚经持验记)
(三)往生净土之西方来迎。
惟恭是唐朝荆州法信寺的和尚,他诵金刚经三十多年,每天五十遍。一天寺庙里的灵归和尚有事外出,他在半路上遇到五六个年轻人,衣服非常鲜洁,每个人都拿着乐器,向他询问惟恭上人在哪里?灵归和尚告诉他们,并问他们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说是从西方来迎惟恭上人的。其中一人从怀里拿出一朵象拳头那样大的莲花,花的叶片还发出奇异的光,他们往著佛寺一路奔去。当天晚上,惟恭和尚就入灭了,整个佛寺都听到丝竹管乐之声。(佛祖统记)


IP属地:广西1楼2019-04-03 15:17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三)
    (十二)往生净土之壁现佛像
    沈春郊,明朝湖州双林镇人,本是官宦之后,娶妻费氏。可惜少时守寡,她靠着织布自给自足并持斋四十余年,供养一幅佛像及一尊檀香木刻成的观世音菩萨。每天早晚必诵金刚经一卷、佛号千声,不论寒暑从未停止。崇祯戊寅年该地发生瘟疫,只好移居女婿家的楼上,仅供奉观音大士圣像,佛像仍留于旧居。她每天焚香诵经并祈祷此香直达佛所。转眼三年过去了,那年春天忽然从空中飘来异香围绕楼阁数日,粉壁上涌现佛像壮严而精妙。这个消息远近传播,来瞻仰的人很多,如果用净巾擦拭,色彩愈为光明。又经过四年,那年春天,费氏告诉女婿说:我要返回故居,即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她一回到家就净扫焚香、礼佛诵经。到了第三天早上沐浴更衣端坐念佛,午时忽然大声说:佛已现身接引,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遂别众而逝,享年七十三岁。(巾驭乘续集)
    (十三)往生净土之异香满室
    周廷璋,号楚峰,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云南人,为人朴实忠厚虔信佛法。他每天晨起必定持诵金刚经、弥陀经及观音诸经。平日他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穷人,尽管别人有时取笑他,他毫不以为意,仍旧欣然自得,颇契"无我相、无人相"之义。八十七岁那年一天忽然告诉妻子:我将要走了,阿弥陀佛来迎接我,还有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也都来了。一会儿又说:观世音菩萨要我绝荤五天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那天起他每天仅吃一粥一菜,并净持斋戒。第五天他沐浴端坐,令子弟诵七宝如来名号,自己诵经而逝,身体散发出异香,面貌如生。环侍在侧的人无不称赞他的成就。(金刚经灵验录)
    (十四)往生净土之莲花开花
    朱氏,宋朝霅川人,持诵佛号三十年兼持金刚经,开卷时每次都说有众多圣人驾临察看,故不敢高坐。有一天忽然断食,之后每天只喝几杯水,过了四十天,梦见三位和尚手持莲花说:我为你种的莲花今日开花了,所以来迎接你。醒来之后,朱氏就不停地念佛,端坐而化。(佛祖统计)
    (十五)往生净土之观佛三昧
    唐时,是明朝湖州人,跟莲池大师受持念佛法门,他的眷属也都能背诵金刚经及普门品,白天各自受持,到了晚上,全家人则聚集佛前礼诵。唐时更修成观佛三昧,常常见到佛现瑞相,临终时正念而逝。(净土晨钟)
    (十六)往生净土之念佛坐逝
    慧安尼师,宋朝明州人,专修西方并持诵金刚经,不论寒暑都精勤不懈,常常看到烛光中现出佛像。有一天身体不适,凝神端坐,告诉大家不要喧哗,过了一会儿说:佛来了!叫大家一起念佛,不久坐逝,时年九十六岁。(佛祖统记)


    IP属地:广西5楼2019-04-03 15:23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四)
      (十七)往生净土之跏趺坐化
      沈炳,清朝长洲人,十五岁时得了气喘病,三十岁时病情更重,五十岁时愈发厉害就开始念佛并吃长斋。他的朋友劝他持诵金刚经,于是每天念三遍,病情渐渐转好。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岁末,身体稍感不适。在月底时,早晨起来沐浴后就面向西方结跏趺坐念佛。当时妻子在他身边,就挥手叫他离开,过了一会儿便寂然坐化了。(二林居后集)
      (十八)往生净土之佛现大身
      王仰泉,清朝杭州人,平日以屠羊为业。有一天生病看到群羊向他索命,于是就改行,并从此长斋持诵金刚经。满千遍后,又同时开始拜法华经。八十一岁的那一年,忽然看到冥吏来追,他抗声说:我等待佛来才去!到了第五天他果然看到佛现大身,垂手接引,欣然而逝。(现果随录)
      (十九)往生净土之道心不可退
      明朝时,海盐渔户张元和他的弟弟张贞,有一天夜归,船航行到了青松塘,看到水面上有奇异的光芒,于是潜入水中捞起一个石匣,打开之后,原来是一本金字所书的金刚经。当天晚上张元梦到金甲神对他说:你前生是长水法师讲坛作务的人,因道心不坚固所以退堕至此,但是宿因未泯,特别赐你大法,应当精进持诵!张元回答说不识字,金甲神叫他把嘴张开,拿一枚丸药投入他的口中。次日张元醒来后,读诵金刚经好象是久读熟识。张元将这个情形告诉昭庆寺的传如和尚,和尚勉励他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过了三年,张元告诉亲友说:莲台已经出现。于是端坐而化。这是万历丁丑七月间的事。(巾驭乘续集)
      (二十)往生净土之乘此福力也可往生
      房翥,唐朝人,生平崇信佛法,每天念佛并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他突然暴死到了阴间,冥王告诉他说:你持诵金刚经并且曾劝一老人念佛已生净土,你乘此福力也可往生。他说:我曾发愿持诵金刚经一万遍,现在还没有诵完。冥王说:诵经满愿固然是好,但早点往生净土更好。冥王看他非常坚决,就派遣冥吏送他还阳。(金刚经持验记)
      光明禅师开示:善哉此行,其一,有生之年多多劝说有缘加入背诵金刚经的行列,功德无量,乘此福力也可往生!其二,于五浊恶世修行之功德远远超于在极乐世界修行,道友们当发心持诵金刚经万遍几万十几万遍,成佛授记真实不虚!


