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时代周报、时代财经承办的“影响力·中国时代峰会2019”在北京举办。民生证券董事长、党委书记冯鹤年在会上发表了演讲。会后,冯鹤年接受了时代财经的独家专访。
在冯鹤年看来,“未来三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极其重要的三年,是国内投行最重要乃至唯一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也是行业的洗牌期。”
冯鹤年认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且国内金融市场加大开放的时代新背景下,投行的发展之道也要以专业化为基础,向市场化转变。“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投资银行业。”
未来,国内投行具体应该如何发展?面对外资机构即将到来的涌入潮,投行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疑问都将在此一一拆解。
回归投行本源
“未来,券商投行靠天吃饭的时代基本结束。”冯鹤年说。
他在演讲中提到,未来3年将是国内投行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
关于投行及券商“靠天吃饭”的讨论出现得很早。业内普遍认为,以往投行与IPO、再融资等节奏息息相关,且业务同质化比较严重,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均需改善。
冯鹤年解释,今年是重要的改革元年,以科创板的推出为标志。随着创业板及新三板等改革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资源配置也将实现市场化。这将催生出投行巨大的想象空间。
“现在要回归到投资银行的本源了”,冯鹤年认为,“未来,更考验证券公司的专业服务能力。在投行内部,应该按照专业来分工,例如TMT、医疗健康等领域就由专业人才在产业链上深耕。”
此外,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券商行业正在上演“马太效应”。今年11月,证监会还提出要支持打造航母级券商,这也被视为行业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风向标。
冯鹤年对未来的判断是,国内证券行业两极分化必将加速,行业的并购重组将会加快,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形成外资投行、航母级综合性投行和特色化投行共存的格局。
对此,冯鹤年还强调,未来投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未来业务机会集中在大券商投行上,中小券商投行可将目光更聚焦在中小微企业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推出后,券商需要针对IPO企业出具定价报告,其定价能力直接受到市场检验。这对于国内券商而言,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时代财经统计科创板企业发行公告后发现,目前,科创板同行业企业的市盈率,还是比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稍高。
冯鹤年指出,“以后还要考虑投行的定价能力、销售能力,券商投行以往在这些方面稍显不足。”
精品投行时代渐近
随着限制放开,外资投行也对国内市场“摩拳擦掌”、“野心勃勃”。冯鹤年称,“未来外资控股甚至独资的券商得以进入国内市场,有望发挥外资投行真正的作用。这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冯鹤年指出,外资券商实行混业经营,市场经验和销售能力都比国内券商要强。此外,其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也是国内券商所缺乏的。
冯鹤年提到一组数据:2018年末,在牌照方面,我国全行业有131张券商牌照,而美国有3000多家证券公司;在规模方面,仅高盛一家的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就已超过国内全行业的总和。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银行一直存在资产体量小、造血能力不足、盈利能力较弱的问题。对此,冯鹤年的看法是:“除了投行自身谋求发展外,还需要整合宏观、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包括法律的修改。”
券商也在奋力转型。
冯鹤年表示,目前,国内证券公司行业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正在显现,并有三大表现:一是综合类证券公司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规模化发展;二是专业类证券公司聚焦细分领域的业务突破点,推动特色业务发展,加快形成比较优势;三是服务创新性证券公司运用技术优势,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长期来看,投资银行必将进入精细分类阶段,需要专注在自身擅长的行业、区域或领域,通过专业化程度来实现差异化发展,聚焦和深耕优势业务,建立品牌优势。”冯鹤年补充说。这也符合业内“精品投行”的概念。
冯鹤年也提到,民生证券将努力打造精品特色投行。“如何适应下一步改革的需要,我们内部也做了一个安排。其中,人才储备上要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将打造专业组,重点关注TMT、医药健康、大消费等领域,以及科创板中提到的六大战略新兴行业。”
在冯鹤年看来,“未来三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极其重要的三年,是国内投行最重要乃至唯一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也是行业的洗牌期。”
冯鹤年认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且国内金融市场加大开放的时代新背景下,投行的发展之道也要以专业化为基础,向市场化转变。“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投资银行业。”
未来,国内投行具体应该如何发展?面对外资机构即将到来的涌入潮,投行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疑问都将在此一一拆解。
回归投行本源
“未来,券商投行靠天吃饭的时代基本结束。”冯鹤年说。
他在演讲中提到,未来3年将是国内投行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
关于投行及券商“靠天吃饭”的讨论出现得很早。业内普遍认为,以往投行与IPO、再融资等节奏息息相关,且业务同质化比较严重,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均需改善。
冯鹤年解释,今年是重要的改革元年,以科创板的推出为标志。随着创业板及新三板等改革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资源配置也将实现市场化。这将催生出投行巨大的想象空间。
“现在要回归到投资银行的本源了”,冯鹤年认为,“未来,更考验证券公司的专业服务能力。在投行内部,应该按照专业来分工,例如TMT、医疗健康等领域就由专业人才在产业链上深耕。”
此外,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券商行业正在上演“马太效应”。今年11月,证监会还提出要支持打造航母级券商,这也被视为行业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风向标。
冯鹤年对未来的判断是,国内证券行业两极分化必将加速,行业的并购重组将会加快,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形成外资投行、航母级综合性投行和特色化投行共存的格局。
对此,冯鹤年还强调,未来投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未来业务机会集中在大券商投行上,中小券商投行可将目光更聚焦在中小微企业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推出后,券商需要针对IPO企业出具定价报告,其定价能力直接受到市场检验。这对于国内券商而言,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时代财经统计科创板企业发行公告后发现,目前,科创板同行业企业的市盈率,还是比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稍高。
冯鹤年指出,“以后还要考虑投行的定价能力、销售能力,券商投行以往在这些方面稍显不足。”
精品投行时代渐近
随着限制放开,外资投行也对国内市场“摩拳擦掌”、“野心勃勃”。冯鹤年称,“未来外资控股甚至独资的券商得以进入国内市场,有望发挥外资投行真正的作用。这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冯鹤年指出,外资券商实行混业经营,市场经验和销售能力都比国内券商要强。此外,其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也是国内券商所缺乏的。
冯鹤年提到一组数据:2018年末,在牌照方面,我国全行业有131张券商牌照,而美国有3000多家证券公司;在规模方面,仅高盛一家的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就已超过国内全行业的总和。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银行一直存在资产体量小、造血能力不足、盈利能力较弱的问题。对此,冯鹤年的看法是:“除了投行自身谋求发展外,还需要整合宏观、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包括法律的修改。”
券商也在奋力转型。
冯鹤年表示,目前,国内证券公司行业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正在显现,并有三大表现:一是综合类证券公司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规模化发展;二是专业类证券公司聚焦细分领域的业务突破点,推动特色业务发展,加快形成比较优势;三是服务创新性证券公司运用技术优势,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长期来看,投资银行必将进入精细分类阶段,需要专注在自身擅长的行业、区域或领域,通过专业化程度来实现差异化发展,聚焦和深耕优势业务,建立品牌优势。”冯鹤年补充说。这也符合业内“精品投行”的概念。
冯鹤年也提到,民生证券将努力打造精品特色投行。“如何适应下一步改革的需要,我们内部也做了一个安排。其中,人才储备上要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将打造专业组,重点关注TMT、医药健康、大消费等领域,以及科创板中提到的六大战略新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