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禅录影吧 关注:475贴子:137,695

回复:「無來相而來,無去相而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句,“真照无边说似他”。但你要自己反省,认识自己天生自性本来就有一个“能知”之性的作用存在。你要自己提起那个“知性”,如无边际的照妖镜一样,自己来看住、管住那些妄想和妄情。犹如自己注定视线,对镜照面,一直照,不动摇地照,渐渐就看不见镜子里的面目幻影了。镜子清静了!空灵了!如果这样用功反省反照,那便可以说很像接近“他”了!“他”是谁?勉强说,“他”是道啊!但是即使是这样,还只能说好像“似他”,但并非是究竟的大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171楼2020-07-02 11:18
回复
    第三句,“离相离名人不禀”。这是说,人的生命自性究竟的道体,是离一切现象的名和相的。但是人们始终自己不明白,自己不理解,也就不清楚。它也不是永远禀赋在你身上。因为此身长短是虚空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72楼2020-07-02 11:23
    回复
      第四句,“吹毛用了急须磨”。“吹毛”,是古代形容锋利的宝剑,只要把毛发对着剑峰,一吹就断,它太锋利了。这是形容人们的聪明智虑,不管你有多么锋利,多么敏捷能干,如果不能随时回转反省自修而还归平静,包你很快完蛋,而且此心被习气所污染,就如滚滚旋转的车轮,不停不回,堕落不堪了。所以说,就算你聪明伶俐得像一把吹毛宝剑一样,也必须再磨砺干净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73楼2020-07-02 11:26
      回复
        第四、「等无间缘」。那么你们现在用的学问思想,动辄就说我在外国学的是怎么样,这个作用是后来的,是第六意识的分别来的,是受外来的增上缘的影响,变成现在行为思想的作用,叫做「所缘之缘」,然后连续不断的发展下去,平等流转,也就是「等无间缘」。


        来自iPhone客户端174楼2020-07-03 09:51
        回复
          这个第六意识平常喜欢向外走,我们受教育的影响,外界种种环境的影响,积累越来越深,年纪越大第六意识的分别执着越顽固,污染越来越厉害。所以孔子讲人生三个阶段,所谓「少年戒之在色」,青少年的阶段,男女关系最重要,所以孔子说要戒,戒并不是叫你不要做,而是要知道卫生和节制。什么是「中年戒之在斗」呢?例如要想做官发财啊!求功名富贵啊!要出人头地啊!跟人赌气等等,这些是争强好胜的心态,都叫做斗。所以要看得清楚,能放得下,太固执了会容易得绝症。什么叫「老年戒之在得」?一个人越到老年越顽固,对于自心万物都抓得越厉害,不肯放手,这是第六意识抓得很紧,所以老年人「戒之在得」。


          来自iPhone客户端175楼2020-07-03 10:28
          回复
            佛说小乘的“内明”、“定学”,通称为四禅八定,那是佛法和世间任何宗教、宗派,或一般学者都可能进入的一种身心修养境界。它的进度层次分作四禅:初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舍念清净。它的心智境界,分作四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来自iPhone客户端176楼2020-07-03 11:31
            回复
              如果以中国上古传统文化,儒道尚未分家的道学来讲,这是“内视”和“精思”的实际学养的内涵,并非徒托空言、虚构玄想的空话,它是有科学性的实验,更非盲目迷信来崇拜信仰,就能达到的境界。如早于孔子而生的管仲,便提出“心术”的重要,而且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的形容词。迟于孔子而生的庄子,就用“神明来舍”来表达。但须知管子、庄子所说的鬼啊、神啊,并非如童话和民间通俗小说的鬼神。鬼,是指精神阴暗不明状态的代号。神,是指上下通达的名词。庄子所说的神明,也是相同的意思。如照小乘佛学的四禅八定来讲,都属于“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境界。


              来自iPhone客户端177楼2020-07-03 13:47
              回复
                不过,禅的止观和其它宗派所走的路线有点不同。什么不同呢?譬如今天提出来的白居易那首诗:“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那个如如不动的,不管它有妄念无妄念。自己保留那个能生万法如如不动的境界,自己知道有妄念无妄念。经常保持这个,但是不要有意去保持。只要能保持这个,就是“大止”,止的境界大。许多的妄念在这个境界里,虽然象现在的蚊子飞来飞去,但是,它到底抵不住光明。天一亮了,这些蚊子赶快逃了,没有落脚处的。禅是不是止呢?也求这个止。不过,禅的止,境界放得大。若要勉强分辨的话,普通各宗派的止,入手的境界放得小。


