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吧 关注:38,343贴子:145,447
  • 9回复贴,共1

汉方医学——四诊——切诊——脉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脉诊
中国医学的脉诊有很多流派,对于诊脉的部位、诊法、意义等,都各有异同。兹就现代的汤液家间所通行的寸口部诊脉法,略述于次:
寸口部的脉诊,与近代医学的脉诊相同,是在手的桡骨茎突内侧,按诊桡骨动脉的搏动。在诊脉的时候,医师则将中指紧贴于桡骨的茎突内侧,将次指跟着中指,贴放于接近手腕的部位,将无名指跟着中指,贴放于接近心脏的部位,然后以这些手指轻按或重按桡骨动脉,诊察脉的性情。
当实行寸口部的脉诊时,次指所占的部位称为寸口;中指所占的部位称为关上;无名指所占的部位称为尺中。由是便可知道寸口由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


1楼2019-06-20 11:30回复
    脉诊的目的
    脉诊的目的,依其流派的不同而有殊异,惟从伤寒论本论的内容看来,可以要约为如次:
    1.明了病位 即为可依脉状而知道病位,例如:由脉浮可知病位在于表,脉沉可知病在于里。可是,仅凭脉以决定病位是很危险的,仍须参照其他病状,决定病位。
    2.明了虚实,因为脉有虚实,所以可据以分辨“证”的虚实。例如:脉浮弱意味表虚;脉沉滑为意味里实。不过也有脉虽实而却为虚证者,脉虽虚而反为实证者,所以应参酌其他病状,从总体上辨明虚实。
    3.知寒热 脉浮数为表热的征候;脉沉迟为里寒的现象。若脉浮而迟则为表热里寒。
    4.辨别类证 有时有证很相似而难以辨别的时候,脉证便可作为唯一的凭据。例如:头痛、发热、恶寒、脉浮紧为表热实证,是属于麻黄汤证;头痛、发热、恶寒、脉浮弱为表热虚证,是桂枝汤证。
    5.了解疾病的预后 弱有表邪则脉应浮大,如今其脉倘变为沉迟,则可知疾病将要痊愈。有阳明病而呈现潮热、谵语、不省人事、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等症状,陷入危笃状态者,若为脉弦便有痊愈的可能性,涩则不可救治。
    6.了解病态生理 因为脉能表示症候的由来和性质,所以可依据脉状而知道该时的症候,是由于什么原因所引起的。例如:伤寒而阳脉涩,阴脉弦则为将起腹痛;脉微而恶寒者,即为阴阳俱虚。可是在伤寒论很少有这些症例,但在金匮要略则屡见不鲜。例如:脉滑而实乃为有宿食应予下之;水病(水肿等)脉应沉小,但突然发生喘鸣、动悸而脉浮者,则为里虚;肠壅(虫垂炎等)而脉洪数者,为已化脓等是。
    7.能知病名 此在伤寒论里是没有这种情形,是为出于金匮要略。例如:瘧病(疟疾等)为脉弦;虚劳的脉有大脉与虚而沉弦者;肺痈(肺坏疽等)的脉为数实,但肺痿(肺结核等)的脉则为数虚等。
    然而,我们要考虑在这场合里各自都必有寒热虚实。例如:瘧病虽为脉弦,但弦数者为热多寒少;弦迟者为寒多热少;弦而稍紧者为实,宜下;弦而迟者宜温。这些都是必须要知道的。
    除了以上之外,尚有三部九候论,谓能据脉而知五脏六腑的变化,然与本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从略。


