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吧 关注:194,203贴子:1,393,627

回复:普通话的轻声调有无来自入声的可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於呼:ĥɑɑ('ɑɑ)-hɑɑ,日语aa“於呼”
於菟:ĥɑdɑ--楚人谓虎
<睾>--甲骨文“虎皮”
藏文stag,阿力克藏语rtak,早期形式可能是rtag,而原始汉藏语可以拟构为rdag:
rdag-->sdag-->stag 藏文
rdag-->rtak 古藏语-->阿力克藏语
rdag-->ĥdɑĥ-->ĥɑdɑ 上古楚语
rdag-->ĥdɑĥ-->ĥɑĥ-->hɑ'ɑ 上古汉语(虎,上声字)
睾部字与澄母谐声字如“择”,正是保留了古代r前缀而在中古变为卷舌音,北京话文读音ze来自较晚期的明代江淮官话层,而白读音zhai(卷舌)才是来自宋元官话层,保留了极古老的语音特征。


35楼2009-10-15 02:21
回复
    或改为以下更妥:
    rdag-->ĥdɑĥ-->ĥɑdɑĥ(於菟)-->hɑ'ɑ 上古汉语(虎,上声字)


    36楼2009-10-15 02:25
    回复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楼上的朋友是雏菊兄吧,感谢您的支持,呵呵
      汉语中复元音后的-u和-i发音较弱,描述为半元音-w和-j,是较常见的技术处理。
      清辅音韵尾的弱化,剩下的只是主元音短紧化,即一般描述的喉塞韵尾-?
      浊辅音韵尾如果弱化,容易形成成主元音长音化,且元音后段发音减弱,即:-b-d-g-->ĥ,这个ĥ所伴随的弱元音是非圆唇后高元音щ,щ是一个不稳定的音,一般演变为u或i,具体演变成哪一种,发生条件是主元音的前/后、圆唇/非圆唇。
      这位朋友所认为的“入声韵尾的浊化”,本人非常赞同,官话中白读层“入声-->复元音阴声”的音变,或许只有早期的浊辅音韵尾才可得到完美解释。至于中古入声韵尾的不除阻塞辅音,在当时的许多地方可能还保留着上古浊辅音的特性。北京话“入声-->复元音阴声”的白读层,可能正是上古浊辅音韵尾的直接弱化所致,而未经历过清化为-p-t-k的过程。


      40楼2009-10-16 09:24
      回复
        入声长音阴声化或复元音阴声化,在南吴和老湘方言中很普遍,粤语次方言中据说有某些点的入声呈现浊辅音韵尾的特点。这些也可以佐证上述观点。
        浊辅音弱化而成的-ĥ带有紧喉特点,再演变成-?尾也不难理解,这是浊辅音韵尾弱化的另一种形式。
        上古汉语入声类若是浊辅音尾的话,则没有理由认为,古入声演变为喉塞韵尾,比无塞音、长音化的阴声的层次更古老,因为长音化的入声可描述为-ĥ


        41楼2009-10-16 09:35
        回复
          塞辅音bdg中,g是最容易发生音变的,原因是舌根部的阻塞程度较弱,且浊音发音响度不够,容易发生清化(中古见纽k、溪纽kh)、擦化(匣云纽γ)或前移至舌面的腭化(群纽J,以三等为主),这是上古的舌根浊塞音g的演变至中古的基本面貌。
          可以设想,中古汉语的不除阻的-k(某些地方或仍为-g)类入声韵,也是先于-t-p发生变化,变化结果沉积为官话宕、江、梗、曾、通摄入声的白读音(复元音韵),即-ĥ :
          ag-->aĥ-->ae-->ai
          ɑg-->ɑĥ-->ɑo-->ɑu
          εg-->εĥ-->εi-->ai
          әg-->әĥ-->әï-->ei
          ig-->iĥ-->ï---->i/ï
          og-->oĥ------->ou
          ug-->uĥ-->uü-->ü
          北京话中这类字相当的多,白读音来自本土宋元官话层(复元音韵),文读音来自明代江淮官话层(单元音韵)。
          以上的ĥ(伴随弱元音щ),某些资料描述为喉塞-?(由不除阻的清塞辅音-k弱化而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韵尾作用继续弱化并消失后,剩下的应该是个短元音,应该演变为一个短调类才对,如去声类。
          事实上《中原音韵》中的中古入声字派入上声的最多,虽然派入平、去的也有,派入阳平类的主要是中古浊声母字(声母的影响),派入阴平及去声的字源不如派入上声的多。
          根据前面的推论,中古上声是一个先抑后扬的折升长调,是四声中最长的调,入声多派入上声,这正与上古上声-ĥ尾的语音性质相对应,乃浊塞尾的弱化,故向长元音(或复元音)方向演变就非常符合音理。


