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医生吧 关注:82贴子:1,234

回复:【袁林】山东省立医院骨关节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动物都有预测天气的本事。
蚂蚁成群结队地「搬家」,鱼儿不停地跃出水面,燕子飞得很低……看到这些情景时,有经验的人,常会说,「可能要下雨了」。
有的骨关节炎病人,似乎也有这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关节又痛了,可能要变天了。
然后天气真的变了!
这种奇妙的现象,是「超能力」还是有科学道理?
骨关节炎患者真能预测天气变化?
实际上,不少科学家都研究过这一现象。
2014年的一项调查统计中,一大半的关节炎患者 (67.2%) 表示,天气的变化加重了自己的关节疼痛。原有关节疼痛情况越重的患者,对天气变化越敏感。另外,女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也更容易受天气的影响。
2015年,一项包括6个欧洲国家、共计810名患者的研究,分析了天气、气温的变化是否会影响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研究结果提示:空气湿度和气温的变化与关节疼痛有相关性。

而且天气越冷,空气湿度对关节疼痛的影响也越大。
综合一些研究的结论看起来,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的确与天气变化——突然降温、下雨、下雪、霜降等有关。
原因还需更多研究
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天气变化之前常常有气压的突然降低。而气压降低时,关节受到的压力也会降低,这会导致关节炎患者的关节产生水肿,进而压迫本来就敏感的痛觉神经,从而导致疼痛加剧。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更确切的证据、更详细明白的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但天气变化本身并不会引起或者加重骨关节炎,只是会影响关节炎的症状波动。
骨关节炎,也并非是「冻」出来或是天气变化「激」出来的毛病。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比较多见。具体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肥胖、重体力活、过度运动、不当的锻炼、年龄增长、还有遗传等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骨关节炎可以发生在全身多关节,在我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最常见。
就拿膝关节炎来举例:
两块骨头的接触面,有一层软骨,可以保护关节。年龄增长或是过度使用,会让软骨磨损。
软骨很难再生,没有了软骨的保护,走路时骨头磨骨头。
骨头最外面的骨膜及周围的滑膜上神经丰富,所以会觉得很疼。
怎样缓解关节疼痛?
搬到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是否有助于关节痛的缓解?
这一点需要权衡。
一方面,更换居住环境后,机体是需要重新适应的。虽然天气变化不大了,但是其他的影响因素反而可能会造成关节症状的波动。
但另一方面,如果生活在非常寒冷的地方,低气温难免会妨碍正常活动。另外寒冷也会导致肌肉收缩,关节僵硬,血运减少,长期如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关节的「使用寿命」。此外,冷天也会增加膝盖意外受伤的几率。
从这些角度来看,如果能够搬到更温暖的地方,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关节炎患者来说,天气变化时,更合理的应对策略应该是:
注意保暖、及时加衣服;
佩戴护具,护膝保护膝关节,手套保护手指关节等;
适量活动,使关节局部血流增加,缓解疼痛;
心态积极一些——疼痛加重是暂时的,机体很快会适应天气的变化,而坏天气容易让人心情不好,糟糕的情绪本身也会加重疼痛的敏感性;
如果有必要,在医生指导下增加止痛药物的剂量或联合用药;
仍然积极治
疗骨关节炎本身。
骨关节炎怎么治?
关于骨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关节置换,临床上主要采用一些保守的疗法。
下面这些建议,希望能对骨关节炎的患者有所帮助。
1. 加强力量
进行肌肉的力量训练,足够强大的肌肉力量,可以保护关节,并支持关节的稳定性。但注意避免剧烈、过度加重关节负荷的运动
2. 服用止痛药
推荐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炎镇痛药物,来应对关节疼痛。
3. 减肥
如果体重指数(BMI)超过 25,减肥!减轻膝盖等关节处的压力。
4. 必要时手术
如有关节活动受限或者疼痛剧烈,建议行 MRI 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关节内游离体或者明显的软骨破裂,是否需要及时手术;
5. 不要乱用保健品
不要把治愈骨关节炎的希望仅仅寄托在保健品上,需要配合正规的治疗。


54楼2020-02-26 11:34
回复
    时间会带走我们的骨健康
    而早期的骨关节炎
    往往因为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因此,很多老人家都深受骨关节炎
    尤其是膝关节炎困扰
    很多人认为,得了膝关节炎就要好好休养
    不能再运动了
    其实,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
    得了膝关节炎,也可以运动!
    骨关节病老人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地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有助于康复的,特别是早中期选对合适有效的运动对膝关节炎是有利而无害的。
    那么,如何避免误区,掌握合适的运动方法?
    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度低的运动,不一定可以做
    打太极、爬楼梯、爬山等强度低、简单易学的的运动方式,是大多数爱好运动的老人家的首选,但是这些看似对身体有利的运动方式,对于有膝关节炎的老人家来说却并非是最佳选择,有些最好避免这些运动。

