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吧 关注:92,786贴子:4,053,945
  • 7回复贴,共1

2019年哈佛大学与北京协和医院肾脏病学最新进展总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从北京学习归来,感觉获益良多,很多肾脏病的诊断,治疗,预后都有了很大的更新。在此对本次学习的内容做一次总结,希望诸位吧友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益处。感谢协和医院办的学习班,感谢各位大神的精彩讲解。当然内容我正在总结,不可能一下子就贴出来。


1楼2019-08-14 20:33回复
    1首先对透析的时机做一个总结。过去我作为肾内科医生,一直认为早透析能尽快改善病人身体的内环境,排出毒素,改善电解质离子紊乱,使很多患者尽早从透析获益。甚至有的病人出院后血肌酐一直维持在707umoll/L以上我感觉不可思议,会觉得患者对自己不负责任。但李教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患者进入透析后生存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当然我对5-10年这个数值表示怀疑。因为的确有很多患者在门诊透析后活的很好,可我把我很多患者放在一起考虑的时候,觉得确实平均下来患者的生存期和残肾的保持时间都不长。所以我更新一下自己的见识。
    PS1如果一个患者的摄入不多,很少活动,身体比较瘦小,即便血肌酐比较高也是可以一直保持不透析的。但先决条件是对其他脏器的损害并不明显,至少没有心衰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状态。还要有严格的饮食,生活等方面的控制,大吃二喝的状态是肯定不行的。
    PS2透析时机:当GFR(肾小球滤过率)<15的时候就要考虑透析,糖尿病肾病要提前透析。
    PS3透析并不是完美的,并非是生理性肾脏替代方式。
    透析可清除部分毒素,但可能清除不充分
    透析室非特异性的,也会清除掉很多重要的化合物
    目前的透析并不能代替肾小管细胞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透析加速残肾功能丧失
    透析治疗本身及抗凝带来的治疗相关风险。
    透析是一种侵入性的终生的,有潜在危险的介入性治疗。
    因此透析时要仔细权衡获益和风险,决定开始透析的时机。
    在讲解过程中,李教授提到有一项研究表示提前透析并没有改善死亡率,透析可引起缓慢的营养不良
    也有研究表示,早期开始透析可能有害,早透析死亡率更高。
    合适开始透析?
    GFR:6ml/min/1.73m2不在是透析治疗的绝对底限。GFR在5-9,伴有尿毒症症状和容量管理的需要时透析开始的指征,但是这不是单一指征。
    透析也不是不能停止的,我以前有个患者全身能做瘘和插管的地方都试了,又不接受腹透,最后不得不停透析,但患者1年后来复诊,竟然还活着,这个患者实际上已经透析了几年了。所以我觉得这种不透析就得死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也觉得停止透析不是不可以,但要考虑以下几个点:自主权,无害,有利,分配公平等伦理框架。
    读了这个不代表你就可以不透析了,以上内容要仔细斟酌,很多上面的内容都是有特定人群的,千万不要随意决定透析或不透析。如果你到了时间还决定不透析,那你要看下面的研究成果:
    停止透析的结局是死亡,存活时间有差异,有结果显示,停止透析的平均存货时间为8日!


    2楼2019-08-14 20:34
    收起回复
      关于IgA肾病的内容。
      IgA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吧里这类的患者很多,多到多少呢?以前的研究显示,肾活检人群中IgA肾病患者最多,但近些年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膜性肾病的患者逐渐超过了IgA肾病。
      大家都是IgA肾病,是不是一样呢?
      答案是不一样。IgA肾病具有异质性,同为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IgA肾病同时囊括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五种病理类型,所以大家都是IgA肾病III级,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IgA肾病的患者中大约有1/4的患者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平均进展至肾衰的时间是5-10年(但你千万别找我说谁谁谁都二十年了,我说的是平均值)
      最近的五个研究分别是STOP,TESTING,NEFIGANA,HOU等的研究(中国),LATAY...(太长,记不住),总结一下:认为激素应用可以使病人的尿蛋白量下降,部分患者肌酐也有好转。但是!获益与风险比起来,风险明显高出预计,尤其是TESTTING,被叫停了。
      PS说到这,你们就明白了,IgA肾病到底用不用激素,目前没有定论。加不加免--疫--抑---制---剂,更没有说法,但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mei---luo---hua应该是没用。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有一部分患者对激--素反映很好,激---素还是有效的,但也确实有无效的,前两天就有个吧友是这种情况,肌酐越吃越高。所以我只能说区别对待把,有的人适合有的人不适合。
      大家听完了,可能会失望,但是R---A----S--I--阻---断--剂的作用被一致肯定,所以降---压---药治疗IgA肾病有效。至于为什么有效,很多原因,包括改善炎症状态,阻断RASI激活,改善氧化应激,降蛋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缓慢性肾脏纤维化等等吧。所以下次再有吧友问降压药为啥吃,不解释,必须吃!好处太多了。
      再说一个比较兴奋的事吧,新药肠--溶---性---布---地----奈---德已经通过三--期--临---床了,感觉再有1-2年咱们就能用了!
      我只能祈祷药快点来,别太贵。
      当然你要是迫不及待要用,看下边这个图,什么都别问,我什么都不知道!


