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fit吧 关注:19,949贴子:31,263
  • 5回复贴,共1

运动监控的各种方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运动监控的各种方式
运动训练中,教练给予的训练计划无论或大或小,都是种负荷,而我们期望藉由这些负荷刺激运动员/客户的生理或心理,使其产生疲劳,并给予时间休息,让他能好好放松得到进步,这就是运动圈耳熟能详的 Han Selye's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theory (GAS, 一般压力症候群)。


IP属地:山东1楼2019-08-16 17:07回复
    然而,事实上训练本身几乎是无法预测的,你无法知道这个重量对于A的影响,足够让他产生适当疲劳吗?还是说对他而言根本就没什么强度?那隔天需要加重量?要加多少?还是要休息一下?
    所以,所谓的运动监控,就是为了确保教练明确地知道运动员/客户的状态;处于GAS哪个阶段?是在多低或多高的位子?才能有所对应,否则,当教练忽略掉监控这个概念,那么一切的训练都是用猜的,就像瞎子摸象一般,哪天摸一摸大象都跑掉了你也不知道。这个议题在国外火热了好一阵子,近年来延烧到台湾,加上路跑、铁人三项与CrossFit等运动逐渐热门,造就许多穿戴式装置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这个议题更加深入一般民众。

    近年来最火红红的穿戴式装置。


    IP属地:山东2楼2019-08-16 17:08
    回复
      本篇主要解说运动监控的各种方式,主要参考最近由 Dr. Campbell 等人在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发表"Quantification of Training Load and Training Response for Improving Athletic Performance"为主,同时补充其他文献与团队实务经验为辅。若您阅读完之后想多加了解相关文章,可以参考凃俐雯医师最近一系列文章:
      回归正题,根据 Dr. Campbell 的整理,运动监控是由这两个主要目的所组成:
      量化训练负荷
      量化生理状态
      第一,我们想要知道今天给予运动员/客户的负荷是大是小、是多还是少,撇除传统的凭感觉,健身初学者都知道的入门招「拿支笔把你今天练的所有内容都抄下来记录下来」,这个方式就是「量化训练负荷」。
      第二,我们想要瞭解运动员/客户,在这个负荷下生理状态的改变是否跟其他负荷会是一样的,方便未来设定或调整课表使用,因此会去记录个体一切生理上的回馈,这则是「量化生理状态」。
      首先,Dr. Campbell等人将「量化训练负荷」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
      肌力训练负荷
      耐力训练负荷
      比赛与技术练习负荷
      我们先就肌力训练负荷来做说明。一般来说对于肌力训练负荷的量化方式大多是由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所组成,如同前面所提到,初学者最耳熟能详的「记录下你所有动作的重量组数次数」,这个方式就如:(Exercise) weight重量 x set组数 x rep次数。超级简单,根本是新手村必备招式,不必具备丰富运动科学背景或相关知识也能轻松达成,你可以利用这个方式去记录下你单日训练课表的一切,好比今天练背蹲举、卧推、直立杠铃肩推这三项,你就可以依照这三项的实际重量组数次数相乘相加,便可以得知今天肌力训练的总重量。新闻台经常采用的播报方式「日举多少吨」就是这个概念
      不过,如果选手A,他背蹲举最大肌力为150公斤,而且单次训练课可以总共举起3000公斤的量,那他今天操作一个60公斤5组10下跟120公斤5组5下,这两种课表对压力会一样吗?
      想必是不会的。也因此,这个最简单的方式其实是有瑕疵的,它仅能够记录到总量,却忽略掉了强度。
      不过,其实只要乘上一个小小的系数,就可以把训练强度呈现出来,那就是利用"Percentage of RM"(最大肌力百分比)。回到上面那位A选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 60公斤 (40%1RM) 5组10下 跟 120公斤 (80%1RM) 5组5下 区分出来,A选手的训练负荷就不再只是3000公斤,而是可以很明确地得知实际上为1200 ATUs 跟 2400 ATUs。
      注:ATUs = arbitrary training units, 训练单位
      Session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RPE
      Borg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cale (RPE, 伯格自觉量表) 原先适用于有氧运动能力检测时,评估运动员努力状态,采用6到20分(每个分数后加一个0,可以约略等于心跳率),共15个分数级距。而后,为了更好地评估肌力训练时的训练强度,许多人便着手改良Borg量表,不过,大多数改良后的量表,其分数都是从15个分数级距缩短成10个 (1-10分) 。话虽如此,但其实都能够准确地量化肌力训练强度。
      那教练要什么时候询问运动员/客户他的自觉分数?训练后立即吗?
      是的。
      尽管早期研究都是建议,评估运动员/客户自觉分数的时机点应该是在训练后15至30分钟之内,不过最近研究则是指出,训练后立即评估运动员/客户自觉分数,和隔一段时间后评估的效果是一样的。另外,单纯的RPE分数是来评断训练强度,而要变成评估训练负荷的方式?很简单,只是要将RPE分数乘上训练时间,即可以得到当次训练课的训练负荷。

      也可以依照不同项目进行分类!


