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吧 关注:154,066贴子:5,438,264

萩原老师的《武田信玄解谜散步》翻译,走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规矩,先上图明日开更!!


IP属地:上海1楼2019-07-19 23:30回复
    第1章 武田信玄篇



    武田信玄初阵像(信松院所藏)
    武田信玄的诞生地是何处
    武田信玄生于大永元年(1521)。那一年,福岛正成率领的今川军攻入甲斐,九月十六日攻下了富田城(南アルプス市),翌日十七日寅时(午前四时左右)将武田信虎的正室大井夫人逼到只得避难于要害城的地步。要害城是永正十七年(1520)于踯躅崎馆北方约2.7公里的丸山山顶,作为防卫和笼城时的支城而建造的。
    当时福岛大军已逼近武田氏本城踯躅崎馆,信虎正面临着此生最大的危机。不过,十月十六日于该市的饭田河原以及十一月二十三日在上条河原(甲斐市岛上条或甲府市古上条町)武田军奇迹般地两度击败福岛势,或者说是成功击退了对方。

    信玄诞生地要害城与积翠寺
    (山梨县甲府市上积翠寺 公交至积翠寺下车步行40分钟)
    于此战中的十一月三日戌时(午后八时左右),在要害城避难的大井夫人产下了信玄。出产之时为辟邪而担任蟇目一职射出鏑矢的是曾根三河守绳长。
    从《甲阳军鉴》和《甲斐国志》中能查阅到信玄的幼名叫做“胜千代”。根据《甲阳军鉴》的描述,正因为信玄诞生之时恰逢信虎于饭田河原讨杀敌军总大将福岛正成,于是给信玄取了“胜千代”这个名字。不过,实际上正成是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在上条河原战死的,所以说与信玄出生的时间并不吻合。这类如同英雄伟人般的奇谭,也仅仅是被后世加以润色而成的罢了。
    信玄于天文五年(1536)元服,从将军足利义晴那里获赐“晴”字取名为晴信。不过因忌惮直呼其名易被视为冒犯将军为由,便取了个其他的通称做为临时的假名。最普遍的要数《胜山记》中记载的幼名“太郎”了。不过近几年也有人提出与实名的“晴信”相对,“胜千代”是假名而“太郎”才是原本幼名的观点。
    诞生后的信玄在十一月二十七日从积翠寺回到了踯躅崎馆。翌年的大永二年(1522)十二月三日举行了袴着仪式。积翠寺位于要害城的南面山麓,是临济宗的寺庙。现今在停车场南面产汤天神的石祠里,本堂靠里有一口活水井,旁边能够看到标识着信玄诞生地的旧迹。
    (山下孝司)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9-07-20 09:59
    收起回复
      哪一幅才是真实的信玄画像
      描绘信玄的画像,算上江户时代以来的话确实有不少作品,不过那些都很难说是真实的信玄肖像。不过现今依然留存有当时信玄所在战国时代时期作成的画像,这些画像中的哪一幅就是信玄真实样子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作为描绘信玄真实形象最有分量的画像,最知名要数高野山持明院所藏的两幅画像。其中一幅中,信玄头戴武士的乌帽子,身着直垂装,是为当时武将的正统装束。这幅画像是在天正十年(1582),武田氏灭亡后从甲斐慈眼寺送与于高野山引导院(后改名持明院)的,被认为是武田胜赖的遗物之一的《信玄公寿像(生前的肖像)》。画中信玄的脸型略长,颇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双炯炯的双眸。由于目测画中信玄较为年轻,所以推测应该是在他出家前的形象,所以大多被称为《武田晴信像》。

      武田晴信像 所藏:高野山持明院
      另一幅由高野山成庆院所藏,由年轻时自称信春的长谷川等伯所作。据传很可能是武田胜赖在信玄死后寄送给成庆院的《信玄公寿像》。该画像采用了当时比较稀有的横长画面,穿着便服素襖的信玄坐于榻榻米上,边上的树枝上停有雄鹰一只。画中人物身材魁梧,虽然头发基本都秃光了,不过后脑勺还是将为数不多的发丝束起。胡须则是非常浓密地向两腮展开过去,整体的形象描绘得格外威严。虽然和前面那幅一样,此画是现今遗留下来最有名的信玄肖像画之一,不过由于太刀与腰刀、冠笄上所刻的二引两纹,以及对于长谷川等伯在信玄生前是否有过与其对面作画的机会等疑点的缘故,认为这幅画像并非是信玄公本人的研究也有不少。虽说围绕着该画的主人公争论至今依然未曾停歇,不过江户时代后期此画还是被宣称为信玄的肖像画之一。

      武田信玄像 所藏:高野山成庆院
      不过就在近年,有观点指出还有另一幅信玄的寿像留存于世。该画由信玄的弟弟信廉(逍遥轩信纲)所画,后来据说同样捐赠给了成庆院。虽说此画的原本如今已经确认不出了,不过依然有复数幅的临摹品能够得以拜见。画中人物身穿以绀色为主色调的威风铠甲(亦或是胴丸),正坐于床几之上,右脚边摆着阵贝,左侧肋部挂着头盔,甲胄的有些地方可见镶金的武田家纹——花菱纹,昭示着该人物确实应该是武田家中的人物。