    打太极、爬山、爬楼梯等这些运动让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压到膝关节上,自然对膝盖的负担会加重,虽然目前对于是否要完全避免此类运动还没有定论,但原则上是能不做就不做,确实是无法割舍,最好的建议就是锻炼的时候做好准备。一旦在锻炼时出现膝关节痛,最好停止相关的运动,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治疗。
    2、“家里蹲”也能运动益关节
    膝关节炎的老人在听说要观察治疗,或是在病情出现反复或者加重时,就错误地认为是自己的关节老化了,从而选择不运动、不下地,长期卧床休养,这样反而是牺牲了整体的生活质量,得不偿失。
    3、跑步要换个方式
    很多人觉得跑步对膝关节有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长跑并不增加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风险,甚至有些长跑俱乐部的成员,患膝骨关节炎的风险比不长跑的人低。
    虽然如此,但是这是由于这些人有长期锻炼的习惯,所以在步入老年后才开始此类锻炼就显得意义不是特别大了,喜欢跑步的老人可以用原地踏步、慢跑或快走的方式代替以前的高强度跑步方式。
    4、这些运动值得做!
    膝关节痛的老人,在平时可以做关节的有氧运动:
    1、平卧床上屈伸膝关节,这个运动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做最合适,每次大概做50次左右的屈伸运动,为一天的膝关节保驾护航。
    2、坐着不负重屈伸膝关节,每天看连续剧或者闲下来坐着的时候可以做膝关节的屈伸运动,以自己能做的运动量为上限,避免过度即可。
    3、在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后,老人还可以做关节周围的球形按摩,双手握膝盖做旋转按摩,每日3次,每次3分钟。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膝关节炎呢?
    其实,只要一个“单腿下蹲”的小动作就足够!
    测试方法:一只腿站立,膝盖稍微弯曲,另一只腿弯曲,脚尖略高于地面,保持这一体势,然后整个身体尽量往下蹲,过程中缓慢进行,尽可能保持身体平衡,几秒钟后,再站立,回到初始姿势。
    如果因平日肌肉力量锻炼不够或身体平衡性不佳,导致整个动作无法连贯完成,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注意在下蹲的过程中,膝关节有无感到痛,如果痛,说明膝关节有问题;如果不痛,膝关节就是正常的。
    除了前面所说的膝盖疼痛外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还有下面6个表现症状
    膝关节炎常见的六条症状
    1、疼痛
    疼痛是骨关节炎的最主要症状,通常呈烧灼样或刺痛样。早期的时候,往往时有时无,不明显;到了中期,活动时疼痛加重,但休息后尚能好转;若疼痛持续存在,尤其在睡眠中也出现疼痛时,则提示情况加重了。
    2、僵硬
    在患骨关节炎的部位,晨起时或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常常有僵硬的感觉,这种感觉一般可持续数分钟或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活动后,僵硬感可缓解。
    3、肿胀
    骨关节炎早期一般不易引起关节肿胀,但到了中期,常由于关节面磨损而脱落产生碎屑,招致关节滑膜炎症,使人感到关节肿胀、疼痛、不适。
    4、肌肉无力
    由于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常会使得活动减少,这样就易使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无力感。
    5、关节变形
    早期的骨关节炎往往不会带来关节形态的改变,随着症状加重,关节开始明显的肿胀、增生、变形。
    6、关节活动受限
    骨关节炎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关节的有效活动范围就会明显减少,表现为不能完全地弯曲,或不能很好地伸直,导致行动起来很不方便。进一步发展下去,关节形同虚设,会丧失活动功能。
    温馨提示:
    当发现身体关节有上述变化时,为了进一步确诊,还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55楼2020-02-27 15:47
    回复
      骨关节炎是50岁以上人群中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中膝关节是最常受累的部位。在人体的关节中,有一层软骨起到缓冲垫和保护骨骼表面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缓冲垫,骨头会摩擦或磨碎,导致疼痛,僵硬和肿胀。
      关节炎首选物理治疗。部分患者口服药物可以缓解膝盖疼痛,但对很多患者效果并不好。此时,医生就会建议他们进行关节腔注射或者关节置换治疗。那么骨关节炎到底是先保守治疗关节腔注射,还是“一步到位”关节置换呢?
      关节腔注射
      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进行关节腔注射,关节腔注射的药物有下列几种:
      1.透明质酸补充剂(粘性补充剂)
      又称为凝胶注射剂。在治疗过程中,将透明质酸直接注入膝关节,以增加关节腔内的透明质酸,这种液体可以起润滑剂或减震器的作用,帮助关节正常工作。
      通过透明质酸注射还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以及炎症。在注射前可以将少量的炎性关节液抽除,为透明质酸液腾出空间。这类药物每周一次,持续注射1到5周即可。
      使用该药也可能出现副作用,如果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2. 皮质类固醇注射
      皮质类固醇注射也是最常见的注射选择之一。医生将皮质类固醇直接注入膝关节,可以快速缓解膝盖疼痛和炎症。

      皮质类固醇常用于减轻人体的炎症反应。高剂量时,皮质类固醇还能抑制免疫系统,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采用低剂量注射疗法可以快速地缓解发炎部位,而且局部注射剂不会引起口服药物所产生的全身副作用,因而比传统的口服消炎药物更有效。
      它的疗效可以持续几天到六个月以上。许多人除了在进行注射时产生一点点疼痛或刺痛之外,对类固醇注射没有不良作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副作用,尤其是过于频繁使用时。
      然而,长时间使用高剂量的皮质醇会增加发生皮质醇增多症或库欣综合征的风险。出现包括上半身肥胖,圆形脸,瘀伤增加,伤口愈合延迟,骨骼脆弱,头发过度生长,女性月经不规律以及男性生育问题等并发症。
      关节置换
      虽然皮质类固醇和透明质酸补充剂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和炎症,但它们通常只能暂时缓解。随着关节炎的发展,关节的活动性和生活质量可能进一步下降,此时,膝关节置换是唯一的选择。
      膝关节置换也被称为膝关节成形术,将受损的骨骼和软骨切除,用人造关节替代。在全膝关节置换期间,损坏的膝关节软骨被移除并用金属、陶瓷或高级塑料和聚合物成分制成的假体替代。
      这种手术治疗能够长期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等问题,术后患者几乎可以像正常关节一样活动。虽然目前关节置换手术是很成熟的,但毕竟是开放性手术,同样存在感染,下肢血栓,中风,神经损伤等手术风险。
      如果迟迟不能决定手术,任由疾病发展,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畸形等更严重的情况。届时再手术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手术风险也会增加,大幅度降低手术疗效。
      骨关节炎首选物理疗法和口服药物。如果口服药物无效,注射治疗是第二选择,一些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联合注射治疗就可以控制病情。如上述两种治疗疗效均不满意,膝关节置换就是最后的选择。总之,在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才能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56楼2020-02-28 16:31
      回复
        半月板是什么?
        半月板是包含在膝关节内的两个新月形的楔形垫子,由纤维软骨组成,位于股骨髁(大腿骨)和胫骨平台(小腿骨)之间,每个膝关节内外各一,分别叫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像C形,外侧半月板像O形。
        半月板是干啥用的?
        半月板那么小,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可别吓唬我哦,我可是被吓大的嘞!
        半月板真的很重要!对我们的膝关节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不能小看它哦!
        前面已经说到了半月板像楔形垫子,刚好卡在关节两侧,正如下图所示。