    2楼2019-06-20 11:31
    回复
      脉的种类、性状与临床上的意义
      脉的种类是依据其深度、速度、韵律、幅度、长短、紧张等差异而区分的,并且起有各种名称。此地拟只就在脉诊上认为重要的部分加以说明,至于在古书上虽有其名,但我们无法了解者,则予以从略。
      浮即是用手指轻按就能应指的脉,若用力按之则没有抵抗,仿佛要消失一样。
      此脉若出现于伤寒热病的时候,便是表示有病邪。如果出现浮紧的脉,即为表实证,应行发汗;若为浮弱则为表虚之证,所以应与解肌之剂。然,浮而兼为迟弱则为里虚,乃附子剂之证,应予温补。
      一般杂病而出现浮脉,则有虚劳。所谓虚劳并非今日的肺结核,乃指容易疲劳的虚弱体质而言。金匮要略所下的定义为:“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愈,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沉是与浮脉相反,谓用手指轻按则无法触得,须要重按始能应手的脉。
      沉脉是意味着病在于里;若沉而实则可知为里实;沉而弱则可知其为里虚。
      沉脉在另一方面又意味着浮肿、腹水等,水的蓄积。“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


      3楼2019-06-20 11:31
      回复
        数是谓搏动频数的脉。大人为每分钟九十至以上者。又医师在一呼吸之间,病人的脉为六至以上者称为数。
        迟脉为寒,数脉为热,而互为相反。若数而滑则为实热;数而弱或数而细则为虚热。细数而弱或微细数者,即为意味着病甚危笃。
        如果浮数则为意味表热,沉数则为表示里热。
        迟是指与数相反,搏动数少的脉而言。即为医师在一呼吸之间,患者的脉搏为四至以下者。每分钟约为六十至以下。
        迟脉意味着虚寒。无论浮迟或沉迟,而兼有弱脉者,俱为意味虚寒,所以必须要用附子剂温补。然,迟而有力的脉,即所谓迟实者,乃为意味病毒的停滞与痞塞。例如沉迟而实是为里实之候,为应下之证。


        4楼2019-06-20 11:32
        回复
          弦是为觉得如触弓弦的脉。辨脉法所作的说明是:“弦为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弦脉为拘急而痛的时候,所常见的脉。例如:“寸口之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
          又弦脉意味着消化力不足,例如:“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
          弦脉复意味着水饮的蓄积,例如:“咳家其脉弦者为有水”。
          弦脉复又意味着寒的伏在,例如:“脉弦数为有寒饮”。
          弦脉出现于疟疾,例如:“疟脉自弦”。
          弦脉出现于少阳病,例如:“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紧紧为似弦而按之则向左右移动的脉。然与近代医学所谓的紧张力很好的脉不同。古书所云:“紧脉数而状如切绳”或“紧为如转索之无常”等,即是说,弦为有如拉紧的弓弦一样,按之不会向左右移动,紧则好像撮绳索似的会向左右移动。
          紧脉为意味着寒,例如:“寸口,诸紧为寒。”“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为寒也。”
          紧脉又意味着疼痛的存在,例如:“太阳病下之其脉紧者,必咽痛。”


          5楼2019-06-20 11:32
          回复
            滑滑为觉得好像在指下转动珠子一样,很圆滑地来来去去似的脉之谓。
            滑脉所意味的是热,例如:“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
            滑脉若出现于虚证者,则为重症。
            涩涩与滑相反,是谓去来涩滞而不圆滑的脉。古人以好像用小刀削竹时一样的感觉,作为涩脉的说明。
            涩是意味虚,例如:“寸口之脉,浮微而涩者,为法当亡血。”“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6楼2019-06-20 11:33
            回复

              是为似有似无而只能稍微应指的脉。有时用三支手指按触不到,而用一支拇指或次指却能触得到它的存在。
              微是意味虚脱,例如:“脉为而恶寒者,此为阴阳俱虚。”
              大、洪大为幅度宽广的脉;洪为大脉而有力者,亦称洪大。
              大为意味虚,例如:“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
              洪大为意味里热,例如:“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洪大为腹痛者,是有蛔虫。例如:“腹中痛,其脉常沉或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下痢而脉大者,可知其下痢尚无停止的倾向。例如:“下痢,脉大者为未止。”