      被称为实则乃信玄像的《传吉良赖康像》 所藏:九品仏净真寺
      武田信廉一方面作为武将辅佐着兄长信玄,另一方面作为拥有罕见才华的画师,描绘了父亲信虎,母亲长禅寺殿的肖像。不少的临摹版都明确标记这幅肖像画的主人公为信玄,毕竟是出自信廉之手,信玄以铠武者的姿态出现确实有较高的盖然性吧。
      画中形象来说,借用介绍这幅画给我的历史学家藤本正行的话,“眼神所到之处能让人感到一丝颤栗”。而且身披甲胄的形象宛如即刻便要奔赴战场的临战状态。弟弟所作的这一幅可谓为战斗而生的信玄的画像相信今后也会被广泛瞩目吧。
      (海老沼真治)


      IP属地:上海7楼2019-07-21 08:56
      回复
        从路易斯·弗洛伊斯的记录来看,当时日本人对信玄的评价是?
        路易斯弗洛伊斯,是自战国时代到织丰时代于日本进行基督教布教,并将日本的政情、风俗习惯等向本国葡萄牙汇报的著名传教士。他的作品诸如有《日本史》或《日本觉书》等等,这位在有生之年非常勤于下笔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记录。
        不过在这位弗洛伊斯留下的记载中,有关于治理东国的诸大名的内容却是少之又少,而关于信玄的记载也仅仅只有一处。那便是信玄晚年在元龟二年(1571)年,被誉为“西上作战”的军事行动。不过这里弗洛伊斯有着相当夸张的记载,包含对信玄人格在内进行了诸多批判。不过正是如此,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当时,特别是弗洛伊斯所在的京都对于信玄的评价是怎样的。
        比方说,信玄将父亲信虎流放至他国,逼迫长子义信自尽,还有出家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伺机夺去邻国的领土等等各式各样的恶言被记载了下来,很明显地表露出了对信玄的敌意。从基督教教徒的弗洛伊斯来看,信玄这位佛教的最大庇护者,西上的目的一定是复兴被织田信长烧毁的比叡山吧。
        不过,在诸如此类辱骂恶语的篇幅之后的一段却尤其值得瞩目。该处写道“信玄受到部下无比的尊重”。不用说,弗洛伊斯本人自是没有和信玄打过照面,那么这个记载就很有可能是当时在京都内流传的对于信玄的风评。当时京城的人们一方面对信玄感到畏惧,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其上洛的些许期待,以至于“信玄被家臣们尊敬着”的这类传闻流散于京城之内。
        弗洛伊斯所记载的这一段,虽说仅仅只有一行,不过这一行却是能够判断出当时人们对信玄持有何种印象的格外贵重的文献。
        (萩原三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9-07-22 19:43
        收起回复
          信玄吃过败仗吗?
          没有人能在战场上与武田信玄匹敌——这样的印象绝不是近年来才产生的。早在江户时代前半,作为唯一一位能够压倒性战胜他们的“神君”德川家康的武将,信玄的兵法——甲州流兵法成为了诸多近代武士们热衷学习的对象。而信玄也作为战国时代屈指可数的合战达人而广为人知。只不过,信玄却也并不是百战百胜的,信玄一生中也经历过数次败仗。
          对于信玄而言人生第一次的败仗应该是天文十七年(1548)二月与北信浓的村上义清对战的上田原合战。此战中武田方的板垣信方、甘利虎泰两位核心老臣战死,信玄自己的手也受伤了,武田方大败(《高白斋记》)。
          上田原的败仗的影响可以说发展到了使之前武田氏攻下的信浓全部领土几近付之一炬的局面。死伤者的规模,乃至后果的严重性,即使说此战是信玄一生中最大的败仗也不为过。不过,凭借在同年七月的盐*峠合战中击败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的一仗,成功挽回了局面,将败仗的影响限制在了最小的范围内。