        胫骨平台就好比拖车平台,股骨髁就好比拖车平台上的一个球体,半月板就是稳定这个球体的垫子,如果没有这个垫子可想而知拖车一开动这个球就会到处滚动,那么关节的损伤就这样逐渐加重了。
        半月板作用小结
        分散应力,吸收震荡
        增加关节匹配面积
        减少关节接触应力
        营养关节软骨
        稳定润滑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有哪些症状?
        日常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有可能造成半月板的损伤,而半月板一旦受损,因缺少血液供应,其自行愈合很困难,一般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半月板是否有损伤呢 ?
        半月板损伤一般主要是两大类原因:
        半月板急性撕裂
        一种是膝关节扭伤引起来的半月板急性撕裂,主要是因为膝关节屈曲旋转引起,最常见于足球、篮球、橄榄球和其他涉及减速和变向的运动。这种动作对半月板有压迫、旋转和剪切应力,如果过大可导致半月板撕裂。因此这种损伤一般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半月板损伤通常还常伴随有前交叉韧带撕裂。
        慢性退变性撕裂
        一种就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退变性撕裂,这种损伤往往是在轻微创伤或无创伤的情况下静悄悄的发生,因此很多人都回忆不起来受伤的情况。
        1.膝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取决于半月板损伤的位置;
        2.膝关节肿胀,通常伴随有关节积液;
        3.膝关节弹响或者绞锁,不能完全伸直,或者在伸直过程中感觉被卡住;
        4.膝关节打软腿,感觉不稳,或者感觉关节无法支撑住。
        总结一下就是四个字:痛肿卡软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半月板损伤呢?
        对于爱运动的年轻人群
        注意运动姿势和运动的强度,运动前注意热身,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同时注意运动损伤防护,如佩戴运动护具,控制体重等。此外还需要加强肢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对于中老年人群
        对于中老年人群要避免频繁上下楼梯和蹲起动作、避免长时间蹲着干活、少搬重物、避免爬山和长时间走路。同时也要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充分利用身边的工具帮助降低意外造成的半月板损伤风险。如上下公车或上下楼的时候,不要过于匆忙,可借助扶手帮助稳定身体再迈步走,有职业习惯的人,好每隔一段时间变换劳作的姿势和稍事休息。
        其他情况
        若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应该尽早到医院诊断及时处理,若症状不严重,中老年人患者或者医生根据MRI判断暂时不用手术的,即使能正常运动,也建议要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在开始剧烈运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半月板损伤。