      3楼2019-08-14 21:06
      收起回复


        4楼2019-08-14 21:07
        收起回复
          我觉得吧友们都宽容点比较好,你不想看透析的事不代表别人不想,至少作为医生,我觉得大多数患者应该自己了解一下透析的内容。别盲目听大夫的!


          5楼2019-08-14 21:08
          收起回复
            3RASI阻滞剂。
            上文已经提到RASI阻滞剂作用很多,对于大多数肾脏病来说都比较适合。但这个药具体怎么用呢?
            首先,RASI阻滞剂包括ACEI(一般都是什么什么普利),ARB(什么什么沙坦)。这种降压药也有自己的副作用,具体大家可以看说明书,突出的表现有储钾,也就是说会引起血钾高,但这个一般诊断肾衰的患者来说,慢性肾炎患者应该很少出现。ACEI本身会引起刺激性干咳,需要注意一下。偶尔有头痛、头晕、咳嗽、腹泻、恶心、腹痛、乏力等。也可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其次,哪种降压药好,相比来说,ACEI做的临床试验比较多一些,证据足一些;但ARB也同样适合肾病患者。我比较推荐ARB,因为刺激性干咳的患者还得停药,很麻烦。
            第三,这个药具体怎么吃呢?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基本上咱们的用法全错。
            给大家介绍一个正确的用法:RASI滴定法:滴定顾名思义,有一个最适合的剂量,比如你选一种RASI,是不是每天一粒就行呢?当然不对,吃就要吃到足量,一片降压药看血压仍然高,可以在一周以后继续加量,以此类推,一直加到不能加为止。多少是不能加,如果你以前比较高,现在血压达标了120/75mmHg,就可以停了。初始血压100/70mmHg,只要血压没有低于90/60mmHg,或者没有头晕头痛等副作用就可以继续加。所以你看到降压药吃到4、5片不要吃惊,因为这才是正确的。其次是滴定意味着效果,比如你吃2片降压药蛋白完全转阴,那就可以维持2片不用加量了。
            第四,这个药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要想用降压药达到真正的治疗目的,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低盐饮食:3-5g/天,如果能耐受可以2-3g/天;低蛋白饮食:少吃蛋白质食物不代表不吃,包括肉蛋奶鱼等。控制血脂:吃一种降脂药配合RASI,可以提高疗效。戒烟限制饮酒。醛固酮拮抗剂一种,比如螺内酯;控制各种代谢因素:减肥,控制血尿酸,血脂,血糖等;避免使用各种伤害肾脏的药物,不如止痛药,水杨酸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消炎药等。
            可见这降压药吃法还是很有讲究的。老外做事情比较较真,话说回来了,这种较真的行为很适合临床和科研。中国人治疗IgA肾病基本都用点激素,可老外自从队列试验做完就严格执行RASI滴定方案,很多5-6克蛋白的都能控制到1克以内,所以作为肾病患者的你和作为医生的我都需要反思,是不是我们用药太过了!
            方案给你们了,自己考虑用不用,谢谢支持。


