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规范生产操作,加强生产产品质量监控,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1.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部全体操作人员。
2操作规范
2.1开机前的准备
2.1.1由当班电工检查整条生产线的电器和电器元件,使其达到开机要求后开启电源。
2.1.2按工艺卡规定设置生产温度、压力、速度、是否扩口、长度等,开始加热。机头各区加热5小时左右,再开启示1#、2#挤出机加温(同时打开进料段冷却水),到设定温度后,保温柔2.5小时左右(共约8小时),严禁提前开机生产。
2.1.3按生产要求更换成型模具,机头或模头。
(1)整体安装机头;
A、首次开机:开启机头1-7区加热段,设定温度为220度,加温时间为5-6小时后才能顶出机头。
B、生产过程中:1-7区加热段继续加温,停止8-22区加热段停止加温,约3小时后才能顶出机头
(2)换模头:
A、开启机头18-22区加热段,设定温度为220度,加温时间为4-5小时后才能进行拆装。
B、在换上内、外层的模头时,必须按标准调节好间隙尺寸,升温6小时后再次拧紧各处固定螺丝,然后分别转动内、外层的口模,观察口模沿丝口方向是否运动自如,防止固定螺丝拧的太紧。
(3)换模具:
A、检查液压系统是否运转正常,各处限位开关是否到位以及通断自如;
B、换模具时,必须由三人同时操作。
C、换装完备后,开启成型机运转用20分钟。在此过程中逐一检查定位销钉的松紧度,防止销钉在生产过程中脱落;逐一检查密封条是否完好。
2.1.4调整机头和成型机的中心:换好机头和模具后,将成型机开到生产位置,打开上下模具,用塞尺和游标卡尺调整间隙。
2.1.5定径水套的安装:待温度达到要求后,再次拧紧各处固定的螺丝后,才能安装定径水套。并用塞尺调节水套与机头的间隙,保证水平度。
2.1.6更换水槽两端的配套导向盘和密封垫,调整其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根据管子的规格,调整托辊的位置将管子托平。
2.1.7调整管材切割机前后夹紧装置,以便适应相应管材的切割。
2.1.8检查冷却台、切割机、堆料架是否运转正常。
2.1.9检查各传动部分,安全罩是否牢固。
2.1.10检查料斗有无杂物,上料设备是否正常。
2.1.11检查各润滑部位是否良好,观察润滑油箱油位,若不足则进行补充。
2.1.12检查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检查压缩空气管路、真空管路是否通畅;切换是否正常。检查并清理真空泵、喷淋水槽及管路中的水垢等杂物,确保管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