        57楼2020-03-01 11:09
        回复
          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一说到关节炎很多人首先只会想到膝关节炎、肩周炎等。其实在60岁以上的骨关节炎患者中,髋关节炎占了近30%,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得。
          晨起第一件事,就开始诉说髋部、臀部、腹股沟或大腿区域有不适感或僵硬感。疼痛通常因活动加重而休息后减轻。冬天比夏天更易加重病情。
          在步行时,患者会尝试转移负重至健侧以期使疼痛达到最小,遂出现明显的跛行。
          山东省立医院骨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袁林表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经常使髋关节长时间负重所致,由于关节软骨的磨损变性或骨质改变的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首发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下肢酸胀,一般表现为髋关节痛,大腿根部疼痛,腹股沟部疼痛,特别是站立时候做“内八字”的动作或者坐着的时候盘二郎腿明显感觉受限,下蹲困难等。
          髋关节炎患者运动的时候应以循序渐进,不要过度的劳累为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适应强度,患者应避免剧烈的过量运动,如长时间的站立,跑步,下蹲,跳,踢脚等剧烈运动,这些动做会加快髋关节的磨损,加重疼痛。
          日常生活中,女性应避免穿高跟鞋,穿得过久会导致足部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引起静脉曲张,时间长了,髋关节还要承受更大的重力,加速髋关节的劳损,和髋部软组织的磨损。
          男性应戒烟酒,烟酒是主要的发病原因,生活中还要避免上过高的楼梯,在上楼梯的过程中,会加大髋关节的负重,增加疼痛。
          髋关节炎的患者应多晒太阳,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潮湿,是髋关节得到从分的休息,疼痛症状缓解后,每天可以慢走30~40分钟,可以做脚部的内外旋,腿部的直腿抬高,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的强度,防止腿部肌肉的萎缩,尽量减少上下楼梯,弯腰屈背,等增加髋关节负重的运动,减少关节软组织的损伤。
          髋关节炎的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缓解或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以及重建髋关节功能。其中轻、中度髋关节炎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有避免长时间跑、跳、蹲,避免频繁地爬楼梯、登山、跳广场舞,避免负重剧烈活动等加剧软骨磨损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合理的功能锻炼,适当减轻体重,推荐慢走、游泳和平路骑自行车等运动,另外,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能够减少受累关节的负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则主要包括各种抗炎药、软骨保护药以及中医药的特色辨证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持续或加重、关节功能受限甚至畸形者则推荐外科手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炎的终极治疗方案,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疼痛明显、功能严重受损、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大腿根部疼痛,千万别忽视髋关节炎,尤其是无外伤史的中老年患者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调节运动方式,若出现反复髋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58楼2020-03-05 15:30
          回复
            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关注膝关节的健康。而在膝关节损伤中,膝关节软骨损伤是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结构覆盖在组成关节的骨端。其功能是为关节在一定范围的活动提供一种低摩擦的接触表面,并可缓冲关节活动过程中的冲击力。
            膝关节软骨磨损,又称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等,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病人十分痛苦。
            一般有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病患会有关节持续性的钝痛,活动后加重,可有打软腿表现。大腿骨软骨损伤患者在跑步、下楼梯时,会出现关节缝及周围的疼痛;而髌股关节(膝关节前面的菠萝盖)软骨损伤则会出现上楼梯、半蹲或坐位站起是膝关节前方疼痛。关节活动度一般正常,如出现关节肿胀或有游离体存在时,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交锁。
            对于有上述表现的患者呢,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的关节外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分别做个X线和核磁共振检查。
            一般X线主要看患者的膝关节上下整体有无异常的歪斜(医学上叫做“力线”)和关节缝的明显狭窄,当然也可以评估膝关节骨赘(骨刺)的情况。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软骨损伤的大小面积、深度、部位、有没有伴随半月板和韧带的损伤。
            膝关节软骨损伤怎么治疗?
            对于疼痛和活动受限较少,核磁共振上软骨损伤面积和深度不大的患者一般推荐保守治疗3-6个月,改变活动和运动的方式、减轻体重、大腿肌力训练等。
            药物方面,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止痛、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补充软骨原料,皮质类固醇激素、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缓解不适症状等。
            关节软骨缺损面积大,深度较深的患者,有关节交锁等明显影响生活的症状,或前期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者,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损伤的大小和原因,患者的年龄、运动和生活的要求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方法。
            简要的介绍几个最常用的方法:
            1. 关节镜清理:主要通过在关节里,通过专门的摄像头,找到掉下来的游离软骨碎片,将它们都去除掉,从而减少它们对关节的磨损,减少或去除关节交锁、延缓关节老化。
            2.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主要用于那些软骨损伤深度很深,但损伤面积不大,比较年轻的患者。通过在损伤后裸露的硬质骨上钻孔,让骨质里的营养成分及干细胞(软骨细胞的妈妈)流出到关节局部,在合理的康复方法的帮助下,从而起到一定的软骨修复作用。但周医僧要指出这种方法修复的软骨质量要比原装软骨的质量要差些。
            3. 膝关节周围截骨:主要用于纠正关节周围有明显歪斜的病人,把关节周围的歪斜纠到接近正常。
            4. 关节部分或全关节置换,对于60岁以上或者严重的软骨损伤的骨关节炎患者,这是一种最后的治疗方式。关节部分或全关节置换的原理是去除关节软骨,采用人工关节取而代之,目前这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一般在没有意外损伤和并发症的情况下,人工关节一般可以使用20-30年。


            59楼2020-03-07 17:30
            回复
              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关注膝关节的健康。而在膝关节损伤中,膝关节软骨损伤是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结构覆盖在组成关节的骨端。其功能是为关节在一定范围的活动提供一种低摩擦的接触表面,并可缓冲关节活动过程中的冲击力。
              膝关节软骨磨损,又称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等,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病人十分痛苦。
              一般有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病患会有关节持续性的钝痛,活动后加重,可有打软腿表现。大腿骨软骨损伤患者在跑步、下楼梯时,会出现关节缝及周围的疼痛;而髌股关节(膝关节前面的菠萝盖)软骨损伤则会出现上楼梯、半蹲或坐位站起是膝关节前方疼痛。关节活动度一般正常,如出现关节肿胀或有游离体存在时,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交锁。
              对于有上述表现的患者呢,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的关节外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分别做个X线和核磁共振检查。
              一般X线主要看患者的膝关节上下整体有无异常的歪斜(医学上叫做“力线”)和关节缝的明显狭窄,当然也可以评估膝关节骨赘(骨刺)的情况。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软骨损伤的大小面积、深度、部位、有没有伴随半月板和韧带的损伤。
              膝关节软骨损伤怎么治疗?
              对于疼痛和活动受限较少,核磁共振上软骨损伤面积和深度不大的患者一般推荐保守治疗3-6个月,改变活动和运动的方式、减轻体重、大腿肌力训练等。
              药物方面,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止痛、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补充软骨原料,皮质类固醇激素、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缓解不适症状等。
              关节软骨缺损面积大,深度较深的患者,有关节交锁等明显影响生活的症状,或前期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者,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损伤的大小和原因,患者的年龄、运动和生活的要求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方法。
              简要的介绍几个最常用的方法:
              1. 关节镜清理:主要通过在关节里,通过专门的摄像头,找到掉下来的游离软骨碎片,将它们都去除掉,从而减少它们对关节的磨损,减少或去除关节交锁、延缓关节老化。
              2.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主要用于那些软骨损伤深度很深,但损伤面积不大,比较年轻的患者。通过在损伤后裸露的硬质骨上钻孔,让骨质里的营养成分及干细胞(软骨细胞的妈妈)流出到关节局部,在合理的康复方法的帮助下,从而起到一定的软骨修复作用。但周医僧要指出这种方法修复的软骨质量要比原装软骨的质量要差些。
              3. 膝关节周围截骨:主要用于纠正关节周围有明显歪斜的病人,把关节周围的歪斜纠到接近正常。
              4. 关节部分或全关节置换,对于60岁以上或者严重的软骨损伤的骨关节炎患者,这是一种最后的治疗方式。关节部分或全关节置换的原理是去除关节软骨,采用人工关节取而代之,目前这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一般在没有意外损伤和并发症的情况下,人工关节一般可以使用20-30年。