          祭祀上田原合战中战死的板垣信方所建的坂垣神社(上田原古战场遗迹)
          (长野县上田市下之条地内 自JR·信浓铁道·上田电铁上田站驾车20分钟)
          此外,在与村上义清的战斗中信玄还吃过另一次败仗。天文十九年七月,在使得小笠原长时失势后,信玄将矛头再次指向了村上氏。九月,信玄率军开始攻打村上方的小县郡户石城(长野县上田市)。一开始确实是武田方占据着优势,可是攻势持续了近一个月还是没能拿下城池,十月一日武田军开始撤退,此时村上义清率军追击,导致横田高松一干千余人战死(《胜山记》)。这一战,被武田家称为“户石崩”,也成为了信玄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军配错误(指挥失误)”被记录了下来(《甲阳军鉴》)。
          史料上明确记载的败仗就是以上这么多,不过此外被评价为败仗的合战也有几回。
          首先就是与上杉谦信的川中岛之战。在此处进行的共计五次的战役中,天文二十二年也就是最初的一仗中,在攻下村上义清的本城葛尾城后旋即与上杉军遭遇。八月,上杉谦信亲自出战并于川中岛的布施和武田军交战,武田军败退,就连筑摩郡也被上杉军攻了进来,对武田军而言形式陡然转变成了不利的守备方。
          有名的“一骑讨”便是出自永禄四年(1561)的第四回川中岛合战。武田方面信玄的弟弟信繁、重臣室住虎光、足轻大将山本菅助(勘助)于此战中战死,武田方伤亡惨重。此战后上杉方发表了诸多被称为“血染之感状”的表彰状,而武田方却一封都没有公表。虽然对外宣称战争的胜利,可是关起门来却陷入了连进行表彰都犹豫不决的局面。
          此外永禄十一年(1568)年末,在攻打骏河今川氏的时候,虽然将今川氏驱逐出了骏府,但是之前三国同盟的另一家相模北条氏却作为今川氏的友军向骏河出兵,导致翌年四月武田方不得不暂时放弃骏府攻略转而撤回甲斐。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败退的吧。
          综上所述,可以说信玄一生经历的败仗也称不上少,不过每每最后却又都是以信玄的胜利而告终的,可以说战败却又不失败才是信玄真正厉害的地方吧。
          (海老沼真治)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9-07-23 20:33
          回复
            贴下目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7-23 21:17
            回复
              为何信玄被公认为战国最强武将?
              元龟三年(1572)出兵远江三河的武田信玄,于十二月二十二日于三方原大破德川家康的军队。当时信玄五十二岁,家康则只有三十一岁。对于之后建立起江户幕府的家康在早年遭受到的此次不得了的败仗,以及把被江户时代百姓尊称为的“神君”的家康逼至绝境的信玄的强大,就这样一起烙印在了每个人的记忆中。如今关于三方原合战的记录相当多,也可以说或许是这些记录成就了之后信玄的最强传说吧。
              武田家灭亡后,众多的遗臣受到家康积极的录用。家康一方面为了表示出对于信玄的敬意,沿袭了武田家的部分旧制,另一方面也掌握了多数武田旧臣的人心。对于之后作为设立江户幕府的原动力的这些武田家旧臣而言,在江户幕府中作为武田家旧臣而效力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武田旧臣的存在和甲斐国独有的甲州金、甲州枡等制度一起,孕育了战国英雄信玄的传说。

              三方原古战场碑
              (静冈县滨松市北区根洗町784 自天龙滨名湖铁道金指站驾车10分钟)
              江户时代初期编撰成册的《甲阳军鉴》,作为军事著作被频繁解读,并借由幕府的推崇,这本汇聚了被称为信玄兵法的甲州流兵法被流传开来,并衍生出了诸如《武田三代军记》之类的普及版本以及小说,于武士到庶民阶层之间被广泛地散布开来。名将信玄的印象也就如此这般逐渐形成,并且演变成了权威的象征。
              此外,由武田家家臣自己谱写的系谱《武田二十四将图》,通过将先祖的姿态图像化而展现出他们对于自家的基盘和独立性的考量。不过在另一方面,把信玄置于权威阶层顶端的这幅集团肖像画也被他们奉为圣物一般,完美诠释了对于武士们而言理想的主从关系,以至于在江户中期之后这幅系谱开始逐渐流行起来。说到这幅《武田二十四将图》的作成与普及背景,可能还夹杂着些许甲州流军事学武家的影子,以及对过去战国时代的怀旧与向往之情吧。而这一切都一起进一步催化了信玄的神化。
              江户时代之后,信玄频繁地出现在书本、逸话以及绘画中,每个人都几乎在传达着以他为榜样的讯息,并最终将信玄推上了战国最强英雄的宝座。甚至现今这个趋势仍在延续着。
              (山下孝司)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9-07-24 19:40
              回复
                信玄的骑兵团虽说广为人知,但其真实的姿态是?
                说到武田氏军队的话,现今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依然是被称为“武田骑马队”、“武田骑马军团”等,以精良的骑兵为部队核心的军队。不过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不乏被指出诸如武田氏的军中骑兵的比例很少,亦或是骑兵并不是作为集团突击时的兵种等异论,导致了对于武田骑马队的印象到了一个不得不进行修正的阶段。
                可是,在武田氏等战国大名的史料记载中,“骑马众”、“马之众”等字眼却频频出现,所以说我们不能否认以骑兵为中心的部队(以下简称骑马众)的存在。而关于在战国大名的军团中骑马众的地位而言,根据近几年的研究,也已愈发明朗了起来。所以,接下来根据这些研究来介绍下武田氏的骑马众。
                首先,究竟马由谁来乘坐这点,战国时期不仅仅是作为指挥官集团的上级武士,就连身份低微的武士或者武家奉公的人,甚至是百姓身份的人都能作为骑兵参战。正因为这一点,骑马众的装备便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而武田氏在装备方面有“乗馬の衆、貴賎共に甲・喉輪・手蓋・面頬当・脛楯・差物専用たるべし、此の内一物も除くべからざるの事”的规定。骑马者不分“贵贱”,也就是不论出身的高低都可以御马战斗,此外,武具的装备也必须做到没有格差。从这里可以判断出在骑马众里还是有一小部分低位身份的人存在的。