            34楼2019-08-15 18:24
            收起回复
              4IgA肾病控制策略
              IgA肾病患者的预后与其他肾病不同,因为这个病本身属于进展性疾病,而且经常反复,起病又很隐匿。所以对于IgA肾病患者我不想说假话,也不愿意因为自己善意的谎言导致你的不重视。所以就算很多人说我,我也不想说假话。因为临床上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时时警醒着我。
              首先说,在北大医院进修的时候,张宏教授的一句话很有道理:肾功能是一个结果,我们能做的很少,我们对于IgA肾病能做到控制的就是蛋白量和血压。所以肌酐高也许能通过治疗有所缓解,但也可能无效,因为这个是过去疾病引起的后果,我们要做好的是控制住血压和蛋白尿。
              其次,血压控制目标:达标140/90mmHg以下,老年人适当放宽标准,可以是150/90mmHg,最好是能达到125/75左右,为什么是这个数值,说实话没有明显的根据,近几年的GNC和指南都来回的变,我也不知道哪个数值正确,所以取最低值吧。
              第三,蛋白尿控制标准,不要相信几个加号,那是定性检查,24小时尿蛋白小于1g是比较好的,如果能控制在0.5g那就更好了。2016年从北大回来我手里的IgA肾病得到了最好的控制,推荐他们用RASI滴定法,如果还是控制不住我就给些雷-公-藤,结果这些患者目前肾功能经过两年没有明显变化,证明这套方法有效。具研究发现,如果定量控制在1g以内,IgA肾病患者的病情就能控制住,肾功能进展速度和正常人没有明显区别。
              以上的言论希望大家仔细看,很重要!


              36楼2019-08-15 18:41
              收起回复
                5营养与慢性肾脏病
                这个问题本身比较大,而且缺少最直接的证据证明饮食的重要性,但临床上确实饮食是一大块儿治疗内容。相对于营养过剩来说,其实大多数患者因为某些原因总是过度限制饮食,因此带来一系列的营养缺乏或者营养不良(PEW)。
                怎么判断营养不良呢?
                持续性蛋白降解并以肌肉组织分解为实质,以进行性骨骼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单纯补充营养素无效。
                慢性肾脏病发生PEW的可能机制?
                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减少:厌食、饮食限制、器官改变等原因。
                合成代谢下降:营养摄入减少,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抵抗,低甲状腺激素水平等。
                身体活动减少。
                高代谢状态:炎症、循环促炎症因子增加,胰岛素抵抗激素失调,糖皮质激素活性增加等。
                合并症和生活方式: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抑郁症、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
                透析:营养损失,透析相关炎症,高代谢、残余肾功能丧失。
                如何判断自己营养不良?
                生化指标:血白蛋白<38g/L,前白蛋白小于300mg/L(仅透析患者),血TC小于100.
                体重指标:体重指数小于23(无水肿),无意识的体重减轻,3个月内5%或6个月内10%,全身脂肪百分比小于10%。
                饮食摄入量:蛋白质摄入减少:透析小于0.8;非透析小于0.6;能量摄入小于25.前三者都是以两个月为标准。
                肌肉指标:肌肉量减少:3月内大于5%或6月内大于10%;手臂肌围减少大于10%,尿肌酐表现增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营养素网上都有具体数值(略)
                各营养素的互相转化比值(略)
                原则:平衡膳食:限制蛋白质、充足的能量;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蛋白质分配:早20-30%,午30-35%晚30-35,加餐5-10%
                个体化膳食计划及营养教育
                食物选择:限制植物蛋白。淀粉替代。限磷、限钾,能量不足则增加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
                五步法:1计算标准体重;2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3计算每日所需蛋白质摄入量;4使用肾病食品交换分配食物并补充能量;5制定食谱。
                PS:就我自己看,饮食控制本来最接地气,结果整的高大上反倒让人无法学习。
                所以我觉得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肯定有所限制,因为蛋白质摄入与流失直接相关,简单说,吃得多漏的多,损害也就大。但不吃又会引起营养不良,所以我一般在临床上只给患者八个字:清淡饮食,时而可止。正常生活饮食,油盐少吃,什么东西都能吃,但少吃就行。
                还有一个问题:植物蛋白能不能吃?
                没有得到有权威的说法,有的说能吃,有的说不能吃,我的建议:吃豆制品可以,但原生态的东西别吃。
                减肥对肾脏病有用吗?
                部分有用,部分有害。比如肥胖相关性肾病、代谢性相关性肾病、痛风相关性肾病(高尿酸血症)等减肥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其他的肾脏病视情况而定。但是减肥不是不吃饭,也不是剧烈运动,这一点与普通意义的减肥不是一个方案。


                53楼2019-08-16 11: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