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保险骗术吧 关注:24,564贴子:345,306
  • 34回复贴,共1

你买的保险会被拒赔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两天又遇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有部分客户反映他们投保的时间其他保险公司代理人说这也不用告知,那也不用告知,到我这儿了,很多都需要,这到底是为什么,今天我就来谈谈


IP属地:河南1楼2019-07-13 12:20回复
    我们还是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这是我身边的一个案例,客户在X平人寿保险公司投保时间向代理人告知了自己前不久的住院史,但是实际上代理人却并未告知保险公司,于是合同按照健康体承保。
    承保过了等待期后不久,客户因疾病住院,诊断为恶性宫颈癌,在理赔调查时保险公司发现客户住院史。而在住院史种客户有高血压既往史等描述,X平人寿据此认为客户故意不如实告知,只愿赔付不到一半的金额。
    案例二
    这是对好几个通过网络上找到我的客户的总结,这些客户在投保的时间也都知道需要进行健康告知,但是这些公司的代理人普遍回复客户,只要没住过院就行,都是按照健康体投保。
    实际上这些客户告知的事项中比如医保卡代买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药物等,自身患有血压、结节、或者某些虽然不用住院但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而这些都是需要告知的,例如医保卡代刷这种行为很多保险公司都是直接拒保的,连审核都不审核,血压之类的也是如此,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核保。
    这些客户牵扯的公司比较多,比如中国X安,中国X寿,中国XX洋,XXX盛,X英人寿,其中X安貌似占的比例更高,真是内资外资公司全都有,一个都不能少!


    IP属地:河南2楼2019-07-13 12:21
    回复
      1.为什么有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顾名思义,是将被保险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告知给保险公司,供他们做风险评估,最终确定是否可以承保的过程。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健康告知设置的主要目的主要在于防止带病投保的发生、减轻事故的赔付风险,降低客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保险公司不是慈善组织,也是以盈利为经营目的,并不是所有的投保情况都会无条件接受。如果允许带病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会面临非常高的赔付风险。
      对于投保人来说,健康告知的设置,也是为了维护投保人权益。如果不设置健康告知,那些非健康人群,会花一样的钱来获得理赔,而这些钱最终都是由大家共同支付的,对于其他人来说,明显不公平?而且过高的赔付率会对某些短期险种,如医疗险和意外险等造成冲击,保险公司要么停售类似产品,要么提高费率,这样对那些遵守规则的人明显是个不公。


      IP属地:河南3楼2019-07-13 12:21
      回复
        2.为什么医生说没事,你却要我告知?
        这也是客户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医生都说没事了,你干嘛还要我告知?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临床医学与保险医学的区别,如下图。


        IP属地:河南4楼2019-07-13 12:21
        回复
          可以看出临床医学和保险医学的研究对象、目标和重点都是不同的,临床医学更在乎患者当下有没有症状发生,而保险医学更在乎被保人以后会不会生病。
          举个例子大家就容易理解了,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据说中国目前有近亿人都是属于此类。在一个医生看来,只要这个人现在没事就好,平时注意下就行,毕竟携带者恶化的概率并不算太高,具体到个人就更少了;但是对保险公司来说,这个人现在即使正常,以后这个人生活状态会不会改变,身体状况会不会恶化,毕竟携带者恶化的人还是不少的,所以就会有加费以及除外等各种结果。


          IP属地:河南5楼2019-07-13 12:21
          回复
            有个专业的代理人很重要,如实告知很重要!估计有些代理人存在侥幸心理,两年后的话会默认告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13 12:43
            收起回复
              3.我只是做了个检查,又没大毛病就需要告知吗?
              很多人可能在医院体检了后有部分异常项目,但是医生也没有说什么,很多人就有疑惑这种是否需要告知,现实中也有很多业务员说这种不需要告知。
              中国保险业实行的是有限告知,也就是问了才答,不问不答。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健康告知是如何问的。

              这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问到了2年内是否有健康检查异常。
              这是另一家的健康告知,询问的是5年内是否有异常,询问的范围更广泛!
              结果也就很明显了,基本上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会询问到检查异常这个选项的,所以怎么可能不告知呢?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异常,比如轻度脂肪肝,稍微超重,这个将来理赔基本不影响啥。但是如果是高血压血糖、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那么理赔的时间肯定是会发生纠纷的。
              那么,各位自己买的保险出险以上问题了吗?


              IP属地:河南7楼2019-07-13 22:25
              回复
                买上保险前,住院借别人的医保卡,体检用别人的身份证。
                出问题了买保险。
                这才是一个人购买保险的正确操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7-14 10:20
                收起回复
                  嗯,人家就两个不赔,这不赔,那不赔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18 09:56
                  收起回复
                    保险还有能赔的??花自己的钱让保险公司挣钱,在给你的时候就感恩戴德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21 07:32
                    收起回复
                      前端时间写了篇你买的保险将来会被拒保吗?-谈谈健康告知那些事后,依然有人对如何做好健康告知不清楚,今天我们就再来谈一下健康告知那些事。
                      1、问了就说,不问不说
                      保险健康告知分为无限告知和有限告知,国外很多地区包括香港实行的都是无限告知,也就是凡是有可能影响投保的事情都需要告知保险公司,而我国大陆地区实行的是有限告知,告知范围仅限保险公司问知范围,其他不用告知。
                      我们来举个例子方便理解下:假设投保人今年在医院检查出轻度脂肪肝,准备投保,那么面对下面两种情况该如何告知呢?


                      IP属地:河南11楼2019-08-25 17:17
                      回复


                        IP属地:河南12楼2019-08-25 18:05
                        回复
                          健康告知二


                          IP属地:河南13楼2019-08-25 18:05
                          回复
                            结论:健康告知一种无须告知,健康告知二需要告知。
                            健康告知一问的是需要住院或者手术的情况,而健康告知二问到了五年内的检查异常。对于轻度脂肪肝,医生很明显是不会建议手术的。
                            2.概括性条款无须告知
                            F.被保险人是否患有或已经被告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出血……或其他上述未提及的疾病。
                            有时间我们会遇到类似条款,注意红色部分,这种概括性的开放问题,通常会让人感到无从回答,而这种条款是不被法律所支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保险公司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的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
                            所以碰到这种条款,大家可以大胆放心的跳过去。


                            IP属地:河南14楼2019-08-25 18:05
                            回复
                              3.告知以医疗记录为准
                              一切告知的标准,都是以医院就诊、药品购买等等留下的记录为准,保险公司在理赔的调查也是查阅相关信息的,所以一切其他都不能算作医疗记录。只要医疗体系内没有记录,就可以推定这个人是健康的。
                              其中医保卡代刷这个信息比较敏感,因为医保卡购买药物或者就诊的记录是直接留在个人名下的。但在国内又存在大量的帮助父母买药甚至就诊等行为,而这种医疗记录都会归为医保卡持卡人名下。因此,这个医保卡代刷一定要慎重,特别是不要在医院就诊的时间使用!
                              其中医保卡的信息记录比较特别,只要是你本人医保卡,所有记录都默认归于你个人名下。所以,对待医保卡一定要慎重,平时买点感冒发烧拉肚子之类的药物倒是无所谓,但是如果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就一定不要轻易购买。


                              IP属地:河南15楼2019-08-25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