          42楼2009-10-17 22:24
          回复
            可以比较的是,唐代西北方言中的-ŋ韵类,在《千字文》残卷的吐蕃文对音中,许多已呈现出鼻韵尾已弱化,变成长元音(或鼻化音),这种现象在日语汉字音读(“汉”/“吴”借音)、晋吴淮闽各方言中非常普遍。
            平行的音变规律是:
            -ŋ-->N-->~ (鼻化韵)
            -g-->ĥ(R)-->长元音(复元音)阴声
            -k-->?(q)-->短元音阴声


            43楼2009-10-17 22:38
            回复
              一些语音学家对方言调查的语音描述有一些偏差,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紧喉特征,本人建议按如下描述:
              -ĥ:表示长元音尾出现紧喉作用,拼写可记作-h或-‘
              -?:表示短元音尾出现紧喉作用,拼写可记作-q或- ’
              本人认为,中古上声调和去声调的成因,可能分别与这两种语音特征相近。
              根据汉藏比较,前辈们得出的上古去声类的-s或许能够成立。《广韵》中一个字有“去/入”两读的普遍现象,似乎可以解释为:上古-gs(-ds、-bs)后的-s阻止了浊音弱化后向长元音方向发展,而变成短元音类(-?),至中古演变为短降调去声。


              44楼2009-10-17 23:08
              回复
                歌部是/æ/,上古支、歌对转是很常见的,两部的关系十分紧密,“此”、“也”等谐声符的字在歌、支之间徘徊。至于这个/æ/在周秦之前的来源,则可能是-an-am-ar-al韵尾弱化的杂集,如“冉”(-am)声符的“那”(-æ),“难”(-an)声符的“傩”(-æ)。藏语:“我、我们”nga、ngar,且ngar有威猛、强悍的意思,正与“义”,【说文】【我部】【义】:己之威仪也。
                猜测:传说中的伏羲氏是以龙为图腾的。伏羲异体写作伏戏、虙戏、宓羲、包(庖)牺、炮羲、包曦,而对音可能是ĥbrug-sŋar,即谥号“龙祖”(参考藏文“龙”-“先”)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戏】又《集韵》桑何切,音娑。娑本作牺。《周礼·春官·两献注》酒尊名。饰以翡翠。郑司农说,或作献,亦作戏。
                 即牺牲的【牺】


                46楼2009-10-18 01:47
                回复
                  侯部是/o/,实际音值可能是[כ]。
                  其谐声字有东部、元部(合口类)、屋部、月部,如下:
                  聚凑..族(簇)..丛....最撮..攒
                  句....曲
                  豆..........................短
                  寇..........................完
                  狗..........................犬
                  冓..............讲
                  吼..............孔
                  ......


