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1贴子:16
  • 5回复贴,共1

顺治通宝版别及知识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铸,以小平钱为主,另有折二、折十钱,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清世祖朝服像 (公元1638-1661年)
铸造背景及顺治五式: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顺治年间为了稳定经济前后进行了五次改制,随着五次改制同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史称“顺治五式”。


1楼2019-05-30 09:10回复
    一、顺治一式又名仿古式(仿明钱式),顺治五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类。始铸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占据北京之后,建立了清王朝,同时在货币发行上大量采用了明代遗留的旧机构、工匠和钱币制作工艺。因此这一时期铸造的“顺治通宝”钱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朝铸币的风格,面文“顺治通宝”,以光背为主,另有背星、圈及记值等。


    顺治通宝背二
    华夏古泉网 2011年10月 结标价:16800元


    顺治通宝光背异书
    华西古泉网2012年4月 结标价:3045元


    2楼2019-05-30 09:13
    回复
      四、顺治四式又名满文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央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此次改制完全脱离了明代体系而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

      顺治通宝宝泉乾隆手
      华夏古泉网2009年4月 结标价:1575元


      顺治通宝宝泉
      华夏古泉网2014年10月 结标价:339元


      5楼2019-05-30 09:23
      回复
        以上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只做参考


        8楼2019-05-30 09:27
        回复
          路过的朋友用你发财的小手点击关注下贴吧,回复下楼主以示鼓励,不胜感谢


          9楼2019-05-30 09:31
          回复
            自己顶下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5-30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