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者黄疸退而复现。
病理性黄疸包括:
1.感染性: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于细菌毒素的侵入加快红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2.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G6PD)、药物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如下表现:
生理性黄疸:头面部、颈部、躯干及口腔黏膜黄疸较明显,体温、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可自愈。而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最严重者会发生胆红素脑病:血清胆红素可穿透脑脊液屏障,使大脑神经核黄染、变性坏死,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患儿精神差,食欲不振,拒乳,肌张力减退,以后出现尖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
所以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尽早开始喂养,促进胎便排出,同时应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采用光照疗法,对病理性黄疸患儿,蓝光照射疗法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对严重溶血患儿应采取换血疗法。
以上是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一些重点内容,所以不是所有的黄疸都是病理状态的,需要我们进行仔细区分哦!
生理性黄疸在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者黄疸退而复现。
病理性黄疸包括:
1.感染性: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于细菌毒素的侵入加快红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2.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G6PD)、药物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如下表现:
生理性黄疸:头面部、颈部、躯干及口腔黏膜黄疸较明显,体温、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可自愈。而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最严重者会发生胆红素脑病:血清胆红素可穿透脑脊液屏障,使大脑神经核黄染、变性坏死,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患儿精神差,食欲不振,拒乳,肌张力减退,以后出现尖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
所以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尽早开始喂养,促进胎便排出,同时应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采用光照疗法,对病理性黄疸患儿,蓝光照射疗法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对严重溶血患儿应采取换血疗法。
以上是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一些重点内容,所以不是所有的黄疸都是病理状态的,需要我们进行仔细区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