      IP属地:广西7楼2019-04-08 10:05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六)
        (二十六)往生净土之念佛往生
        刘道隆,明朝人,他的母亲李氏四十岁时发心长斋奉佛。但她不识字不能诵经,遂整修一间静室供奉着观音菩萨及金刚经,朝夕焚香礼拜,以念佛千声为课从不停辍。李氏虽然不识字不能诵经,但她却捐出巨资刻印金刚经,施送给与佛有缘人。每逢生日,儿媳们打算替她做寿,她必全家茹素,自己还礼忏一天或三天。这样的生活过了二十五年。往生前一年,她将平日所存的钱延请僧众诵金刚经,广修功德。她梦见观音菩萨拿着一串念珠给她并说:你数数念珠数目,这就是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日期。梦中一数有五十三颗,但她不解其意。到了次年五月十三日,她忽然告诉家人说:我要往生西方了,你们应该大声念佛助我西行。她端坐床榻上,所有晚辈都围绕她的床前念佛,在众人念佛声中她安然而逝。(金刚经持验记)
        (二十七)往生净土之异香满室
        徐孝克,隋朝国子博士,自幼虔信佛法,对于经论的阐述弘扬不遗余力,尤其专诵金刚经。侯景之乱时他卖妻来奉养母亲,从此长斋并受持菩萨戒。这时都官省经常有鬼怪出现,他前往居住后,所有的鬼怪从此就不再出现了。隋文帝久闻他的名声特颁诏令,请他在尚书都堂讲说金刚经。开皇十二年,徐孝克已经七十三岁了。临终念佛,室中有异香,邻里都觉得惊异,并赞叹佛法的伟大。(金刚经持验记)
        (二十八)往生净土之化人诵经
        孙大仟,明朝人,自幼聪明敏睿。十二岁时,跟随父亲镜吾居士奉弥陀四十八愿,到云栖受持五戒,返家后,断除荤腥鱼肉,摒绝交游,从此沉默寡言,一心念佛,不惜身命,精勤不懈,誓取金台,非要得到上品往生不可。没有多久,他看到二位比丘手持莲花前来,叫他诵金刚经一天一夜,大仟忽然坐起来说:‘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都来迎接我。’大仟手结金刚拳印,大声念阿弥陀佛数声,端坐而圆寂。这是万历辛亥年十一月十一日的事,大仟并有净土十二时歌传世,详见吴太史西生传中。(西生传)
        (二十九)往生净土之诵金刚经回向西方
        吴某,清朝浙江人,己佚其名。顺治元年适逢清兵围城,他与父母离散,被抓到张将军的帐下服役。这时他年仅十三岁,哀叹自己本是儒家弟子,竟落得这种地步,必定是宿世罪业所招感,遂在佛前立誓要持斋念佛,每天诵读一遍金刚经,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过了三年,吴某将发下来的粮银买香供佛,并跪诵金刚经及阿弥陀佛圣号,精进不已。如此又经过十年,那年的十月廿二日,吴某忽然告诉张将官说: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张不信,呵斥他妖言惑众。翌日,吴某亲自去向提督请假,提督大怒批示将他交给张将官杖打十五下。吴某丝毫没有怨言,又到各营向众将士辞别,自称将于十一月初一日往生西方。到了那天,吴某五更起床沐浴,焚香拜佛之后,仍然到船上向张将官叩别。张大怒,差人跟随他到他要焚身的地方,看到吴某向西方礼拜了三拜,端坐说偈:身在营中心出家,身披铠甲是袈裟,刀刀亲见弥陀佛,箭箭射开白莲花。说完偈,大家看到他口中吐出三昧火,将自身焚化。全营的官兵见状都围绕礼拜,张将官全家人也因此而斋戒奉佛。(西归直指)


        IP属地:广西9楼2019-04-17 08:47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八)
          (三十四)临终瑞相篇、公卿富贵不能比
          明朝天启初年,京师正阳门,有一位老军人,看守一间舡铺,独居无子,每年可领取十石米粮,他留存四石供日常食用,其余的变卖购买薪柴蔬菜等,闲居无事,每天焚香诵金刚经。当朝宰相韩爌,每次身穿锦衣,乘坐大轿,前面有随从开道,浩浩荡荡经过那儿时,一听到老军人的诵经声,往往感叹说:他要诵经很容易,而我却很难,我享受不到他这个福分呀。老军人后来活到七十三岁,无疾而终。虽是炎热的六月,尸体却毫不臭秽,更没有飞蝇聚集。京师的贵人看了都很惊奇赞叹,纷纷出钱为他择地安葬。韩公素称贤能,他的话可说真实不虚。处于太平盛世,不求闻达,又能无事一身轻,得自由身,所得足够一身温饱,乃是人间仙福;更加持诵金刚经,修最上乘法,为出世正因,岂是一世的公卿富贵所能相比哉?(径中径又径徵义)
          (三十五)临终瑞相篇、幢幡来迎
          薛严,唐朝人,任忠州司马,平日蔬食长斋,每天念诵金刚经三十遍。七十二岁临终时,看到幢幡来迎接。他的妻子是御史安俨的姑姑,亲见薛严随着幢幡华盖冉冉升天飞去,叫他都不应,全家人都闻到异香。(报应记)
          (三十六)临终瑞相篇、般若一日之功
          颜光裕,明朝人,世代以儒为业。有一天随同乡里士绅耆宿到金刚会听经,甚为惊叹敬服,极想参究金刚经的意旨,可是因为赴试未能如愿。后来任职太和县。有天生病,梦见两位青衣人把他拘进阴府,景象幽暗,森严悽惨,冥吏告诉冥王说:光裕阳寿已尽,生前好杀,喜食牛犬之肉,罪业深重。这时即有无数生灵前来索命。冥王将他判入鼎镬油煎,牛头马面用刀叉将他叉入沸腾的油鼎内,看到他全身覆盖着莲花,沸腾的油鼎顿时冷却。冥王合掌,命冥吏查看善恶薄,告诉光裕说:你有持诵般若一日之功,才有这个金刚不坏之身,所以增延你的寿禄,希望你回去之后多多劝世人持诵。光裕已经死去七日,还阳后每天课诵不停,并刻印金刚经六千卷施送。七十岁临终时,里巷的人都闻到异香。光裕再三嘱咐说:你们务必广为流传下去,嘱咐世代的子孙受持这卷最上乘的金刚经。言毕而逝。这是光裕六十六代孙,伯廉博士亲口所说的。(金刚经持验记)