                武田信玄阵立书 所藏:山梨县立博物馆
                接下来,那么骑马众是怎么编制而成的呢?包含武田氏在内,东国的战国大名一般会给自己的家臣送去《军役定书》。其中规定了根据家臣俸禄的高低应该准备多少的士兵数量,战马、铁炮、弓以及枪等兵器种类的要求。在遇到战事的时候家臣根据以上的规定携士兵参战。战前大名则对家臣带来的士兵数、武具检验完毕后,再根据武装的种类对士兵进行划分,同一武装的士兵编制成同一队。这样骑马众、铁炮众、弓众、枪众就编制而成了,所有兵种的集合便被称为军团。
                那么这样汇编出来的骑马众在实际的战斗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下面对我们设想的战斗方式进行简单的阐述。
                合战首先是从铁炮开始的,双方铁炮众一边射击一边前进,来压制对方的铁炮部队。紧接着是弓众,和铁炮众一起发起射击,直到敌我双方缩短到一定的距离后,双方的枪众便从中央开始对刺,最终形成太刀等短兵器的肉搏战。而当此时倘若哪一方的军势出现劣势的话,骑马众便伺机突入敌军阵中搅乱乃至击溃敌军。通俗点说的话,一开始是铁炮、弓箭的远程射击战,之后是枪或者太刀的近身肉搏战,最后依靠骑兵的突击决定胜败。
                以上所述的作战顺序是为一般的原则,而根据合战诸多状况因素的不同,展开方式也应该是千变万化的吧。不过武田氏的合战套路的确与上述的假定不谋而合。具体可从记载着武田氏军列阵的资料,也就是记录信玄的旗本(信玄的直属部队)构成的《武田信玄阵立书》中得知。
                从中能够看到,在先头的铁炮众、之后的弓众后面预备着的就是“马之众(骑马众)”和枪众,大体上与上面所记载的合战顺序一一对应。所以说信玄的军队并不是给骑兵赋予了什么特殊的性质,恐怕和其他大名的军队构成如出一辙,骑兵也仅仅是在众多的兵种中发挥一定作用的存在罢了。
                (海老沼真治)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9-07-25 21:02
                回复
                  《信玄家法》与其来历是?
                  信玄所制定的《甲州法度次第》由<二十六条本>与另外五十五条以及后来追加的两条实际五十七条的<五十五条本>两部分形成。后者现存的抄写本有很多,以《信玄家法》的名称收录于江户时代编撰而成的丛书《群书类从》而广为流传。
                  <二十六条本>末尾天文十六年(1547)六月一日后面留着信玄的画押,所以能够准确知道该条本的制定日期。另一方面,<五十五条本>各个版本的抄写本中都注释道“五十五条于天文十六年六月制定,追加的两条于天文二十三年五月制定”。关于该记载,<五十五条本>是作为<二十六条本>的补充款项而被制定的,‚在制定该补充款项时,<二十六条本>的卷首语由于粗心被留在了开篇的地方,ƒ而关于后面<五十五条本>的制定时间段,一般被认为应该是在天文十六年六月至同年号二十三年的五月之间。
                  当时战国大名的法典,由面向家臣团的家臣统制法,即“家法”的一面,和以领内百姓为对象的“分国法”两个侧面所形成。《甲州法度》也是一样,前面的二十六条针对前者的色彩较重。另一方面在补充条款中,能看到诸如关于栋别钱(税的一种)征收的款项(共六条)以及债券、债务相关的条款(共十五条)都显示出了面向后者的特征。在家法的基础上加以分国法,如此一国的法典就形成了。
                  从《甲州法度》的第一条中,能够看到镰仓幕府制定的《御成败式目》第四条的影子。《甲州法度》规定的“在管辖的领土范围内,不得以领民犯罪为由,私自没收其财产”这条可以看到是照着《御成败式目》原封不动搬过来的。换言之就是将镰仓幕府的立场转变成武田氏,处罚对象的守护大名转变成领主,如此这般的产物。也就是说信玄将自己构筑的权利系统依葫芦画瓢仿照着镰仓幕府,以领国支配者的立场制定而成的一系列“法度”。而在这里可以留意一下和邻国今川氏的《今川假名目录》的关系。在《甲州法度》前半部分二十六条里,有接近半数的十二条款项是仿照《今川假名目录》制定的,算上引用的文字句式,实际上有十四条是收到了后者的影响。
                  在<二十六条本>和<五十五条本>的最后都有注明“对于政治上的错误,领内百姓拥有向信玄直接申诉的权利”的注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表明了信玄直接参与政治的态度。在此基础上的<晴信被官>(第一条)、<晴信形仪>(最终条,晴信作为国主的行为方式)以及上面提到的核心条款中很意外地将制定者的名字也编了进去。是不是可以说信玄为了昭示该《法度》的权威性而将自己的名字夹杂进去的呢?可以说将《甲州法度》称为《信玄家法》的《群书类从》的编者塙保己一出众地将信玄的遗志展现了出来。
                  不过,在信玄的近臣驹井高白斋留下的《甲阳日记》(《高白斋记》)中天文十六年五月晦日条目下有着“《甲州新法度之次第》完稿,并呈信玄”的记载,所以一般将其视为该<二十六条本>的起草人。
                  (堀内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9-07-26 19:38
                  回复
                    正室三条夫人的存在给信玄带去的影响是?
                    天文五年(1536)七月,武田信虎通过今川义元的牵线,将京都公家三条公赖的次女迎来嫁给了长子晴信(之后的信玄)(《甲阳军鉴》)。这位女性现在已经以信玄正室三条夫人这个称谓被大家所熟知(以下以夫人的法名圆光院殿称呼)。
                    首先她的存在使得武田氏与今川氏的关系得以好转。虽说一直以来武田、今川两家一直都是敌对关系,不过在同年发生的今川氏家督之争(花仓之乱)中,武田氏支持了今川义元。而后义元成功就任今川氏当家也致使武田家能够成功将圆光院殿迎娶至甲斐。之后武田、今川两家结为同盟,武田氏方面信虎更是将长女(信玄的姐姐)嫁给了义元当正室。
                    圆光院殿出嫁甲斐后,使得武田氏与中央贵族乃至京都大寺院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起来。可以认为信玄的父亲信虎对于上京的志向非常的强烈,以致于以该婚姻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了武田氏向京都方面的活动。
                    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武田氏一家,信玄与圆光院殿之间育有长子义信、次子龙芳、三子信之、长女黄梅院殿、次女见性院殿共五个孩子。包括妾室在内,圆光院殿是信玄妻子中孕育孩子最多的一位。不过嫡长子义信由于之后与信玄对立,最后在软禁期间死去,次子龙芳自幼便双目失明,三子信之又据说出生不久后便夭折,所以很遗憾没有一位子嗣能够作为信玄后继者成为武田家主,不过龙芳的子孙之后在江户时代成为了幕府的高家众,也算是为武田一族留下了血脉吧。
                    女儿方面长女黄梅院殿被北条氏政迎娶为正室,而见性院殿则成为了武田家重臣穴山信君的正室。姐妹两人一同为武田氏的外交和维持领土安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见性院殿甚至在武田氏灭亡后,而且在当时能够继承武田氏的丈夫信君和儿子胜千代都相继亡故后,拥立德川家康的五男万千代(之后改名武田信吉)为武田氏家督,竭尽全力意图再次振兴武田氏。
                    最后,在这里想要提一下圆光院殿给武田氏在外交方面带来的另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价值,就是与石山本愿寺的结交。
                    圆光院殿的妹妹于弘治三年(1557)嫁给了本愿寺的法主显如,导致信玄与本愿寺的关系就此紧密了起来。实际上永禄三年(1560)上杉谦信在侵略关东的时候,信玄通过显如这层关系,煽动越中一向宗门徒去攻击越后。这便是武田氏与本愿寺联合后第一次的具体行动。信玄将同本愿寺的结盟视为对付上杉谦信的策略而积极推动着双方的关系。此后与德川家康、织田信长对战的时候也同样,为了与双方共同的敌人织田信长对抗而加强化着互相的外交。这层关系即使是到了胜赖这一代也一直被延续着。
                    不过那个时候圆光院殿早已不在人世,其于元龟元年(1570)七月亡故,享年五十岁。而武田氏与本愿寺的关系也已不再需要三条氏的牵线搭桥,步入了以双方的利益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不过毫无疑问圆光院殿为武田家与本愿寺之间的联合创造了契机。而收到其死讯的显如,在为其悼念之余同年十二月为向信玄、胜赖父子表示哀悼并送去了黄金等帛礼。

