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解说运动监控的各种方式,主要参考最近由 Dr. Campbell 等人在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发表"Quantification of Training Load and Training Response for Improving Athletic Performance"为主,同时补充其他文献与团队实务经验为辅。若您阅读完之后想多加了解相关文章,可以参考凃俐雯医师最近一系列文章:
回归正题,根据 Dr. Campbell 的整理,运动监控是由这两个主要目的所组成:
量化训练负荷
量化生理状态
第一,我们想要知道今天给予运动员/客户的负荷是大是小、是多还是少,撇除传统的凭感觉,健身初学者都知道的入门招「拿支笔把你今天练的所有内容都抄下来记录下来」,这个方式就是「量化训练负荷」。
第二,我们想要瞭解运动员/客户,在这个负荷下生理状态的改变是否跟其他负荷会是一样的,方便未来设定或调整课表使用,因此会去记录个体一切生理上的回馈,这则是「量化生理状态」。
首先,Dr. Campbell等人将「量化训练负荷」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
肌力训练负荷
耐力训练负荷
比赛与技术练习负荷
我们先就肌力训练负荷来做说明。一般来说对于肌力训练负荷的量化方式大多是由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所组成,如同前面所提到,初学者最耳熟能详的「记录下你所有动作的重量组数次数」,这个方式就如:(Exercise) weight重量 x set组数 x rep次数。超级简单,根本是新手村必备招式,不必具备丰富运动科学背景或相关知识也能轻松达成,你可以利用这个方式去记录下你单日训练课表的一切,好比今天练背蹲举、卧推、直立杠铃肩推这三项,你就可以依照这三项的实际重量组数次数相乘相加,便可以得知今天肌力训练的总重量。新闻台经常采用的播报方式「日举多少吨」就是这个概念
不过,如果选手A,他背蹲举最大肌力为150公斤,而且单次训练课可以总共举起3000公斤的量,那他今天操作一个60公斤5组10下跟120公斤5组5下,这两种课表对压力会一样吗?
想必是不会的。也因此,这个最简单的方式其实是有瑕疵的,它仅能够记录到总量,却忽略掉了强度。
不过,其实只要乘上一个小小的系数,就可以把训练强度呈现出来,那就是利用"Percentage of RM"(最大肌力百分比)。回到上面那位A选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 60公斤 (40%1RM) 5组10下 跟 120公斤 (80%1RM) 5组5下 区分出来,A选手的训练负荷就不再只是3000公斤,而是可以很明确地得知实际上为1200 ATUs 跟 2400 ATUs。
注:ATUs = arbitrary training units, 训练单位
Session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RPE
Borg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cale (RPE, 伯格自觉量表) 原先适用于有氧运动能力检测时,评估运动员努力状态,采用6到20分(每个分数后加一个0,可以约略等于心跳率),共15个分数级距。而后,为了更好地评估肌力训练时的训练强度,许多人便着手改良Borg量表,不过,大多数改良后的量表,其分数都是从15个分数级距缩短成10个 (1-10分) 。话虽如此,但其实都能够准确地量化肌力训练强度。
那教练要什么时候询问运动员/客户他的自觉分数?训练后立即吗?
是的。
尽管早期研究都是建议,评估运动员/客户自觉分数的时机点应该是在训练后15至30分钟之内,不过最近研究则是指出,训练后立即评估运动员/客户自觉分数,和隔一段时间后评估的效果是一样的。另外,单纯的RPE分数是来评断训练强度,而要变成评估训练负荷的方式?很简单,只是要将RPE分数乘上训练时间,即可以得到当次训练课的训练负荷。
也可以依照不同项目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