          IP属地:广西11楼2019-04-17 08:48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十)
            (四十一)临终瑞相篇、诵经坐化
            钱永明,明朝绣水人。夫人张氏信佛虔诚,每天纺纱织布时,持诵金刚经十遍作为日常功课。有一天,张氏在织布时,诵到"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时,忽然停止工作而合掌。家人觉得非常奇怪,叫她也不答应,走近一看已经闭目坐逝。这是万历庚申七月四日的事。(金刚经持验记)
            (四十二)临终瑞相篇、如愿延寿
            何轸,唐朝人,娶妻刘氏,刘氏少时就持诵金刚经。他们夫妻恩爱,育有一男一女,男的两周岁,女孩仅一周岁。有一天夜里刘氏梦见自己到了冥府,冥吏告诉她只能活到明年三月。醒来屈指一算仅存半年的寿命,为此忧惶不已,不停的哭泣。家人都觉得奇怪,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梦到冥府,冥吏说我仅存半年寿命,我没有什么遗憾,只是令我伤心难过的,就是这两个儿女将失去依靠,我怎能放心得下?家人虽然心存疑虑,但亦爱莫能助。隔了数天,刘氏忽然省悟,遂断除荤腥,延请画工绘制一幅佛菩萨的圣像虔诚礼拜供养。日夜在佛前诵金刚经,每次诵毕都回向祝愿说:惟求佛菩萨慈悲,让我能增延世寿若能活到四十五岁,将儿女抚养长大,并为他们完婚出嫁,那我死而无憾。到了次年三月,竟安然无恙,于是更加精勤持诵,礼拜供养。她三十八岁那年,为儿子完婚,四十三岁时又将女儿出嫁,完成了多年的心愿。太和四年冬天,恰好满四十五岁,她将多年积蓄全部舍入佛寺,为善已毕,告诉所有亲友说:我的死期已至。丈夫以为她被鬼魅所缠,不肯置信。那年的除夕,刘氏亲自延请高僧到家,在三宝面前授她八关斋戒,然后沐浴更衣,独居一室,高声诵念金刚经。诵毕,寂然无声。儿女及所有亲友进去探视,看她已经坐化,面貌尚栩栩如生,顶上灼热烫手。远近见闻的人,不论僧俗善男信女无不对她崇敬万分,赞叹稀有难得,很多人因此而皈依三宝。(续酉阳杂俎)
            (四十三)临终瑞相篇、金刚般若波罗蜜
            王德用,明朝绍兴天乐人,他的妻子陶氏不信佛法。有一天陶氏病危,看到鬼卒告诉她说:你的阳寿已尽,生平不做善事,应当堕入恶道。鬼卒的话刚刚说完,陶氏就看到地狱诸相显前,受刑的人不可胜数,各种惨状,使她触目惊心,呼叫她的丈夫说:地狱显前,你要想办法救我。这时,陶氏忽然想起邻寺的长老每天诵经,而且依稀记得"金刚般若波罗蜜"七个字,于是猛力诵持,念了数千声,蓦然间,地狱的景象就隐没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家人看到有五色光明从她口中吐出,陶氏闭目而逝。这时空中有声音说:陶氏免堕地狱,已经往生善趣。这件事很快地传扬开来,大家争相走告:经题七字,得脱沉沦。


            IP属地:广西13楼2019-04-17 08:49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十一)
              (四十四)临终瑞相篇、诵经不可怠慢。
              明朝嘉兴府,王载生居士幼年的时候曾经看到报忠坊有位姓范的仆人,他肩膀担着菜走过市场,每次口中都喃喃有辞,并看到他每天早上起来,必定先在佛前焚香,跪诵金刚经数卷,然后外出工作,晚上必赴金明寺的佛殿,礼佛回向。范姓仆人生活勤俭,途中如果看到待杀的鱼禽等动物,他都出钱买去放生;遇有乞讨或贫病之人,也都尽力去帮助他们。他的主人想出钱帮他娶妻,却为他所拒,最后主人顺应他的要求,让他剃度出家。他在寺中辛勤的工作,凡是禅堂的一切苦役,他都尽力而为,从来不辞辛苦。有一天他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告诉大家说:我过去生中因为诵金刚经怠慢,所以今世堕落为奴,现在期限已满,要往生善地受生了。说完坐逝。(金刚经持验记)
              (四十五)临终瑞相篇、白鹅听经。
              明朝万历初年,侍中钟复秀、徐遵寿二人都住在京城罗家巷,那边有别院净室数间,二人联坐持诵金刚经。钟家饲养的两只白鹅,每当他们诵经念佛时,白鹅都昂起头,好像在听经的样子,行为举止都跟随着木鱼声。数年之后,两只白鹅同时面对经案立化,钟、徐二公将它们葬于净业寺的后面,称之为"听经鹅冢"。(金刚经新异录)
              (四十六)临终瑞相篇、烦恼本无,我相谁恋。
              王方麓,明朝万历年间金坛人,官至右都御史。病重弥留之际,神情非常烦躁。他的儿子肯堂见状,向他进言道:你平日存养的功夫,此际正可得力,愿您澄心听孩儿诵念金刚经。方麓点头答应,当他儿子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方麓微笑的说:烦恼本无,我相谁恋?遂合掌而逝。(金刚经持验记)
              光明禅师开示:古德有云:至人念念定慧,临终安得而乱?凡人念念散乱,临终安得而定?方麓先生修行多年,存养有素,病重弥留尚不能免于烦恼,然而一拨便转,其平日致力涵养由此可见。修行之事,既非一朝一夕可以有所成就,所以必须及时努力,我们应该切记: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他的儿子于父亲弥留之际,并未手忙脚乱,从容不迫的劝亲听经,若无此胜缘,岂不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了吗?俗情在亲人弥留时,往往嚎啕大哭,不但对彼无益,反而有损,令人兴叹哉!此皆因未能深明佛法所致,他儿子洞明佛理,勉亲向道,实堪为人子所效法啊。
              又,宋朝欧阳文忠公临终时,召诸子弟前来,告诫他们说:我年少时以文章成名于世,极力排斥佛教。近来研究佛法,颇能深入堂奥,正要勤修参究正法,不料时不我予,竟然抑郁而没,抱憾终生!你们要互相勉励,切勿蹈我覆辙,后悔莫及。随即叫子弟到附近佛寺借华严经文,忠公亲诵八卷,安然坐逝。