                  47楼2009-10-18 02:09
                  回复
                    37 回复:普通话的轻声调有无来自入声的可能?  
                     普兄的研究十分深入,佩服佩服 
                    通摄有部分字上古是收-m的,譬如“风”等。这当然是受u作为介音或主元音时的影响,将-m带到-ng了。不过,晋语的-m极可能是后起的,很可能不能与上古汉语的情况形成对应。  
                     
                    -------------------------------------------------------------
                    兄台过奖了,呵呵。
                    至于上古侵、蒸、冬对转的问题,一般认为是-um-om音变为-uŋ/oŋ-щŋ,受合口后元音影响的鼻韵尾后化。典型的如:炎-熊能、风-凡、赣-戆降隆、朕-滕、妊-孕....
                    上古闭口韵-b类,也有一些与-阴声韵或-g谐声的,如:
                    去....劫怯盍
                    华....烨(晔)
                    立....昱煜(焴)....位莅
                    力....协..........荔
                    耳....聂
                    ...
                    【劦部】劦:同力也。从三力。《山海经》曰:“惟号之山,其风若劦。”凡劦之属皆从劦。
                    猜测:藏语中的“十”bcu/btçu/,可能更早时期的形式是bcub-->bcuĥ-->bcuw,在演变为-uĥ的阶段即可与-ug谐声,故“煜”也可以与“育”谐声。
                    位莅荔内盖世....之类的-b转入去声字,一般认为上古可能来自-bs-->ds。不过,七世纪前的古藏文未见到-ds-ns类的韵尾,但是有-ms-ŋs-ĥs-ld-rd-nd类的复辅音韵尾,上古汉语是否有类似的韵尾?如-ms/-bs--->ĥs-->-j(-i)的音变历程,而未经历过-ds的阶段。


                    49楼2009-10-20 20:55
                    回复
                      更正:
                      nga 我 【吾】
                      ngar 我们 【我】


                      52楼2009-10-22 19:54
                      回复
                        rdul 尘埃 【尘】 
                        该词很好解释了中古澄纽、上古文部的【尘】,其中藏语-l多对应汉语-n(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上文【乾】,其余以下将一一列举),如此完美的对应,可确信该词是汉藏关系词(甚至同源词)。查看论著,该词已被绝大多数专家认定为最可靠的汉藏同源词之一。
                        该例或可说明,普通话的卷舌音,并不是什么“胡音”,恰是正宗汉音,其语音特征在原始华夏语里就存在了。关于历史音变的语音学上的解释就非常容易了:r-后的d自然会带上卷舌色彩,成为中古的卷舌塞音,而后脱落羡余的r,并加强卷舌特征,成为中古知组卷舌声母。


                        54楼2009-10-22 22:17
                        回复
                          rtsub 涩, 澁 【涩】
                          rtzub po 辛楚
                          中古生纽(疏纽)缉韵,现在普通话读se(去声)不卷舌,是明代江淮层的孱入(se?),宋元本土层可能曾经读shi。可见,中古不断知组,庄组也应是卷舌的。


                          55楼2009-10-22 22:28
                          回复
                            rtsibs 辐 【辑】
                            辑,中古精纽缉韵字,从谐声符【咠】,该声符兼表意,有收集、敛约的意思,如辑(集辐)、揖(合起手)、葺(集草)、缉(集糸)。另有【戢】(收敛武器),庄纽缉韵字,可见ts-/rts,可能就是精庄对转的语音依据。
                            -m-b尾字,汉藏语中均有许多表示“收敛、闭合、阴暗”;或与“三”(三合结构)有关的字词,值得进一步发掘其关联。


                            56楼2009-10-22 23:23
                            回复
                              rtul ba 愚钝, 暗钝 【钝】
                              rnying pa 古昔, 故 【仍】
                              rnga 鼓,鼓乐 【乐】
                              rna ba 耳 【耳】
                              rmongs pa 惑障, 迷, 迷惑 【梦】【蒙】【瞢】【盲】
                              rmugs pa 昏沉 【瞀】
                              rmi lam 梦, 梦境, 梦所见 【梦】【冥】
                              rkyen 缘见 【见】
                              rku ba 抢夺, 偷窃 【寇】


                              57楼2009-10-23 0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