                    圆光院内的三条夫人之墓
                    (山梨县甲府市岩窪町500-1 自JR甲府站乘公交至护国神社入口下车徒步10分钟)
                    综上所述,圆光院殿作为信玄的正室,对内为信玄生育了众多子女构建了家庭的基础,对外又为武田氏的多方外交提供了纽带,可以说对于信玄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吧。现今,她的墓所被供奉于甲府的圆光院内。
                    (海老沼真治)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9-07-27 12:01
                    回复
                      信玄侧室们的出身是何处?
                      战国大名身边的女性,关于她们的身世以及成长等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有很多。撇开正室不说,那些成为侧室的女性们尤其如此。
                      信玄的正室是京都公家三条公赖的次女。公赖的长女嫁给了当时室町幕府的管领细川晴元,而三女则成为了本愿寺显如光佐的夫人。这位三条家的大小姐下嫁到甲斐国武田家的时候应该是天文五年(1536),虽然当时相关的记载非常有限,不过她为信玄产下了三男两女却毋庸置疑。最后于元龟元年(1570)比信玄早一步先登极乐,她的菩提寺现在被供奉于圆光院(甲府市)中,现今在那里设有她的墓所。
                      而关于信玄的侧室,从记载中可以知道有之后成为武田家后继者武田胜赖的生母诹访御料人、割据甲府南部的名门油川氏的女儿油川夫人。此外,还有信浓高远之地的祢津氏的女儿祢津夫人共计三人。在此之外,根据江户时代初期完稿的《甲阳军鉴》的记载,其实还有一位战国时期藏匿于甲府城下町的武田一族胜沼氏的女儿,不过更为详细的情况却不得而知。
                      首先,先来谈谈诹访御料人。她是支配诹访一带的名门诹访氏的女儿。生父赖重被信玄逼迫自刄于甲府的东光寺内。换句话说就是背负着杀父之仇的坎坷命运成为了那个人的侧室。关于诹访御料人的出生年月不得而知,不过在弘治元年(1555)十一月大约二十多岁的时候便身故了。井上靖的小说《风林火山》中以“由布姬”的名字登场,诠释了其红颜薄命的命运而广为人知。除胜赖以外没有为信玄产下其他的子嗣。
                      接着是油川夫人,她为信玄孕育了之后继承信浓名门仁科氏的五男盛信、成为骏河国国人众葛山氏养子的六男信贞,以及嫁给了木曾义昌的真理姬、与织田信长长子信忠许下婚约的松姬和远嫁给越后上杉景胜的“甲斐御前”菊姬共计两男三女。最后于元龟二年(1571)亡故,总之是一位子女绕膝的侧室。
                      这位油川夫人出身于侍奉武田一族的名门油川氏。油川氏一族在信玄父亲信虎这一代,与信虎争夺甲斐国主之位最后却被击败而亡。而油川夫人据传是当时油川氏当家的孙女。和诹访御料人一样,也是位嫁给了仇人的女子。
                      而关于产下七男信清的高远祢津氏的女儿,由于史料上的记录实在太过稀少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信清则是因为姐姐菊姬的这层关系,在武田氏灭亡后辗转米泽仕官了上杉景胜。
                      最后关于住在战国甲府城下町的那位胜沼氏的话,除了《甲阳军鉴》中留下的“かつ沼入道の息女に御手をかけられ、古籠屋小路と申所に屋巾をかまえ置まいらせらる√(曾亲自将沼入道的女儿安置于一个叫古笼屋小路的地方)”以外一概无从知晓。只不过,这个女子很有可能与永禄三年(1560)因谋反之罪被信玄处斩的胜沼氏之间有着些许的关联。
                      综上所述,可见信玄身边的女性并不少,只不过在每一位的身上都让我们见识到了那身处战国乱世,为了生存而与命运殊死顽抗的身影。
                      (萩原三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9-07-28 09:52
                      回复
                        信玄是如何对待他的儿子和女儿的?
                        将生父放逐他国,将长子处以极刑的信玄......倘若在这里说他是在所有战国武将当中,留下对子女关爱典故史料最多的人物的话,不知道大家能否相信呢?
                        信玄的次子,是位之后继承了信浓海野氏的人物。虽然记载着自幼双眼便无法视物,幼名被叫做“圣导”(圣道)或“龙芳”(龙宝)。但是貌似他的眼病是因疱疮(天花)而后天性引起的。
                        弘治二年(1556)九月,得知次子恐将失明的信玄为了祈求儿子康复去到瑜伽寺把写下的许愿幅挂在了寺内。当时该寺的本尊药师如来同大善寺以及镇目寺的本尊一同被称为“甲州三药师”。此外该寺据说当时还有在炮制“药师梦想之眼药”(《甲斐国志》卷七五)。祈愿文中,信玄写道若是平安康复的话将进贡米粮,假如双眼都恢复的话自己就立马遁入佛门。万一要是不幸双眼完全失去光感的话,甚至愿意把自己的右眼换给自己的孩子。当时,正值圣导十六岁那年的秋天。
                        信玄的长女于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末,年仅十二岁便要远赴邻国嫁给相模的北条氏政。出嫁时候的情形,在《胜山记》中有详细的记载。不光新娘,就连是一起过去的侍女也为她们准备了十二丁大的轿子。四十二丁大的箱子里装满了日常生活用品。不过此外的骑兵三千骑,随行士兵一万人的记载或有夸张之嫌。就算打个两折吧,也好歹有一千余人一同奔赴甲相国境的上野原(上野原市),在那里同出迎的北条方汇合一同开赴小田原。随行者据传一致佩戴着剑鞘或是枪柄上镶金并包裹着鲨鱼皮的太刀与长枪,很可能是一条耀眼四射的队列吧。作为即将成为武田、北条两家之间纽带而远赴他国的幼女,这已是作为父亲的信玄能够做到的最尽心的饯行了。虽说是典型的政治婚姻,不过此二人的夫妇感情看上去很不错。从翌年弘治元年出生的长子(早夭)、嫡长子氏直(永禄五年<1562>出生)开始,两人之间孕育了不少的儿女。而在弘治三年和永禄九年两度怀孕的时候,为了祈祷女儿能够安产,信玄向“(富士)浅间大菩萨”共计奉上了三篇祈愿书的事情也有记载于案(《富士御室浅间神社文书》等)。