              IP属地:广西14楼2019-04-24 08:45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十四)
                (五十二)得长寿篇、专持劝化的楚石和尚
                楚石和尚,明朝正德年间的南岳高僧,博通三藏,平日专持金刚经。如果有人向他求法,不论对方贤愚贵贼,他都大声地说:努力受持金刚经吧!楚石师活到了一百七十一岁始坐化。跟他同时的有白滕和尚、无极和尚,也是专门劝人持诵金刚经。白滕师活到一百三十岁,无极师活到一百二十四岁。(金刚经受持果报录)
                (五十三)得长寿篇、烛光离地三尺
                陈国宝,唐朝人,他的夫人是芮宽公的姊姊,虔奉佛法,平日持诵金刚经。有一天,她正在诵经,仅剩一两页即将诵毕,忽然觉得头痛起来,无法继续念诵。到了晚上痛得更厉害,她唯恐因此死去而不能够将经诵完,遂命婢女去拿烛火,但是火种已灭,婢女空手而回,夫人见状,叹息不已。这时,全家人看到厨房中有烛光自行移动,并没有人拿着。烛光离地三尺渐渐穿过厅堂,直入夫人卧室,宛如白昼一般。夫人十分惊喜,越快取经诵毕。一会儿家人取得火种,烛光即灭,夫人的病也痊愈了,从此每天虔诵五卷。芮公临终时,夫人前往省视,芮公说:五姊以念经功德当得长寿,并可受生善道。后来夫人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金刚经持验记)
                (五十四)得长寿篇、鬼使献策
                唐朝麟德元年,窦德元官拜宗正卿,奉派为扬州按察使,要坐船渡过淮河,驶离岸边不久,看到岸边还有一个人在等船。当时已经是日落时分,岸边已没有渡船,窦德元看那个人脸色憔悴,心里很怜悯他,于是命人将船驶回岸边搭载他。航途中,德元开始用饭,也分给他一分。抵达岸边后,德元骑马,那个人跟随在后,走了几里路,看那人似乎不肯离去,就问他:你是谁?为什么还不走?那个人回答说:我是鬼使,奉命到扬州追窦德元。德元一听大惊,立刻下马跪在地上,向鬼使叩头说:我正是窦德元,求你指示方便,务必替我想个求生的办法。再三乞求,边说边哭。鬼使想了一会儿才说:刚才承蒙你怜悯搭载过河,又蒙赐给食物,这份盛情使我感动,所以才告诉你一个方法,倘若你念诵金刚经一千卷,就可以免除此厄,等你念满千卷后,我再来通知你。说完就不见了。德元到了扬州,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不敢懈怠,马上开始诵念金刚经,日夜不停的持诵。过了一个多月,德元念完一千卷,鬼使又来了,告诉他说:你诵经已满一千卷,再也不必担忧,我现在就带你去见冥王。德元跟随鬼使进入冥府,看到了一位身穿紫衣的人走下台阶向他拱手作礼说:你诵金刚经一千卷,有大功德,现在还不是来的时候。遂放德元返阳。德元醒来之后,才知道已经死了一天。一会儿鬼使又来,向德元乞求食物及纸钱,德元马上命人拿饭菜请他,并烧纸钱。德元向鬼使询问一生的官禄,鬼使说:你以后改任殿中监,次任大司宪,次任太子端尹,次任司马太常,次任左相,享寿六十四岁。后来果如其言。德元并将此事奏闻高宗,高宗并下诏,命令群臣诵金刚经。此事系德元的曾孙在梓州亲自向孟献忠述说的。(报应记)