              60楼2020-03-11 16:24
              回复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疗法。保守治疗以全身用药和关节内局部用药为主。早期OA患者,可对症给予口服消炎镇痛药或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关节软骨保护剂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关节疼痛、肿胀明显,行走功能障碍,MRI显示有软骨破坏,关节内有游离体、骨赘增生或伴有半月板损伤的OA病人,则应求助于外科手术。外科治疗OA的手术方法有关节镜清理术、软骨全层损伤区钻孔减压微骨折术、胫骨高位截骨矫正力线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软骨细胞移植、生长因子及凝胶载体的应用,均处于研究和尝试阶段。
                关节镜下可见关节内为悬浮的颗粒,髌股关节滑膜组织增生肥厚,软骨碎宵,髌上囊有的呈白色细长的纤维状绒毛,有的滑膜血管迂曲充血,水肿的滑膜组织呈纺锤状、葡萄状等滑膜异常改变。股骨髁间窝狭窄,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裸露,凹凸不平,软骨损伤相对应的部位的半月板磨损。半月板损伤又可加重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的程度与软骨损伤的程度成正比。软骨与半月板损伤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半月板磨损后毛糙变薄、纤维增生,游离缘呈犬齿样残缺,可刺激滑膜增生,引起膝关节疼痛或绞锁症状。髁间窝或髌上囊有形态不同的游离体,是诱发绞锁症状的常见原因。
                对于年龄较轻、关节软骨磨损不十分严重的患者,早期进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是缓解因髌外侧压力增高引起疼痛和减轻关节软骨磨损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患者高龄,软骨磨损相当严重,并且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运动轨迹,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能会加重临床症状,不利于功能恢复,不应作为常规,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OA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改变,任何一种方法均无法阻止老化。所谓关节清理术只是相对而言,不可能逆转已经形成的关节退变,清理和修整不稳定的软骨创面,解除运动轨迹的阻挡和撞击,清除关节内致痛因子、软骨降解微粒、大分子成分、关节软骨磨损后的碎屑和微结晶、炎性因子和致痛物质,有利于功能恢复。
                术后疗效欠佳的因素除了高龄关节软骨退变较重,膝内、外翻畸形下肢力线改变外,与手术创伤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手术创伤越大疗效越差,创伤小有利于功能康复。因此,我们提倡局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微创清理术,不要过多的干扰关节内组织。
                为便于镜下观察,可刨削遮挡视野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不作广泛清除。切除股骨髁间窝和胫骨髁间德骨赘增生,解除髁间窝狭窄;修整磨损的半月板和软骨缺损区,清除关节内剥脱分离和不稳定的软骨碎片,取出游离体,磨削高低不平影响关节活动的骨性阻挡,清除关节内致痛物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如果下肢力线有异常改变,可通过截骨术减轻关节表面的应力,解救受损的关节面,如胫骨高位截骨。
                术后冰袋冷敷患膝24~48小时可达到止血、止痛目的。术后肿胀明显者应抽出关节腔内积血、积液,7-10天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术后膝关节股四头肌功能练习,有利于功能恢复。


                61楼2020-03-12 16:58
                回复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疗法。保守治疗以全身用药和关节内局部用药为主。早期OA患者,可对症给予口服消炎镇痛药或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关节软骨保护剂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关节疼痛、肿胀明显,行走功能障碍,MRI显示有软骨破坏,关节内有游离体、骨赘增生或伴有半月板损伤的OA病人,则应求助于外科手术。外科治疗OA的手术方法有关节镜清理术、软骨全层损伤区钻孔减压微骨折术、胫骨高位截骨矫正力线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软骨细胞移植、生长因子及凝胶载体的应用,均处于研究和尝试阶段。
                  关节镜下可见关节内为悬浮的颗粒,髌股关节滑膜组织增生肥厚,软骨碎宵,髌上囊有的呈白色细长的纤维状绒毛,有的滑膜血管迂曲充血,水肿的滑膜组织呈纺锤状、葡萄状等滑膜异常改变。股骨髁间窝狭窄,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裸露,凹凸不平,软骨损伤相对应的部位的半月板磨损。半月板损伤又可加重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的程度与软骨损伤的程度成正比。软骨与半月板损伤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半月板磨损后毛糙变薄、纤维增生,游离缘呈犬齿样残缺,可刺激滑膜增生,引起膝关节疼痛或绞锁症状。髁间窝或髌上囊有形态不同的游离体,是诱发绞锁症状的常见原因。
                  对于年龄较轻、关节软骨磨损不十分严重的患者,早期进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是缓解因髌外侧压力增高引起疼痛和减轻关节软骨磨损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患者高龄,软骨磨损相当严重,并且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运动轨迹,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能会加重临床症状,不利于功能恢复,不应作为常规,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OA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改变,任何一种方法均无法阻止老化。所谓关节清理术只是相对而言,不可能逆转已经形成的关节退变,清理和修整不稳定的软骨创面,解除运动轨迹的阻挡和撞击,清除关节内致痛因子、软骨降解微粒、大分子成分、关节软骨磨损后的碎屑和微结晶、炎性因子和致痛物质,有利于功能恢复。
                  术后疗效欠佳的因素除了高龄关节软骨退变较重,膝内、外翻畸形下肢力线改变外,与手术创伤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手术创伤越大疗效越差,创伤小有利于功能康复。因此,我们提倡局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微创清理术,不要过多的干扰关节内组织。
                  为便于镜下观察,可刨削遮挡视野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不作广泛清除。切除股骨髁间窝和胫骨髁间德骨赘增生,解除髁间窝狭窄;修整磨损的半月板和软骨缺损区,清除关节内剥脱分离和不稳定的软骨碎片,取出游离体,磨削高低不平影响关节活动的骨性阻挡,清除关节内致痛物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如果下肢力线有异常改变,可通过截骨术减轻关节表面的应力,解救受损的关节面,如胫骨高位截骨。
                  术后冰袋冷敷患膝24~48小时可达到止血、止痛目的。术后肿胀明显者应抽出关节腔内积血、积液,7-10天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术后膝关节股四头肌功能练习,有利于功能恢复。


