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弓和箭爱好吧 关注:1,553贴子:8,470
  • 0回复贴,共1

剖析明末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奴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个传说让人心酸……
难道是建奴真的不怕死吗?
答案当然不是!
天底下,没有天生不怕死的人,除非是脑子有问题的。
首先的的因素,还是军功的巨大激励机制。好的制度能让懦夫变勇士,坏的制度能让勇士变懦夫。当然大明的文人士绅集团是不懂这个激励机制的。很悲哀的大明控制着国家政权的文人士绅集团们……
鞑子军的战功奖励,是所有的奖励中,最丰厚的。这些丰厚的奖励,足够刺激每个鞑子军士卒,拼死奋战,为自己赚取一份沉甸甸的家业和希望。
  相对而言,明军内部的赏罚制度,就太过黑暗了,吃空饷太多,军功激励几乎是暗箱操作。 哪怕是袁崇焕担任辽东督师的时候,也不例外。大量的奖励,其实都是给了关系户。那些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人,根本得不到军功奖励的。而那些贪生怕死的人,却可以通过裙带关系,巴结献媚,获得奖励,获得升迁,长此以往,军队自然就没有了勇士的存在。谁傻啊,明知道死了也没有好处,还那么乐意去送死?受伤了,连份口粮都骗不下去了
可是皇太极时期,很多投降建虏的汉奸军队,反手过来攻打明朝,战斗却表现相当的勇敢。清军入关以后,大部分的战斗,其实都是汉军旗在前面开打的。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清军都是跟在汉军旗的后面督战的。可以这么说,是汉军旗给满清打下了半壁江山。好像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等大汉奸,都是南下的急先锯。
  按理说,他们是汉奸,应该是没有战斗力的。但是,事实上却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满清的高层,就是通过军功激励机制,成功的激发了汉奸军队的战斗力。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不管给谁打仗,似乎都差不多。只要通过打仗,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收益,他们才会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来。
其次的因素,是明朝重文轻武体制,理论上,大明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让文官督师,权力高于任何武将,即宁可效率低,也要实行外行管内行的国策。
比如,二品文官袁崇焕矫诏杀一品武官毛文龙,就说明大明体制里文人士绅集团太高,武将社会地位太低了,这样的环境下,军人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从何谈起,换你做这时期的军人,想着随便一个文官跑过来都能砍你一军人脑袋,你还有练兵的积极性吗?你有什么战斗力吗??
频繁打败明军的李自成和满清建奴军队里,就从来没看到有哪个文官敢随便杀领兵大帅的,从这方面就能分析出农民军或建奴军人的战斗力会优于大明军队的原因了。
军人的战斗力建设,既要有物质基础,也要有精神基础,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社会地位很低,而战斗力却很高的军队存在。
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原因之一,源于文人士绅集团社会地位太高,军人社会地位太低的原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14 21: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