                IP属地:广西17楼2019-04-24 08:47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十七)
                  (六十)得长寿篇、一分功德祝庇冥司
                  董进朝,唐朝人,时常持诵金刚经,并且祝寿说:愿以一分功德回向祝庇冥司。有一天晚上,月色皎洁,他站在城上,看到四个身穿黄色衣服的人,聚拢在城下谈话,他听到自己的名字,好像是要被追捕的样子。他们互相说:董进朝常持金刚经,并以一分功德祝庇冥司,这么久以来,我们蒙受他的恩赐,现在怎么忍得下心来杀他?其中一人说:他家对门有一位同姓同年的人,寿命即将结束,可以由他代替。说罢,一转眼四个人都不见了。次日清早,听到对门传来哭泣声,他询问何故,死者父母说我的儿子昨夜暴死了。董进朝听完不禁感动流泪,并说出昨夜的经过,除了协助将死者殡葬外,并且供养死者父母到老。董进朝后来出家,法号慧通,住在兴元唐安寺。(太平广记)
                  (六十一)得长寿篇、增世寿一倍
                  智藏和尚,梁武帝时吴郡人,住在钟山开善寺,有位相士对他说:师父虽然聪明盖世,可惜寿命不长,只能活到三十一岁。这时智藏师尚年廿九,于是不再讲经,竭诚持诵金刚经,礼佛忏悔,昼夜不辍。到了卅一岁时,有一天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本来你的寿命已尽,因为般若的功德力,得以增加一倍的世寿。后来再度遇到这位相士,相士惊奇地说:现在夭寿之相已经全部没有了。并向智藏师探询原因,他说出持诵般若的因缘,两人齐声赞叹说:经力不可思议!智藏师后来活到六十多岁才去世。(续高僧传)
                  (六十二)得长寿篇:善神拥护,抓她不得
                  张无是,唐朝人,居于布政坊。天宝十二年冬天,他从远地回来,已经半夜,这时城门已闭,只好蹲伏在桥下休息。一会儿忽见数十人骑着马停在桥边,说要派一个人到布政坊抓张无是的妻子及同里的富翁王某,另外一人则到某处抓某些人,张无是闻之大惊。没多久,派出的人都回来了,其中一人说:要抓的人都已抓到,唯有张无是的妻子,正在诵读金刚经,善神拥护在侧,抓她不得。接着,他们将抓来的人一一点名,张无是识得王某的声音,也听到王某应诺。张无是返回家后,看到妻子端坐诵经。她看到丈夫回来就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定会赶回家,所以诵经等你。天亮后,听到南邻传来哭声,原来是富翁王某死了。张将桥下所听到的经过说出,夫妇二人大为惊恐,遂发愿受持长斋,日诵金刚经四十九遍。张无是的妻子暂得免死,后来夫妻二人都很长寿。(金刚经受持灵验传)


                  IP属地:广西20楼2019-04-24 08:49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十九)
                    (六十七)得回生篇:持戒延寿,破戒遭谴
                    王立谷,明朝天台人,字伯无,领万历丙午乡荐。一天晩上,他梦见亡父王士性告诉他说:你在这十年之中,将会遭到五次危险。届时果然一一应验,他遂作了纪梦诗,以志其灵异。他曾在嘉禾三宝之前,发愿持长斋,并受持杀盗淫妄四戒。后来出任江西新淦县令后,所受的戒律便废而不持了。戊午年他入京觐见。临行前天晚上又梦见亡父告诫叮嘱,再三责备他破戒之事。醒来之后,他的内心非常忧虑。入京途中,他的船航行到荻港。深夜二更,他突然看到两个青衣鬼吏手持令牌,将他带到一座宫殿。这座宫殿雄伟壮观,好像皇宫一样庄严,与他同时被捉的共有数千人。他被带入宫殿后,看见冥王端坐在中央书案后,左右两位宰官分坐两旁,附近的侍者狰狞可怕,他害怕的不得了。冥王叫着他的名字,很生气责骂道:你的阳寿本来在丙午年就应该结束,因为你受持斋戒才延寿至今,无奈你废而不持,故将你拘摄来此。接着命令侍者将生死薄交给他亲自观看,王立谷看到自己的名字底下都注有年月,到了丙辰八月以下则完全空白。他始知自己的寿命仅至丙辰年八月,因持戒的功德才延寿至今。于是后悔不已,跪下求饶说:我是因为做官,在情势上不得已才会如此,求你宽恕一次吧!冥王说:你的话固然有道理,但是你的寿命已尽。于是下令将他送往地狱受刑,左右狰狞的鬼卒一听指示,准备趋前将他带走。这时,左右的宰官起身说:且慢,先去拿立谷破戒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看。一会儿,侍者扛了两个巨大的竹笼,里面装有许多卷宗。凡是立谷平日所书写的一字一句,乃至整篇文章,或者举心动念,都记录很详细。每份都有色气腾在上方,有黑色的,有青色的,也有赤色及白色的。冥王命侍者,将同色的检聚在一起,先捡黑色青色的放在一起,再将赤色白色的放在一起,一会儿,青色的逐渐隐没,黑色的也逐渐缩小成像筷子一般,唯有赤色的非常显眼夺目。立谷在旁不敢正眼孰视,他看到自己刻印的金刚经、好生篇及社会卷都在里面,而腾出鲜明赤色气的正是这些。冥王看完后,脸色才较为平和,向左边的宰官说:他还能知道植德培福,暂且留他活命,仅损毁他的五官,这样你看妥当吗?那个宰官并无异议,冥王就命令鬼卒将立谷的眼睛挖出来,置放在殿上。立谷心想,如果被挖去双眼,哪里还能看到东西?他觉得眼前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只觉得有人拍着他的背部说:快去快去。一会儿,立谷跌了一跤,就苏醒过来了。这时正是鸡鸣天亮,他听到家人围在身旁喧哗吵闹,家人告诉他:你从二更之后一直受魇不醒,至今手足冰冷,口齿坚合,大夫诊断是中寒厥,已经灌过七次药了。立谷想睁眼看,只觉得灯火非常刺目,无法睁开。到了次日,大夫又用明目药给他服用,但是无效。这天晚上,立谷梦见有人将钉钉在他的眼睛上,他觉得比昨日还痛,知道这是业报,并非医药所能奏效,因而辞官归里。从此以后,立谷每日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出家勤修净业。庚申年间有一天晚上,立谷梦见观世音菩萨,以手上的杨枝甘露洒在他的眼睛上。当他次日醒来要礼忏时,竟豁然见物而重见光明。立谷后来游历云栖博山之门,再生之后的二十年,大家都称他为壁玉大师。
                    冒起宗评说:此事可作为殷鉴的有三点,第一破戒的人必遭谴责,第二植善的人可以续命,第三居官的人只字片语及所有言行皆为冥吏所录,青黑赤白之气,不可不时时惦念。


