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209贴子:1,144,842

简单粗暴,原文不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初中生的能力读道德经,小学生更好一点,可惜小学的时候是个学渣。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04 17:58回复
    第一章:开篇说道,即是感慨也是劝告,道是很大的,不要太钻牛角尖,很容易把自己绕晕,搞得晕头转向不知初衷,然后说名,名就是个称呼,太专注于称呼反而忘记了它所诠释的东西,反而局限了自己,只有文字功夫了。中间部分描述有和无,紧接着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它们,也就是常…以观其。最后给出了学习的目标的标准,能够跳出局限,了解它的变化,不被它牵着鼻子走,那就基本算是入门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04 20:09
    回复
      第二章:以前篇的常…以观其这个了解有无的方法,来解析这章前面部分相对的名称。它们之所以会同样的东西有不同说法,是因为它们不合适我们的需求,要么更好但是做不到,要么太差不需要。那就牵扯到了对自己的情况的掌握,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很容易失去控制。紧接着又给了我们方法,处无为,行不言,不有不恃不居,最后就能增加控制力。这些方法表面上来看很消极,实际上确实消极。跳出参与的立场,脱离混乱的局面,让它自身调节系统发生作用,不对它的失败或者成功有期许和逃避。这是对自己的绝大的自信,更需要强大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针对性的,但却有很强的应变性。这一章就是提醒我们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04 21:08
      回复
        字太多了,太麻烦,后面不写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04 22:21
        回复
          第三章:本章是愚民或者反智观点常用的依据,因为本章不提倡的东西是人们所向往的,而且所谓圣人之治更加深了这一印象。如果结合前后文来看,本章反的其实是睿智,是目光短浅这一类人。如果百姓以贤为争,则限制了百姓的前进方向,因为大部分人是无法准确判断自身能力的,很容易随大流而埋没自己,物以贤而争,则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同样的,难得之货,既然难得,肯定不会是人人都有,有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物也是一样,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可欲而心乱,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得到却得不到,失去理智的人是很可怕的。为了让睿智,目光短浅之辈的危害减少,只有让他们没有大显身手的环境,这些人不来坏事,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就不举例了,影响团结。至于虚心,实腹,弱志,强骨这些应该想表达傻人有傻福吧。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06 00:13
          回复
            第四章:本章夸一波道,做事不做绝,却有万物之宗的气场。什么挫锐解纷,什么和光同尘,力量恐怖如斯,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搞不清楚它怎么那么厉害,大概是一切的源头。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06 00:45
            回复
              第五章:这章厉害了,天地不仁,多么霸气,圣人不仁,好恐怖。各种刍狗,溜得一皮。然而接着突然一个急转弯,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前两句是告诫不要搞偶像崇拜,那些东西跟我们不是一个级别,舔狗舔道最后是一无所有。看看实际的,立足根本,不搞虚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06 00:53
              回复
                第六章:本章提醒人们不能忽视生存的根本,最主要先填肚子,肚子都照顾不好,怎么搞其它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06 01:05
                回复
                  第七章:本章天地又来了,天地的源头是什么?是无,为什么天地长存,因为它不刻意突显自己。网络小说里面搞事情的天道最后都被主角干掉了,历史上嚣张的都****了,远看周幽王,近看袁大头。太近的就不说了。本章后半部分有点无耻,让别人趟地雷,达成自己目的。在这章似乎圣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姑且洗白一下,不与人争抢虚幻的名声,不占有别人的利益,保持这种心态,就能了解道的存在。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06 01:33
                  回复
                    第八章:这章不夸道了,改夸水了,李同志高度赞扬了水的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对其给予了最高的评价,最接近道的自然物。还倡导人们领会学习做好事,做实事,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不求回报的水的精神。本章以水为栗子,提出了与自然,与人为善的相处模式。中间部分提醒了这种相处方式是很难的,需要事事顺心如意,样样精通,无疑这种能力不是谁都能拥有的。于是最后给了最简单的办法,只有放下争斗之心,谦虚学习,这样就不会烦恼了,对方越有能力,我能学到的更多,成长更快,开心都来不及,怎么会烦恼呢。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06 02:38
                    回复
                      越写越感觉它一直是在重复同一样东西,不晓得是什么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8-06 03:28
                      回复
                        第十章:本章是一个补充,提高能力时难免心生浮躁,于是这章强调了善守本性,不骄不躁,不显不肖。稳住根本,打牢基础,在运用能力时不被功名利禄迷惑,不被成功失败绑住脚步,不断前进,才能更好的明示自己。最后再次强调不居的心态,也给人勉励。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8-10 00:22
                        回复
                          第十一章:这章是为了解释不居,不恃的迷惑。一开始列举几个事例,说明了很多事物都是在有缺陷的状态下,反而效果更好。这是为了提醒,不满足于暂时的功效,不依赖于不变的事物,世界在变化,前人终身的成果,是后人一个事物的基础。于是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有道则万物取利,无道则万物可用。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8-10 00:57
                          回复
                            第十二章:本章是个简单的劝告。要踏实,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就取什么。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8-10 01:04
                            回复
                              第十三章:本章用更加浅显的文字,为何不居,不恃,不争。当自己局限于外物,而放弃自己的根本,很容易失去自控力。不妨回首过去,宠辱若惊之时,都是因为把自己绑在了某人某事上,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事物变化没有人敢说能完全操控,当事物变化超出意料,祸事当然就跟着到来。然而有的人能力极强,能暂时把控事物,这种人很容易能过的很轻松。有的人不以单人的能力,而是以大部分人的能力整合运用,这类人在古代叫真命天子。可惜这两类人都将太过于参与其中,自然被事物同化。也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了。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时长。但根本还是相同的。能够选择不居,不恃,不争,事物变化往想要的方向改变时能够解放自身。即使盛极而衰后也不会影响自身,这才叫真🐮🍺。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8-10 0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