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再水平延伸:跟我们相似的有哪些行业?不同行业底层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样的?如果有机会,不妨多进行「跨界」,多了解其他行业,打通各行业之间的关系,将自己对商业的理解拔高一个层次。
这就是从「线」延伸到「面」,让自己跳脱「行业」的束缚。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建立一套多元的商业系统,可以从不同渠道为我们提供收入,为我们赋予源源不断的支撑,以及「东山再起」的资源和能力。
这就是第三个层次:从「面」到「多面体」,跳脱某一个「实体」的束缚。
我有不少朋友,都在做线下的文创、文娱事业,在这次冲击中损失很大,不少人都打算清算关门了,但有一位朋友,不仅没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开拓了新的产品线。怎么做到的呢?
原因很简单:他不仅仅只做线下的生意,还做线上的生意;不仅做内容消费品,也做同行业商家的供应商。所以,对他来说,线下的经营受挫并不会伤筋动骨,其他部门的现金流完全足以支撑公司撑下去。
反之,他还可以紧缩线下经营,把部分人力、资源调配到新的项目里,趁机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从行业的洗牌中,寻求新的机会。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反脆弱性」。对公司如是,对人,也一样。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唯有让自己变得更灵活、更有弹性,才能更好地抵御风险,持久的、坚定地走下去。