                    IP属地:广西22楼2019-04-24 08:52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二十)
                      (六十八)得回生篇:宿世写经,今世赖以再生
                      文伯仁,明朝苏州人,号五峰,擅长吟诗作画。有一天,他为了控诉逃仆,到了县城,借住在民家。那天夜里,他梦见两位青衣人来捉他,他以为是县衙的捕役,就跟随他们而去。他们一行到了一座雄伟的宫殿,看起来好象不是人间,这时伯仁的内心才开始害怕。进入了殿中,冥王呵责他说:来此控告你的很多,你要怎么说?伯仁回答:我只不过是一个读书人,怎么会有罪?冥王面带微笑地说:喔,对了,你早已经忘了前世。说罢命令判官用一块青色的铜镜摩擦伯仁的头顶。伯仁觉得一股寒气沁入心肺,忽然忆起前世,原来是正统年间长陵的官员。有一年冬天,开挖鱼池时,他杀死蛰伏在地下的蛇,共有一百多条。顷刻之间就有很多蛇聚集来咬他。冥王又对另外一位判官说:他仅一命,哪能偿还这么多命债?仔细查查看,他多生以来,岂无一善?判官又找了很多书册,非常仔细翻阅,过了很久才说:有的,他在永乐年间,曾在鸡鸣山的壁廊,画了两尊罗汉,又曾书写一卷金刚经。听到这里,冥王就说:够了,足够了。嘱咐伯仁说:你的寿命未尽赶快回去写金刚经赎罪,度脱他们吧。伯仁遂又活了过来。他本来并不信佛,自此以后,皈依佛门,发愿写经念佛,藉此功德度脱过去杀害的众生,且至诚地忏悔宿世业障,从未懈怠。
                      顾仁念评说:伯仁写金刚经仅有一卷,而且还在数世之前,数世之后尚且赖以再生,是故经说果报不可思议,真是不虚!(金刚经持验记)。
                      (六十九)得回生篇:慕容文策游地狱
                      慕容文策,隋朝泰州上邽人,大业七年时,年仅十七岁就持斋念诵金刚经。那年四月十五,文策忽然暴死,被冥使引入冥府。进城后看到一座巍峨的宫殿,很多人站在殿中,男女老少僧尼道士,多得不可胜数。殿中鬼吏依名册一一唱名,生前积有福业的站在西边,没有福业的站在东边。文策最后才传唤到殿上,冥王问:你一生曾作什么福业?他答:我持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又持斋戒,一日不缺。冥王合掌恭敬赞叹说:功德甚深甚深!遂交代主司检查文簿,典吏查毕,回复说属实。冥王判文策可以返阳,命他先在西边等待。这时有一位大约十五六岁的沙弥,手里拿着火把,从文策面前走过,后面随着一位沙弥,年龄相似,手里也拿着火把,朝着文策走过来。文策一见两位沙弥,心中惊喜万分,急忙拉着他们袈裟说:希望师父解救弟子,我被冥使误追来此,蒙冥王恩泽,放我返阳,但不知回去的路,求师父慈悲救护指示方便。其中一位沙弥说:施主不必害怕,你诵持金刚经并持斋戒,我们是专程来救你的。另一位说:我拿着火把走在前面,你紧跟着我的身后就可以了。两位沙弥手持火把一前一后,文策则走在中间。他们走出城门,一位沙弥问文策:你可知道地狱在什么地方吗?文策答不知。另一位沙弥手指着城的西北方说:离此四里路,那里有一座大城,就是地狱,我们带你去观看。到了那座大城,看到城墙高峻,城门垂下铁纲,有四位面貌凶恶的罗刹手握铁叉守在城门两旁。沙弥告诉文策说:这是地狱之门,一切罪人从此门进入地狱。他们进入城门走了两百多步,文策看到一条灰色的大河,所有受刑人全身浸在河中,仅看到千千万万的人头出没在河面上,炽燃猛烈的火焰不停地朝他们燃烧。这些罪人痛苦哀号,悽切悲惨的嚎叫声,闻之心酸。四边尚有铁床、剑树 等等,有四位狱卒手持锐利的铁叉不停地往来巡视,那种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沙弥说:十八地狱都在此城。文策惊恐万分,不停地念佛,不忍再看,希望早点离开。沙弥见状,马上带他出城。又走了十多里,看到前面已经没有路,只见一座大门,沙弥用手中的锡杖将门打开,告诉文策说:你从此门出去,就可回到家中,希望你继续广修功德,勤持金刚经,必得长寿。文策向他们拜别后进入门中,随即醒了过来。(太平广记)


                      IP属地:广西23楼2019-04-24 08:52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二十一)
                        (七十)得回生篇:任义方画地狱之图
                        任义方,唐朝括州刺史,武德年间,有一天暴死,由于胸部仍温暖,家人就延请僧众为他诵金刚经。经过数日,他又苏醒过来,说出入冥的经过。任义方被鬼使引见冥王,冥王命人带他参观地狱,所见与佛经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地府不论昼夜都是昏暗不明的,好象是在雾中一般。任义方在地府中,隐隐听到诵经的声音,冥王检查他的案簿,向冥使说:他的寿算未尽,何以错追来此?命令立刻送他返阳。冥使告诉义方说:你跟着经声走,即可回家。任义方既得回生,就将地狱所见向人描述,并画了一幅地狱图以劝戒世人。他的大部分俸 均施舍出来塑造佛像,并延僧写金刚经千余部施送他人。(法苑珠林)
                        (七十一)得回生篇:暴毙复还阳
                        王从贵,唐朝贞元年间公安潺陵村人,他的妹妹平日持诵金刚经,有一天染病暴死。埋葬三日后,他的家人又到坟墓去,听到墓中传出呻吟声,急忙将棺木挖出打开,发现她尚有气息,于是将她抬回家中,她醒后告诉家人说:冥王因为我有持经的功德,才放我还阳。(金刚经鸠异)
                        (七十二)得回生篇:赖写经而能言
                        李元一,唐朝元和五年的饶州司马,他有个女儿住在别院,有一天暴死,颜色不变,故未入殓。她的丈夫严讷从陕西前往苍湖,恍惚看到妻子行于水上,来到他的面前,严讷惊讶的问她何故?妻子哭泣着说我已经死了。严讷心中非常害怕,她又说:离此不远的雁浦村,有一位严夫子,他身怀异术,你去向他恳请哀求,或许可以使我复生。严讷找到雁浦村,果然有一位严夫子,起初不肯答应,禁不住严讷的苦苦哀求,严夫子说:害死你妻子的人,就是王将军,他葬在祠堂内西北方的柱子下面,你可以写金刚经,请僧众在他的祠堂内读诵,他必定会送还你的妻子。严讷向严夫子再三拜谢,然后赶快到饶州谒见岳父,并说出经过。李元一亲书金刚经一卷,叫严讷拿到王将军的祠堂,读诵七遍。诵毕,他的妻子眼睛就能睁开,过了很久才能开口说话,她说:祠堂的柱下有王将军的枯骨,身旁有一把短剑。王将军请你为他改葬,短剑则奉送给你,答谢你诵经的功德。掘地之后,果然发现枯骨及短剑,严讷将短剑留存,又将王将军的遗骸另行择地安葬。李元一后来又写金刚经数百卷广为施送。(报应记)