                  62楼2020-03-12 16:58
                  回复
                    清晨醒来,站起的一瞬间脚跟针扎般的痛,走走就好些;站久了,脚跟会钻心地痛......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疼起来也让人坐立不宁,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

                    脚跟痛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足底筋膜炎。大约十分之一的40-60岁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痛。
                    山东省立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袁林表示:足底筋膜炎又称为“跖筋膜炎”,或俗称“跟痛症”,是指足跟和足底部分纤维组织出现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是由足跟着地时反复高张力刺激足底筋膜的起点造成轻微的撕裂,引起囊腔状的退行性改变。
                    足底筋膜炎的好发人群:
                    1.运动员或舞者;
                    2.长期久站的职业:教师、工人、士兵等;
                    3.中老年人;
                    4.足形异常如扁平足或者高足弓。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足底筋膜炎通常会引起尖锐的刺痛。
                    多为单侧。最常见的部位是脚后跟中心地带。左侧的图给出了常见痛点的分布。
                    疼痛往往发生在早晨刚床时头几步或者休息过后开始走路的时候。当你站起来,多走动一会儿,疼痛通常会减轻,但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可能又会卷土重来。
                    疼痛通常在运动完休息一会儿后会加重,而不是在运动过程中。
                    足底筋膜炎如何自测?
                    脚后跟特定部位按压疼痛和晨起下床脚后跟痛,是判断足底筋膜炎的重要依据。此外,跑者可以通过一个被称为“卷扬机试验”的测试来进行自我诊断。采用坐位,握住大脚趾,将大脚趾用力背伸,如果诱发疼痛,则表明是足底筋膜炎。
                    有跑者到医院检查,拍片后显示有跟骨骨刺(专业术语称为跟骨骨赘),认为足底长出骨刺所以导致疼痛。其实,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骨刺刺激了足底筋膜才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足底筋膜炎治好了,自然疼痛也就消失了,所以对于跟骨骨刺不必过度担心。

                    如何治疗足底筋膜炎?
                    1.休息,暂停运动。
                    避免重复损伤而使病情加重。
                    2.疼痛时冰敷。
                    疼痛及发热可予冰敷处理,缓解期可适当热敷。
                    3.理疗、非甾体抗炎药。
                    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止疼药(非甾体抗炎药)

                    封闭注射治疗:如果显著的疼痛和失能持续超过4周,可尝试糖皮质激素注射。但足底脂肪垫萎缩和足底筋膜破裂的风险随着皮质类固醇的反复注射而增加,故应尽可能避免重复注射,应谨慎使用。
                    冲击波: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震波的原理是利用低频超声波破坏跖筋膜组织,刺激细胞外修复,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4.康复锻炼。
                    强有力的小腿和脚踝肌肉,不仅可以增加跑步的推进力,让你跑得更轻松,也可以充分发挥肌肉在腾空落地时的缓冲作用,减少对于足底筋膜的过度牵拉,所以无论是预防,还是更快地康复足底筋膜炎,小腿和脚踝力量训练都十分重要。


                    63楼2020-03-14 16:31
                    回复
                      滑膜炎的病因
                      年轻人滑膜炎
                      年轻人,膝关节滑膜炎主要是因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而造成的,如半月板损伤、滑膜损伤、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关节内损伤和脱位,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另一种原因是感染,其中常见的是滑膜结核,一般讲,滑膜内血管丰富,血液循环良好,对细菌抵抗力较强,但在感染结核菌的情况下,病情进展较缓慢,其症状表现时好时坏,此为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之一。
                      老年人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
                      超量运动
                      关节肿胀型主要是过度运动后肿胀为主,疼痛轻重不一。非肿胀型,以关节疼痛为主,常伴有轻度肿胀。研究证实,两种类型实质相同,只是滑膜病理改变程度不同而异。
                      研究者发现,当膝关节长时间单一动作超量运动之后,滑膜组织充血水肿,红、白细胞及纤维素渗出与关节腔内压升高及氧分压下降呈正相关系,且当渗出速度超过滑膜代偿性吸收速度时,关节积液,进而使关节腔内压继续升高,氧分压继续下降的恶性循环,久之滑膜退变脂肪化生等慢性无菌炎症形成,从而认为,超量运动之后,创伤性滑膜炎的发生,不仅与关节面的重复揰击,关节囊的损伤有关,而且在病程的发展及转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膝关节滑膜炎的预防
                      (1) 避免膝关节过度活动及劳损,特别是双下肢剧烈运动者( 如舞蹈演员、运动员、搬运工等)更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因过度用力造成组织损伤,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出现骨质增生现象。
                      (2) 膝关节出现骨折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尽可能使骨折端达到解剖 复位的要求。如果复位不满意,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3) 过于肥胖者,要适当控制饮食,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的摄入,将体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减轻关节上的压力和磨损程度。
                      (4) 老年人可以适当补充钙质、维生素D等与骨代谢关节密切的药物,同时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减慢骨组织的衰老和退行性改变进程。
                      滑膜炎能不能治好,可不可以自愈?这大概是很得了滑膜炎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了。
                      有一部分病人能自愈,但大部分病人不能自愈,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或使原有骨关节炎症加重。
                      滑膜炎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治疗药物以激素、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为主。
                      (2)穿刺疗法:关节积液较多、张力大时,可进行关节穿刺,抽取关节腔积液和积血。
                      (3)关节腔注射疗法:包括封闭针、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注射液等;
                      (4)手术治疗:滑膜炎经保守治疗久治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64楼2020-03-16 17:15
                      回复
                        清晨醒来,站起的一瞬间脚跟针扎般的痛,走走就好些;站久了,脚跟会钻心地痛......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疼起来也让人坐立不宁,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

