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来源于博益智学习网,更多相关内容可直接搜索博益智学习网查看
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日常用法
“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
(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
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
(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
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③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④“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教育的要素
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由以下三种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要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地发展和变化。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2学习者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学习者的特征包括:
(1)学习目的不同,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2)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
(3)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4)对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2)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以下不同的教育形态: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
(1)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2)制度化的教育:指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3)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非学校化社会”的概念。“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学校体系,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化社会,而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非学校化社会”。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划分)
(1)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3)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划分)
(1)这三种教育形态的产生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
(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也不等于“信息教育”。前者是指基本的教育形态,而后者是指专门的教育类型。
(3)后一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1神话起源说
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日常用法
“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
(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
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
(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
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③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④“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教育的要素
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由以下三种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要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地发展和变化。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2学习者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学习者的特征包括:
(1)学习目的不同,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2)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
(3)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4)对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2)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以下不同的教育形态: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
(1)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2)制度化的教育:指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3)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非学校化社会”的概念。“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学校体系,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化社会,而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非学校化社会”。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划分)
(1)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3)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划分)
(1)这三种教育形态的产生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
(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也不等于“信息教育”。前者是指基本的教育形态,而后者是指专门的教育类型。
(3)后一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1神话起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