                        IP属地:广西24楼2019-04-28 08:28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二十二)
                          (七十三)得回生篇:最胜第一功德经
                          李丘一,唐朝人,平日喜欢打猎。武后通天元年,任扬州高邮丞。有一天暴死,被鬼使引入冥府,冥王忿怒责备他:你专门打猎杀生,藉以取乐,一点都不知惭愧!须臾,看到很多**用人语禀告冥王说:杀害我们的冤家,现在既然追来,请快点处分他。拘捕丘一的鬼使名叫焦策,趋前禀告冥王说:李丘一尚未该死,只因被他杀害的冤魂急欲投生,所以追来对证。冥王问丘一说:你生平有没有做个什么善业?丘一回想生前不作功德,只知带着猎狗去打猎,他苦苦思索,忽然忆起生前曾经写过一卷金刚经,因此据实回禀。冥王闻言,面色稍见缓和,然后起立合掌称叹说:冥府称金刚经为最胜第一功德经,你能书写,功德不可思议。于是命焦策领着丘一到存放经藏之处查证。焦策带着他来到一座宫殿,那里的佛经都以七宝装饰,非常庄严。焦策叫他自行抽出,丘一取出一看,果然是他所写的金刚经。焦策领他回到殿上,禀告冥王查验属实。丘一表示愿以写经功德回向给这些**,冥王叫它们向丘一致谢,丘一说:我愿再写金刚经百卷回向给你们。这些动物闻言皆欢喜散去。冥王命焦策送他还阳,走出城门后,焦策对丘一说:我为你如此尽力,你何以回报?丘一说:给你三百贯钱如何?我的能力只仅如此。焦策说:纵然你给我万贯,也是无益,我只想恳求你为我写金刚经二十部。我们身为鬼使极其辛苦,若无福相助,难以托生,故请你为我写经。丘一满口答应。他们继续前行,看到前面有一个深坑十分幽暗,焦策将他推落坑中。丘一惊醒过来,已经身在棺内,听到外面传来低低的哭泣声,他大叫:不要哭,我复活了。坟旁的家人起初不信,当他们七手八脚把坟墓挖开,发现他确实已经复活了。丘一细说入冥的经过,家人惊叹之余,立刻变卖衣物,延请僧众写金刚经,将一百卷回向给杀害的众生,二十卷给焦策。经过不久,有一天晩上,焦策又来转告说:蒙你为我写经,已经托生善处,特来向你致谢。说罢告别而去。扬州长吏学怀远闻知李丘一死而复活,特别召唤他去询问冥府之事,具录详情奏闻皇上。后来李丘一蒙圣赐晋官五品,并派任嘉州招讨使。他赴任途中经过梓州时,曾在姚待的亭中乘凉,亲自向姚待述说此事。(报应记)
                          (七十四)得回生篇:冥称法师的卢氏
                          唐朝开元年间,有位卢某寄住于滑州,一天他被两位黄衣人追入冥府,鬼吏带卢某去见冥王,经过了一座院落,卢某问这是什么地方?鬼使说:这是御史大夫院。卢某随口又问大夫的姓名,鬼使说是李某,卢某一听非常惊喜,告诉鬼使说:这位大夫就是我的表兄,烦请通告一声,好不好?鬼使入内禀告,御史大夫随即出来,两人相见之后十分欣喜,于是延请卢某入院相叙,略述生平,大夫嘉许卢某说:表弟持诵金刚经的功德甚深广大,因为金刚经是如来一代圣教之骨髓,有甚深不可思议的功德。起初,卢某经过院子时,看到数十人都穿戴衣冠,这些人的后面还有些人则被绑在网中,有的没穿衣服,有的则仅露出个头来。卢某询问表兄说:他们是什么人?大夫告诉他说:如果是善人大都穿戴衣冠,网中则是罪业深重的人,你如果能为他们说法,他们就全都可以升天了。大夫命人设置高座,请表弟登座。卢某开始诵金刚经。当他刚一开始念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时,网中已经有人走了出来,诵到一半时,都站在地上,有的身穿锦衣,或是乘车御云,等到诵毕,全部的人都往生天界了。大夫见状大喜,称叹说:般若功德甚深,表弟的功德不可思议!后来,大夫带他去见冥王,冥王尊称卢某为法师,对他甚为礼敬。冥王说:你的功德不可思议,寿算也还未尽。并再三称叹他念诵金刚经的功德,并派一位鬼使送他还阳,抵家后,鬼使将卢某一推,他就苏醒过来了。(广异记)