                来自iPhone客户端178楼2020-07-03 18:25
                回复
                  这个梦跟意识有时还产生带质,这是唯识学里的名称,是带心物一元的本质作用。譬如说有时候做梦,忽然有人敲个响声,在梦中当成是雷声。所以梦境有许多是因外境外物引起的,这就不是独影意识了,这叫假带质的意识境界。譬如有人说夜里走路碰到鬼,我小的时候也一样怕鬼,我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从来没有怕鬼怕神的。夜里要是看到哪个地方有个奇怪影子,我眼睛盯住不动,非要过去把它弄个究竟不可,结果一看是个树叶子,或是什么东西。所以夜里看到鬼,没有什么真的鬼,都是自己第六意识有这个影像,看到任何影像,听到任何声音,会把它当成是鬼,或是奇怪的东西,这属于假带质的作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179楼2020-07-04 09:19
                  回复
                    性理与理性
                    了解了这些是第六意识作用,是后天的思想,与脑的关系最为密切,第六意识影响人最大的是身体的健康。人到了中年,常常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舒服,是第六意识用得太多的原故;自己不晓得修养、保养,所以身体不健康,容易衰老、得病。要做到头脑永远清楚,不要说长生不死,至少不要未老先衰,就全靠第六意识的修养。刚才提到康熙时编的《性理大全》,其中就有历代儒家身心修养的资料。不过,我还是劝你们不要看,因为那只牵涉到儒家的思想,对佛道两家的内容还搞不清楚。实际上儒佛道三家没有太多分别,只是佛道两家另有一种高度的修养方法。这是讲到第六分别意识和身心健康的关系,及修养问题,讲的是「中学」,就是中国的学问。


                    来自iPhone客户端180楼2020-07-04 09:37
                    回复
                      那么怎么修养呢?我背给你们听,这里头有七个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看「知止而后有定」,第一个是知性的问题。「知」,就是每个人生来能知之自性的功用,学佛学道,成仙成佛,第一步也都先要知道「知止而后有定」。譬如我们大家现在坐在这里,都知道自己坐在这里吗?这个能知之自性是什么呢?这个能知之自性,不在脑里头,也不在身上,是与身心内外都相通的。但现在西方医学与科学,都认为能知之自性是生理的、唯物的作用,归之于脑的作用,其实脑不过是身识的一个总汇。这个问题要详细研究,是很深刻、很广泛的,不是一两个钟头能讲得清楚。我们中国文化讲本体是心物一元的,知性不在脑,是通过脑而起作用,这个要特别注意。


                      来自iPhone客户端181楼2020-07-05 19:00
                      回复
                        这个「虑」的意思,不是思想考虑的虑,是在定静安适的境界里,自性产生的智能功能,不同于平常散乱、昏昧的思想,它是上面所说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智慧境界,这两句话是出在曾子的学生子思所著的《中庸》里的名言,就是对于「安而后能虑」的诠释。我们现在借用佛学的名辞来说明这个「虑」字的内涵,就是「般若」的境界,中文可翻译为慧智,它不同于一般的聪明,我们现在用的思想学问都是聪明所生,不是慧智,慧智跟聪明大有差别。透过这个慧智,然后彻底明白生命自性的根源,那《大学》就叫做「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得个生命本有智能功能的大机大用,这才叫做「明明德」。


                        来自iPhone客户端182楼2020-07-05 19:32
                        回复
                          怎么样才能止?不观就不能止。怎么样才能观?不止就不能观。这话讲了,要注意唷!


                          来自iPhone客户端183楼2020-07-05 20:18
                          回复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便可知道与“轻安”相反的,就是“粗重”了!我们平常一个人,心粗气浮,那是很习惯的自然现象。至于这个身体么,事实上,无时无刻不在病态的粗重拖累之中。不过,人们已习惯于这种粗重感觉,如果忽然觉到轻灵得没有身体感受,一定会发狂,自认为没有我了!所以,道家和佛家传入西藏的密宗一样,有些人拼命修气、修脉(明点、拙火)等等。想把自身转化而飞空无迹,却忘了佛所再三告诫,以致去不掉“身见”,反而增加“见惑”的障碍。同样的,也不明白老子所说,“外其身而身存”的原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186楼2020-07-05 21:07
                            回复
                              《大学》用“虑”字代表“精思”的意思,是当时的习惯。但在秦、汉以后,就跟着时代的变易,以用“思”字为多,而普通说话,是用“想”字为普遍。再下来到了魏、晋以后,直到隋、唐之间,因有梵文佛学的输入中国,必须要注重“因明”(逻辑)的思辨,所以把平常通用语言的“思”和“想”字混合互用的习惯,必须分开说明。因此,“想”字,是属于在心理上,头脑里的粗浅现象,叫它为“妄想”,甚至叫它是“妄心”。因为这种现象,它是跳跃不定,莫明其妙地一会儿自来,而又不知所以, 一会几又转过去了。它是虚妄不实在的,所以命名它是“妄想”。至于“思”字,它跟“妄想”不同,它是细致的、宁静的,并不像“妄想”一样,有扰乱自心的作用。譬如我们读过的书,或经过了的事,忽然忘记了,便要拼命去追忆、寻找,这便是“想”的作用。如果记得非常熟悉的书或事情,根本不用费心去找,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就知道了,这便是“思”的作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187楼2020-07-06 1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