                        信玄为女儿祈福的祈愿书 所藏:富士吉田市历史民俗博物馆
                        可是,长女幸福的生活突然出现了阴霾。永禄十一年年末,信玄发起的骏河侵略战直接导致了武田、北条两家的同盟关系破裂。长女被休弃后给送回了甲府,在极尽悲伤失意后于翌年的六月十七日突然去世。第二年的元龟元年(1570)十二月,信玄向大泉寺(甲府市)进贡了自己一年的俸禄,并为吊唁并祈祷长女的冥福,命人为她建立了塔头黄梅院。同院的寺外塔头被建造在了巨摩郡龙地(北杜市),不过没有被保存下来。
                        永禄八年五月,为祈愿生病的女儿早日康复的信玄,和为嫁给氏政的长女安产祈福时一样,参拜并向“富士浅间大菩萨”奉上了祈愿文。最近,从前在吉田(富士吉田市上吉田)担任御师的一族那里流传下来的该祈愿书被确认为原本,而且还被认定为是信玄亲自执笔的原稿。《甲阳军鉴》中认为此祈愿文是为与织田信长嫡长子信忠有婚约的五女松姬所作,不过并没有被证实。
                        不管如何,既然有那么多篇的祈愿文留存于世,说明信玄为孩子注入的深切爱意可见一斑,或许这也是因为同父亲信虎别离之后为了填埋自己心中孤独而产生的行为也说不定。
                        (堀内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9-07-28 19:05
                        回复
                          即便是信玄的儿子也有不姓“武田”的人存在么?
                          信玄有不少的儿子和女儿,除长子义信以及继承者胜赖以外,包括早夭的孩子在内,就现在能够查得到的共有七男六女。在这些孩子中,大多数男孩过继给了他家做子嗣,女孩的话则嫁给他家做妻子。导致继承武田本姓的人变得格外稀罕。
                          次子龙芳(龙宝)众所周知是位双目失明半俗半僧的人物,因娶了信浓佐久郡海野氏的女儿,改名为海野信亲(胜重),继承了信浓名门海野氏。而作为信玄后继者成为甲斐国主的胜赖,当初也是继承了名门诹访氏而赋名诹访四郎胜赖,被予以了诹访一带的支配权。此后,胜赖承袭了信玄的武田本家而改名为“武田四郎胜赖”,不过因为之前一直是作为诹访氏的继承人而被抚养大的缘故,名字里的通字却沿袭了历代诹访家家主的“赖”字。