                          IP属地:广西25楼2019-04-28 08:29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二十三)
                            (七十五)得回生篇 增寿十年
                            智灯师,唐朝贞元年间的荆州天崇寺的和尚,专持金刚经。有一天病死,弟子摸他的手犹温,遂未入殓。七天之后,智灯师又活过来,告诉弟子入冥的经过。起初他进入冥府后,冥王降阶合掌迎接,并赞叹说:上人持诵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世寿尚有十年,若能精勤受持,必能了脱生死!冥王又说:人间僧众过午有吃薏仁及药石的,都不合戒律。智灯师答:戒律中有允许禁止的法条。冥王说:这是后人所加,不是佛的意思。因此,现在荆州僧众过午都没有吃药石的。(酉阳杂俎)
                            (七十六)得回生篇:干荷叶三石
                            宁师,唐朝昭宗年间的和尚。有一天忽然暴死,三天以后苏醒过来说:我入冥府,判官告诉我寿命未尽,但没有福禄,只有干荷叶三石,他劝我回阳后,宜多诵金刚经,这部经在冥间救苦度亡,功德无量无边!宁师回阳后每天都只喝荷叶汤。(宋高僧传)
                            (七十七)得回生篇 仗经力回阳
                            唐朝太和七年冬天,给事中(官名)李石公被派任太原行军司马时,他的属下有个叫高涉的人,一天夜晚因事外出,突然有人推他,他不觉地就被引入冥府。他被带到一个地方,看到有数百人与猪羊杂处而坐。冥吏带他走到一个人的面前,原来是他的妹婿杜则,杜则说:你还记不记得以前曾经叫我去买羊?我现在为此倍尝辛苦!高涉说:当时我只叫你去市场买肉,并没有叫你买羊呀。杜则遂无话可说。这时出现羊只用牙齿咬杜则,杜则面带惊惧地被鬼吏带走了。一会儿高涉又来到一处,看到梁上钉有大铁环,旁边有数百人候刑。狱卒将罪人的头用绳子绑在铁环中,再持刀刳剔。他看得惶悚颤抖,急忙离开。高涉十分害怕,一直念诵金刚经。他曾遇到旧识段怡先,彼此是义兄弟,段告诉他:你念诵金刚经不要废忘,你刚才所见并不是最苦之处,以后务必广积善业,你现在能返回阳间,是持诵金刚经的功德所致。段护送高涉回家,他苏醒后,原来已经死了一整天。上次被推的部位依然青肿,几天以后才消失。(太平广记)


                            IP属地:广西26楼2019-04-28 08:29
                            回复
                              信力成就 金刚经持验录全集(二十五)
                              (八十一)得回生篇:幸逢证果之僧
                              唐朝武德年间,长安有个富豪,叫苏文忠,为富不仁,平日恃势欺人,杀生无数,毫无行善之心,晚年时掉入厕所而死。他的儿子仁钦,和他的父亲行径完全一样,恣意杀生,被他杀害的动物向阴府控诉,阴府乃将他的魂魄系于地狱,使他重病缠身,久卧床席,经年不愈。年纪还不到三十岁,就亲见众生向他索命而死。死后到了冥府,冥王责骂他说:你是前世修善积福,所以今生才能富饶多财,你竟然不知惜福,为了贪图一时口腹之欲而任意杀生,害死无数。被你杀害的众生都来控诉,因此将你减寿绝禄,拘摄来此。现在就让你上刀山剑树,偿还你自己造的恶业吧!仁钦一听,心惊胆战,跪求哀告:我生前虽然没有行善积德,记得有一次曾施钱请得一卷金刚经,送给安国寺的神敬和尚,他已经圆寂,是不是可以减罪?顷刻之间,殿上忽然异香扑鼻。一位和尚双手捧着一本书,走到阶下,和尚向冥王说:贫僧正是神敬,这本金刚经确是仁钦所送,我因持诵此经得以证果,特来此为仁钦作证。请再慈悲,放他返阳,以便改过迁善。冥王合掌称赞说:善哉善哉!般若功德不可思议!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且加寿五十年。仁钦遂得还阳。仁钦死而复活的事传遍乡里,远近见闻的人无不惊叹不已。至于仁钦杀生害命才遭到重病缠身,使大家心生警惕,立誓戒杀放生,行善积德。一卷金刚经不仅消除罪业,且得延寿,更令大家赞叹不已,直称不可思议!因此而发心受持金刚经的人很多。仁钦仗般若之力再得重生,从此真诚的忏过向善,更发广大的心愿,印施金刚经千卷及法华经百卷,斋僧百位,并设水陆大斋等等,修诸功德。有一天晚上,仁钦梦见亡父告诉他:我生前造诸恶业,死堕地狱,受苦无量,承你所做的功德,我和你祖上七代亡魂,都超生天界。你若能再将百亩田地舍入佛寺,供佛斋僧,德泽更能被及子孙,这是为父的一点心愿。仁钦按照亡父的嘱咐,圆满心愿,从此乐善好施,广积福德。(金刚经证果录)
                              光明禅师后语:金刚经群的道友,多多劝说有缘诵持金刚经,或发心印经赠送,或发心转载,自利利他,功德不可思议啊!
                              (八十二)得回生篇:绣经之愿
                              唐时,是明朝湖州人,他的侄女嫁给海宁的杨云后,不久守寡。天启甲子年,她移居凤阳,由于曾经绣过花鸟,遂长斋发愿要刺绣金刚经,但因故未能履行。翌年正月,她得病暴死,只觉得遍身流血,僵卧地上。忽然听到一声巨响,举目望去,有一位手持锡杖的金甲大神站在面前,问她说:你记不记得曾经立誓绣金刚经?她说还记得。金甲神振了振手中的锡杖说:你还要不要绣?她说我要绣。于是就醒过来了。经过这次变故后,她不敢再因循怠慢,立刻开始刺绣的工作,昼夜不停。她的身体本来虽很羸弱,但自从开始刺绣后,由于至诚所感,病体却日渐好转。崇祯壬申年,终于圆满地达成绣经的心愿。她的手艺非常精巧细致,绣好的经卷就象是用笔写在绫上一般,乍看之下,很难看出是刺绣的。(巾驭乘续集)


                              IP属地:广西28楼2019-04-28 0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