              7楼2019-06-20 11:33
              回复

                是幅度宽广的大脉,而且令人感觉中间空虚而外壁坚硬,古人以觉得好像用手指按葱的切口来说明芤脉的形状。
                芤脉为虚脉,意味体液的亡失。例如:“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清谷为完谷下痢;亡血为出血;失精为**的浪费。

                是较沉的程度更甚,伏而不现,要按得很深才可勉强触得的脉。
                伏为实脉,是意味病毒忽然痞塞,所以在出现此脉的时候,应速以发汗剂或吐剂或泻剂等排除病毒。可是,若不小心诊察,则很容易把微脉误为伏脉,因为微脉是意味应以附子、人参等剂温补,所以断不可错误。

                是为好像按绵似的无力的脉,稍为用力按之则会消失。
                细、小
                是与大相反而没有复读的脉之谓,小,细都可一样的通用。
                细为意味着寒,例如:“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细脉又意味病邪已从表入里,例如:“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细脉而兼微则意味着内外俱虚,例如:“下之后复发汗,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8楼2019-06-20 11:34
                回复

                  促为脉数而一时好像受到阻碍似的忽然停止,然后再复原的脉,与代脉的不整有别。
                  促脉是出现于因为阳盛而阴不能与之和谐的时候。又于表证仍在而下之以后,复扔残存表证时,亦可遇见此脉。例如:“太阳病,桂枝之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代为不整脉,忽软弱忽弦紧,或忽浮忽沉,或忽数忽沉,更代无常。
                  代为病甚危笃的时候会出现的脉,但又不可一遇见此脉即断定为病已危笃。有时结代亦仅意味不整脉而已。例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

                  结为迟脉而时时一止后又再复原的脉。
                  结脉,有时出现于有瘀血者。例如:“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挡汤主之。”
                  结脉常出现于身体枯燥而失滋润者。例如前述炙甘草汤的结代即是。

                  缓为不数亦不迟,乃中和平稳的脉,亦为平人无病的脉。诸病若出现缓脉者,为病轻欲愈的征候。
                  此外,对于有力的脉称为实脉,无力的脉称为虚脉。又所谓平脉者,是指健康而无病者的脉而言。


                  9楼2019-06-20 11:35
                  回复
                    【译注】以上“脉诊的目的”,“脉诊的种类、性状、临床上的意义”两项,是摘译自本书著者等共著的“汉方诊疗之实际”。
                    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原书部分)
                    浮数此脉为意味表(身体的表面)或上半身的新陈代谢亢进,呈现汉方所称的表热状态。浮数而弱者宜用桂枝汤;浮数而紧者宜用麻黄汤。
                    浮迟弱 浮迟而弱的脉,是意味里(与表相对的概念,即为体内之意)的新陈代谢衰退,呈现中医所称的里寒状态。此脉宜选用人参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方。
                    沉迟脉沉迟而实为意味里实;沉迟而弱则意味里虚。里实者宜用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等;里虚则用人参汤、真武汤、大建中汤、四逆汤等方。
                    弦细如出现弦细的脉时,发汗剂、泻剂、吐剂等都不可使用,宜用小柴胡汤。
                    弦涩弦涩之脉为意味体液消耗和肌肉拘挛。此脉宜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
                    紧弦紧弦的脉时意味水毒蓄积于体内的一部,为之而引起疼痛。宜用具有温下作用的大黄附子汤。
                    沉紧沉紧的脉为意味因水毒而引起呼吸促迫、动悸、尿量减少、浮肿等,可用木防己汤、苓桂术甘汤等方。
                    沉结沉结的脉为意味瘀血,可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
                    细迟、微细 这些脉时意味手足发生寒冷状态,应选用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桂枝加附子汤等。
                    滑数滑数的脉,是意味新陈代谢亢进而呈现热状,可用白虎汤、小承气汤。
                    大弱脉大而弱者,是意味体力衰退和精力消耗至甚,可用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


                    10楼2019-06-20 1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