                          信玄的侧室油川夫人所生的盛信是一位以勇猛著称的武将,但最后还是继承了信浓名门仁科氏改名为仁科五郎盛信。另外,六男信贞入赘支配骏河国国内骏东郡的葛山氏从而改名葛山十郎信贞。还有侧室祢津夫人所生的七男信清继承了安田氏改名安田三郎信清,并在武田氏灭亡后改仕上杉谦信的继任者上杉景胜而移居米泽。
                          当然让自己的孩子继承他家名号的不仅仅只有武田氏,以相模小田原城为根据地的北条氏也有类似的动作。比方说八王子城的城主北条氏照小的时候就送给了武藏泷山城的城主大石氏当养子,并改名为大石源三继承了大石一族。
                          让自己的孩子作为养子入赘他家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在武家中间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战国大名之间则更为频繁,但基本上均带有较强的政治战略目的。假如能够继承代代在某地扩张势力的名门一族的话,不但能利于有效地支配该地区,此外更便于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以至于使得该行为演变成了一种经常被使用的政治手段了吧。
                          (萩原三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9-08-01 20:16
                          回复
                            其实信玄当时差一点就要被自己儿子给杀了么?
                            永禄八年(1565),武田信玄的长子义信企图暗杀父亲,但在即将要行动的时候被发现也就无疾而终了。信玄将义信的导师同时也是武田家重臣的饭富虎昌及其同党处以极刑后,将义信软禁。后者在两年后的永禄十年,于软禁中死去。这一系列的变故后来被称为“义信事件”,该事件给武田家内部带去了非常大的动荡与不安,那么到底义信究竟是为什么要暗杀他的父亲信玄呢?根据近年来的研究,事件的起因很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骏河的今川氏以及尾张的织田氏应该更是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
                            和北条氏一同和武田家结成同盟从而形成三国同盟的今川氏家主今川义元于永禄三年的桶狭间之战中战死,虽然由其子氏真继承了家主之位,不过给今川全国上下带去了相当大的冲击。首先三河的松平元康(之后改名德川家康)宣布独立,紧接着远江领内开始出现大规模叛乱(远州匆剧)。当时看到氏真败给叛军的信玄立马示意向骏河发兵,企图以支援氏真的借口向骏河方面扩张自己的领土。虽然最后还是决定按兵不动,但是在看到由于此次远州匆剧而领内大乱的今川氏的国内状况,信玄已决心一改之前三国同盟的外交路线。
                            而代替今川氏的新的同盟对象,信玄则选择了斩杀今川义元的织田信长。于桶狭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信长当时基本已统一了尾张,并开始着手美浓的侵略。另一方面,武田氏的势力也已经延伸到了东美浓,甚至在永禄七年已经开始进行对飞驒国的侵略了。也就是说武田、织田两家势力很有可能将在东美浓发生冲突,对于各自要面对与越后上杉氏、美浓斋藤氏武力冲突的两家而言,当下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应该尽可能的规避才行。以致于在该战略的考量上保持一致的信玄、信长双方在永禄八年开始了同盟交涉。
                            在同年九月的同盟交涉中,信长的养女与信玄四男诹访胜赖之间定下了婚约。当然对于此时的信玄而言,虽然可能还没有考虑到与今川氏断交并转手侵略骏河这一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今后优先考虑与织田氏之间的关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对武田氏与织田氏的同盟、婚约表示异议的,便是义信。因为义信迎娶了今川义元的女儿作为正室,自然更为重视与今川家的关系。况且在义信身边聚集着不少与他持相同看法的家臣,所以可以说在武田氏家中以义信为中心的亲今川派团体其实早就形成了。
                            实际上信玄和义信就对今川家该持何种态度的分歧并不是父子俩最初的矛盾,根据近几年的发现推测两人的矛盾应该很早就产生了。弘治元年(1555)信玄的亲笔书信中记载着一句“义信为了今川家连父子关系都不顾了,真让人头疼”的话语。而信玄同织田信长结盟的决策则直接成了父子反目的导火索,最终演变到了义信谋划暗杀其父信玄的地步(不过义信企图“暗杀”信玄的记载只有在《甲阳军鉴》中有提及)。
                            于是在九月份信玄决意与织田氏同盟的仅仅一个月后,义信便发动了武装政变却以失败告终,导师饭富虎昌被处极刑,而信长养女与胜赖之间的婚礼则在十一月份实行(《甲阳军鉴》)。从时间上来看的话,估计义信是想要阻止武田、织田两家的同盟、姻亲关系才发动武装政变的吧。可是最后该他的企图宣告失败,自己也被软禁于甲府的东光寺内,最终于永禄十年(1567)十月十九**去,年仅三十。该事件可以说是为了武田氏的存续与发展信玄才不得不牺牲长子义信的吧。义信的墓所据传现今位于他被软禁的东光寺内。
                            (海老沼真治)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9-08-03 08:25
                            回复
                              信玄真的曾经想把比叡山移去甲斐么?
                              比叡山,指的是天台宗的本山比叡山延历寺。元龟二年(1571)九月十二日,织田信长对此山进行大规模焚烧屠戮,中堂以下的大部分的殿堂都被烧成灰烬,众多佛教信徒被屠杀的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实际上此后信玄曾动过将这比叡山迁至甲斐以图复兴这种颇有意思的打算。
                              针对该事件在江户时代初期完稿的兵法学习书《甲阳军鉴》中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前因后果一并记录在“品第三十九”中。内容大致如下:
                              那是元龟三年正月的事情了。受到从比叡山逃难过来的众多信徒的恳请,尽心尽力的信玄为了再度振兴佛教,往位于甲斐国南部日莲宗总本山身延山的久远寺派去了使者。主要的交涉内容为由信玄出资在“信州中野”地区新建一座巨大的伽蓝,并将其全权交由久远寺门下,询问久远寺方面是否愿意迁址至信浓地区。此举乃是为了让迁址后的久远寺于该地重兴比叡山往日繁盛的宏伟蓝图。