      IP属地:山东3楼2019-08-16 17:09
      回复
        此外,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利用收集来的「RPE x 训练时间 (min)」丢入Excel制成折线图来预估运动员/客户疲劳状态。假如训练负荷并没有改变,却出现向上的趋势,这表示对于运动员来说负荷可能要稍降低,反之亦然。
        For Example,假如B选手这个阶段的每周一都是要做120公斤3组8下的背蹲举,第一周给分为4,第二周为6,第三周为8,因为B选手都是操作同一负荷,可是分数却不断飙高,这时我们要有警觉B选手已经处于疲劳状态,看看是否要调降。
        那么,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得知肌力训练负荷呢?
        有,而且如果你是位S&C、体适能教练或是热爱运动训练,一定听过最近体能训练圈讨论最为热烈的一个议题!
        Velocity-Based Training (VBT) !!!
        (速度取向训练)
        这个方式先收集选手在执行肌力训练动作时整体的移动速度、爆发力等,并利用这些参数当作训练课表时强度的依据。VBT提醒了我们:
        训练强度不是只有RM,还有Velocity!
        往往我们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时,向心阶段要快!那,要多快?要快到什么地步?这就是VBT要解决的问题!要怎么把VBT融入到训练中当作监控计画呢?第一步,我们必须要知道这是要在哪个周期使用、目标是什么?再来了解运动员/客户在不同重量下的速度表现,最后依照课表给予的重量,在实际执行时监督运动员的操作速度,尽可能让运动员/客户维持在相同的速度区间内。
        比较细节的部份,你可以先参考Dr. Bryan Mann的文章或书籍;也或者,你可以期待我们之后的专栏。

        如何利用VBT监控疲劳状态?


        IP属地:山东4楼2019-08-16 17:10
        回复
          举个例子 (如下图):刚刚那位B选手,我们希望他能够在背蹲举120公斤时,速度能维持在1.3 - 1.8 m/s ,因为这个周期的主要目标是要提升启动肌力 (Starting-Strength)。他第一个周一 (Day1) 的动作速度是 1.7m/s ,可是相同重量之下到了第三周 (Day7) 却掉到 0.9m/s。相同重量情况下,动作速度却下降了,表示B选手已经被疲劳影响到动作模式,这时教练要赶快修正课表负荷,避免进入错误的训练目标 (没有训练到启动肌力)。

          不过话说回来,普通人肉眼根本看不出来移动速度 1.3 m/s 和 0.9 m/s 的差别,而VBT这套方式在台湾仍旧不普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需要仪器才能进行,像是Gymaware、Eliteform、PUSH或Bar-Sensei,而这些仪器大多所费不赀,再加上台湾的学校或是私人训练中心,普遍经费都很匮乏,可能造就了这样的差别。近来有些app也有提供类似的服务,虽然没有查证过信效度,不过或许可以试试看。
          (Anderso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Facility, University of Kansas 整间的蹲举架上都采用了监控移动速度的仪器 )


          IP属地:山东5楼2019-08-16 17:11
          回复
            参考文献:
            Campbell, B. I., Bove, D., Ward, P., Vargas, A., & Dolan, J. (2017). Quantification of Training Load and Training Response for Improving Athletic Performance.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39(5), 3-13.
            Day, M. L., Mcguigan, M. R., Brice, G., & Foster, C. (2004). Monitoring exercise intensity during resistance training using the session RPE scale.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18(2), 353-358.
            Lagally, K. M., & Robertson, R. J. (2006).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OMNI resistance exercise scale.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2), 252-256.
            Mann, J. B., Ivey, P. A., & Sayers, S. P. (2015). Velocity-based training in football.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37(6), 52-57.
            McGuigan, M. R., & Foster, C. (2004). A New Approach to Monitoring Resistance Training.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26(6), 42-47.


            IP属地:山东6楼2019-08-16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