                        脚跟痛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足底筋膜炎。大约十分之一的40-60岁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痛。
                        山东省立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袁林表示:足底筋膜炎又称为“跖筋膜炎”,或俗称“跟痛症”,是指足跟和足底部分纤维组织出现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是由足跟着地时反复高张力刺激足底筋膜的起点造成轻微的撕裂,引起囊腔状的退行性改变。
                        足底筋膜炎的好发人群:
                        1.运动员或舞者;
                        2.长期久站的职业:教师、工人、士兵等;
                        3.中老年人;
                        4.足形异常如扁平足或者高足弓。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足底筋膜炎通常会引起尖锐的刺痛。
                        多为单侧。最常见的部位是脚后跟中心地带。左侧的图给出了常见痛点的分布。
                        疼痛往往发生在早晨刚床时头几步或者休息过后开始走路的时候。当你站起来,多走动一会儿,疼痛通常会减轻,但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可能又会卷土重来。
                        疼痛通常在运动完休息一会儿后会加重,而不是在运动过程中。
                        足底筋膜炎如何自测?
                        脚后跟特定部位按压疼痛和晨起下床脚后跟痛,是判断足底筋膜炎的重要依据。此外,跑者可以通过一个被称为“卷扬机试验”的测试来进行自我诊断。采用坐位,握住大脚趾,将大脚趾用力背伸,如果诱发疼痛,则表明是足底筋膜炎。
                        有跑者到医院检查,拍片后显示有跟骨骨刺(专业术语称为跟骨骨赘),认为足底长出骨刺所以导致疼痛。其实,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骨刺刺激了足底筋膜才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足底筋膜炎治好了,自然疼痛也就消失了,所以对于跟骨骨刺不必过度担心。

                        如何治疗足底筋膜炎?
                        1.休息,暂停运动。
                        避免重复损伤而使病情加重。
                        2.疼痛时冰敷。
                        疼痛及发热可予冰敷处理,缓解期可适当热敷。
                        3.理疗、非甾体抗炎药。
                        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止疼药(非甾体抗炎药)

                        封闭注射治疗:如果显著的疼痛和失能持续超过4周,可尝试糖皮质激素注射。但足底脂肪垫萎缩和足底筋膜破裂的风险随着皮质类固醇的反复注射而增加,故应尽可能避免重复注射,应谨慎使用。
                        冲击波: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震波的原理是利用低频超声波破坏跖筋膜组织,刺激细胞外修复,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4.康复锻炼。
                        强有力的小腿和脚踝肌肉,不仅可以增加跑步的推进力,让你跑得更轻松,也可以充分发挥肌肉在腾空落地时的缓冲作用,减少对于足底筋膜的过度牵拉,所以无论是预防,还是更快地康复足底筋膜炎,小腿和脚踝力量训练都十分重要。