                              身延山久远寺
                              (山梨县南巨摩郡身延町身延3567 自JR身延站换乘公交至身延山(门前町)下)
                              不过久远寺方面对此则感到惊愕不已,实则为信玄这突如其来的要请而感到万分棘手。对于自开派祖师日莲以来,历时几百年的兴隆而被誉为法灯的这座身延山久远寺而言,意味着不得不面临如何应付寺内僧侣、门徒一干人的难题。根据《甲阳军鉴》的记载,久远寺方面以“敝山的重大事件”为由,需将山上众生悉数邀请至日莲的木像前,通过求签占卜来决定是否接受该提案。遗憾的是,最终以虽求签七度占卜吉凶,但无一次能够使众生信服为由,拒绝了信玄。
                              该《甲阳军鉴》上记载着的颇有意思的桥段到底可信度有几许还是值得吟味的。不过在同一时代的史料《曼殊院文书》元龟三年三月十七日的记录中,信玄为了振兴比叡山延历寺貌似也曾向该寺进行过要请。此外葡萄牙宣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也提到过信玄西上的目的是为了再兴比叡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京城,信玄上洛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复兴比叡山这样的传闻在人们之间互相散播着。
                              暂且不论真伪,信玄的这个企图因为久远寺单方面的拒绝遭到了重大的挫折。不过不是在延历寺的旧址,而是迁至甲斐以图振兴,让其最终在甲州扎根的想法确实倒有几分信玄的作风。
                              (萩原三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9-08-04 10: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