                        65楼2020-03-17 18:09
                        回复
                          股骨头坏死其实就是股骨头缺血,是骨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股骨头坏死主要病因就是长期使用激素、酗酒、潜水病、髋关节创伤等问题引起。由于患病部位的组织结构中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和限制,所以会导致股骨头坏死,其主要表现症状为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髋关节出现各种病变时无法行使正常功能,就需要关节置换。只要有关节破坏,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而且通过其他各种保守治疗都不能得到缓解的疾病,都有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那么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来说,做关节置换的最佳时机是什么呢?
                          年龄在55岁以上
                          人工关节有它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0—30年之间,如果术后不做重体力劳动,而且对关节保护得当的话,使用年限会更长。这和人工假体的质量、医生的医疗技术和个人的自身情况有关。人工关节也是会磨损的如果你肥胖超重,下肢负重过大,那么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比起别人就相对短了。如果年龄在55岁以上,置换一次关节就够了,但是因为术后可能会因为感染、创伤、剧烈活动、置换后未好好养护等因素,面临翻修的可能。对于年纪较轻,症状不严重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能不置换就尽量不置换。只要治疗方法选择得当,一般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良好的治疗效果也离不开患者在日常中健康饮食、功能锻炼及生活习惯改善。
                          临床分期III、IV期的患者
                          股骨头坏死的一期是可以通过服用药物,如非甾体类的抗炎药以及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有百分之五十的病人症状会缓解,病情得到控制,另外一部分病人就会进展到二期。对于一二期的患者来说,可以采用减压术、股骨头植骨术、截骨术等方法进行保髋治疗,但是仍有一部分病人会进一步加重,当到达三四期的时候,髋关节疼痛加重,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此时就应该进行关节置换了。
                          关节置换的目的,就是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的正常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67楼2020-03-19 16:45
                          回复
                            为何会得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均占膝关节疼痛病人的1/2~3/4。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非常多,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1、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面经过长期磨损,而新陈代谢能力降低,退变加快,软骨破损引起。这种变化一般在20岁以后就发生,30岁后有些人就有一定症状,50岁后60%,60岁以上90%,70岁以后100%软骨有退化。而表现出症状的>20%,求医的仅为5%。滑膜分泌功能减退,对关节软骨的润滑与营养能力降低。
                            2、性别
                            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闭经后的女性多发。这与闭经后妇女激素分泌水平下降,骨质疏松,身材肥胖,再加上女性骨盆宽大,步态内管行走,两膝内侧压痛,引起关节稳定造成的。
                            3、遗传
                            与遗传有关,如父母,姑姑有该病者儿女发生的可能性大。
                            4、体重
                            体重超重的好发,顾名思义,体重增加就增加关节软骨的负荷,退化加重。
                            5、饮食
                            营养不良也是造成关节疾病的原因,因为软骨没有血管,营养依靠关节液吸取,而营养不足会导致软骨增值差,新生软骨不足,使负重区域发生磨损,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6、气候
                            长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多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的,关节周围无肌肉组织保温,热量往往供不应求。加上关节面的软骨组织多而血管稀疏血液循环差如果膝关节长时间受凉或寒冷的刺激,可引起血管痉挛,血供差,使软骨性新陈代谢和免疫防御能力。使骨内血循环不畅,骨内压力增高,关节内压力增高,引起症状。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养?
                            因为人的膝关节软骨退变,在30岁以后就逐渐开始了,所以对膝关节的日常保护应及早进行,尽早干预。
                            1、注意膝关节保暖:
                            尽量穿着长裤(对老年人也可以带护膝,一方面保暖,一方面防止膝部受伤),不要把膝关节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2、可热敷:
                            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膝部不适,缓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热敷以湿敷为好,如热气浴、温泉浴、矿泉浴、漩涡浴。也可用热毛巾湿敷,但注意如果关节有红肿时应停热疗。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夏天气温高时更需注意(急性期停止热敷)。
                            3、要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特别是小于90°,不要久坐、久站。应适当活动关节,如多游泳,坚持多骑自行车,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台阶及走不平路。
                            4、对肥胖人应节制饮食,减少体重,减少关节的承重,多摄取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物。
                            5、对有不良姿势的应尽量予以纠正,使用手杖,拐杖,减轻关节负重。
                            6、合理使用支具:夹板,护膝带,弹性粘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7、加强关节周围按摩推拿:方法很多:推、拿、滚、旋髌、搓髌、滚髌。
                            8、加强膝部力量锻炼:直腿抬高,负重直腿抬高,短弧负重直腿抬高,膝下垫一枕,长弧负重直腿抬高,床边90°。
                            9、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训练:1.坐床边键肢下患肢,积极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2.卧床屈髋膝,如膝疼痛影响正常生活时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68楼2020-03-20 13:42
                            回复
                              很多患者及家人在刚听到医生建议换关节时第一反应是:“拒绝”。“把自己的关节锯掉,换上一个人工的关节,太可怕了”这是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出的场景和想法。
                              换关节就是把整个关节换掉吗?当然不是。
                              关节置换通常包括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单髁置换,人工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置换等。关节置换只是去除病变关节的表面软骨及软骨下骨,然后换成大小合适的人工假体。并不是真把全部关节换掉。手术也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恐怖。手术时间平均60-90分钟左右。半髋置换手术时间更短。术后1-3天即可下地,疼痛缓解非常明显。
                              全髋和半髋有什么区别?
                              全髋关节置换是把髋臼表面软骨去除,换上人工髋臼杯,再把股骨头和股骨颈去掉,换上人工股骨头(包括柄),通俗地讲就是髋关节两侧(髋臼侧与股骨头侧)都换成人工假体。
                              半髋关节置换又称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就是只更换股骨头一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对比较简单,但人工股骨头与正常髋臼长时间接触后会引起髋臼磨损而出现关节疼痛。因此更适用于年纪较大,而且身体条件不太好的患者。对于年轻,身体条件好者,一般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青壮年很多医生会建议行陶瓷关节置换,这样更耐磨。
                              全膝和半膝(单髁)置换有什么区别?
                              全膝关节置换真正的名称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也就是切除关节两侧(胫骨平台和股骨髁)表面的软骨和少量骨质以及半月板、交叉韧带(当然现在也有保留韧带的假体),然后换成大小合适的人工关节假体,适用于膝关节磨损及畸形严重患者。
                              半膝关节置换说法并不准确,正规名称为单髁置换。只去除病变严重一侧表面骨质,并换成人工假体,最多见是内侧单髁置换,适用于内髁磨损严重而外侧髁无明显磨损患者。
                              听说关节用一段时间就要换新的?
                              人工关节确实有使用寿命。其实不光人工假体有使用寿命,我们自己的每个器官或关节都有使用寿命。需要进行手术置换的关节不就是使用寿命到期了吗?只是原装的关节比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更长些。因此对于人工关节置换不必纠结于使用寿命。通过关节置换消除疼痛,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尊严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人工关节的理论使用寿命是15-20年,这是在没有感染和松动的前提下并根据中老年人的平均活动量等综合因素而得出的结论。在有成熟的关节假体和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由掌握先进理念和手术技巧的医生进行手术,术后病人注意保养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随着材料的进步,手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患者对健康的重视,相信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会越来越长。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于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如果能通过关节置换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值得的。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使用年限更长的关节肯定会被研制出来的。不要因为惧怕手术翻修而忍受痛苦。也没必要按关节的设计使用年限来作为心里预期。


                              69楼2020-03-21 1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